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相比明朝,清朝留给中国的领土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亦或是基本没贡献? 第1页

           

user avatar   dur-od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要注意,历史上的朝代,和今天意义上的国家、领土、主权根本不是一码事,曾经的那些诸如“天下体制”,“域内和域外”这些概念都是具有东方特色的概念。

我们看看清朝究竟本来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首先他的统治范围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说清朝是一个二元的帝国,这个帝国是由两个统治形式并不重叠的政治模式共存而组成的。

其中第一个即所谓内地一十八省——其统治核心在北京,以及第二个政治模式即各种部族联盟如满、蒙、回、藏联盟——其中心在清帝国一个特殊的政治中心热河,这两部分当然都属于清帝国之内,却并不是天下体制下完全融合的东西,甚至并非统治模式平行的两个地域。清朝皇帝实际上具有两重身份:其一中原农业地区大皇帝,其二:各个部族的联合酋长,是不是非常有趣?

天下体制下有一个很模糊的特色,比如清前期,我们知道清朝有一个机构叫作理藩院,所谓理藩院是一个外交机构吗?然而其面对的对象是蒙回藏,那么理藩院管辖下的蒙回藏是天下体制中所谓的“域内”了?然而俄罗斯也在其工作范围内,那么蒙回藏各族能算天下体制下的域外吗?似乎也不是……啊啊,我们应该加重口气断然驳斥这种分裂倾向的言论。

近代的清帝国面临的选择:其一维持天下体制的旧帝国,其二作殖民帝国,清人在不断的徘徊中最终选择了第三种:埋葬满洲贵族,作现代民族国家,这就是最终的排满革命。然而所谓现代国家当然不是一种简单的宣誓,或者一个帽子随便一扣即可,她需要许多准备,如何把大一统的天下转换成万国公法其下的领土主权国家,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不断的学习。比如《中俄尼布楚条约》就为清朝体制对蒙回藏与俄罗斯的态度开始泾渭分明,这难道不是近代国家化的开始吗?嗯如果用开始这个词不准确的话我们可以用曾经使用过的那个说法:这意味着一个天下体制的帝国开始近代国家化之前,其最初的准备阶段到来了。

实际上清朝丧权辱国的整个几十年,也正是这种准备阶段中的不断学习——妄想维持天下体制——被打得体无完肤——依然想维持天下体制——再次被打得凄惨——于是开始学习了,开始转化了,我认为当明朝遇到所谓“两千年变局”时,恐怕也不得不照着剧本演,请不要看了各种的穿越小说后产生不切实际的幻觉。

理藩院将俄罗斯剔除出去,然后将其踢到保定总理衙门,而后意识到总理衙门的重要而将其移到北京。理藩院本身最终成为了什么东西呢?其实今天依然还存在的,台湾的蒙藏委员会就是当初的理藩院,蒙藏委员会是哪个部门直属呢?是行政院。这就是当年大清将二元体制改革后残留至今的影子。列强环伺下将模糊的疆域和势力范围通过近现代国际游戏规则进行改造,成为一种非常具有紧迫性的事情,最能体现从“王朝”到“中国”的蜕变的,是左宗棠时期的《伊犁条约》,清政府实际上将二元中的部族领袖治下的藩属真正转化为了近代领土和国家主权。当然台湾牡丹社事件后的一系列冲突交涉也凸显了类似色彩,即使台湾岛在后来的战争中终究未能保住,但甲午前二十年的种种角力中,中国确实在学习。

所谓的“留给我们的领土”其实也许并不是当年顺康雍乾打下的地盘,而是中国在与世界各个近代国家的磕磕碰碰中,而将天下体制下模糊的“域内域外”逐渐转化为“中国”这个近代国家领土的过程。最终当满洲贵族政权衰老的死去时,接手的一代人确信:虽然这个摊子又大又烂,但我们确实成为了统一的现代主权国家。

总体来说,所谓“明朝留给现代中国”恐怕是伪命题。其实应该这么说:留给了现代意义上这个叫做中国的这个国家领土的,是清朝。


user avatar   landa-han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的人,不愿承认中国的疆域继承自清朝,可同时又喜欢用自古以来,不愿承认清朝的扩土功劳,却又要责怪清朝割地赔款。简直矛盾极了。
中国现在的领土,确实是解放军争过来的,但万事总得有个法理依据,没有清朝,解放军拿什么法理去争?
就拿新疆说,清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由中央对新疆进行直接有效控制和管理的朝代,没有清朝与准格尔人的战争,新疆就必将是俄国人的囊中之物,到了近代新疆就不会在中国的版图之内,百年后解放军诞生了,难道要让我们跟俄国人去争俄国自古以来的领土?
清朝对新疆进行了长时间稳固的统治,一改前朝:除汉地十八省都是势力范围的概念,铲除了新疆所有的大小政权,设置将军府由中央直接管辖。左宗棠与李鸿章据理力争,坚持收复新疆,说明新疆在清朝,不再是可以放弃的势力范围,而是自古以来的版图。
更重要的是,清朝是一个活到近代的王朝,清朝对新疆东北西藏的有效控制,也一直坚持到了近代,近代历史中各国对国家版图和疆界的认识也已经清晰明确,所以清末期帝国主义列强对清朝的领土主权和疆界也是承认的,当清朝战败割地时,列强都会以条约的形式进行,而不是直接占有,以两方公认的法律形式重新划分边界。也就是说:清朝与列强签订的一系列勘界条约,是符合国际规则的法理,同时也正是这些条约,确定了中国现在的基本版图范围,这也是世界所公认的。而这正是解放军能名正言顺的去收回新疆的法理所在,是收回列强们也承认的中国领土,而不是夺取。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总被一些人搞得如此复杂,无非就是因为清朝是满族为统治阶级的朝代,严重刺痛了民族主义者的自尊心,他们看似是在批判清朝,实际上是在挑拨民族矛盾,宣扬极端的民族主义。

最后补充下,很多知友都质疑我的:“清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由中央对新疆进行直接有效控制和管理的朝代”,然后搬出了汉唐的都护府和军镇嘲讽我不懂历史。

教科书都已经写得很清楚了,汉武帝为何要凿空西域?是垂涎西域的土地么?
汉朝,最大的敌人是北方的匈奴,汉朝初年甚至到了汉武帝初期,汉朝都无法有效的阻止匈奴人的进攻,通过匈奴的俘虏口供,汉朝人知道了在匈奴的西边有个叫大月氏的游牧民族,与匈奴是世仇,于是武帝设想与大月氏联合两面夹击匈奴,这才是汉朝凿空西域的最初目的。
长城的作用大家应该不会陌生,但大家真的认为长城的那些矮墙可以能挡住游牧民族的入侵么?历史上游牧民跨过长城入侵中原的例子数不胜数,当然这也不是说长城没用,因为长城的最大作用其实是禁止走私。游牧民族深居自然条件恶劣的草原,有许多生活必需品他们是无法产出的,比如盐和粮食,如果没了这些必需品,每逢北方草原大灾之年,游牧民族便会元气大伤,汉朝人当然意识到了这点,通过长城严防私商,断绝了匈奴通过贸易得到必需品的可能,匈奴通过劫掠也并不能满足自身的需要,汉朝对匈奴进行的贸易壁垒,确实给匈奴人造成了麻烦,但是,汉朝人发现西域有许多富庶的邦国,他们都被匈奴控制着,每年都给匈奴提供各种商品和粮饷,匈奴人通过对西域的控制,解决了自己的后勤,使匈奴人在跟汉朝的作战中始终坚挺。
这时候,为了彻底卸掉匈奴的一条腿,对匈奴进行经济军事上的包围,出兵西域就在所难免了,汉朝需要在西域屯留一支军队,展示兵威,让原本被匈奴盘剥的西域诸国倒向自己,西域都护府就诞生了。
西域都护府是一个军事性质的堡垒,西域诸国并未丧失主权,西域都护府也并未过多的干涉他们的内政,只会对那些有倒向匈奴倾向的邦国进行教威慑,并保护汉朝在西域的贸易活动。
自从汉朝把西域邦国纳入到自己的保护之下,匈奴人后勤断绝,处境越发困难,这也是后来汉朝反击匈奴的有利条件。

