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全球气候变化被高估还是低估了? 第1页

  

user avatar   cloudycity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何止是低估,根本就是对未来将要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知之甚少好吗?

科学家急成蚂蚱,热心群众还在拿中世纪暖期、全新世适宜期和恐龙时代说事,完全没有在意这一天天的高温洪水妖怪台风变态寒潮背后的推手是什么。

有句话叫啥来着,温水煮蛤蟆,不过如此不过如此。


纠结于谁应该先减,是很没有意义的事情。

化石能源可以支撑一个2亿人口规模的国家实现“美式生活水准”,但不可能支撑一个14亿人口规模的国家做到同等水平,因为既没有那么多化石能源给你挖,也要承受越来越频繁的自然灾害。中式减排的核心,在于能源转型非转不可,不转就会陷入发展停滞,并且造成越发严重的自然灾害,伤及本国环境。

一说到减排就盯着美国“猛烈消耗化石能源模式下的大豪斯大皮卡”,这是十年前的旧思维,该往前寻找新模式了。

不要把自己拉低到和美国伯理玺天德一样的认识水平好吗。

评论区一如既往的感人至深。

不过,年轻人们对于国际社会在减排责任不公平问题上的强烈反弹是好事,这说明中国青年一代对于个别国家破坏全球减排议程的行为深恶痛绝。只是对于本国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正在进行的工作了解不多。

幸运的是,中国一向是一群最有远见、最有执行力的人,引领着社会发展的节奏和大方向。所以,只要了解并积极拥护中央制定的各项减排决策,大家就都还是一个战壕里的小伙伴。


当然,该补课还是要补,不然话不投机只能被我嘲讽。这是一部分书单,有些是年年更新的年度报告和皮书,甚至没有给英文的:

  •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
  • 《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
  • 《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9年度报告》
  • 《气候变化绿皮书》
  • 《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蓝皮书》

都是公开文件,建议先了解一下中国面临的困境和破局的努力。


看到 @安好心 的私信和想法心情大好,给一个知识类回答合计,给缺乏相关知识有想要了解碳问题的朋友们指个路吧:

想要杠我的人,请先看我的答案补课。

1.关于碳循环

2.关于中国正在发生的环境变化

3.关于吃瓜群众在全球变暖问题的常见误区:

(这个答案下面挂了我一大堆相关回答链接,有需自取)

4.正确理解为什么一个人讨论全球变暖时那唐宋夏商说事你就可以麻溜闪人的原因。

还有一些最近新写的科普文:

先就这么多吧。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全球气候变化,既没有高估,也没有低估,而是错估。

以人类有史以来仅180年的气象观测记录,去推测动辄以万年计的气候变迁,你的统计学是修脚师傅教的吧?

人类所在的大陆,仅占地球表面积三分之一,人类活动区域占比更小,一个马尾藻海的二氧化碳吞吐量就不亚于一个工业国家,凭什么断然认定工业排放量的影响力?

当排放量政策,要限制澳大利亚的牛羊放屁的时候,我就知道,什么事露馅了。当各大银行在谈论碳排放交易的时候,我就跟身旁的人交换一下眼神,各自消失在纽约的人群里了。

地球本身的很多周期仍未揭秘,太阳轨道、宇宙射线、间冰期、尼安德特人,这些都指向完全不同的气候变迁情景,而且远非人力可影响。

气候气象科学,仍苦于研究对象的巨大复杂性,经常出现的笑话是,窗外密集的风雨证明着模型刚刚准确预测了台风,人类的问题依旧在于沾沾自喜于小小的known,忘记了敬畏大大的unknown。

气候变迁的研究重点,还是应该放在踏踏实实的观测与解释上,而不该为了私利,误导性错估地过度跳出来为某些国家不可告人的战略和某些行业的利益张目。


user avatar   tuisi19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自然变化幅度被低估了,人类碳排影响被高估了。

中国七千年历史上,经历过2次+4℃和4次+2℃的暖期了。

现在才+1℃,一副要死要活的,真是高估人类自己。

至于现在的气候政治,很明显完全是骗局嘛。人类活动影响(不止碳排)对升温确实有影响,但气候政治那些卖点完全是滑稽的。

如果人类碳排是决定性的,那么我们根本不应该为少排50%吵翻天,而应该立马开始负碳了。每年少排50%,总累计排放不还是持续增长吗?

