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年有人做了纯水体相的动力学模拟,应该可以给水结冰的微观过程一个参考(本来这个过程就争论很多...),虽然体相水结冰这个过程挺难跑的,你看最后一张图的模拟时长...500ns...所以我印象里这个工作是做了好几年...
简单说一下,液态水中的氢键是不断的断裂形成再断裂的,这也是水中的质子传递为啥那么快的原因,不过这和这个问题关系不大。而当微观上某个位置大量能长时间不断裂的氢键形成时,该处就能形成凝结核。
下图是230K下512个水分子的模拟过程中的几个时间节点图像(当然这体系有点小,可能难以说明问题)。图中蓝线是维持时间超过2ns的氢键。
就先这样吧,抛个砖引玉。
参考文献: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of the ice nucleation and growth process leading to water freezing.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416409a
仅仅通过降温来凝固纯水,起码需要-20 ℃以下的低温。
你可能会觉得这句话违背常识,毕竟这年头谁家没个冰箱啊,冷藏室温度稍微调低点,里边的水就给冻上了,哪里用得着-20 ℃。
但事实上,如果你把高纯度的水装在一个干净而光滑的容器内,在避免震动的情况下,你会发现你家的冰箱很难冻住这杯水。
更好玩的是,把这杯过冷的水拿出来,稍微晃一晃,或者随便丢个杂质进去,它便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结冰。
通常,我们把这种低于凝固温度却依然保持液态的水,称为过冷水。
过冷水之所以能在0 ℃以下保持液态,原因就是题中所述的“有外来凝结核与自身形成凝结核”的区别。
自然界的物质都有从高能量向低能量变化的趋势,促使水结成冰块的驱动力,来自于冰块比水更低的自由能。
然而,上帝创造了物质,魔鬼创造了表面。虽然冰块内部的分子比液态的水分子能量低,但是冰块表面的分子有一半暴露在外,化学成键数较少,因此表面处分子的能量通常比液态高。
显然,若冰块的半径为 ,其表面的分子数与表面积成正比,即 。而内部的分子数大致与体积成正比,即 。
越小的物体,其表面积/体积的比值越大,表面效应越明显。因此,在水凝固成冰过程当中,自由能其实是先增大,后减小的:
因此,纯水在结冰的过程中,需要先克服一个自由能障碍 ,达到一定的临界形核半径后,才能自发的(自由能降低)结冰。
在缺乏外界扰动的情况下(例如将杯子晃一晃),这个障碍需要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过。这个过程的难度主要取决于自由能障碍 的大小。
由于冰的块体自由能是随温度降低的,将温度过冷至凝固点以下,有利于减小。有科学家利用计算机模拟,算出了过冷温度和冰块形核速率的关系[1]:
注意,这里的纵轴代表的不是形核速率,而是形核速率的对数。也就是说,纵轴的数值每降低10,形核速率就要除以100亿。
从这张图可知,当过冷度不足20K时(温度高于-20℃),地球上的水形成一个冰核所需的时间超过了宇宙寿命,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
当然,上面说的都是纯水,只能自己慢慢攒出形核点来。实际情况下,水中往往含有各种各样的杂质颗粒。这些杂质颗粒作为外来的形核点,其大小往往已经超过了临界形核半径。水分子可以直接吸附在这些杂质颗粒上,相当于直接跳过了跨越形核能垒的过程,开始自由能减小的长大过程。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水不需要明显的过冷就能结冰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