我这个答案,是针对原该话题下的一个最高赞写的,那个答主认为,清朝没有任何贡献。所以我在文章开头,对这些人混乱的逻辑做了一个举例概括,但现在居然开始有人说我是在给清朝割地赔款洗地?我明明在围绕领土继承问题在写唉,我真不明白他是从哪看出来我在洗地的。我努力客观写东西,请不要预设立场,容易使你过度解读,造成曲解


user avatar   li-zhi-lun-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领土就没有谁留给谁这一说。

我觉得整个中小学的历史教材和历史课纲都有非常大的问题,这个我哪天有空好好槽一次,现在就不展开了。

教材只讲常识,不讲因果,或者说,没有把因果讲透,导致学生学了八九年历史课本,只是记住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朝代的皮毛,根本不明白历史是咋回事,靠啥推动的。

比如一个重大历史事件长征,所有教材讲到近现代都会重点提及,从五次反围剿失败到延安会师,中间那么漫长艰苦的斗争,

敌众我寡,长途跋涉,为什么最后红军生存下来了,有这种思考在正常不过了,很多人有两种想法,

1 毛主席太厉害了,太伟大,“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毛主席有神佛庇佑”,就差说这是位面之子,是天意了。

2 侥幸,如果不是张杨发动西安事变,陕北红军就面临大的危机……也就是说长征路上,有很多非常侥幸,命悬一线的时刻,最后能成功只是因为无数侥幸,平行宇宙里就没那么幸运了。

我在当学生的时候,就是带着这样的疑惑看历史课本的,初中到高中,疑惑越来越重,课本只是把事实罗列,不讲因果律。生生把人往“天命”、“气数”之类的文化糟粕上推,我觉得是对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一种不尊重,好像占了气运躺都能躺赢。

很久之后,我看了很多偏重战史的文学作品,才恍然大悟,其实这个道理对初中生来说都不难,五分钟就能讲透,为什么课本惜墨如金就是不说呢?

长征为什么能胜,背后是有一定必然胜利的理由的。

国民党政府下的军队,带有浓重的旧军阀旧军队元素,部队将领很多就是披着军官外衣的军阀,身家性命全靠部队支持,一旦打光了,自己的政治资本将不复存在或者大幅贬值。这个军阀性质可不是只是说阎锡山、白崇禧这些头头是军阀,底下人不是,国民党军队而是从上到下的军事首领全这个尿性,

长征时候的红军,即使兵力再孱弱,也有万人之多,已经过了“匪”那条线,连说评书的都知道,——人过一万,无边无沿(音燕),任何一个军阀势力不伤筋动骨是消灭不了的,而旧军阀的局限性就在于他们不可能干伤人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自损五百都免谈,反围剿的时候打阵地打堑壕,两边互相轮换着打,打的是经济,兵力,本钱,江西一省之地肯定打不过整个国民政府,所以反围剿失败有必然性,没有“御敌于国门之外”的任何可能性。

但长征开始,兵力开始机动,以军团、甚至连班为单位短兵相接的时候,两边军队的差异就彻底显露了。

红军的部队,能用几分之一总兵力的代价,完成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战略意图,并且能执行到一兵一卒,军事负责人带头执行到底,这就是新军队的力量。

而国民党麾下的旧军队,做不到任意建制硬碰硬(除了神族洗脑疯狗),这仗就根本没法打。

所以到了陕北,张学良面临的问题就和王家烈等人一样,自己要打决战,底下先逐级向上崩溃。

扯远了,我想说的是,历史是由战斗力驱动的历史,一个有力的军事核心可以改朝换代,这是基本概念。斗争才是历史演进的底色,所以那么多洗白李中堂的看都不用看,清政府落后的本质决定了方向错误,能耐越大越反动,他尽快下线才是对所有人最好的。

在新中国刚建国时候,没有足够的资本发展工业,只能靠公私合营,没收列强在华资本,梁子肯定是结了,可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不断增加,翻篇了。因为你先进,先进就能让资本增殖,落后只能被倾销。

我并非想卖弄自己的一点浅薄的历史观感,古往今来道理真的是明摆着的,偏偏那么多人视而不见,改朝换代的要么是王朝末年乱世淬炼出来的一支高战力队伍,要么是比如马镫骑射重甲火炮等先进生产力加持的碾压式打法,

不过是大家抽陀螺罢了,看谁的陀螺更硬,谁的转速更快,更能坚持到最后,

北美那种得天独厚的地缘,赢者通吃,一局天下定;

东亚就是怪物房,经常是大陀螺松劲了,转累了,突然被小的突然一波带走了,也不知道他从哪个山头突然翻过来的。

东亚抽了几千年陀螺,清朝留给中国啥了,是硬骨头,还是高转速,还是黑科技?

一个也没留下。


我挺不喜欢那种历代疆域变化图的,历史不是下围棋,无主之地何其多而人口何其少,地图上看着挺大一摊,地图开疆爽是爽,最后还是得靠拳头,有句话很著名,说军人战场上拿不来的利益,不能指望外交官谈判桌上拿,领土真不是自己说了算的。

总有人拿所谓法理上的领土说事,琉球法理上够强了,清廷有远洋力量吗?能从工业化的日本手里拿回来吗?

我在其他评价计划生育的答案里说,在十九二十世纪,工业化就是龙门,跳过去就是龙,跳不过去就是案板上的鱼,被殖民被倾销被搜刮都是妥妥的,直至改革开放初期,我们都仍有被人废掉武功当倾销场的可能,清廷遗祸绵延近二百年。

直至今日,加拿大的土地大不大,墨西哥的土地也不小,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以后,墨西哥农民都做不成了,不贩毒就来美国打黑工,加拿大人去美国选秀才能出人头地,大麻种到太多,骨折价都卖不动。弱国如果有疆域,别人有一万种办法保留你的领土完整但是拿走所有利润。菜地没人嫌大,甚至还盼着更大点,风景更好点。

清朝留给中国的是一盘散沙,一滩烂泥,最大的垃圾在于二百年的愚民与思想钳制,断绝了任何从本土产生解决方案的能力,这是整个中国文明几千年从未有过的精神上的自我阉割,

沙皇俄国,日本幕府,都在各自的框架内,磕磕绊绊含辛茹苦地达成了工业化的成就,获得了足够的硬度和转速,人家起码在抽陀螺,

假如天不生马克思,就没有一个他山的火石,点燃一部腐朽但堪堪能转动的机器,没有农工结合武装夺取政权的纲领,没有成建制的一万人,横扫整个旧世界,淬炼出来的硬核,光靠靠洪秀全,靠青帮,还是靠那些买办的留美儿女么?靠他们就完蛋了,他们产生不了思想和工业化武装的军队,就这么简单。

清朝留给中国的是领土,是个广袤的陀螺场地,供列强来咱家抽战斗陀螺。

后来运输大队长,想出来驱虎赶狼的招,把红军当陀螺从江西一路抽了两万五千里抽到了陕北,路上收拾的大小军阀无算。

此后的几十年,常小朋友也脑袋不太灵光,竟然端着自己的陀螺跑去别的小区玩,根本没概念,那边的规则是抽赢了也不给,抽输了还得赔上自己的。被关门当狗打,往后自不必说。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古代中国的领土不止于郡县制,至少羁縻也是算的。藩属国和羁縻是不同的。

多级统治,多级领土。一级郡县,二级羁縻。

清朝在蒙疆藏,西南少民区及东北除辽东建州外的少数民族区也是羁縻,比如赫哲族库页岛。所以库页岛也不是清朝的?