如果人类活动是决定性的,那么我们根本不应该为发展中国家是不是该少吃猪肉羊肉吵翻天,而应该立刻把发达国家的养牛业全部立即马上消灭掉。

主要被发达国家消费掉的10亿头商业化养牛, 排放的废气,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最大元凶。牛屁牛粪等排泄物会产出100多种污染气体,其中氨的排放量就占全球总量的2/3。牛群在消化或反刍过程中产生的甲烷的排放量占全球总量1/3,这种气体暖化地球的速度比二氧化碳快20倍。再加上商业化养牛产生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8%。


我的意思是,等死吧,没救了。地球不发威不要以为是人类自己的功劳,地球真发威了,区区人类只不过螳臂当车。真不要高估人类自己。


user avatar   fatbowl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全球气候变化被高估了,且严重被高估。

申明一下,我对气候变化一直是持怀疑态度的。十年前,大家还在讨论气候变暖,现在已经改口气候变化了。反正气候变化是个大锅,变暖也可以装,变冷也可以装,厄尔尼诺可以装,拉尼娜也可以装。

来说说为什么我怀疑气候变化。

大家应该都知道一个词叫城市热岛效应。一百多年来随着城市的扩张,曾经在城市边缘被绿地环绕的气象站变成了被钢筋水泥森林环绕。举个例子,上海的标准站是徐家汇。一百多年前,徐家汇气象站刚建立的时候,还是荒郊野岭。而现在徐家汇已经是繁华的市中心。为了保证气象数据的连续性,上海还是在使用徐家汇站的数据。直接导致在冬季的时候,当宝山,南汇等众多站点早就在零度以下时,上海的标准站徐家汇还是在零度以上。当宝山和浦东人民还在穿秋裤时,徐家汇站已经早早的宣布入春啦!

一百年来受到城市热岛影响的气象站数不胜数。所以气温的变化有多少是热岛效应影响,有多少是真正的升温,真的值得怀疑。

上海城市热岛变化

2009年的时候,新闻曾经报道英国气候研究中心数据造假。为了迎合气候变暖的需要,他们选择性的采用数据。因为地球的气温变化并不是平均分布的。同一时刻,有偏冷,也有偏暖的。忽略偏冷的气象站,只采用偏暖气象站的数据,就可以得到漂亮的偏暖结果了。

气温和海温都是有不同的距平值

即使气候变暖,对中国也是利大于弊。

放一张图吧。虚线是气候学家推出来的中国温度变化图。历史上的暖期比现在暖多了,而且中国历史上对应的暖期都是太平盛世,而冷期大部分都是兵荒马乱的时节。因为在暖期,我国的降雨量更高,更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也利于我们这个以农耕为天赋的民族发挥最大的战斗力。

第一个冷期对应的是商末,那时正是商王和东夷厮杀的时候。第二个冷期从东汉中后期开始,直到唐初才恢复,大家都知道当中发生的五胡乱华惨剧。而从宋朝开始,气温就开始低于现在的值了,于是汉民族在接下来的一千年一直比较挫。明末小冰期更是造成了满清入关。

气候变化是西方社会的阴谋,希望通过碳排放压制后发国家的发展。另一方面,人类太高估自己的能量了,连火星都到达不了,就算全世界核武爆炸,都无法伤害地球。几百年的工业发展又算得了什么。

“尔曹身与名俱裂,不废江河万古流”



十年前,信奉全球变暖的科学家和NGO总是拿极端高温说事。最近十年,又开始拿其他极端天气说事。我就针对极端天气多说两句。

首先历史上的极端天气也不少,只不过只有非常非常极端的才会被史书记录下来。比如乾隆七年夏季,北京大旱。根据历史记录推断,气温在44度!44度的北京城,这算不算极端天气?但是那时候才刚开始工业革命。

还有一点就是资讯发达,各种极端天气符合大家猎奇的想法。比如某个答案中提到的北极圈内温度到30度以上。其实从极端温度的角度来说,很正常。气温是波动变化的,来一个暖脊,温度上升,来一个大槽,温度又下来了。拿极端温度和平均温度比较就是耍流氓。而且北极圈30度太吸引眼球了,但是大家知道昨天新疆巴音布鲁克昨天的日平均气温不超过0度吗?对,就是那个著名的巴音布鲁克草原!

