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油管上有个视频,up主大概是想造个大新闻,掐秒对比说“怪物”江川卓高中时代球速最多不超过140,比一二三慎太(东海大相模名将,2010年夏甲准优胜投手,但决赛1比13大败,职棒也一场都没上过就引退了)都差远了。
结果这个视频自然被别人疯狂点踩,评论区也是骂得要怎么惨有怎么惨,不过我认为这个作者很有可能说了实话,日本人不能接受而已。
江川卓高校时代的1971-1973年,日本还没有引入测速枪,所以其球速确实是没有明确答案的。80年代甲子园也没有安装测速枪,但有些职棒球探出于工作需要,自行对个别注目选手进行过测速。其结果根据“甲子园速球王”网站显示,当时在高校有顶尖速球投手名声的桑田真澄、渡边智男,最快球速分别在145和147km/h。
桑田真澄140多的球在80年代已经是很恐怖的级别了,高三那年他曾因肘部不适,刻意少投曲球(每场基本不超过10个),结果靠着纯直球在该年夏甲都难逢敌手,大阪预赛半决赛、决赛均为完封,甲子园初战失1分,16强战又是完封,到了八强以上的球队他丢分才逐渐多起来,但也没有超过3分。
此外,我还有一个例证,就是我找到了一个桑田真澄新秀年的职棒比赛,结果好几个成功三振当时的职棒打者的直球球速都不过141左右,最后完投胜利。
要知道1973年与1985年已经相隔了12年,80年代是日本棒球变革最快的日子,12年足够发生很多变化了,比如说1986年12年后的1998年,松坂大辅的球速就突破了150。
2010年代的极限球速虽然比2000年代变化不大,但是均速又有了很大提升,例如去年夏甲直播曾说奥川(最速154)直球均速是有记录以来史上第一的148.3km/h,而第二是2012年的藤浪(最速153)的147.0。如此看来,00年代曾创造夏甲球速纪录(155)的由规,其均速反而是达不到147的(他的录像也印证了这一点)。换句话说,看上去球速同级别的10年代投手,实际球威仍然强于00年代。
上述综合起来,140的球在1973年的高野是个什么魔神级的概念,那就可以想象了(即便不考虑江川卓直球招牌式的“上升”假象),要知道1973年的高中打者还是用木棒的。。。所以甲子园再没有投手能投出江川卓的投球内容。
达也很多比赛就是参考的江川卓和桑田真澄(大概前期学江川和荒木大辅,后期学桑田),所以较真的说,其球速设定应当在八十年代属于顶尖级,但应该不会超过150。比吕的球速则在漫画中有明确设定,152。所以,KONAMI的《热斗梦幻棒球》把上杉、国见、树多村的球速都设为153左右,且综合能力相差不多,很明显就是出于平衡性的考虑。
应该说,我认为从70年代开始(再往前的没法研究),日本高中棒球投手的实际球威是一直在上升的,但打者进步的速度更快,所以会出现投手对打者的统治力反而不断下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