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你产生了,你理所当然就应该能干某件事的错觉?我告诉你,人所能干的任何事情,都是通过努力换取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今天你在这里问穷人旅游的事情,如果换100年前,或者就是今天的非洲,你的问题可能会换成“穷人不配活过30岁”、“穷人不配住防潮的房子”、“穷人不配吃大米”。你今天有资格问旅游的事情,不是你比100年前的人厉害,也不是你比非洲人厉害,而是有人帮你栽好了树。
但是这个树,到了你这里,能够帮你解决活过30岁的问题,能够帮你住上砖房,能够帮你吃上大米,但是不一定能够让你去旅游。没有前人栽树了,你自己就要动手栽树!
你一个学生,你以为你的4000元钱哪里来的?“省下来的”?还不是父母给的,他们可以不给你,他们自己“省下来”自己吃点好的玩点好的,你读球去。
勤工俭学来的?确实自己动手了,但是你自己勤工俭学的钱足够自己花吗?你的学费、生活费是自己挣的?勤工俭学当然比不勤工俭学的好,但是显然你并不能真正自己养活自己,你依然是一个纯消费者。
你觉得你理所当然应该旅游,你父亲也觉得他理所当然应该去赌博。你父亲是用自己赚的钱去赌博,你是用你父母的钱去旅游。请问谁更有道理?
一个家庭是需要很多开销的,但是有些人就认为自己的开销是理所当然的,别人就理所当然应该体谅他,帮助他。我想问问你们,你们以为钱是什么?
我今天要说一些血淋淋的话了,我敢说大多数人在花钱的时候都不知道钱意味着什么。他们有无数理由去为自己花钱辩解,但是他们不愿意去细思钱意味着什么。
比如一个家庭,母亲每天上班,很累很辛苦,但是他还要去挤高峰期的公交车。儿子自认为自己上学了,要面子买牌子货,出门偶尔要打的,要追星,要烫头。儿子觉得自己理所当然,自己花的钱好像也不多。你知道你花出去的是什么?你花出去的就是你母亲的汗水。你母亲自己把自己的开销节约了,但是她自己没有用,都给你用了。结果就是她每天挤车,看见好吃的不敢吃,别人说什么好玩的她只有听着的份。你以为她是傻的吗?
我们很多人都看不起父辈,都以为他们是傻的,什么都不会,好玩的好吃的都不会。我告诉你,如果把你干掉,他们发现的钱“用不出去”之后,他们很快就能学会好吃的好玩的。
这钱不仅仅是好吃好玩的问题,它还意味着命。不错,就是命。生病了,不敢深入治疗,因为那动辄几十万,随便治治就好,赌一把不是大病。这种事情在各位的父辈身上是常态。你以为他们是傻的吗?是有部分人不重视健康的,但是如果把他们的存款翻十倍,我相信他们更多人是愿意多花点钱治病的。你知道吗,因为你把他们的存款用了,或者因为你没有尽到一个家庭成员应该有的贡献,所以最后可能造成的结果就是,父母的命变短了。
如果他们有更多的钱,即使遇到大病,他们的存活率、治愈率也会更高。假设你家某人突发某重大疾病,医院告诉你1个小时内必须确定是否送某特定医院采取某种特定疗法,你们敢不敢下决定。别张嘴说白话,残酷的事实就是,这类情况下大多数人都选择了保守疗法,因为特定疗法意味着高额医疗费。
总是有很多人,认为自己花钱理所当然,自己花钱无伤大雅,这些人很擅长自我欺骗。每次家里需要用钱的时候,他们通常会找一个理由,把自己的责任排除了,下次继续花钱,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家里有人想好吃好喝好玩,关我什么事?你自己解决。我要想好吃好喝好玩,你们得帮我,你们不是父母吗?帮我是你们的责任。
家里要买房子,我没有钱,但是我就是要求新房子,把责任推给别人,都是别人理所当然应该帮我买。
家里要买车子,我没有钱,但是我就是要求新车子,把责任推给别人,都是别人理所当然应该帮我买。
家里有人生病了,要巨额医疗费,都怪别人,与我有什么关系,我没有钱,我力所能及的提供一些钱,我已经尽到自己的责任了,你安息吧。
相关问题
穷人家的孩子,压根不是配不配旅游的事。
而是旅游为什么会成为穷人孩子眼中的高贵事?