大家可能还有一点疑问,为什么现在每天都有百年一遇的天气现象。其实从统计学上来解释很简单。中国960万平方公里,不可能每个地方都风调雨顺。全国300个地级市。每个地级市一百年发生一次百年一遇的气象事件,平均下来,全国每年也有三次!全国一千三百多个县,每个县每年发生一次百年一遇的概率是0.01次。那么全国范围内一年发生的百年不遇事件的期望是13次,每个月一次多。所以经常看到百年一遇的极端气象事件也就不足为奇了


user avatar   oneliving-yi-h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道理来说,早减晚增本身是没啥毛病的,毕竟只是个选项,丰俭由人。

大家怕的是某些人通过这些选项,再加点私货。而且这个说法和推迟退休一起出来,由不得大家多想。

按照目前的舆论情况,如果你敢允许早退减拿,估计只要不在体制内的人就统统早退了,反正也没啥规定领了社保就不能接着打工,对吧?甚至还可以把原来交给社保的那块放自己口袋。

所以,让你早退减拿是不可能的,忽悠大家晚退多拿的可能性比较大。


user avatar   qi-ding-6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 往前走 莫回呀头

通天的大路 九千九百 九千九百九呀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呀 往前走 莫回呀头

通天的大路 九千九百 九千九百九呀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呀 往前走 莫回呀头

从此后 你 搭起那红绣楼呀

抛洒着红绣球呀 正打中我的头呀

与你喝一壶呀 红红的高梁酒呀

红红的高梁酒呀嘿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呀

往前走 莫回呀头 通天的大路 九千九百

九千九百九呀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呀

往前走 莫回呀头 从此后

你 搭起那红绣楼呀 抛洒着红绣球呀

正打中我的头呀 与你喝一壶呀

红红的高梁酒呀 红红的高梁酒呀嘿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呀 往前走 莫回呀头


user avatar   MarryMea 网友的相关建议: 
      

随便说几个想到的:

斯卡文的单位ratling gun鼠特林,无论是英文还是中文都很巧妙

然后各种warp翻译成次元也是非常不错的。毕竟词本身跟次元搭不上边

storm vermin翻译成风暴鼠

然后skavenblight翻译成斯卡文魔都感觉也是很形象的

泰里昂和泰格里斯都用泰开头,突出二人是兄弟(tyrion一般应该是提里昂吧)

在不同的区域,翻译者明显用了针对不同文化所用的翻译模式,而不是简单的音译。比如帝国的各种道夫和海姆,矮人的各种XX堡,古墓王的城市就用了比较exotic的翻译比如喀慕里的音译应该是海姆里之类的

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人名翻译有妖婆赫利本(妖婆突出她其实很老),grudgebearer负怨者,xx the grim翻译成无情者xx。

混沌派系的翻译也很有意思。chosen翻译成神选者。听着就厉害。dragon ogre龙巨魔的翻译省掉了巨字(因为他们明显不是巨魔)以防引起争议,sigvald the magnificant直接翻译成美人西格瓦尔德,很符合他的设定。

蜥蜴人的翻译也很不错。四种蜥蜴人如果音译就是斯奇克(?)、萨鲁斯、克拉西和史兰。翻译者形象的翻译了前三个(灵蜥、蜥人、巨蜥)但又没有用“蟾蜍”这个翻译,而是用了史兰,显得他们与众不同而有些高贵。cold one翻译成冷蜥,而horned one明显跟冷蜥差不多所以没有翻译成“角蜥”而是巨角冷蜥。

不过也有些我觉得翻译欠佳的。比如grimgor ironhide的铁皮,应该是维京名吧,但听起来真的好蠢。还有死亡大师斯尼奇,snikch本来应该是跟sneak有关系的(他自己都说sneaky snikch),但翻译却只是音译了斯尼奇。还有lord kroak克罗卡领主,人家明显不是领主,这里的lord翻译的就不太合适。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万名科学家联名警告气候紧急情况,时隔十几个小时后,各网络平台均无明显反响和相应讨论? 
  研究表明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已接近「崩溃」临界点,电影《后天》中的场景会发生吗? 
  为什么阿尔卑斯山的春天会电闪雷鸣,狂风暴雨了? 
  我怎么觉得碳排放导致气候变暖是西方科学家的阴谋诡计? 
  为什么全球变暖这么严重都没有人治理? 
  是不是现在全球变暖空前严重?还能够挽救吗? 
  如果南极和北极的冰雪全部融化,还剩多少陆地? 
  最新研究称「地球正在变得越来越暗,地球反照率显著下降」,这将带来哪些影响?是否与气候变暖有关? 
  冰川中的古老病毒,全球变暖释放后,具体危害可能怎样?有什么防治措施? 
  目前有什么确凿的证据证明人类活动造成了全球变暖? 

前一个讨论
现在网络上为什么有这么多杠精?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D站(dilidili)创始人及员工涉嫌侵犯动画著作权被批捕?





© 2024-06-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