古欧洲各国,比如古罗马对意大利外的法国西班牙的统治不会比羁縻强多少,也没有郡县化,所以罗马帝国的版图只有意大利么?

别说清朝对蒙疆藏及东北西南少民区不是羁縻。唐朝在新疆设两大都护府,驻军数万,部分地区有汉人农垦,照样是羁縻统治。清朝在新疆驻军万余,在外蒙驻军500人,在西藏驻军五六百。在库页岛无驻军。不是羁縻难道是郡县么?

郡县制关健是中央权力抵达县级。西南改土归流始于明朝,终于共和国。西藏从1959中央废除叛国西藏地方政府后才全面实行郡县制。

总有人把形式主义吹成实控。西藏面积超过江浙两广两湖福建七省之和,清朝靠500人就实控了?这500人是钢铁侠?现代解放军有飞机大炮都做不到。你冷兵器时代就敢吹500人实控七省面积,上百万平方公里?所以西藏不属于清朝么?清朝在库页岛无驻军,所以库页岛不属于清朝?

边疆大省本就应该驻守重兵集团追求实控,就像唐朝在新疆驻守数万人马就是实控,清朝在西藏外蒙的五六百人就是形式主义。

在某些人眼里东北只有满族一个少民。可能他们觉得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即中国和外国。东北只有汉地和非汉地。所以满族代表了非汉地,满族把鄂伦春族,赫哲族都给代表了。

明朝在东北汉地之外无驻军,所以辽东汉地之外不属明朝。凭什么清朝在东北汉地及满地之外没驻军的某些少民土地却属清朝?你们的实控论就那么双标?

库页岛赫哲等少民区又没清朝驻军,凭什么属清?

现在的流官驻军税收理论和1648年欧洲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有关。但是1644年明朝就灭亡了,唐朝公元618年建立,差了1000年。你们拿着近代欧洲条约硬套古代中国王朝?

而且清朝在蒙疆藏绝大部分地区无流官无驻军无税收,主要靠地方世袭统治。以此论之,清朝在蒙疆藏仅仅有几个据点。

古代东方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郡县,羁縻,藩属国。即便排除朝鲜这种内属藩属国。至少羁縻也是算的。古代蒙疆藏和东北西南很多少民区都是羁縻,全体收税和流官化是共和国完成的。

古代除了主体民族和元清统治阶级民族之外的少民实行羁縻是主流。你们这么牛怎么不去给古欧洲大帝国好好划一下流官税收驻军实控的领土?

至于1840年近代化后的满清

东南互保,英国侵藏,日本割台,中亚小国将军阿古柏入新疆如无人地。英国军舰任意在长江腹地航行。外国在清朝首都及拱卫关隘驻军。1900沙俄出兵17万+攻占内东北。各国随意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清朝实控哪里了?按实控论清朝版图不过北方数省

尼泊尔后来驻军西藏,所以尼泊尔实控西藏?西藏是尼泊尔的?

而且自从1900沙俄17万大军攻占内东北后,如果不是小日本驱逐沙俄,今天中国的边境就是山海关了。

不管有没有清朝,中国在内东北的实控都将终止于公元1900年,1900后的内东北将与今天的共和国无关。小日本改变了历史,所以内东北是小日本的嫁妆?这和满清有什么关系,如果这都能算到满清头上,按这种算法,新疆就是汉唐奠定的。

如果从初次占领的法理看,新疆是西汉,东北蒙古是唐元,西藏是元朝。又和满清有何关系?

今天中国能有960万。也是国共两党共同抗日,取得五大战胜国地位,在美苏雅尔塔格局下默认的结果。

在近代,要想保土。

(1)最重要的是拥有强大国力。

反例:斯大林一句话让外蒙脱离中国,毛泽东两度向苏联提出外蒙回归被拒绝。如果中国足够强大,根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2)其次是有利的国际局势。

1905小日本逐沙俄。1945美苏击败日本。

(3)再其次是移汉民实边。

广东福建从越人南蛮变成汉省

(4)最后才是法理。

对于1。清朝搞了闭关锁国。明末开放的大好局势下清朝硬是关了国门。比关门更严重的是清朝没有引进西方武器。明朝中期虽也有海禁但终明一朝都没有断绝与西方军事技术的交流,始终没与西方拉开代差。但清朝拒绝西方技术最终导致中西方出现技术代差和鸦片战争的结局。

对于3。清朝搞了关禁。自从东汉汉人退出东北后1000年明朝重新向东北大规模移民实边。但这一进程被满清打断。从明朝引进高产作物后汉人迅速增长,本是移民实边的最好机会但清朝搞了关禁。

某些人强吹法理,法理能让中国战胜日本沙俄?如果法理这么管用就不会被沙俄割外东北,外蒙也不会独立。近代中国就是没有(1)强大的国力才会被人欺凌,不得不寄希望于(2)有利的国际局势。

试想:如果日俄战争小日本输了会如何?那今天的中国边境就是山海关了。

满清比日本早开国近20年,结果后来却远远落后于日本,给民国共和国留下一个强敌环伺,又无比落后的局面。

蒋介石虽然不堪。但清朝从1840至1912有72年时间,蒋介石从1927建立南京政府到1937七七事变不过10年。今天改革开放也就40年,清朝72年都发展不起来,难道蒋介石10年内就能赶英超美?

正是满清留下的巨大技术代差才导致后来国共两党在外蒙问题上的无力。这就是满清所谓的贡献?



清朝至多控制不到1%个西藏

。。

。。。

。。。


user avatar   hu-hu-57-35-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要用"留"这个词。惹得一身麻烦。

中国历朝历代对于核心区域(除了东北 新疆 西藏 蒙古等)总是建国后迅速占领。

对于边陲,根据当时外部部族的强势或衰落与自身财政情况,还有自身所处的历史时期。或是招抚,或是攻伐,或是没办法。拿明末与清鼎盛时期对比没有意义。

隔朝换代,先朝总是已经收缩领土,新朝在前期也总是开疆拓土。(直到现代,经常行不通了)

对于题主这个问题 是否可以理解为"清代疆域与明代比较"?

首先得搞明白 明清的疆域 与各自对边陲的掌控情况。

先说 大明 吧:

朱元璋1352年起义 1368即帝位 1382平云南 1386平辽东 至此统一历代核心区域

永乐大帝朱棣1403即位 于1410到身亡(1425)五次北伐 拓展了在蒙古地区的势力。

同时朱棣招抚东北女真各部与西南、西藏各番族。此时,明朝也就达到了平时所见那副地图的鼎盛疆域


历史周期律不可避免。明末自身走向衰亡,跟历朝历代一样,疆域也收缩。

内蒙古地区游牧侵扰,国力不济,势力收缩。东北女真部脱离控制,在西藏的控制力也衰弱。

到了嘉靖年间 版图只剩核心区域(也就是秦朝的大致疆域) 疆域是这样了

总结一下 就是强盛时相比今天 少大半新疆与办个内蒙古

衰弱时跟历朝历代汉人政权一样 只剩核心区域。

对边陲的控制 前期较强设有都司 后期衰落 基本脱离控制

再说大清

1583努尔哈赤世袭父爵 逐渐统一女真各部(明才进行对日作战 无力顾及)

1616年努尔哈赤称帝 之后逐渐占领辽东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大清 此时清几已经降服漠南蒙古

1644年 就不用多说 那些事都说烂了(注意沙俄已经到达远东)

南方也不是没有抵抗 清统一核心区域也花了几十年时间:到1662基本达成占领 但统治不牢经常爆叛军 还有三藩之乱

直到1683占领台湾 基本上是完成占领核心区域(是不是很像明盛时疆域?)

