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清朝朝廷要压制汉人,难道统治者不知道民族团结对大家都好吗? 第1页

  

user avatar   mingjun20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看关于西安的历史时,从侧面稍微瞥见了一点点国史不提的清廷视角...

咸丰时,英法联军打进北京,有大臣提议迁都长安,做长期抵抗。但声音很微弱,不被重视。皇帝只想赶紧回北京。

同治时,陕甘回变之后,陕甘两省的总人口剧损后,只剩下战乱前的30%...晚清和民初,黄河疯狂改道,北方经济糜烂,航运衰败,铁路又未兴起,西北物资交通依赖江汉丹灞路线和泾水西去路线。所以,守在泾河下游,临近渭河、灞河、泾河交汇处的渭北,泾阳三原一带,取代了西安在关中的经济中心地位。而清朝中后期,也一直把西北的军政中心放在兰州,而不是西安。加上这场战乱的重创,清末民初,是西安城人口和经济最为凋敝的历史最低谷时期。这个时期,西安和北京相比,是云泥之别,城市规模和设施差距极大。但咸丰还有后来西狩到西安的慈禧、光绪,都是因为北京繁华,而内陆太落后才压根不考虑迁都内陆吗?

甲午后,连东亚小弟都骑在清朝头上。公车上书,里边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迁都长安以固国本。这次声音强了一些,但变法胎死腹中,这种说法迅速被遗忘。其实清廷统治者,就连光绪皇帝有西化革新的倾向,恐怕也根本就不做这种考虑。

庚子时,慈禧估计是乐观得想尝试一下国族构建,提携“扶清灭洋”的义和团当炮灰去和洋人死磕。结果,东南互保,汉族官僚大地主和沿海买办们都不吃这套,明摆着不认清廷中央。这些汉族精英要得也不是什么民族国家,而是稳定的统治秩序。清朝建立时,清廷主动代表了全中国的封建大地主集团。清朝衰落,清廷又同时被动的代表了殖民主义的沿海买办集团。半封建半殖民,就是清廷最后苟活的根基。或许,看起来完全鸡蛋碰石头的,显得错乱和疯狂的,突然对八大列强(十一)同时宣战,是一贯求稳的慈禧老太太,唯一一次想要进行泛华民族构建的努力和尝试。然而,现实是骨感的,脸啪啪得响,洋人打,汉族精英也打。北京再次沦陷。这一次,慈禧倒是带着光绪跑到了西安,现状最接近之前的建都提议,这策略似乎有了些许眉目和意味...可是,老太太在西安待了一年,早就回过味儿了,国族构建,汉人能为,唯独满人不能为。她心心念念,仍然是宁可丧权辱国,也要尽快完成谈判回北京。

之前,纵然声音微弱,不被统治阶层重视,但也屡有迁都长安的声音呢?其实公车上书里边,对迁都长安固国本的阐述,与后来民国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的大后方战略很相似,就是晚清版的大后方战略。

民国时期,刚结束北伐战争、中原大战等一连串的内战剧耗,坐拥东南沿海地区的蒋介石捞到一个名义上的中央。但这个时期,实际上离统一状态十万八千里。举个例子,民国的山西省,是控制在军阀阎锡山的手里。中原大战后,阎锡山认了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当中央,但仍然高度自治。甚至连山西省内的南北动脉铁路,同蒲铁路的轨道口径都不与全国统一,采用1米标准的窄轨。这样一来,山西实际上是封闭,外省力量难以渗透的。所以,一个连铁路口径,即车同轨都做不到的国民中央,实际上没有实质统一全国。蒋光头这个连车同轨都做不到的大独裁者...独裁得真漂亮...中国北方中东部地区主要是平原地形,南方沿海也只是稀疏矮山。所以,一旦沿海遭遇强国入侵,蒋介石的东南基本盘势必不保,他需要在大战略上退守到内陆,借西部的地形优势与敌人进行长期抗战。

