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工业传感器领域,中国大陆有没有如基恩士/欧姆龙/松下这样的超级巨头企业存在? 第1页

  

user avatar   jigon-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一个买办阶级马仔,看到这种问题是很唏嘘和无奈的。

工业传感器,目前国内还没有能让人伸大拇指的企业。

中国孵化这种企业的土壤先天不足,并且营养不良。

首先,西方工业革命的时候,我们还在舞大刀,发展起步得太晚。

起步早的西方企业有足够多的时间去在产品上纠错,积累丰富的应用数据和经验。

西方的工业化,也随之伴随的是工业品市场的井喷,井喷市场可以给犯错的稀缺产品以足够的宽容度。正是在这种良性循环下,西方工业实力一步步积累到今天这么强。

改革开放后,也正因为市场的井喷和容错宽容度,一批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劳动加工型巨头迅速崛起。如果没有市场的井喷,没有市场的宽容,这些巨头同样也是无法诞生的。

而有技术含量的工业产品,有技术门槛,我们无法自行支起摊子,于是以市场换技术,结果市场被国外产品大幅占据,市场非常繁荣,买办也跟着赚得盆满钵满。

到这个时间点,买办其实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收收脚步,用赚到的钱来自主研发,自创品牌,比如华为也是从买办做起的。

但问题是,很多人赚红了眼,市场太繁荣了,钱太好赚了,买办想的是再多代理几个国外品牌,或者将钱投到其它来快钱的繁荣领域,后来摊子铺大了,想再回过来搞研发,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即便是有些企业当时走了自我研制的道路,但是一味地追求规模化,走低端化上量路线赚快钱,没能在技术和品牌上走向中高端。等他们回过神来,发现摊子铺大了,忙于生计,有心无力。

他们没意识到工业品和日消品完全是两种发展路径,日消品可以走规模化,而工业传感器要谨慎走规模化。

要知道,今天在中国活跃的很多中高端传感器品牌在欧美日可能只是作坊,或者十人左右的家族小微企业。

也就是说,我们错过了那段最有可能诞生工业传感器巨头的红利期。

本来有机会有更多华为,可惜我们没有。

到了今天,是什么局面呢?绝大部分市场被进口品牌占据。市场已经从以前疯狂建厂,疯狂购装备到装备购置需求锐减,因为厂建完了,设备买回来了,一时半会就不再需要了。没有一个井喷期的市场再给我们了,客户嘴巴也吃挑剔了,对国产产品欠缺宽容度了,即便出于爱国情怀吃一回,一吃跟屎一样,再不也敢试了。

现如今,对于这种中高端底层工业品,

国家队出面吧,体制效率摆在那。

爱国志愿者出面吧,产品难以变现,入不敷出,坚持不下去只能作鸟兽散。

但是,中国是想成世界第一强的,如果没有这些底层工业实力,所谓中国梦,也只是沙滩上的一座大厦。

我想,未来可以努力的方向:

1. 传感器的需求企业入股传感器公司,定向供货,减少了市场成本,增加了容错宽容度。也许有可能孵化出有限品类的中高端品牌。

2. 自认有技术实力的国产传感器团队,可以在国外注册公司和品牌,以洋品牌身份进军国内特殊市场,积累资金。(只可惜,那个言必用进口而不限品牌的时代似乎也过去了,这条路未必赶趟了)

3. 毛细血管路线:在过去中国积累了无数工控人才,这些人如果没在外地买房,大概率还是要回老家的,有一些人可以创立低成本作坊式的公司,国家给这种作坊式的公司提供公益或廉价型的共享技术支持,比如实验室设备、检测设备支持。研制些高质量小东西,不求大富大贵,刚开始能把外地打工一年的工资挣回来差不多也够了,慢慢积累小众市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欧美这种作坊式的公司多如牛毛,比如做个小接头,小管子,有些就在农村的小房子办公,但是产品质量过硬,价格也贵,卖向全世界,甚至有的还上了火星,这或许是西方真正发达的根基所在,毛细血管极其旺盛)

4. 在举国体制下,希望国家队能有所作为吧,80后小时候很多很穷,上大了一切奔向钱,信仰放在了一边。但是现在90后,00后确实让人刮目相看,小时候也没怎么受穷,并且更加爱国,这些进入国家队的年轻人,可能比以往更进步,看他们是否能有所作为。

不管怎么样,这都是跟在西方的屁股后面亦步亦趋,其实是挺悲观的,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学,想超过别人,非常难。

最终可能还得要有大杀器:

科技革命。

在前沿科技上领先突破,比如量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有革命性突破,将玩法改变,就好比电气时代的人还需要特别纠结机械时代的哪个精妙手动装置做不出来吗,做不出来也就罢了。在新的玩法上,我们做到世界领先就行了。(如果中国能成为世界第一强,个人认为,非此路难以达成,很难想象未来一个超级大国没有引领过科技革命)

要实现这一点,要大力加大基础学科的投入。

过去我们更注重工科教育,可能未来需要加强理科教育。

科技革命,首先是信仰的进步。

在思想文化上,需要有个转向,不能是现在网上喊打喊杀这一套。

我们仍然要继续向西方学习。

需要在高中加入哲学史,自然科学史的教育,尤其是西方的。

要培养有跨学科思考,有信仰追求的数学家,实验学家。

西方人信仰上帝,所以一直都想搞明白上帝是什么,他们的哲学家说上帝是用数学来运转的,于是一帮人用数学开始瞎算,地球上的事算出了牛顿力学,宇宙中的事算出了相对论,微观上的事算出了量子力学。

这所有的源初动力都是来自于对上帝的信仰,对世界本源的探究。

我们不能只培养会解数学题的书呆子,像机器一样摇瓶瓶罐罐的实验员,要培养有哲学追求的数学家,实验学家。

西方国家从以前对神学院的支持,到后来哲学,后来对科学的大力支持,才造就了今天西方工业的强大。

西方人严格双休日,德、英、法、意等工业国都有暑假,一放假人就失联了,甚至还碰到英国公司一周四天,周五就失联了。

他们凭什么这么豪横,中国人凭什么996,007?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我想,无非他们的祖先多了自然科学的信仰。




  

相关话题

  开工厂是种怎样的体验? 
  中国现在有哪些不那么值得骄傲的的方面? 
  中国制造圆珠笔芯钢经济效益如何? 
  中国全产业链工业生产发展有多强? 
  哪些日本产品是中国产品无法替代的? 
  国内制造业为什么工人没得保障? 
  师承疑似“傻大黑粗”的苏联工业体系,中国企业个人有什么体现“细节决定成败”的地方? 
  二战复交非法学法硕失败,现在有一个徳企制造业采购岗位我应该去吗? 
  你是如何看待制造业的? 
  特朗普执政四年,制造业回流美国了吗? 

前一个讨论
有哪些知识是你看《生活大爆炸》学会的?
下一个讨论
请问大家对帝吧官微、无为李爷、上帝之鹰,孤烟暮蝉的看法是什么?





© 2025-01-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