1690-1723康熙征伐噶尔丹 平定青海 蒙古和一部分新疆地区

(注意准噶尔汗国已经被沙俄侵占了一部分 也就是有一个回答里介绍的那片好地)

1747 乾隆趁准噶尔内乱征伐 逐渐平定新疆 设伊利将军(从这开始才真正能说那个"自古以来")

西北真正平定 才打到清朝全盛版图 时间已经到了1759

(插个话 说下世界在干什么:英国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 七年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普鲁士死磕法 奥 俄。新英格兰逐渐出现离心力。法国大革命还差三十年)

1840年以后的事就不说了 教科书讲了不知多少遍

最后还有一幅图



对比两朝全盛时期的话。 清朝多控制了新疆 蒙古

明末只控制了核心区 。 清末丢掉了外东北 同时内部被列强划分势力范围



先说大明怎么丢:

这个很容易理解 封建王朝国力衰弱 对外族无力控制 最后只剩核心区域。历朝历代基本都是如此。唐朝如此,汉朝也如此。在那个时代可理解"常理"的范畴。

再说大清怎么丢:

先问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清代)哪国侵略中国土地最多?

俄国

那几张瑷珲条约的图就不上了 谁也忘不了

捋一下俄罗斯的扩张史 就能发现这个国家和清朝疆域变化的深刻关系。

俄罗斯 双头鹰 一头欧洲 一头亚洲

十五世纪 俄罗斯还只是莫斯科公国 疆域不过莫斯科周围领土。通过对欧洲和亚洲的不断扩张,至十九世纪,才有了今天这般"阔气"的疆域。

俄罗斯在欧洲扩张是"政府性"的,在亚洲的扩张则是"民间性"的。(指十九世纪前)

1581年 伊万雷帝正在和波兰 瑞典酣战。同时派遣了些商人去东边做毛皮生意。这些哥萨克人不断向东"扩张" 为求更多毛皮生意做。

路上也遇到了一些原住民,但比起欧洲的强国,这些人就是战五渣,这些"自发性"扩张的速度十分快速,到1649,他们到了鄂霍次克海(库页岛北边那块)

通过地图不难发现 俄罗斯横向扩张比纵向扩张不知道快到哪里去了。原因是北部都是落后部族,比西班牙搞死阿兹特克和印加不知道简单到哪里去了。但南边是游牧政权,毕竟是有战斗力的。虽然艰难,老毛子还是使尽一切办法扩张。

真正碰壁是雅克萨,就是1689年签了《尼布楚条约》,自此沙俄在远东第一阶段扩张基本停止。

之后百年间忙于欧洲扩张(战瑞典 波兰 土鸡 吞波罗的海沿岸 乌克兰 克里米亚 东波兰)消停了好长时间,清朝也是在这段时间吞并蒙古和新疆地区。

正是接下来百年在欧洲的扩张,让沙俄有了欧洲宪兵的资本。十八世纪末,老毛子又稍微向扩张了一点点,占了阿拉斯加,后来由于皮毛生意亏本,卖给了泯煮灯塔国。

俄罗斯的最鼎盛时期是在在打败拿破仑后(1812),那时可真是不可一世。

栽跟头是在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 注意这个时间)被英法教做人,俄国第一次割让领土,在位沙皇愤懑自杀。克里米亚战争基本宣告了俄罗斯在欧洲扩张到达了极限。

此后毛子将注意力放到了远东方向,而此时大清正内外加急,摇摇欲坠,俄罗斯虽然没肛♂过英法,但毕竟完成初步工业化,且幅员辽阔,跟大清的国力不在一次位面上。

趁着英法揍满清,俄国摸了不少好处,东北和西北侵略领土(就是所说的一百六十多万土地)。同时不断筹划东北 策反新疆。

到二十世纪,东北已是俄罗斯势力范围(1900毛子入侵 虽然胜利 但没实现其"黄俄罗斯"计划)此时,距清亡不远矣。

此后就要进入民国线了....

正当老毛子欺负满清在兴头 东亚却有个日本崛起了。日本对东北同样有领土要求。打败清朝后 大建海军 联合英国。

1904日俄战争爆发 老毛子不吸取甲午清战败教训惨败 更有舰队千里送人头。

战争失败,老毛子日薄西山,国内爆叛军,自顾不暇,自然无力继续侵略。

就算是成立苏联后,应对国内外反对势力也够忙了,同时国际体系初见端倪。苏联想要侵略以前那样几十万平方公里领土很难,加上自身原因和外部压力,苏联基本上只能做到煽动新疆 蒙古独立,没有能力像1850年代那样大肆的侵略。

苏联真正稳定下来到了三十年代,日本占领了东三省,苏联与日本关系也很微妙。34年苏联支持新疆白军,蒋介石忙于围剿,新疆进入十年半自治状态。37年中苏交好,苏联援助中国遏制日本。

到了39年,二战又开始了,苏联忙着整顿波兰,这一段时间和日本有些接触(1938张鼓峰 1939诺门坎),没过多久又和德国开始战。

抗日战争期间苏联提出"托管"外蒙古。二战后施压,国民政府无奈,外蒙古独立,成为苏联势力范围。

下来侵略的主角是就是日本了

而这段历史 人人耳熟能祥

战争期间 占领华北华东等一系列地区

但日本并未向中国宣战 双方没有签订领土条约

但是日本占的最终吐出来了

战败后 日本领土又回到最初的起点

做个设想 日本如果二战战胜 东北会吐给中国吗? 当然不会。台湾恐怕也不会。

其他列强也有侵占的领土,但都比较小。二战后也逐渐废除了不平等条约

俄国占领的外东北和西北的条约没有废除

原因太多了


正片完结

=========================华丽的分割线

下来纯属私货(当成中学作文写的 尽是些歪理)



说下私观点:

中国能保全日占区东北 台湾等地

一是由于日俄的相互牵扯 和各列强见不得别人变强(三十年代前)。

二是由于日本根本性的错误路线 站错队 最后一场空 与国际秩序的建立。

最重要的的原因(个人理解):



中国人民靠自己的智慧与血泪

换来了两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地位。


是得承认巴黎和会中国不平等的地位

也得承认二战美英苏不管中国擅自定夺中国事物

但如果是战败国的话只会更惨 惨不忍睹

想想奥斯曼帝国,一战站错队,现在成了什么样?

曾经欧陆主宰 哈布斯堡王朝 奥匈帝国 荡然无存


以上两个帝国都有内部激烈的民族矛盾

各地离心力大

肢解可以理解


但德国 列强

一战 二战 领土又丢了多少

现代德国发迹于普鲁士 但普鲁士地区已经丢光了

二战的领土条约还有可能废除吗?

两次世界大战 战败国无不被彻底瓜分

很庆幸 我们是战胜国

战胜国原因是决定性原因

现代谈判大部分用的是二十世纪领土协议(当然有某些国家强行曲解)

先朝"留"是间接原因

只有一些边角地方 上溯历史 探个来头


等等.....要回到问题....