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
不旅游不会让穷人变得低贱。
但穷人省吃俭用,克扣生活费,存钱旅游。
这会让穷人变得自轻自贱。
在穷人省吃俭用,克扣生活费。
不顾家庭状况的情况下,拼了命想存钱买奢侈品,外出旅游。
在这个穷人的价值观,人生排序中,旅游,奢侈品。
已经高于了自己,高于了健康,高于了家庭。
穷人的孩子当然配旅游。
你回老家,农家小院,山岭野外,下河摸鱼,上山摘花。
只要不乱花钱,你想怎么旅游就怎么旅游。
你上快手,将你家的老房子,将你做饭,荒野求生的事拍个短视频。
经过快手程序美颜,视频质量但凡高一点,拿几百个赞一点不难。
你要用心拍,拍好了,当个网红也不是没希望。
网友们都会在评论区,赞美姑娘美美哒,人美心更美。
谁会喷你,穷人家的孩子不配旅游,不配快乐?
穷人家的孩子不买奢侈品,不存钱旅游,一点都不丢人。
穷人家的孩子,克扣生活,存钱买奢侈品,不顾家庭情况,存钱旅游。
这是人先自辱,然后才变得自轻自贱。
所以你搞清楚,不是穷人不配旅游,而是旅游不配穷人。
旅游,奢侈品,演唱会,音乐剧,酒吧,夜店....
商业社会的一切消费奢侈,一切洗脑骗局,都不配穷人省吃俭用,牺牲健康去换取。
一旦有穷人省吃俭用,牺牲健康,对抗家庭,去换取商业社会的垃圾产品。
这个穷人的自我背叛,自轻自贱,不仅无法获得上层阶级的同情。
这种自不量力,还会同时换来穷人和上层阶级的双重歧视和羞辱。
消费从来不会让人变高贵,富人高贵是因为有钱,而不是消费。
富人奢侈,原本就是为了区分穷人,为了展示优越,歧视穷人。
穷人不去骂富人,不去对抗歧视,反而卖力卖身去迎合歧视。
穷人背叛自己,背叛阶级,追捧歧视,成为富人洗脑炫富的玩具。
这种自我摧毁,自我背叛,才是当前社会,大多数人的痛苦来源。
地球OL中,氪肝玩家虽然很难避免成为氪金玩家的玩具。
但氪肝玩家不去想办法练级,不去想办法自娱自乐。
而去追捧氪金玩家,主动成为氪金玩家的玩具。
这就是自作孽,不可活了。
兄弟!关注一下穷游啊,摩旅啊!我们带你飞,之前我骑着摩托车从绍兴出发,去西藏,到印度,回国北上去新疆,一共才花了一万块,男人的快乐需要很多钱吗?至少单身的时候是不需要的。
其实修改一下出游计划,压缩一下预算不就好了?
题主现在有4000块钱,可以拿出2000来作为旅游费用,2000作为自己勤工俭学“为减轻家里负担做出的贡献”(从实际生活中来看,在中国绝大多数普通家庭,一般默认是由家长为孩子支付大学费用的,所以可以把这2000可以看作是题主做的“贡献”)。
剩下要做的是以2000块作为预算,做一个旅游计划。
题主也没说对哪个具体城市有情节,那就姑且认定为,只要是离开所在城市,达成“出去旅游”这个目的即可。
两种方案:
1原本打算去一些消费比较高比较远的城市的话,那就在家附近找个低配版。如果题主是县区村镇的,其实去到你家所在的地级市,看一看有名的景区,也是可以的。
不知道题主是哪里人,就随便举例子吧。
比如说,从徐州下面的某个县城坐火车到徐州市区才十几块钱,然后可以去云龙山、云龙湖、徐州博物馆、淮塔、楚王陵、龟山汉墓,这个一天逛不完。一些景区要门票,学生证半价啊!
还可以顺便逛一逛一些购物商场,光看不买就很好鸭!
