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太多最严重的问题不是“啰嗦”,因为法官再怎么不耐烦,顶多吐槽不够简洁,大不了一边骂骂咧咧一边自己挑重点看,而不能剥夺你表达的权利。
真正可怕的是“言多必失”。
很多当事人恨不得长篇累牍诉说自己的委屈,愤懑,因此会描述很多细节。
但是,他们忽略了一点,法官只是旁观的第三方,他不会自动代入当事人的情感。那么,他的思维和判断就可能跟当事人完全不一样。你以为对自己有利的一大堆东西,没准别人偏偏能从中抠出对你不利的字眼。
比如说,某离婚案件当事人长篇大论的吐苦水,控诉对方是如何跟自己吵架。
但她忘了,她提出离婚的理由是“双方长期分居,感情淡漠,夫妻关系名存实亡”。
法官在庭审调查提问环节一句话就扎心了――“你们吵架都吵得那么热火朝天,甚至还涉及具体的生活摩擦等鸡毛蒜皮细节性小事,你们是不是真正分居了?是不是还住在一起?”
当事人哑然。
法律语言,贵不在多,在于准。
律师只是在委婉地告诉你“你想写的那些都是废话”。
低情商:法官不看写那么多没用
高情商:抓住重点更能赢官司
抖机灵完毕,说点实在的。
第一句是说给年轻律师听的。虽然判案归根到底是要抠法定要件,但只有要件事实是不足以讲述一个完整故事的。学会倾听当事人的故事,从中发现要件之外的线索,搞不好会有意外惊喜。相反,如果不耐烦,动辄打断当事人的陈述,则可能遗漏掉许多细节,不仅可能被对方在法庭上搞懵,甚至有可能会被法官怀疑你的可信度,得不偿失。客户都付钱了,你就听人多说两句怎么了。
第二句是说给当事人听的。但凡走到法庭的,八成都是觉得自己心里有委屈、有怨言的。但要切记,不要让情绪支配自己的大脑。重点问题重点陈述,不重点的问题一笔带过,如何判断重点可以咨询自己律师的意见。哪怕不重点的问题恰恰是你的委屈之处,也不要因为情绪而带偏了理性。
第三句是说给老板听的。市民之间的纠纷无法预先谋划,但商业场上的交易都是可以事先布局的。如果一个协议需要“如果不是一项项罗列出来一项项解释真的很难理解的”,那么这个协议就是失败的。请个律师做法律顾问一个月也就几千块,还没你额外多聘一个文员的成本高,别因小失大。
over
一、不要因为人家是‘见习’,‘学徒’就认定对方只看盗版。
实际上在一本书六十万字以前(大概这个区间吧,没有仔细计算过),所有正版读者也都只是学徒,人家顶多只是没有打赏而已。
二、不是所有读者都是‘追读’。
网文里面除了狂热粉丝,不是你每更新一章就要看一章的。
绝大多数人找书看,都是等这本书三十万自上架以后,亦或者百万字养肥之后。
读者之间的阅读进度是不相等的!
三、不是所有读者都有‘留言’的习惯。
网文中沉默的才是绝大多数,包括你的正版书友群,评论区,本章说,都只是一小部分读者。
这些东西你不能不在意,但也不能完全当成圣旨。
他顶多就是个抽样调查,不是全面普查,代表不了所有读者的想法。
四、一本书永远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胃口。
我们有一句老话讲的好,不遭人‘骂’是庸才,世界名著都不是所有人都喜欢。
一本书发表的那一刻,就已经确定了是一个双向选择。
频道对上了,自然会有人看。
频道对不上,你就算是曹雪芹转世,雨果附身,莎士比亚投胎,也一样没有用。
五、许多读者在看到毒点时都会有一些矛盾的情感。
不是这个读者骂了你,他就不看了,没准他第二天早上起来一想,还是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啥,自然会再点开看。
绝大多数时候读者在评论区里面说‘劝退’,都只是一种情绪的发泄。
只有当负面情绪积累到了自己所能接受的阈值时,读者才会彻底弃书,而这种弃书是无声无息的。
六、盗版读者有转换成正版读者的可能性,正版读者也有转换成盗版读者的可能性。
早期网文因为需要‘盛大通行证’的转化,虽然开创了线上付费,但付费过程确实是一件麻烦事。
但现在的移动支付系统只需要扫一个二维码,不具备任何行动上的难度。
很多盗版读者不是因为他兜里真的没钱,揭不开锅,而是因为他已经养成了看盗版的习惯。
任何一部作品,说不定就跟哪个盗版读者看对眼,他就会转入正版的怀抱。
每一个盗版读者都是潜力股,同时正版读者也都很清楚盗版渠道,(因为太好找了)。
所以作者真正该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写好你自己的故事。
让盗版读者多来看你的书,让正版读者不会放弃你的书。
七,不要忽视读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不要忽视口口相传的宣传效果。
网文付费再怎么贵,一个人兜里面十几二十块钱总是能拿的出来的,别觉得这是蚊子腿,嫌小。
网文的订阅成绩本身就是一个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过程。
盗版读者和正版读者都是‘人类’,不要小看盗版读者的宣传效应。
很可能一个看嗨的盗版读者跑龙空发个帖子就能给你带来一堆正版读者,这都是很常见的现象。
八、网文里被人骂不代表书写的就不好。
网文的成绩只看追读,新增,只要这个东西有保障,就说明骂的越欢,看的越多。
网文圈里面有个梗,龙空骂的越惨,一本书成绩越好。
真正判断毒点的是新增断崖式下跌,周期性下跌,这才说明你书里面有个毒点一直在劝退读者。
真香定律适用于所有人,一边骂着真毒,一边津津有味的追着,完全是正常现象,人类的共性。
你这地方不合理,那个地方处理的不好,人设不讨喜,乱七八糟的建议有很多。
但没准他自己吐完槽过个七秒钟就忘掉了,这并不夸张,有些读者真的就是只有‘鱼的记忆’。
许多时候只是因为读者在某个桥段中阅读状态中断了,心里不爽,就是想找个地方吐槽一句。
虽然这种中断不是好事,但只要不是连续的,密集的中断,那就没有问题。
哪怕是在看西游水浒的时候我也一样吐槽,这猴子怎么这么笨,这宋江怎么这么阴险。
但该看还是会看,完全不打紧,这并不影响读者对西游和水浒的总体评价依旧是一本好书。
综上所述,作者亦或者运营官,书评版主,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选择性无视’。
造谣和断章取义,亦或者实在骂的太难听了给个删帖。
上升到人身攻击了,给个举报+禁言套餐。
遇到差评的时候冷静处理,学会调整自己心态,哪怕是阿Q精神都可以。
不要激化矛盾,不要刺激读者,不要陷入负面情绪的漩涡里影响码字,不要浪费时间去纠缠。
如果你浪费时间去跟读者骂战,不管他是正版还是盗版,都会影响到其他读者观感。
如果你遇到负面评论采用一刀切的粗暴手段,会发现堵不如疏。
他在书评区里面骂不到你,但有的是地方能造谣你,诋毁你,甚至更大范围影响潜在读者印象。
你可以删帖+禁言套餐,但不要滥用,尚未出鞘的剑才更具威慑力。
给自己设置一个标准,什么样评论友好交流,化解情绪,什么样的评论进行冷处理,什么样的评论删帖但不回复,什么样的评论直接禁言套餐大刑伺候。
想象一下自己就是没得感情的工具人,将评论按性质进行分类,根据定好的标准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