上边说了两朝丢失领土的原因

前者是封建王朝历史规律

后者是世界巨变列强瓜分世界巨变

是有本质不同

总体上清疆域大于明

说谁"奠定"? 我记着中学历史教科书上是有"清朝奠定疆域"这个说法。虽然奠定这个词有我国教科书一贯的⑨评风采

有大毛病吗?

没有。

对新疆 西藏真正的掌控确实是从清代开始

但为什么有人由此推论要"多亏" "感谢" 谁?

照此推论 美苏还要感谢日德挑起战争从而让自己主宰世界?

甚至把后来的各种条约和前边开疆拓土搅到一块

前代锐意进取是前代锐意进取

后代昏昏噩噩是后代昏昏噩噩

难不成一句"鞑清"就可以否定掉康熙一生的功绩?

难不成平定个准噶尔就能对不平等条约视而不见?

非得评出个是非

非得评出个一二三

非得评出个善恶

非得评出个美丑

好似历史朝代只有好与坏

人情思维 是非思维 善恶思维读史

只会越读越回去


没有任何抬高哪个或者贬低哪个的意思。

清打下疆域 是给爱新觉罗家打下的。

明丢失疆域,也是丢失他朱家的。

在封建王朝那个皇权、集权社会 谈何中华。

统治者最大精力永远放在稳定统治上,宁可丢失领土 也不可丢失位子。

与其说国家不如说家国 先家而后国

首先是朱家 下来是明 首先是爱新觉罗 下来是清

那是过去的局限性 也是前车之鉴


推荐一个类似问题优秀回答

如何厘清中国各王朝与中亚和西亚国家的关系?是否能把中国历史和欧洲历史联系起来? - Shan Ye 的回答 - 知乎

啊 跑题了 而且逻辑混乱

===================================

2017.1.2

瞎写的东西居然有这么多人看... (⊙o⊙)

回答大部分是新年晚上写的...

半夜写东西可能多有疏漏

请多多批评指正

另外给喜欢历史and地理的朋友安利个视频

bilibili.com/video/av64

user avatar   ji-xuan-yi-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这个问题挺扯的,我这里必须指出来就是——政治学是需要专业素质的。

第一个层面是情感上为什么会有当代国民对历代王朝功过的评价。

第二个层面是当你们讨论一个王朝对现代中国的功劳和过错时你们在讨论什么。

第三个层面是历史人物,历史王朝,掌权家族对一个文明体和对一个继承了其版图和文化的民族国家来讲,讨论其功过时要怎么进行思辨。

第四个层面是历代中国王朝对当下中国的意义有哪些。

这些问题搅在一起,你不理清楚,说几句,就被朝代粉往沟里带,而事实上这种严肃的讨论最怕的就是朝代粉。

第一个层面:

因为共和国才成立六十多年,铁路修遍全中国才几十年,脱离评书史观,人民开始有条件普遍阅读正史才二十多年,所以大部分国民的心态还不是共和国民心态,而是某朝治下的民众心态,当然我不是说这样不好。事实上这种论述者作为本朝子民看前朝兴衰的心态,是我们这个文明体的一个主要特征——不谈某个皇帝圣明,某个皇帝混蛋,你也配当中国人。

进一步讲,我国人民对中央——政治的心态还是普遍的野人看国人的心态,从西周到现在,基本如此——官家好,赞美一下,官家一般,嘲讽一下,官家操蛋,准备造反。其实这挺好的。至于官家咋来的,关我屁事。

这样就对了。所以抛开朝代粉,讨论一下明清两代的版图扩张情况,看看谁打的地盘大,谁完蛋时保留的地盘多,这就是这个问题在贴吧应该有的内容,抛开民族情绪,我们可以公开说一句,大清打的地盘多,大清面对农民起义和蛮夷切割时保留的地盘大,这是个事实判断,至于这是不是大清的能力就牛逼一些,我个人觉得不见得。

翻开历史模型就明白,前汉是会被农民起义一波打死的,后汉是可以镇压农民起义的,前唐面对安史之乱是丢了首都的,但面对黄巢起义是坚挺的,所以大清之所以坚挺,与其说是统治家族坚挺,还不如说是周期的日常:

后汉,唐朝后期和我大清之所以面对危机时更给力,不是说朝廷牛逼,而是大一统政权割完的地方势力,在大一统的几百年内又重新成熟了,这个道理,我想不难理解。

消灭黄巾起义的是后汉的地方军阀,灭了黄巢的是我唐的地方军阀,灭了太平天国的是曾国藩,收复新疆的是左宗棠,打了越南的是刘永福和陈子才,这批人里一个皇族亲贵都没有,都是地方实力派捍卫地方利益的正常举动(我大清的基本手牌是蒙古骑兵,由于是中央军,所以地方配合一般,所以僧王死得惨)——大一统时期的后半段,由于皇权衰败,地方分权加剧,所以面对风险的能力更强。

说完了抗风险能力大清更牛逼的原因(全是客观原因,没有主观因素),再看看扩张更牛逼的理由。

这个其实是大清这伙人更靠谱一点,但也是形势使然,后汉的基本盘比较少,基本继承前汉版图,我唐在安史之乱后基本盘非常难看,收复西域不太可能,我大清作为蛮族自治区的局外人,反而不太受本土官僚束缚,一开始还算是敢打敢拼——主要还是能够动员起军队。

这是其自己的因素,但其他客观因素不能忽略。

首先我唐崩了以后汉人在宝鸡以西非常难看,基本是自己求生,自己当归义军。我宋打下陇右之后崩的太快,女真,党项和蒙古来回争地盘,真正等蒙古人彻底摧毁中亚和中东的所有大国,汉人重返陇右,还是我大明的不世之功,这个忽略了,空谈大清在大明基础上的向西扩张纯属朝代粉。

明朝重新确立了西北汉族区域,将这些地区的治理常态化,这基础上有了清朝借助明朝的火器,组织方式和历史惯例向西扩张成功(主要靠炮和瘟疫)。扩张成功后,清朝采取了汉族屯田和少数民族移民边疆的综合模式,事实上这一招是比纯粹的汉人屯田要好,但这不是清朝的发明,这是汉唐明发蛮族骑兵充实边疆的延续,只是清朝在东北民族中号召力更强,所以做得更好。

所以客观的结论讲了,结论的原因也说了,但这个和功过没啥关系,朝代评论功过这个是现代网络论史的发明,功过在传统史学主要还是落实在具体的经手人,也就是皇帝手中。倒是你换个词,说历代版图扩张得失,这还有点钱穆的味道,不至于太丢脸。

谈论功过就涉及到功过的主体,论功赏罚总要有奖励和惩罚的执行者,帝王将相一怕史官黑,二怕死后挖祖坟,其他大概是不怕的,所以还可以讨论功过,但朝代又不是人格属性的, 朝代没有感情,朝代只是要生存而已。

而事实上,是现代中国人对过去的朝代有了感情而已。

第二个层面,历代对现代中国的功过,这个讨论的实质是啥。

实质是中华民族的自我意识刚刚苏醒,试图琢磨一下祖宗和自己的关系,中华民族懵懂的,漫长的,野兽一般的童年终于结束了,他开始阅读往事。

这和你成年后开始对家族史感兴趣是一样的——思考我从哪儿来是一个人决心成熟的标志。

既然实质是这样的,那么这样的讨论是有意义的。命运是什么?就是那些已经发生的,不可改变的,无论是好是坏,都刻在你的基因里,推着你往前走的东西。可以说明朝和清朝都是中国的命运,一个掀起了汉人复仇的火焰,但迷失于宋朝同样的问题,一个从局外人的角度试图解决中国这个体系的一切问题,但在王朝的晚年面对着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不曾面对的世界和敌人。

意义呢?意义在实质之后。

第三个问题,思辨。

只有当中华民族不再作为一个天下,而是作为一个文明共同体,打算在世界体系内发出声音时,讨论历代的功过,才具备了意义。

只有首先明确了怎样的条件,对于我们的文明发展,对于我们面对当下世界的挑战更好,那么是否满足这些条件,是否为我们准备好了这些条件,才具备了意义。

就跟你必须明确了你将在哪个城市和国家生活,那么你接受的中国教育,或者美国教育,才对你具备了意义。

那么一个文明体,一个民族国家,具备怎样的挑战,才能在当今的世界环境中发展呢?