吃饭的话,随便点个外卖或者路边小吃店搞定(反正徐州管辖内饮食差不多,不用特地体验,除非你想吃家里早就吃够了的辣汤薄饼丸子汤把子肉)。
住宿有青旅,最便宜四十几块钱,很干净。
这样看来,一天食(10+20+50吃顿好)住(青旅50)行(20火车票+10公交+20打车)+逛(门票加起来撑死200),一天下来也就330+。
第二天,要么继续逛,但其实这个普通地级市就没什么好逛的了,要么去下一个城市,哪里呢,离徐州超近的一个山东省的景点:台儿庄古城。听说200左右搞定。
或者换个口味,附近的连云港、宿迁、淮安,都很便宜,连云港还能看个低配版的海。一趟下来,1000块都花不了。随便买点喜欢的东西,1500够了。
如果题主是城市小孩,那就去农村,一些乡镇会做一些农家乐,比如温泉,摘草莓走地鸡什么的。
2或者,充分利用学生的身份,暑假时间宽裕,出行方式可以选择绿皮车这类便宜的,需要花长时间在路上的话就买个硬卧,还省宾馆钱。(学生穷游,以见世面为主,没必要在交通工具上花太多金钱,年轻人也不需要太担心休息不好第二天没力气)
既然没出去旅游过,如果是题主是城里人,那就去山区,如果是农村人就去大城市。见世面,就是见自己没意识到的另一个世界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然后回来激励自己好好努力。
——————手动分割线忆童年——————
2010年,班里同学报名去上海看世博会,1380块钱,真的特别想去见世面,我妈宠我,虽然不富裕,但还是让我去了。
我觉得那次旅游挺值的,一个星期,走马观花玩了好几个城市,大概是杭州,绍兴,苏州,上海。
以前从来不知道外面世界什么样,出去一趟之后知道了,世界真的很大,我的眼界很小。
那对我有什么所谓积极影响吗?发奋刻苦努力学习走上人生巅峰?没有,只不过是让我在别人谈论x地的时候不至于百分百土包子茫然羡慕脸,给我一点“我也曾经见过”的底气。
玩的过程很开心,和好朋友在一起,见识了以前没见过的东西,增加了实际的谈资,减少自卑感,这对于一个敏感初中生来说,也就够了。我也一直感谢我妈妈愿意满足我的这个愿望。
最近,我们公司正在报名旅游,国外价格最低的线路是直飞越南芽庄,3580块,还不到4000块钱。
我有这个钱,我也很想去,但是我不打算去。人长大之后就不能光想着“我还从来没有去过/做过XX呢!”来取悦、可怜自己了。
对我来说,眼前的苟且比饿着肚子的诗和远方更重要。
我还得为以后辞职做准备,为以后往返看男朋友做准备,为以后自己的嫁妆做准备。
跟男朋友说一下我想去,他肯定会毫不犹豫给我打钱,而且他这个性格,还得担心我在当地安不安全,吃住卫不卫生,买东西钱够不够用。因为他情愿委屈自己也想让我开心,给我最好的。但是我已经不是学校里的学生了,不能用“可是我从来都没有出过国”这样的借口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了。踏入社会,该有做社畜的觉悟。
说这个变化想表达什么意思呢?大学是你最后能造作的时候了,大造作或者小造作,总得最后造作一把。
别等到工作好几年之后,一边在格子间辛辛苦苦敲键盘,一边想起三年前曾经有过诗和远方被你推开了。
我现在看1380仍然觉得是不小的一笔钱(十年前反而没这种感觉,可能因为现在自己挣钱了吧)。
但我仍然不觉得后悔;仍然感激十年前愿意挤出钱来满足孩子心愿的母亲;仍然记得十年前绍兴的曲水流觞,烟雨垂柳,迅哥儿百草园中的皂荚树、何首乌和杂草,还有没进去的咸亨酒店,竟然在某一年与罗汉豆、乌黑的蒸干菜、松花黄米饭和水乡摇橹乌篷船一起入梦;
如今去了几趟苏州,但仍然会想起十年前狮子林的雨,老奶奶卖的洁白茉莉花的香。其实每次去苏州好像都没什么欢乐的事,但这初相遇的一点点诗意的好处,就让我对这个城市无限包容。
我认为题主应该去,但不要用所有的钱(其实如果你没跟父母交底你有多少钱的话,可以考虑一下说多少合适)。这一趟旅游,旅游的“旅”(或者叫“出游”的“出”,意义远远大于“游”,重要的是迈出那一步,有这样一个仪式。然后你就会发现: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或者:
穷游真不好玩!我还是以后有钱了豪华游吧!
