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清华大学清新时报总编选拔改革? 第1页

  

user avatar   sun-meng-f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5/15 18:03(更新)

接近新闻学院学生工作组的知情人士疑承认存在”空降总编“情况,几分钟后迅速删除评论。

------------------

实在看不过眼,先草率写几句。希望更多掌握更多信息的当事人可以发声,无论是记者、骨干、学生组或其他直接管理报社的老师,真相不可能在沉默中诞生

昨晚清华某群聊中有校友透露:

清新时报总编被学校内定,将由一名研究生空降担任;另外副总编已有明确人选,曾在小五爷园担任职务。此举与清新时报一贯的换届机制大有不同。

作为曾经在清新时报奉献过几年青春的前编辑,对报社换届还需面对行政压力的情况闻所未闻、难以置信,于是向报社在任同学问询真实性,得知今年骨干选拔面临“突如其来”的改革:

  • 5月12日,发布《关于公开招募清新时报社第十八届学生骨干的通知》
  • 5月15日,全校公开报名截止
  • 5月19日,清新时报社换届会

(投票确定最终人选的时间尚未确定)

从选人到上任只需要7天,效率之高不得不使人为世界一流大学拍手称赞。

我是非常期待这次“面向全校”“公开招募”骨干的,毕竟媒体保持活力必然需要不同观点和思维的碰撞,但遗憾的是,目前只在三处得见此份招募通知:

1. 新闻学院本科生辅导员邮件

2. 新闻学院研究生微信群

3.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宏盟楼门卫室旁的展板

奇怪的是,甚至连“清华大学清新时报”微信公众号上也未见此次骨干招募通知(而去年9月清新时报面向全校招新时曾发布相关文章)。

作为清新时报最为重要的线上分发出口,此刻失声难免教人浮想联翩啊。

据了解,学校内网、学院官网均未发现发布此次招募通知。加之开头“空降”传言,对清新时报爱之深的校友和读者,难免心生“全校竞选成为内定人选遮羞布”的忧虑吧?

衷心希望,我们这些草木皆兵的担忧都是多余的。


user avatar   wang-xin-yi-48-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场颇为常见的的鸡同鸭讲的对话:

你以为我是一个学生组织,要有大局观,是整个组织的一部分,不,这只是一个编辑部,负责观察和记录。

你以为总编是一个职务一个学生干部,不,他/她只是在一次次舆论漩涡里不得不站得最直的那个人。

你以为这篇问询文章是“因为学生组和学院不能随便开公众号发声就可以随便吃的人血馒头”,不,这只是一个提问,一个加上前因后果、遵循逻辑的提问。(以及谁不让发声就去找谁啊,以及虽然不能发声但是能拍板做决策啊)

很多事从来不复杂:沉默的时候人们发声,黑暗的时候人们寻找光明,这只是人们的本能,而已。

(利益相关:院友,已毕业,敢不匿

(手机打字,仓促潦草

(一个建议:清新不如直接发黄图炸号,宁为玉碎


user avatar   wang-rui-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清新时报虽然小,但不缺专业性,不缺骨头。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属于学生的媒体。

作为社区,学校需要有自己的「地方小报」,这里没有太多的宏大叙事,但是有自己的身边事。新宿舍有刺鼻的味道、老食堂被拆了、主干道旁的修车铺不见了、C 楼开了深夜自习室...这些是学生关心的本地新闻,需要有学生认可的眼睛来发现。而在发现他们的过程中,办这份报纸的学生们,也在学习着向真正的新闻人一样追问。(比如,我的一位朋友就是通过报道新宿舍的味道,了解了关于室内空气的各项标准。)

而从我六年多的阅读体验来看,清新时报也能以小见大,从身边事看到家国情怀。通过「自强计划」,获得降分照顾进入校园的寒门子弟,过得是否习惯?面对高中成绩或许不够优异的「双培生」,我们能不能容下属于他们的一张书桌?沸沸扬扬的 GPA 改革,到底怎样才算公平?

这些探讨,是大学很重要的一课。清华有太多人,没有切身体验过什么是「稀缺」,什么是「分配」。坐拥的资源,对他们来说是低垂的果实;他人的求之不得,在他们看来难易引发共鸣。而就是这一群人(或者说这一群人中有所成就的少部分),有朝一日会参与分配稀缺资源,会改变很多人的命运。他们必须上一节公正课,学会倾听不同人群的呼声。一张批判而独立的校园报纸,可能就是一个起点。

新的总编选拔方式,以上这篇文章提到了。简言之,在未来两年,总编将由学院指定,且不开放给本科生。学院的理由是为了提升专业性,但正如前文提到的,学生的媒体,需要的是足够热爱、足够好奇,至于匠气和熟练,会有的,不必着急。