918和228事件爆发之后,蒋介石用驱虎吞狼的方式,一边在西北迫使东北军、西北军和红军争斗损耗,一边在四川通过川地军阀间的争斗架空了当地最大军阀刘湘。蒋介石是为了赶在日本全面侵华,也就是77和813之前,完成对陕西为主的西北军阀,和以四川为主的西南军阀的平定。然后依托西北与西南,坐拥中国第二理阶梯对第三地理阶梯的山川屏障,居高临下,这一能够阻遏机动部队的地理优势,让日本陷入到中国内陆腹地的长期战争泥潭,就地消耗其国力...俗话说,就是让敌人陷入到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中原大战后,国民政府最先筹备建立的陪都,也就是计划将来用作战时首都的城市,是西安。当时南京把西安改名西京,从地方上划走设为直辖,设立西京筹备委员会,企图从陕西军阀手中拿走对西安的管辖权。但陕西方面,杨虎城势力一直不配合,拒用西京之名,国民政府这才最终选定了被自己完全控制的西南地区,四川盆地内的长江大港重庆。所以西京筹备一直到抗日战争中期彻底流产。抗日战争时期,西安一直是国统区,日军始终无法染指。关中平原携西北台原、平原和盆地群,与四川盆地,一北一南,互为联防门户,实则是北方较好的大后方中心选择。所以,老蒋其实也是尝试过公车上书里的迁都长安以长期抵抗之谏的,只是最后没成。但西安在抗日战争时期仍然发挥着大后方北方支点的关键作用。

如果清廷当时采纳迁都长安,或者迁都到内陆其他地区,凭借地形优势与中国的人口优势,以及洋人因与中国文化隔阂程度太大,而在东部一时无法跳过清廷组织起有效的殖民系统,然后与洋人进行长期抗战呢?尤其是甲午战争,刚刚崛起的日本只是抢夺了制海权,威逼清朝京畿签订城下之盟,但作为岛国的整体国力和补给能力,在当时来讲尚不足以与中国进行全面领土战争的长期对耗...不能说这种类似于后来的大后方战略是没道理的。民国对抗全面侵略战争都可生效,晚清为什么就不可一试呢?只能讲,有清朝的民族瓶颈在,对一般的朝代适用的战略,对清廷而言,就是不合适的。

为什么呢?不做理论推演,只看历史切实发生的现象:

辛丑条约后,清廷感受到洋人,甚至东亚一带日俄势力,威逼日甚,所以清廷下定决心进行军事改革,逐步对地方各省放开之前紧攥在直隶的新军练兵权,并裁撤以旗人主导的落后的地方旧军。这个改革,虽然目标是强健整个军制和军队体系,却也侧面削弱了旗人对汉人的防范镇压能力。

1905年,清廷划分全国为三十六镇,计划以北洋新军为中央军,各省新军为地方军,一共在全国编练三十六镇新军。

不过,还没等到三十六镇新军全部成立和练成,辛亥革命就推翻了清王朝。而此前,已经练的新军,以北洋六镇新军,和湖北新军形成了规模。湖北新军,以第八镇和第二十一混成协为核心。第八镇和第二十一混成协中,有很多革命党潜伏在其中,向新军发展成员,宣传革命。当时,同盟会的最大主张,就是“驱除鞑虏”。所以,清朝的这批地方新军,实际上成了资敌之用。辛亥革命时,同盟会本身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武昌起义的爆发,主要是以新军中的革命派士兵为主,可以说就是清朝自己这支新军推翻了自己,与倒戈的北洋六镇建立联合政府瓜分了天下...

武昌起义爆发后,最先响应得是湖南和陕西新军。陕西新军在3日之内攻破满城。满城内七街九十四巷房屋尽毁,旗人和满族老弱妇婴无一活口...

满城,是清朝在全国20多个重镇型城市设立的民族隔离区。旗人居住在满城内,汉人不能随意进入。西安满城,存世263年。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陕西督军下令拆除。从此,西安人开始渐渐忘记了西安城曾经的城中城结构。现在100个西安人里,怕也未必能找出一个知道西安满城是什么东西的人...西安官方的宣传,甚至学者的课题,都罕有触及这个内容,仿佛,这263年的城市印记,只是一个不愿提及的羞耻得意外...西安保护好了很多才几十年的古迹,却格式化了一段几百年的城市历史。所以,很少有西安人仔细去想,西华门和端履门,明明没有城也没有门,它们到底是什么门?这段城市记忆,删得是挺干净了。

