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资深摇滚乐迷如何看《乐队的夏天》?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rui-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说自己是「资深」摇滚乐迷,就跟大张伟对盘尼西林的评价那样,都是在「装」。

对于 93 年出生的自己来说,接触摇滚乐的过程,就是一个装的过程。我也用零花钱去买过打口碟,是因为已经从互联网上了解到,这是很摇滚乐迷的事情。我假装自己有着和别人不一样的见识,报菜名一般地说着 Led Zeppelin 和 Pink Floyd, 来和在我看来幼稚而盲目的同龄人划清界限。

周云蓬在《绿皮火车》中提到,自己有一次和朋友在火车上聊天,聊外国音乐,因为说到了很多外国名字,被同车人当成间谍报了警。小时候听摇滚的我,也是一个间谍,假装潜伏在生活里,假装和别人不一样,转眼间,人在曹营十余载。

我对摇滚的热爱,是自己给自己说媒的包办婚姻,也许正是这种矛盾性,让我更多地去看到了节目之中的矛盾之处:

比如旅行团在唱着 Bye bye 房地产,向消费主义诀别的时候,配合的 mv 却是几个人端起赞助商提供的果果昔碰杯;

比如乐迷们伸手掐出一个金属礼,拼了命的摇晃身体,却被海龟先生弄闪了腰,不知道哪个是强拍;

比如欧阳娜娜,比如选手身上用来遮挡纹身的狗皮膏药,比如为了节目效果刻意引入的丑角......

但我也很欣喜,能看到这些很不摇滚的矛盾。或许是因为我对摇滚的喜爱不这么纯粹,所以总能像大张伟一样,用另一种思维模式去看开,去「活明白」:

我希望乐队能有健康的商业化环境。唱片的时代已经远去,互联网著作权保护依然千疮百孔,人困马乏,为首一人遥指前方:我从前玩乐队的时候,知道再向前三十里,就有赞助商,于是众人振奋精神,这或许就能挽救一只濒临解散的乐队。

我希望能有更多人接受这种表演形式。乐队的夏天,让我想到了德云社,这个组织吸引的是怎样一群受众?有曲艺爱好者,也有饭圈人士,有的纯粹只是因为知道郭德纲这个名字。那又怎样?回到八十年代,最初的一批摇滚迷们,有多少也是从一个名字,一段歌词和旋律开始的。

向流量网红低头,向监管政策低头,向油腻(或者说技巧纯熟)的制作人低头,摇滚就这样低着头走路,因为这是在走着一条陡峭的上坡路。来自红馆的,来自 livehouse的,来自 school 的,来自五道口的,来自海峡对岸的,come together everyone,everybody is here now ,拿起吉他一起走新的长征路。

最后,也许是因为我听摇滚的动机不够纯粹,所以在我的理解中,乐队有音乐之外的社会意义。乐队是宣传队,乐队是播种机,我欣赏的乐队,或多或少都在推动着他们的理念:

新裤子乐队和 Cindy 搭档,或许是为了委婉地对抗网络暴力,或许是为了和自己的一个赌约:你看,就是这样的人,都能和你们站在一起享受音乐。就像是武侠小说里面,行事颠三倒四的绝世高手,传授了一套稀奇古怪的剑法,让一个农家少女战胜了贵公子,然后飘然而去,留下四个字:好好读书。

九连真人用家乡的歌曲对抗天灾,面孔找来了老伙计们唱着老歌,用新的编曲对抗流年,Mr WooHoo 用潇洒的态度对抗不可避免的死亡,刺猬,剑拔弩张对着这个世界,但却又能如此心思细腻地看到需要扶一把的同路人。

因为热爱,所以对抗。摇滚,对我来说,曾经也是一种对抗世界的方式,虽然起因也是为了装,但同样能够明白。


user avatar   rocktheold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摇滚精神是人的精神,不用太强调摇滚这两个字。

前两天我看到了臧鸿飞对摇滚的解释,我觉得挺好,他说摇滚是面对着生活的不服,而流行音乐是面对生活服了。我觉得这种解释挺好,我们始终在质问自己还是不是自己。摇滚不摇滚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还是不是你自己。

摇滚是小众这个话题已经不用再说了,因为摇滚在西方已经成为主流过了,摇滚是大众音乐,在中国可能是小众音乐,所以说中国文化和经济的现状造成了摇滚乐在现在社会的定位不能说明它是大众还是小众,这个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于每一个人在面对自己现实的妥协的自我的时候,是否会持续的去发问,这种东西不一定偏要体现在摇滚乐,而流行音乐也有,古典音乐也有,现在一些hip hop音乐、嘻哈音乐里都有大量的质疑的声音。