不论你获得了什么,等到以后再看都不会后悔。但不去的话,几年之后后悔的概率要大于去。
旅游不是生活必需品,而且价格昂贵,毫无疑问,属于奢侈消费。
我觉得,穷人只有三个选项: 这三个选项并没有对错之分,只是个人的选择罢了。
1,坚决拒绝消费主义陷阱,省吃俭用,积累知识,积累资本,积累能力,厚积薄发。 这是一条艰难的路,同时风险巨大——你努力了也未必能升官发财。但是,这也是唯一一条为未来考虑的路。极端的比如郎朗的爸妈,放弃了一切培养出一个SSR孩子。但是,千万不要以为放弃一切就一定能出SSR!土豪他儿子还是土豪,而穷逼拼命努力换来的可能是成功,也可能是破产,自杀,过劳死。 很多人认为这是正确的路,然而,事实是,未必!
2,彻底放弃未来,不要后代,一切以自己现在过得爽为目标。不考虑未来的话,最极端的就像是三和大神,做一天,网吧爽三天。口袋里有几个硬币了,想消费就消费。当然,这种也是少数。这种路的缺点是,生病会很惨,晚年会很凄凉,但毕竟年轻时爽过了嘛,潇洒一点,穷人老了,穷人生病,谁不凄凉啊?
3,把第1条和第2条折中一下,就是大多数人的做法。钱嘛,也存一些。学习嘛,也学一些。玩嘛,也玩。消费嘛,能承担的也消费一下。但这种路的缺点是,爽也爽不起来,晚年了也有点小钱养老,除非子女基因变异天赋异禀,平凡几乎是注定的了。
这三条路各有收益和风险,成年人应自行选择,自行承担收益和风险。
题主这个穷人,想要走哪条路呢?
当然,杀头的干活也是一个选项……但和平年代一般不会有人选这个,也不会有人跟着你干。
确实,没钱没闲就很难旅游,精力都牵扯在别的东西上,我大学毕业之前从未去过无锡、南京以外的地方,除了苏州、上海各去过一次,也从未见过大海.....
过万赞了,看了很多评论,这里更新一下吧
第一,很多人说这个回答很极端,对,我承认,确实很极端
因为这完全是一个对答,他们家的情况就是很极端,所以我没法说的不极端
有人说出不起学费是一个借口,是不是借口我不清楚。但我知道的是就算是借口也会编一个让自己孩子相信的借口
要是妈妈背着LV,爸爸开着宝马,是不会骗自己孩子家里掏不起学费这样的借口的
况且,过日子并不是这么简单,把眼前的费用交了,剩下的钱就可以随便花了
以题主家的条件,我相信他的父母是没有购买商业的医疗保险的,可农村医保报销是有比例的
那生了病怎么办?
父亲作为唯一的劳动力,都不用生啥大病,腰扭了在家躺一个月,家里就会断粮,怎么办?
我不知道题主说的没有存款,是多没有
是一分都没有,还是只有几千块万把块
而现实是我姥姥做了个手术,ICU里躺了三天,一天一万五
我怎么跟人说,没事,你花两千带你妈出去玩,她也高兴你也高兴
她能高兴见鬼了
第二,关于父亲赌博。我写回答的时候,因为题主没有更新这一点,所以我不知道
但其实这并不重要,因为我从不认为题主是一个不懂事不体谅父母的孩子,相反在很多人还在问父母伸手的时候他已经去挣钱了。我反对题主去玩,也并不是站在孝这个角度上
所以也完全不用论证旅游对一个人的成长是有多大帮助这个问题,因为没必要
这压根就不是一个跟父母消费观有冲突该怎么解决的问题
纯粹就是钱用完了,就没有了,就这么简单
至于为什么父亲的过错要孩子承担后果,那这个确实是没地方说理去。就跟你天天锻炼身体,结果还是生病了,你能去跟病讲道理么?