那么首先,你要明白,我们面对着怎样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存在普遍共识的,还是尊重游戏规则的厄,还是彻底的,撕破一切面纱的弱肉强食的?答案不同,则应对的方式截然不同。

也只有中华民族开始思考,这个世界是怎样的,那么,从夏商到先秦到帝制两千年的一切经历和经验,才具备了意义。

这个思考是复杂的,不是键盘侠说一句这个世界就是弱肉强食能够解决的。

我相信每个讨论王朝对现代中国意义的人,对于怎样的中国更适应当下世界的竞争,都有自己的答案。

我就说一点我的态度好了——这是一个信息化和自动制造化正在摧毁所有印刷术时代就存在的政权的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印刷术和火药有了,中世纪的国家就解体了——中世纪完蛋的起点是什么?是广泛使用火器的奥斯曼人攻克了君士坦丁堡。

进一步讲,由于火器和造纸术印刷术都是阿拉伯人对西欧的输入,那么,这对于基于西欧原生技术和生产手段的政权的冲击是彻底的。换句话说,如果没有阿拉伯人的输入,洋人什么时候才能发明这些东西,并终结骑士,贵族和城堡的时代,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就像,如果鸦片战争不爆发,天朝人民什么时候才能真正领教科学,商业和金融的厉害,这是个巨大的问题。

那么目前的局面是类似的。改变历史的是黑客,阿桑奇,中本聪和那些把AK的生产线低成本复制到全世界的小人物。基于印刷术和火药时代的一切政治原则和政治体系,都被这个东西彻底地冲击着。甚至我们可以说,这些东西会在非洲和南美催生真正的本土势力。等非洲人民都可以用手机上网和交易,那世界是另一个样子。

既然我眼里的世界是这样的,那么明清的版图扩张对于这个局面的作用是什么呢?那结论其实无非是明朝和清朝给了我们一个五百年的统一帝国记忆,让共和国和中华民族在信息化的风暴前夕最终诞生。五百年的军事扩张和内部治理导致了在共和国诞生的一九四九年,基层民众对于官僚和中央还有天然的畏惧和服从的本能,五百年的军事扩张保证了在唐朝被打碎后,中华民族又在强大的军事力量治下团结起来,收复了安史之乱后彻底溃烂,靖康之耻后后全面迷茫的北方世界,并且确立了对中央和朝廷的信念,虽然这样的信念只是对夏商秦汉时代创生之誓的模仿,但足够让这片土地有充足的劳动力,从上到下的官僚体系,来抵抗一八四零年起的新的挑战和信息化时代以来的新的冲击,不管这冲击是怎样的,都不足以击垮我们。

当我们开始华夏民族的帝国回忆时,你应该对这些先辈保持自豪,畅想他们从南方的山地,一路推进到蒙古高原的大城和辽东的平壤,畅想他们念着汉唐的军歌,重新来到西北屯田,并在帝国的迟暮之年抬棺出塞,以班超和耿恭自许,而不是为了一家一姓的利益和前景。

而至于这两个朝代的过失,是内生的。

明朝对于塞外始终是陌生的,朱棣死后的明朝边境逐渐萎缩,塞外人民和关内人民的关系日益恶化,明朝无力制衡不断膨胀的文官势力,最终导致了耻辱的败亡。

清朝比较好地处理了几个边疆区和中原的关系,一开始比较好地借助满蒙亲贵平衡了汉人的文官力量,但是对于自己的起家之地,始终存在私心,这导致东三省的郡县化极其落后,为后来日本,俄罗斯和其他势力借助东北资源威胁中国埋下了伏笔。相对而言,早早就郡县化的新疆,面对清末的入侵体现出了强大的反抗能力,即使在左宗棠还没有来到的时候,新疆本土的抵抗和挣扎仍然保持的很好。

这两个坑将持续地威胁到中国的未来前途,这一点我是直言不讳的。

第四个纬度。

天下大乱,形势大好,面对泛信息化在全世界掀起的历史巨浪,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乐观。

华夏民族漫长而懵懂的童年终于结束了,未来已至。天下和朝贡秩序已经不复存在,儒学两千年独大的历史成为往事,我们重新变得年轻了,和当年那些从山上走下来,面对着神州世界的先辈一样年轻。

能够让我们继续发展和进步的,永远是我们这个民族最本质的东西,就像在漫长的人生中反复拯救了我们的,永远是我们自己的心。

赫赫我夏,起于积石,龙门通衢,百蛮倾心。西涉流沙,南抚夷越,归命江海,垂冢会稽。

天有玄鸟,降而生商,始兹革命,追美于汤。西伯威烈,遗令武王,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幽古之嬴,垂范之秦,霸于西戎,威于洛邑。南诛百越,北定荤粥。车书共道,六合为一。

高皇承运,文和景安。孝武运筹,卫霍明断。经略华夷,涉漠而冠,于赫有命,系隆我汉。

还会有,也一定要有一个理想,凌驾于民族和国家之上。

怀着这样的理想,存在着要建设一个怎样的国家的思辨的民族,才配持久性地拥抱繁荣和文明。


user avatar   cao-bian-jiao-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不厚道的说一下啊

留给中国这个话,得看你有没有在“中国”这个概念里把屁民算进去

举个例子,都说清国地儿大,大好啊,但是这个大的地儿有没有给屁民用上?毕竟屁民才是一国的构成主体不是?

那这地儿要怎么给屁民用呢?

毕竟大部分时候清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屁民是农民不是,那我们就来说说农民最重要的耕地好了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

不科学啊,他大清地儿不是大么,怎么耕地面积反而比明国少?

这个嘛,对清史有点了解的知友都清楚,清国入关之后持续封锁东三省,中间间有放屁民进去垦屯但是规模次数持续时间都小少短,差一点就可以算忽略不计。至于封锁中的各种“柳条边”之类的沾满汉人血泪的事不用我多说。要说历朝历代都有封锁一部分地区的事,明国有皇陵紫禁城,本朝有中X海,但是像清国这么大范围的持久封锁东三省也是独一份了,而且说真的,你紫禁城皇陵中X海不让进就不让进呗,不进又不是活不下去,他大清这个封锁嘛,嗯····



为啥屁民要冒着被杀被赶的或者送上门给旗人蒙古老爷做奴隶的风险也要偷渡?