可以想象,不是清廷统治者不想改革强国,不想内迁利用纵深来抗争,而是民族隔阂本身就存在,清廷没有能力弥合,站在它的立场上才必须采取抑汉对策。它们除了北京,在哪都不安全。作为一个人数很少的小民族,它败亡的时候会多惨,设身处地,恐怕慈禧光绪都比今天的汉族网友更警惕和畏惧。毕竟,连汉族官僚大地主集团,汉族精英们,都不希望搞民族国家,清朝那样搞是自毁根基。虽然,它那个根基在我们平民与整个国族的立场上都是腐朽的,这种根基理所应当毁掉。但清朝统治阶级已经路径依赖,积重难返,如何能拔掉自己的根基,掐住自己的脖子到断气呢?如果慈禧和光绪多在西安待几年,如果民族主义情绪进一步深化,恐怕就地被割了脑袋,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西安满城的大屠杀惨象,就发生在慈禧他们离开西安刚好10年后...只有他们祖宗经营了几百年的北京一带最安全,所以他们宁可毁国本,卖国家,也要换个安全...用公车上书的观点说,这是宁保京畿而不保国土,保天子而不保国民。所以,戊戌变法为什么会那么快流产?主要是动了旗人贵族的命根——安全,有钱赚也不行。这种当时的精英阶层介于民族矛盾的天然保守倾向,是中国从落后泥潭爬出那么慢得根源之一。

到这里,我就明白,大清为什么要拖慢中国复兴的进程,搞满汉之防了...如果说,民族就是一道越不过去的砍,那历史就必须直面它残酷得进化方式,才能突破瓶颈,到达下一个阶段。对满清的政策,不认同,但需要理解。因为站在我们当代人的立场上,站在汉族人的立场上,这些都是错误的决策。但站在清统治者的立场上,这反而是正确的决策。就像,狼为什么吃羊,是因为残忍吗?是因为它就是狼。就像,狗为什么吃屎,因为真香吗?是因为它就是狗。

我们可以不认同许多事物,但要学会理解这个世界。绝对主观不好,因为这样的人只有屁股不要脑。绝对客观也不好,因为我们生而为人,生下来就有屁股,就有天生的属性和立场。很多事情和形势,就不是我们个体主观想要避免就能避免。民族团结,不是靠某个民族单方面努力可以达成的。美国各民族到现在不是还团结不起来?我们不要做羊,任人宰割。如果不幸做了羊,就要学会巧妙的应对狼,保护自己。至于,只有屁股没有脑子的人,夹着屁股里的点屎,表面上立场绝对正确,实则是历史健忘的反智逆流,那必然只能做粪民,走到哪里都臭气熏天。对,我说的就是极端民族主义者,包括极端宗教主义,包括大汉族主义。

对最初的革命者而言,时机不到,叫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时机到了,叫五族共和,皆为中华。那背后,是多少今天人们连提都不愿提及的彼此互有悲剧的历史过往。历史如此残酷的进化,才换来了如今的大家庭局面。看到美国正在发生的,不禁感叹,总有历史健忘者,想要逆流而动,浪费历史和前人用巨大代价才换来的大好局面...互相伤害很容易,和解却难如登天。


user avatar   da-shi-13-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基本上所有高复杂性的问题,比如说天气预报、地球洋流、股票预测、大型生态系统演化、癌症、狂犬病等等。

具体一点的,湍流、堆积固体颗粒的流动计算。




  

相关话题

  为何十六国时期胡人君主多有汉姓名,而隋唐以后多为音译? 
  为什么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结果截然不同? 
  如何看待近日一审判决的南京巴基斯坦留学生被杀案? 
  历史上有哪些机智巧妙的变通? 
  1949年国民党军队为什么不用运动战、游击战对抗共军? 
  为什么古代人题字不会被认为没素质? 
  清朝国号的起因是什么? 
  中国有哪些史书的记载被考古研究证实? 
  为什么很多人恐惧汉族人的汉民族主义? 
  如何评价中央民族大学进入双一流大学A类名单? 

前一个讨论
19世纪,便士作为辅币是否价值过高?
下一个讨论
端午节南北方的习俗有哪些差异?除了吃粽子,如何过得有仪式感?





© 2024-05-1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