我只能说你命不好
第三,我并不是说穷人就该怎么怎么样,我也没有那么大本事,让人去按照我说的方式生活
多新鲜呐,谁不知道贫穷会带来自卑,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会不利于成长?
问题是知道了能怎么样?
跑去跟商家说,这个你送我吧,我没有这个,我就自卑自闭了?
这样?
这个世界你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成本的。在你没有能力负担这个成本的时候,只能低头
所以别都有的东西,我没有
所以别人能过的日子,我过不上
哪怕是对自己的父母,也要低头
你靠着爸妈养着,你是没有立场来讲我要自由,或者讲”这是我的钱"的
那些认为上学期间打工的钱就是自己的钱的同学,你们这个并不是道理,只是你们摊上了好父母
同样,很多人说即便是生活在重压,也该去透气,也该有消遣
我举双手双脚赞成
但可惜透气,消遣,都是要成本的,而旅游的成本,你负担不了
这不是找对象,你说我虽然穷,但我有别的优点,有别的闪光点,人姑娘说我可以不计较你穷
铁总是不会因为你有别的优点,就不让你买火车票的
最后,其实说这么多,实在是深有感触,因为我也是这样过来的
我爸不赌博,他是个好爸爸,可他生了病。
我们为了治病,不仅掏光了家底,还借了一屁股债
我也可以说是命不好
所以相当程度上,我很能理解题主的感受
后来我爸走了以后,是个人见我都跟我说你要懂事,要听话
要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呸,我当时最痛恨的都是这句话
确实是在那个年龄,你有的时候会觉得不忿,觉得凭什么
凭什么,别的小伙伴能做的事,我做了就是大逆不道?
我爸爸也不是因为我死的啊,没了爸爸,我也是受害者啊
凭什么,家里穷又不是因为我才穷的,我要跟着受苦
凭什么别的小伙伴有吃有喝,别的小伙伴可以要这个要那个
包括题主母亲对题主的态度,我也都经历过
买一个大家都有的东西,做一件大家都做的事情,很过分么?
我只想要跟大家一样
可惜,大家确实不一样
所以,我其实是想告诉题主,在你这种年纪,有这些诉求跟想法很正常,很普通
完全不用觉得自己有负罪感,或者怎么样
同样,有时候也不用太把你爸妈的话放在心上,有的时候大人对你的看法并不见得全部都是正确的,客观的
有的时候反而是偏激的,是利己的
所以我们现在暂时低头,不是因为父母,不是因为任何人
只是因为现实
但现实也有现实的好处,现实是不讲道理,但不讲道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是骡是马,遛完了再聊
所以收拾收拾心情上路,看清现实,不代表就要畏缩不前
打boss之前,好歹搞清楚boss技能都有啥吧
——————————————分割线——————————
对,你错了,因为生活它不跟你讲道理
说白了,我不想跟你讲那么多政治正确的鸡汤话,什么自己挣的钱自己做主啊,穷人也有出去玩也有旅游的权利啊
或者要你体谅父母啊,百善孝为先啊
这些话没有任何意义,都是放屁,都是扯淡
包括你妈不让你去玩,挥舞道德大棒说你去玩就是不体谅大人也是冠冕堂皇的话而已
事实就是你们都没钱,他们需要这个钱,你也需要这个钱,所以你们相互争
说穿了就这点事
真要讲道理,一个小孩长这么大没出去玩过,自己攒点钱去玩一趟怎么就大逆不道怎么就没良心白眼狼了
可惜还是那句话,生活没道理好讲
所以我话说的再漂亮,口号喊得再响亮,解决不了你的困境
现实一点吧
穷人家的孩子,你还真就是不配旅游
而且不光是旅游,以后你会发现,对于别人稀松平常的但超出你经济能力的事,你都不配
因为你家的条件摆在那
就是这么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虽然你觉得你有权利支配自己的收入,但你别忘了这是在你的基本开支需要父母负担的前提下
要是你妈给你断了供,不管你学费生活费
你拿着这四千,还有去旅游的资本么?