这就得说说他大清因为封锁东三省和其他各种智障政策弄出的问题了

(注:以下例子涉及到清国的除特别指出以外,基本都是闹长毛之前)

怎么说呢,历朝历代都要面对各种天灾人祸农民起义之类的常见问题,但是他大清还得面对历朝历代极为少见人口暴涨而引发的人口压迫(即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人口与土地比例失调)问题

因清前期战乱频繁,人口大为减少,清廷统治者便采取鼓励乃至于刺激人口增长的政策,从康熙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到雍正的“摊丁入亩”等,由是,虽然有清一代大部分时期税额都比明末加完三饷后的总数还要高(如著名的九厘银)且耕地数量相比前明时期大幅下降,如万历三十年全国耕地总数有1161余万顷,但是到了雍正十二年只有890万顷左右。然而尽管如此,中国的人口依旧不屈不挠的从乾隆六年(1741)的1.4亿发展到鸦片战争爆发时的道光二十年(1840)的4.1亿,净增2.7亿,如此空前的增长势头,不但形成了庞大的人口基数,同时也对社会与经济造成了巨大困扰。

经济上,康熙年就开始露出问题

康熙吐槽过有的地方米价开始不正常了

到了雍正

再到乾隆年

(注:这是湖南巡抚杨锡跋的《陈明米贵之由疏》他这是跟十全老酋长说米贵的原因不是老酋长脑补的底下官僚乱治导致的,而是因为“户口繁滋”)

至于社会····怎么说呢,有的知友可能不了解4亿多人口搁在开化前的清国是啥概念

这么说好了

民国时期呢,学者们就说过:

民国二十二年人口才4.63亿,比清国没多多少,就这,成堆的学者都麻爪了,大呼“人满为患”

这还是民国呐诸君,是一个

使农村过剩的人口可以到都市谋生”的时代,往前百年的没开化的清国,不在农村待着进城也没多少事干,一没工厂,二也没啥别的途径可以大量消化农村过剩人口,更别提清国因为人口压迫小手工业者都苦逼爆了:

更别提清国因为封锁东三省,导致关内有的地方人口比民国时期还多

民国屁民都那样了,更别提百年前不发达但是人数和民国相差无几的清国了

顺带一提,根据各路学者和时人的计算

“今日之亩,约凶岁计之,岁出不过一石。今时之民,约老弱计之,日不过食一升;率计一岁一人之食,约得四亩,十口之家即须四十亩矣。”(洪亮吉《意言》《生计篇》)

换句话说,按学者和时人观察所得的计算结果,养一个人一年的粮食平均得四亩,考虑到种植和灌溉还有其他一堆问题,这个数字可以再减,顺带,满清农民是要缴税

然而很可惜,人均亩数比较捉鸡,这还没算要缴的税

这其实也可以顺手解释一下为什么那么多屁民冒那么大风险往东三省偷渡的理由

于是话就转回来,南洋台湾就不说了,光东三省呢,据后世专家估计,东三省可以供养九千万人,(注,这个专家是用当时的农业发展水平估算的,但即使考虑到耕种水平和其他因素,人口压迫问题也能解决很大一部分

总结一下,清国人口发展越来越多,因为人多地少造成了种种社会问题,但是为毛这问题对清国这么要命?因为耕地数和人口数不成比例,为毛不成比例?嗯

而且本身耕地数就捉急,清国还有税收和土地兼并,举个例子,长毛发源地的广西,全省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2亩,就这

还没算兼并和税收,兼并这提了,税收呢

当然,清国也不是SB,也采取了一些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嘛····

要么是杯水车薪

要么是····嗯····这玩意还是杯水车薪····周围几个破壁小国怎么产也经不住清国这么大的需求啊,那会外国也没金坷垃啊

种玉米算是有效的,但是本身种玉米这作物就是造出人口飞速增长的原因

要么呢,就是玩拆东墙补西墙(大雾)

但是讲道理,国内就那么大地,你移来移去最后还是饱和

再就是从边边角角里强行找耕地开,这些大部分一开始还是清国禁止的(摊手)

总之这么些没卵用或者没太大卵用的杯水车薪的破壁政策并不能阻止人口压迫的势头,最后如何了诸君也是清楚的,本来能解决或者极大缓解的硬生生逼出来的问题被玩成这样(叹)

最后,贴点他大清人口压迫的后果

这些为盗或者铸钱的不能说个个都是人口压迫弄出来的,但是其中除开各种真大盗和匪徒,可怜的没活路的屁民也是不少的

剩下的卖儿卖女溺婴之类的倒是算“常见”了

最后的最后,我扯这么多,想说什么呢

有些人成天扯清国土地大大大,大有个卵用?给屁民用上了多少?清国自己抱着那么大土地都玩出了人口危机,大大大,这么大和屁民有几分关系?猪圈里的猪嚷嚷着今儿个屠夫家的围栏又扩大了几分,有意思?


user avatar   wang-you-ling-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说答案:是增大。

………………………………………………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明白,国家凝聚力通常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军事,第二意识形态。首先武力不够就无法真正有效地管控;然后意识形态缺失的话再强大的武力也无法带来长久巩固,两者缺一不可。

古典国家的凝聚力来源和现代主权国家截然不同。按古典观念,国是接受神的授权来管理人的组织,比如欧洲国王需要教权加冕,虽然宗教改革后沦为形式主义,但形式一直留着。中国没有教会,但皇帝自称天子,也需要“天命”为自己正名。国的凝聚力是以承认统治者的权威为依据的。通俗地说你效忠我这个国王或者皇帝,你就是我的人。

这一理念下的政治秩序就是“帝国(empire)”,empire是兼收并蓄的,在最高权力之下允许内部的多元化构成和随时伸缩的疆域范围,通俗地说帝国的合法性是由臣民对统治者的效忠所定义的,内部族群可以很多,领地可以增减,没有严格的政治边界。比如大英帝国、唐帝国。当一个empire为世袭家族所统治并以君权神授作为王权合法性的时候,它就被称为“王朝(dynasty)”,比如波旁王朝,明王朝。dynasty是empire的子集

古代中国就是典型的王朝形态,“天下”都是王的土地和臣民。由于地理原因,“中华帝国”分为两个部分,即农耕覆盖的核心区和农耕区以外的边疆区。自唐朝灭亡开始,随着组织和军事技术的扩散,周边异族的战斗力追上了汉人,加上汉文化重文轻武的倾向加剧,以及气候开始逐渐变冷变干,三个原因共同作用之下,帝国对边疆的统治难度明显上升了。

从五代十国到明代,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哪怕其中最稳定最强的明代,也是在建国六七十年就开始缩边了,对内陆边疆的控制力十分有限。而若想解决这问题,帝国就必须提供更高明的统治话术、更强大的军力和更加积极的控边态度。

恰好,清在这三个领域,都是集大成者。

清以八旗为核心统治集团,八旗在中央形成一个国中之国的军事贵族集团,它的上升通道和文官阶层分开,不受文官系统节制。这种独立性保持了对士绅阶层的两百年高强度压制,避免朋党和地方官绅坐大截留税源,为清朝提供了长期军事征服所需的财政收入;同时通过持续的军事征服集中资源和权力,八旗军事贵族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这两方面因素使清朝成为一个为征服而生的军事帝国,其体制压榨很残酷,但这也是它能够自建立伊始维持两百年扩张的根源。

在意识形态上,清在自古以来的华夏朝贡体系为基础,进一步发展出联蒙治汉的国策,形成“清帝是皇帝、大汗和族长三重身份的综合”(实际上还有第四重身份:黄教施主和文殊大皇帝)。这对蒙疆藏和松辽分界线以北的宗主认同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把帝国朝贡体系发展到了历史的极限。

此外,由于满蒙军事联盟是清统治的核心,东北又是清的龙兴之地,“塞防”对清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而不是可有可无的边疆,统治者对边疆那些“不毛之地”的执念相当强烈,这也是多任清朝皇帝常年堆了大把银子也要劳师远征的心理根源。

明清的核心区其实都差不多大,明在建国后六七十年就开始缩边而清的缩边延迟至建国两百多年后,就在于上述三个领域的差别,这也是清的疆域相对明更加扩大而稳固的主因。

至于扯什么“列强对满清的输血”、“近代条约体系对领土的约束”对明清的比较没有任何意义,列强打进来已经是清建国200多年以后的事了,赫德任总税务司要更晚20多年,先不论上面两个原因有没有用,就算有用,也得先撑过200多年才有资格享受,19世纪60年代清的秋海棠叶还在,同样建国这么久的明已经到了万历朝,疆域还剩多大没点数吗?底子就差了这么多,后续还怎么比?