当然,这些都是大的流行音乐的范畴里的,但都不是以人们所理解的摇滚音乐的形式所存在的,所以没必要偏要强调摇滚两个字。

我自己写过两首歌去比较中国的摇滚乐和西方的摇滚乐,近三十年前我写过一首《像是一把刀子》,我觉得当时的中国摇滚就像一把刀子;在十年前我写过另外一首歌叫做《滚动的蛋》,实际上也是针对Bob Dylan的《Like a rolling stone》做一次呼应,我们站在中国的土地上,对西方的摇滚乐做的呼应,我觉得我们更像一颗滚动的蛋,我觉得这是对中国摇滚乐现状的一种描述。中国摇滚是一颗滚动的蛋,但它没有破碎,雨后的大地路途好像有些松软,滚动的时候受到了保护,但的确是危险的状态。我更愿意说中国摇滚乐是从下而上的,蛋破碎了之后变成了生命。

从三十年前到十年前再到现在,中国摇滚没有走向世界,我觉得走不走真的不重要,类似的比较本身是功利心态的,把摇滚乐当做了一种商品。摇滚乐存在的形式也不是为了要走向世界,或者要流向中国,它们存在是为了身心的娱乐,这种娱乐自然会带来与市场的互动,这种互动造成了传播,所以在中国有大量的人受到了影响,可以了解到西方文化,而且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买到这些唱片,这是一种正常的文化根基带来的良性的反应。所以我们就应该去听这种良性的音乐,我觉得每个时代都要有一种形式去表达自己,摇滚乐就是西方发展到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人们需要用新的形式去表达自己的时候适时出现的,那个时候已有的音乐形式不能表达人们的想法了。像现在一样,很多的年轻人选择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我们也没办法。这个就是自然的一种规律,人们在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就会轻而易举的找到自己最想选择的方式表达自己。

我觉得中国的摇滚乐,或者说中国自由表达性音乐受到了很多限制,所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流行音乐更是很多人追求的一种结果,它的成功方式是一种结果,包括摇滚乐也希望能够像流行音乐一样成功,但不一定像流行音乐那样去表达。

遗憾的是,这个社会的环境和传统文化环境没有鼓励批判,或者说是坚持自我、怀疑现实这种审美,在别的人完全趟出一条路之后,我们亚洲人沿着他们的脚步往前走的时候可能会受益,因为大家会说这种东西我们已经知道结果了,是可控的。但真正达到了不可控制的时候,所谓的不可控制就是真正自由状,他们一定会出面干涉或强加限制。这个时候才需要人站出来,人的自由创造需要调整,针对这种状态的时候,才能产生出接地气的作品,这个时候我认为才是所谓最自由的状态,他自己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人的自由状态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控的状态,当然这种不可控的状态是由内心强大的信仰牵引着的,不会造成危险。这种东西只有自己能知道,很多人是不相信的,所以我们的文化环境、我们的宗教信仰完全不信任人的自由状态,一定会有人干预你,不光是家长,即使是比你年轻的人都会来说小心点小心点别出圈、别超越底线。这些东西都有可能造成自己对自己说,那好吧,回头。

就像臧鸿飞说的那样,我们服了,我们对困难做出了妥协做出让步,我们的理想稍微静音一段时间,完了之后,我们可以获取到的东西要远远大于我们的挑战。

你持续的用你的理想去对抗你对现实的认知,你会发现你对现实的认知没有那么强大,你甚至可以说你自己征服现实就是你的现实观,现实怎么可能不被征服呢?他怎么可能会养成这种习惯呢?如果现实都是不可征服的,人就永远是在倒退。

摇滚不仅仅是一个音乐的概念,而是一种态度和人生观的概念。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乐队的夏天 第二季》第一期中五条人被淘汰? 
  重度失真的吉他效果器是从什么年代开始广泛运用的? 
  喜欢摇滚乐队的人性格是怎么样的? 
  你觉得国内有没有一支乐队可以实力碾压乐夏(1・2)里的乐队? 
  摇滚圈子&核狗&金属狗怎么看待“硬核”这一词的大众化?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崔健的摇滚? 
  崔健和窦唯如果要一较高低,那么谁更厉害呢? 
  请问大家对穿乐队衫但是压根不听乐队的事怎么看? 
  有没有可能将爵士鼓放在车里打? 
  如何激怒一位摇滚爱好者?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部分公司开始鼓励办公室恋情?
下一个讨论
知乎上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机构号?他们都有哪些精彩的回答?





© 2025-01-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