别忘了你跟你家,是一体的
尤其是你还需要你父母给你掏钱上学的前提下
哈哈哈,你别看我话是这么说,似乎是很孝顺很懂事的样子,我可没那么乖
说实话,要是你妈只是单纯的觉得跟你观念有冲突,那我肯定是站在你这边的
玩一趟而已,屁大点事
不光是站在你这边,换成是我我肯定也会这样做
反正钱已经在手了,山高皇帝远,行李往家里一寄,甭理她想去哪玩去哪玩,难不成去玩了一趟她还要跟你断绝关系是咋滴
顶多玩的时候买个特产买了礼物哄一哄,以示我没有忘了家里的二老,回去的时候在说点好听的,这事也就完了
等新学期开始了他们还不是该给学费给学费,该给生活费给生活费
无所谓的
可我没法跟你这样说,鼓励你这样做。
因为你们家不让你出去,是很现实的原因。
是因为觉得你手里的这笔钱很重要。因为他们连给你基本的学费都费劲
所以其实这不是你跟父母的冲突,而是你们一家人跟现实的冲突
这不是一两句好听的话,一两件礼物让父母高兴一下就能解决的
所以你没有办法这么任性
是,我知道这种话说出来其实很双标,非常非常双标
但生活本来就是双标的
就跟道理上讲,大家都该鄙视啃老族,不去做啃老族。但现实是当初啃老买房的,十个有十个都赚了
当初要靠自己,要奋斗的,十个有八个,一百平米变五十,三环靠里变五环
甚至即便是这样,最终买的时候可能还是需要父母的钱
你说生活是不是很操蛋?
谁不想家里有钱,有条件,要风得风,要雨有雨
可惜没办法,因为现实就摆在这
有句话讲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其实说的并不单纯是你帮家里干什么活。
更重要的就是,在遇到类似这种事的时候,能明白这个残酷的事实,并理解这就是生活
旅游的意义在于暂时地把人从平时的柴米油盐中彻底抽离。
这意味着在旅游时你不必为各种消费的价格焦头烂额;不必因为时间太少排队太多而暴跳如雷;不必在拥挤和劳顿之间疲于奔命。
而这一切,需要大量的金钱和对自己时间的绝对支配权作支撑,从这个角度考虑,无论接受与否,大部分人都享受不起真正的旅游。
所以旅游真不是找个要钱的地方玩那么简单,大部份人出不起让自己真正体验旅游快乐的钱,这也是为什么多数普通人旅游之后会觉得身心俱疲,你耗不起钱和时间就是这样的。
所以说,穷人的孩子确实不配旅游,就算去了很远的地方,你也会因为实实在在的贫穷被逼考虑柴米油盐,你完全不会因为一次远行增加所谓的见识,除了手机里到了几张照片不会有任何收获。
要知道,在浅海处和其他普通人拥挤地浸盐水和独自一人在船上拿着酒杯吹着微咸海风安静地遥望远方无尽的蓝和白,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心境——
前者会让你哀叹海水不如广告宣传般湛蓝以及人多的坏处;后者则让你感慨大自然的优雅和人生的诗意。
这就是有钱旅游和没钱旅游的区别,你之所以觉得旅游太拥挤,不是我们中国人太多,而是你的钱太少。
所以说,穷人真的少去旅游,实在没有必要。
旅游和生活没有本质区别。
就象同样生活在深圳,你只能吃隆江猪脚饭,你会觉得这就是深圳,但你知道深圳有个ensue吗?
相信你在深圳打多十年工也不会听说过,因为它人均2600。
只要你没钱,该消费不起的东西在哪里都消费不起,无论它是在三小时高铁才能到达的远方还是坐十分钟地铁就能到达的附近。
旅游纯粹是种消费,放松心情。它究竟能带来什么增殖呢?哪怕你历数家珍一样说自己游览世界各地名山大川,又如何呢?给了你什么升华,见识的提高呢?
当然有旅行家,比如徐霞客,人家不是旅游,而是考察。比如玄奘,大唐西域记是难得的史料。但人家终究有事可记,而不是简单拍个照发朋友圈——老子到此一游。人家会观察会分析,信息丰富,对其他人都有用。实际是探险家,探索未知世界去了。
但旅游是探索未知世界吗?其他人都探索了无数遍了。
旅游是种物质享乐,喜欢旅游的人大概是喜欢新鲜事物给自己的刺激。然后,钱多了没处花。花钱买刺激,买心情,有何不可?
