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江浙的本地男孩子谈恋爱会考虑重庆女孩子吗? 第1页

  

user avatar   lutug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上江社会(川渝大部)在很多方面与下江社会(江浙环太湖为核心)确实十分接近,例如他们是全国少数的传统村庄小家庭化的社会,缺乏宗族观念,女性地位较高;都有比较发达的市镇和都会体系,有强盛的商业传统和市民文化。

但据我观察,下江男搭配上江女的模式反而并不如我们想的那么协调,甚至实际上不如下江男配华北女的组合。

表面来看,这两地结构相近,但是价值观念差别很大。下江社会长期是封建帝国的统治核心,上层始终有强盛的,紧紧契合帝国体制的儒家传统和士绅群体,下层则有着乡村逐步市镇化带来的,乡土中生长出的市民文化。

到了今天,尽管士绅群体消亡,但儒家传统依然顽强的和下层的市民文化结合起来。体现在价值观念上就是儒家追求的“入世”和市民文化强调的“世俗”的合流,关注现世人生,强调勤勉奋斗,看中财富积累,重视家业传承,但并不沉湎于消费性的世俗享乐,缺少非功利性的浓厚人情关系,气质偏于内敛和冷淡。

上江社会则长期游离于封建帝国统治核心以外,在明末战乱结束,由湖广移民重建后,实际上是一个充满了城市庶人游民的更具自主性的边陲社会。这里上层不可能像下江那样孕育出强大的儒家传统和士绅群体,而下层的市民文化也不是从乡土中孕育出的,而是更加依赖游民群体。最终,上层实际上自发形成了一种会党组织主导的局面。

因此,这里的价值观念更多导向受到游民影响的市民文化的“世俗”部分,同样是关注现世人生,上江社会对于世俗娱乐,声色衣食,人际情感更为看重,更加轻松愉快而具有庶民烟火气,气质偏于外放热忱,而不像下江社会总是困于对世俗名利的追求,显得有些严肃和沉重。

例如,同样是市民文化的符号茶馆,在上江更多体现为人际情感交往的场所,但在下江更多带有探听市面信息的功利性目的。上江乡民会借助茶馆构建非血缘性的人际情感网络,但下江乡民则不会如此积极,其人际网络依然扎根于乡村本身的血缘社会中。事实上,上江乡民也无法依托乡村,因为它们的乡村比下江更加散居,更加细碎。

基于这点差异,即使是两地看起来非常一致的“小家庭化、男女平等”也不一样。上江社会的小家庭实际上是儒家传统主导下的乡土社会大家族逐步坍缩的版本,男女平等不是基于个体的平等,而是基于小家庭内部,在儒家传统和市民文化主导下的世俗功利目的而“恰好”形成的平等。

例如,下江的小家庭,男女基本都要工作赚钱,且男性需要承担一部分家务,这其实是为了达到小家庭财富产出最大化,以最终服务于家业的传承绵延,这虽然确实是一种平等,但这种性别角色依然是刻板化的,它只是一种大家族父权文化下性别范式的变体,与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一样非常固定。在这里,“男内女外”是无法被接受的,而在经济能力不足的基础上,绝对的“男外女内”,也就是女性成为家庭妇女也并不是个很被认可的选择。

这一点与上江小家庭就不同了,上江男女的性别角色定位更加自由,家庭妇男、家庭妇女或者女强人有着更大的认可度,也没有那么看重财富产出最大化这种功利目的,可以说这更接近今天大家理解的个体为单位的现代意义的平等,更加去父权化。上江社会的小家庭化不是上江那种乡土社会大家族“从大往小”坍缩的结果,而是游民社会中大家族已经前置瓦解为个体,“从小到大”反向孕育的结果。

而了解了这一层,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我说我认为下江+华北的模式反而更为合适了。

华北与下江一样,都是封建帝国的统治核心,所以上层都是有追求儒家传统和士绅群体的趋向的。差别只是在于,由于明清此处发展的衰落甚至是恶化,商品经济的凋敝,其上层无力达到这一点;而在下层,也缺少繁荣的市镇都会体系来支撑市民文化的构建,呈现出小农社会的主要面貌,甚至出现了游民群体,这与下江社会高度市民化的下层乡土社会不同。

换言之,下江虽然与上江在下层呈现类似的面貌,但它们在下层的孕育机理其实是不一样的,他们也没有相似的上层追求;而华北相对下江,虽然看起来上下层全不一样,但所要追求的上层,却有着某种一致性。今日的下江、华北是在同一种原始结构上分叉演化出的两种形态,但上江与下江在根子上就是不同的,并没有什么传承关系。

比如,同样还是男女平等,华北社会的情形就是更接近上文提到的传统乡土社会大家族的父权式的“男外女内”,男女相对不平等,但也没有什么宗族色彩。从这一点也可以体现,下江社会与华北社会确实是统一于一种底色的。当华北社会继续小家庭化的时候,男女情形就与下江接近,而不是上江。

那么,这种上下层的不同,会对男女的情感产生什么影响呢?

