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漫长到,人类根本无法直接观察。而灭绝,人类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
物种的出现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假设,其他因素不会干扰,我们把物种都存在一个X基因,认为是一个科的动物。而所含X基因差异大过30%,我们就认为出现了新物种,则在这个科下面分出不同的属来。
例如老虎和狮子都属于猫科,但是两个不同亚属的物种。
假设祖先A含有100%X基因,二代B含有95%X基因,C代含有90%,D85%,E80%……H含65%……
A和B是一个物种,B和C是一个物种,C和D是一个物种,D和E是一个物种……但A和H的X基因相差35%,已经是两个物种。
从A到H,我们可以说一个物种诞生了。
但它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呢?是在BCDEFG的哪个时间段呢?
如果我们说在G这一代的时候,诞生了一个新物种。但如果我们不算A,把B作为最高祖先,那从B到G却依然是一个物种,并没有新物种的诞生,但如果我们往后推到I,是不是在H这个节点产生的新物种呢?再往后退,是不是诞生新物种的时间又推迟了?
所以,新物种是诞生在某一个区间,而不是绝对的时间段。
现在可以下结论:
在当下的这刹那,没有任何的新物种诞生!
但从现在往过去推一千年甚至一亿年,在这一个漫长的时间区间内有着无数的新物种诞生。或许我们平均到每一分钟,都有一个物种诞生。但实际情况下,在当下的一分钟内,绝对不会有任何的新物种诞生。(关于物种数量,这只是一个理想的举例,实际生物进化过程,有着好几次的物种大爆发和大灭绝。大爆发和大灭绝之间,造成了生物的加速进化。)
例如,哪怕现在突然发现一个新物种,那也可能是至少数万年前就进化而成的物种。它一直都在,只是人类一直没有发现而已。
1758年,瑞典科学家林奈(Carl Linnaeus)发明并且发表的物种分类和命名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从那以后的253年间,约有125万物种,包括约100万陆地物种和25万海洋物种,已经被描述和命名,成为生物物种核心数据库中的一员。此外,人们也描述出了约70万物种,但尚未被正式加入这个核心数据库。
1833年,英国的昆虫学家韦斯特伍德(John Obadiah Westwood)做过最早的全球生物多样性预测:全球到底有多少种昆虫。他先是估计了英国每一个植物物种上能有多少种昆虫,进而把这个数字扩展到全球。当时他估计,“40万这个数据可能不会离事实相差太远。”
现在,科学家们知道,韦斯特伍德的数字还是太小了。
最近几十年,科学家们致力于找到更好的办法来查明到底还有多少个物种没有被发现。1988年,牛津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罗伯特(Robert May)发现,陆地上的生物体型越小,生物多样性就越大。他推测,我们已经发现了大多数体型较大的动物,比如哺乳动物,鸟类,在根据这些生物的多样性推测出小个体动物的多样性后,罗伯特最后预测大概有1000万到5000万种陆地动物。
其他科学家的预测小至300万,多至1亿。
当前,科学家每年能发现约18000个新物种,但是每年至少有2万个物种灭绝。
人类发现新物种的数量,并不是此阶段物种诞生的数量,而灭绝的数量往往却是货真价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