但穷人连生存都是问题,旅游花销就是下下策了。他们挪地方,是生计所迫,比如出国务工,北上广深。这总归是挣钱,不是去花钱的。放松心情很多种方式,不花钱的也多。为什么要选择旅游呢?
放松心情,有的重视物质,有的重视精神。有的逛街逛超市,有的钻图书馆钻书店。未必是旅游。
穷人旅游,可以叫“挥霍”,钱不多还挥霍。显然就没打算过日子。穷人拿出很多钱去投资,教育,或者开公司。这都是冒险,是期望有产出。旅游则是纯粹的挥霍——这什么也不产出。
不怎么花钱的旅游也行,就是穷游。四处流窜,省吃俭用。但这也不会带来个人的任何增殖。能增长的只是年龄。而且穷人的孩子爱旅游,绝对不是婚姻上的好选择。这让对方焦虑——这是个无底洞啊!门当户对的话,钱全这么造了,让人家肉疼,肯定不受欢迎的。因为有重要得多的花钱项目。
当然公费旅游另当别论。这起码说明该穷人有发展前景。
因为出差原因去过几次,就我看起来真挺落后的,虽然我不知道我们新闻怎么说他们。
印象比较深刻的几个事情。当时我们去的是印度最发达的城市孟买。办公室的桌子上放着一张地铁地图,我很高兴的问同事说,我可以坐地铁去机场。同事很尴尬的说,这张地铁地图10年前就在这儿了,但是现在地铁还是没修好。原因是因为在一个民主制度的城市,一任政-府所能决定的很多重大项目,如果在他任期内完不成,下任就往往会推翻了重来。因为立场上要反对上一家就必须反对上一任治下的重大项目。以此类推,所以落后首先体现在基础设施的重大落后。当时我还是蛮震惊的,因为印度人经常自信满满的说多少年多少年要赶超中国,但即便你有再多的程序员,基础设施水平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是永远赶不上中国的,要知道这可是印度最发达的地方。
某种意义上,民主制度好处在于公平,而最大的问题是效率。而落后国家的民主游戏往往只收获了低效。
当你和印度人谈发展问题的时候,印度人当然也会给你展示孟满市内那些高楼林立跑车云集的地方,因为这是一个贫富差距非常大的国家,贫民窟和高楼林立只有一街之隔。
另外,印度街上无家可归者很多。关键他们呈现出和中国乞讨者截然不同的状态。乞讨在中国是一种职业,就算那个人不是骗子,是真的乞讨,他多半不是真的没有家,他家可能在某个贫困的地方,或者外地,他只是不愿回去,而选择在你我居住的地方乞讨。
而印度的乞讨者是不一样的,他们还带着床,有破行李箱,甚至还有一面镜子,然后带着这所有的家当住在人行道上。早晨上班的时候,西装革履的上班族在公交站等车,两米外的人行道上,就有一家人住着,床就放在人行道,还在墙上挂面镜子……这和中国乞讨者的区别是这就是他们的家他们的生活状态(中国的很多乞讨者是选择不回家,把进程乞讨作为一个职业,这是不同的)。而且从他们带着床和行李的状态看,很有可能是一夜之间失去了自己的家…
印度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样的,有制度影响(见修地铁的例子)种性制度,教育水平,而更是源于种性思维和长期殖民地的一种惯性的“认命”的态度。比如,你在印度很少看到盗版,即便这么穷,但用不起就是用不起,我也挺满足,我也不会想一些变通的办法去改变生活(虽然盗版并不提倡,但我国一开始的盗版不就是大家穷则思变的无奈之举么)。人们会努力,但不指望改变阶层。只求努力的更好的遵循现行规则,哪怕规则本身不合理。
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印度人是中国人的最大竞争对手。大家争奖学金,争就业机会,争工作签证……但最大的一点不同。中国学生大多数都有回国计划,只是大家对何时回国有不同的打算。有的想马上回去,有的想功成名就再回……但印度人,没有一个想回去。都是一副胜利逃亡的样子,并且对中国学生的回国计划并不理解。我想这就是差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