情感可以看成两部分,一种是个人的恋爱,而另一种则是带有双方家庭结合趋向的婚姻,组成小家庭。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上层的儒家传统,只提供了后者家庭生活的范式,而下层的市民文化,则提供了前一种情感生活的空间。

由于同享一个儒家传统的上层,因此下江、华北男女都很重视家庭生活的部分,因而在择偶过程中,女性会更关注男性的经济条件、责任担当乃至家世背景等。相对华北,下江有更浓厚的市民文化,因此,本地女性对恋爱生活的部分也是一样关注的,男性的形象气质,性格言谈等情绪价值亦相当重要。

上江男女则更关注恋爱生活的部分,女性在择偶过程中更加关注对方带来的情绪价值,并且还更多关注志趣爱好乃至审美追求等精神层面的指标,而对相对偏于家庭生活的世俗功利层面的内容相对淡漠。

尽管表面上看,后者更男女平等,也似乎更减轻男性压力,但事实上,对于下江男性来说,这种抽离反而是不习惯的,更容易无所适从,因为后者更不容易把握。尽管下江社会也要求男性提供恋爱生活中的情绪价值,但它们往往渗透了家庭生活中的要求。

例如,网上对于下江男性(上海/江浙好男人)的刻板印象,不外乎性格温柔,体贴异性,踏实能干,认真专一,提供给另一半足够的精神支撑与精神抚慰。如果仔细分辨这些特质,可以发现,它们实际上是又迎合恋爱生活,又迎合家庭生活的。

而纯粹迎合恋爱生活的特质,例如能说好玩,有趣好动,擅长浪漫,则显然不是这一带男性的专长,但上江男性却容易符合这一点;而至于纯粹迎合家庭生活的特质,例如能扛事情,能够养家,顶天立地,则显然是华北女性容易对男性产生的要求了。

或许我们可以想象,当下江男性与上江女性遇到一起,一开始可能会因为感受到彼此性别平等观念的一致性而欢饮共鸣,上江女欣赏下江男的温和性格,尊重异性,下江男也觉得上江女活泼开朗,热情直爽,和下江女一样独立自信,但没有下江女那么冷淡沉闷,且有些市侩。

但随着相处深入,却可能越来越彼此厌倦,上江女厌恶下江男性乏味无聊,没有激情,整天关注赚钱,俗不可耐,而下江男也觉得上江女过于欢脱,不虑世俗,总有种活在当下没有远虑之感,不适合组成家庭。

而华北女遇到下江男,或许一开始会觉得对方有点小男人,不够阳刚,但相处日久也觉得靠谱踏实,性格温柔,又能赚钱干活,适合成家。而下江男遇到华北女,初始也许觉得不够温柔,但相处日久,也觉得对方其实很认真过日子,且性格直爽,相对质朴,没有那么市侩刁钻,适合持家。

注:

本文典型上江社会不包含川东北渝东北所在的秦巴山区,渝东南所在的贵州高原两片重男轻女地区。

下江社会可延伸至江苏淮河界,浙江中南部,皖南等,不含浙东南。




  

相关话题

  一万块够两个人去重庆玩四五天吗? 
  家境不好的女生如何选择工作? 
  重庆的你,择偶的标准是怎样的? 
  重庆当地人最认可的火锅店是哪些? 
  有什么关于山西的冷知识? 
  重庆有什么靠谱一点的装修公司?质量有保证,不乱收费那种? 
  国庆去重庆需要做核酸吗? 
  中欧班列空载率高,为什么政府还要硬着头皮往里贴钱? 
  春节跪拜父母和长辈的风俗算是文化糟粕嘛? 
  作为江浙沪独生女是种怎样的体验? 

前一个讨论
如何给孩子解释「为什么饺子煮熟后会浮起来」?
下一个讨论
把一切单色画都归结为素描是否恰当而不容置疑?





© 2024-05-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