学习是一件事具有时效性的事情,也是学生媒体的独特性。毕业之后,找不到哪家公司会说:我们的重要目标,就是给员工一个学习的机会,而不是实现经济或者社会目的。但学生自己媒体却可以说,我们的使命之一,是培养一名有理想的新闻人,从写好一篇报道,到引领一场到讨论,到学会管理一个同样怀有新闻理想的团队,去照亮更多的地方。老牛逼了。

最后,说一下利益相关。

我收了清新时报的钱,那是大概六年前了,一篇投稿得到发表,拿了六十多块稿费,美滋滋吃了一顿香锅。香锅是快乐来源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来源于一种对公共讨论的参与感。(虽然「公共讨论」这个词,说起来真像是北大的。)

一个公共讨论的平台,要同时维持和讨论者的亲近感,又要体现讨论深度,又要让参与者有所成长,这不是容易的事情。

但拒绝讨论者们自己所推举的主持人,恐怕无助于达成目标。


user avatar   chen-yi-fan-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在清新时报工作过的校友之一,这个组织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凡。在我们还在清新时,老师们对我们说,这里可能是唯一一个我们可以真正做新闻的地方。在成为一名媒体工作者之后,证明了老师们这句话的正确性,回过头看清新的这段经历,心中还能有一丝温暖和火光,这话虽然很鸡汤,但事实如此。外面的媒体环境越发复杂,校内更需要保留这样一个乌托邦,在对价值观塑造最为重要的本科阶段,让大家都能够体验真正做新闻的感觉,去质疑、去求真、去监督。但是看到此次改革的内容和流程,不论是谁提议和主导,我们都很担忧,这样的选拔机制,还能否保证这个乌托邦的纯粹。

虽然清新时报的传统一直坚持本科生担任社长总编辑及其他岗位,目的在于给本科生一个锻炼和成长的平台,在这里,我们能够讨论每一篇稿子,每一篇选题,对校内的各种现象力所能及地行驶我们的监督权,在每个周四晚上熬夜排版,事实证明,在毕业后,我们这些曾经在清新一起共事过的人依旧成为很好的伙伴,这样的感情,不是一个“空降”的人所能理解的。这就跟,为什么现在很多企业认为应该找与公司一起成长起来的人管理公司,而不是职业经理人一样。

之前的总编、社长、执行总编,从大一就进清新时报新闻中心锻炼,大二分到各个部门,大学四年一步步跟着清新成长起来,大家都是抱着对清新的感情而非功利性去做这份报纸,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保证这份报纸的质量,我就请问,一个直接指派,没有跟着清新成长过的人,是否能够有这样的感情,这样的责任心。

学校也不是没有研究生担任主编的报纸或者媒体,但我认为,这些研究生担任主编的媒体,并没有证明,研究生担任主编的媒体质量就比本科生担任主编强。如果连新闻学院自己都对自己培养出的学生专业性产生质疑,那么其他学院的人有什么专业性能够来担任这份报纸的掌舵人?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什么要打破清新时报一直以来延续的传统和规矩,全校选拔,让研究生空降?毫不讳言地说,这与一些校团委学生会的公号媒体有什么区别?

历届的总编、社长的选拔,报社内部成员都会进行讨论,试问,有谁能够比一起成长起来的报社成员更了解谁有资格来担任清新时报的总编辑,空降来的总编社长执行总编副总编,能不能服众?清新历来都是总编辑把控内容,社长掌管社务,两个角色各有分工,任务都很繁重,岂是一个人能做好的?社长和总编合并为一,这样的任命,更让人觉得带有行政意义色彩,就是找一个能够总体把控清新政治方向的管理者,而不是真的做实事的人。

我们的新闻教育教给我们的是——媒体是瞭望哨,需要去引导舆论的方向,如果作为“学院第一课堂的实践教育平台”的清新时报的独立性无法被守护,那么这样的新闻教育是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相关话题

  很多被停产企业的工人反对治理雾霾,他们是文明社会的敌人吗? 
  你在清华上过最牛的课是什么? 
  如何看待清华大学官微发布这一条给奥运冠军杨倩找对象的微博? 
  为何清华金融学院的名称中有「五道口」? 
  如何评价维珍航空官方回复暗示「中国人歧视残疾人」以及机组「履行了自己的职责」? 
  为什么世界每天死亡几十万人都没有多少新闻关注,而一旦发生恐怖事件死几个人,所有媒体都要搞个大新闻? 
  如何看待18岁小伙入室抢劫被判10年? 
  播报新闻时,主持人身后是一群工作人员在活动,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如何看待桂林一家米粉店的老板的儿子考上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如何看待佛山金毛咬死泰迪后被泰迪主人打死,以及网友对此事件的评论? 

前一个讨论
你和驾考之间有哪些故事?
下一个讨论
如果现实生活中有口袋妖怪,会怎样?





© 2024-05-1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