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导演是否应该让演员完全理解人物和剧情内容?演员知道太多是否会影响当下的发挥? 第1页

  

user avatar   jin-zhen-63-2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特别好,很有讨论的必要。

它涉及到两个方面:①演员对角色一生走向的了解程度及诠释方法;②影视剧的拍摄流程。

看到过一个非常辛辣的演技点评:某演员之所以演得不好,是因为他演戏的时候是以预言家一样的全知视角来诠释角色的。好像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结局一样。

那么对于演员来说,假设一开始不拿到整部戏的剧本,而是随着拍摄进度慢慢解锁自己角色的故事究竟可不可行?

首先我们要知道,现下的大多影视剧并非是按照剧情顺序拍的。一部电视剧分为很多集,一集分为很多场,每一场在不同的场景。安排哪场戏在何时何地拍称为『排片』,当然,这个词还有影院安排电影播出时间的含义。

那么剧组排片的依据是什么呢?在时间充足、预算充足、演员能全程跟组的极端理想状态下,按剧情发展排片是最好的。按剧中事件先后顺序来先后拍摄,不仅有利于让演员保持状态,持续入戏,还更方便后期审素材和剪辑。

但我们也说了,这是极端理想状态,实际上很难实现。试想每场相邻的戏场景都不一样,A地的戏拍完了,一个剧组浩浩荡荡转去B地拍下一场,然后又回到A地拍第三场。路上的时间、设备的租金、转瞬即逝的自然光会大大拖慢拍摄进度,增加预算。

再试想,除了全程跟组的主演,一些戏份少但贯穿全剧各个阶段的配角如果也全程跟组,对剧组的经费和演员的时间都是一种浪费,实际上可以把某配角的戏集中在几天拍完。更何况主演可能是忙碌的大明星,也不一定全程跟组。所以按演员时间排片,也是排片的重要依据之一。

所以,排片通常会多考虑场景和预算。比如一部戏需要在泰山顶取两次景,一次是开场,一次是大结局。那么剧组排片的时候就会把这两场戏安排在同一天拍摄,剧组也就只需要浩浩荡荡上一次泰山。

以上按预算、场景、演员时间排片可以统称为排片的『现实因素依据』。相对的,按剧情排片则是『艺术因素依据』。

按现实因素排片称为『跳拍』,按艺术因素依据排片称为『顺拍』。

现实因素排片的弊端是什么呢?如万茜老师所说,是演员(尤其是重头戏)的情绪。比如泰山巅的两场戏分别是第一集男女主初遇,大结局二人已然历经沧海桑田生离死别。同一天让演员切换两种极端状态是对业务能力非常大的考验。但国内大部分演员都不是纯体验派,科班演员其实完全有掌控情绪的业务水平。

更何况,除却方法派的基本表演能力,激发情绪的辅助方式也很多。如果演员还是实在要体验,适当的改换某几天的拍摄顺序为艺术效果让路也可以。所以相比于逐步解锁剧情的排片模式,二者最终的呈现效果最多可能也只是八十五分和九十分的区别,是肉眼不可见的微小差距。

并且,在现实因素排片模式下,演员必然提前把角色的一生提前吃透。完全谈不上跟着剧情发展慢慢解密式的解锁剧本。演员在接戏之前,也要提前把原著信息、剧本和人物小传都看一遍才能确定自己能否胜任该角色。

所以,目前以现实因素为主,艺术因素为辅的排片方式对于剧组预算、以及多数方法派和表现派演员来说算得上是最优解。艺术因素排片模式非常好但是属于可遇不可求类型的,拍电影或短片,或是类似于《活埋》、《老友记》这样场景单一的作品可以如此。对于长片大剧,按照现实因素排片和发放剧本都是更好的。但排片还受演员经验资历、导演习惯等等多种因素影响,说到底还是『因剧而异』的。




  

相关话题

  《流浪地球》第二部你觉得怎么拍好? 
  可以说一句让人泪目的句子嘛? 
  情报人员被捕之后真的能扛过严刑逼供吗? 
  如何评价《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 
  经过《囧妈》改为线上首映,影视行业是否会出现变革?线上线下同期首映会成为一种趋势吗? 
  电影《星球大战》中对外星人的描述有哪些不合理之处? 
  如何评价电影《小小的愿望》? 
  有哪些看了让人肾上腺素狂飙的科幻电影推荐? 
  电影《无耻混蛋》里法国女孩和德国士兵之间有爱吗?如何看待他们最后相互射杀?女孩倒地的镜头好惊艳!? 
  如何评价灭霸清除宇宙一半生命的计划? 

前一个讨论
「罪犯在夜里杀死狗然后舔狗主人的手」的故事出自《JOJO的奇妙冒险》吗?
下一个讨论
专业角度分析,陈一冰的得分为什么低于巴西的选手?





© 2024-10-3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0-3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