可别说什么汉人王朝容易维新改革然后学小日本出去大杀四方这种鬼话了,200多年的衰老王朝已经活力丧尽,除了苟延残喘和死了换新血上台没有第三条路好走,千万别拿什么日本作例,说得我差点以为是明治维新是德川幕府搞的呢!幕府不死哪来的维新?即便在架空宇宙里一个新政权革命成功上去大杀四方,和死掉的老王朝也没什么关系了。

……………………………………………………

最后,澄清一点:所谓“清朝奠定了中国的领土”的表述是不确切的,因为“奠定”一词在汉语具有褒义,但实际上所谓的“奠定”和清的好坏没有任何关系,也不带有任何褒贬含义,更不直接证明清的功业,仅仅是因为清朝恰好进入了近代体系,故其领土的法理在后世有所沿用而已。更准确的说法是:清作为第一个进入近代国际主权体系的中国政权,为近现代中国提供了可在一定程度上沿袭的法理开端和国界蓝图。


user avatar   jin-wan-da-lao-hu-27-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问题要客观,要忠于历史,而不是发明历史。

如果你们认为明朝发个册封用的金册就代表着地方是中央政权控制的中国领土,那我无话可说。因为土尔扈特部在哈萨克斯坦游牧,你就认为哈萨克斯坦是明朝领土,因为鞑靼瓦剌都受过册封,所以你觉得他们俩都算明朝领土了,因为明朝早期以羁縻统治的形势在外兴安岭到库页岛设立过卫所所以整个外东北地区都是明朝中央政权控制的领土,那我无话可说啊。

实际上谁都清楚,自从朱八八死后,呼和浩特鄂尔多斯以及新疆地区诸多前进卫所就被逐渐撤销了,明中期河套也丢了,也就是说至明中期,中西段边界那真是长城。。。而东北地区,一直以来实际控制的也就是辽宁,最远到吉林南部,不信自己翻明史明实录,朱八八之后绝对没有关于外东北库页岛的详细记载(包括户口数,驻军情况)。

画地图玩没用,因为谁都知道新疆是康雍乾三朝持续不断的用兵打垮了准噶尔才弄回来的,这个过程中彻底搞定了西藏,西藏之所以没再当过墙头草跟别人跑,就是这个过程中完成的,而且正是由于打击准噶尔,喀尔克蒙古也彻底给整服贴了。


user avatar   mu-rong-chen-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某些人常爱做的一件事,就是用满清乾隆年间的极盛版图,去比较明朝末年的崇祯时期版图,得出一个「满清版图远大于明朝」「满清领土贡献远大于明朝」的谬论。

然而,一直到崇祯年间,明朝尚有关内两京十三省之地,哪怕北京城破前几个月,中枢朝令还能切实下达到全国各地府县,南北十三省人事权也尽在执掌。甚至直到崇祯帝殉国时,江南半壁河山,依旧是大明疆域。

而满清末年呢,又是何等光景?

这个民族正面临数千年来未有之屈辱,这个国家正蒙受历时百年的苦难和灾祸:

几乎全部国土,都被欧美列强划为“势力范围”,也就是半殖民地; 无数铁路矿山权益尽被出卖,各国军舰在长江内河畅行无阻;

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武汉、杭州……这些重要城市都遍地租界,里面驻扎外国军队,行使外国法律,犹如国中之国;

从山海关到北京天津,一线的战略要地,全变成外国军队的驻屯地,大连、青岛、香港、澳门这些重要港口更直接割让为他国领土;

名义上的国家政府早已腐朽之极,彻底堕落,甘当欧美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恬不知耻地鼓吹【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大片国土遍布种植着毒品原作物,各类毒品泛滥成灾,甚至在很多地区取代货币流通,吸毒人口从人数到比例都高居世界之最;

五千年华夏文明,有史以来第一次面临不但亡国而且灭种的危机,炎黄子孙甚至被近代文明世界视为“未开化人”,与原始丛林的众多野人同类;其他国家对中国人的普遍印象,便是面黄肌瘦、体格羸弱,是为……“东亚病夫”。

欧美各国以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全方位手段渗透,攫取我国家财富,毒害我国民体魄,摧残我民族精神,欲令这个曾经辉煌璀璨的文明,永久沉溺于泥潭,世世代代为其剥削奴役之劣等民族。

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视黔贵;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割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中国,那一点,还有我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所以,明朝末年的实际控制版图,远大于清朝末年的实际控制版图,实为定论。

那么,同样比较明清两个王朝鼎盛时期的版图,又当如何?

遥记大明帝国鼎盛时期,东亚大陆的绝对霸主,大明帝国的主宰者,永乐大帝朱棣,不止是从路上,而且从海路并进,开始了他疾风迅雷般的亚洲征服战争。

清修《明史》刻意忽略的一桩历史事实:郑和舰队远征的第一站是日本。明军水师十万大军压境,统一了日本的幕府大将军足利义满,不战而降,接受册封,成为大明帝国辖域内的日本国王“源道义”。

《天下郡国利书》:【文皇帝永乐二年,上命太监郑和统督楼船水军十万诏谕海外诸番,日本首先纳款,擒献礼边倭贼二十余人。】
《皇明经世实用编》:【永乐二年,倭寇浙直,乃命太监郑和谕其国王源道义。源道义出师获渠魁以献,我于是有什物纹绣之赐,封为日本国王。名其国之山曰寿安镇国山。】

日本富士山也被朱棣册封为明帝国的“寿安镇国山”,还专门赐下御制诗。

【永乐四年,又以日本国王源道义捕海寇有功,赐白金千两、织金彩色币二百、绮绣衣六十件、银茶壶三、银盆四,及绮绣纱帐衾褥枕席诸物,海船二支,封其国山曰寿安镇国之山。上亲制碑文,赐以铭诗曰】:

寿安镇国山诗:

日本有国钜海东,舟航密迩华夏通。衣冠礼乐昭华风,服御绮绣考鼓钟。食有鼎俎居有宫,语言文字皆顺从。善俗殊异羯与戎,万年景运当时雍。皇考在天灵感通,监观海宇罔不恭。尔源道义能迪功,远岛微寇敢鞫凶。鼠窃蝇嘬潜其踪,尔奉朕命搜捕穷。如雷如电飞蒙冲,绝港余孽以火攻。焦流水上横复纵,什什伍伍禽奸凶。荷校屈肘卫以从,献俘来庭口喁喁。彤庭左右夸精忠,顾咨太史畴勋庸。有国镇山宜锡封,惟尔善于山增崇。宠以铭诗贞石砻,万世照耀扶桑红。

之后,郑和舰队多次出海,将今天的整个东南亚地区,都变成了大明海军任意游荡的后花园,将今天的整个印度洋地区,都变成了大明海军纵横驰骋的竞技场。

在靠近赤道的苏门答腊岛,郑和舰队击灭海盗陈祖义势力,招服当地武装华侨,建立了大明直辖领土“旧港宣慰司”。该司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设立,封武装华侨首领施进卿为首任旧港宣慰使,一直到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为止。

那时世界海域枢纽的马六甲海峡,长期有大明帝国的驻军直接掌控。

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甚至是印度洋沿岸的各土邦国王,全是向大明进贡并接受册封的臣子,多人亲自跟随郑和舰队来到明朝,朝见礼拜大明天子。其真诚和热忱,绝非后世满清王朝,除朝鲜外的其余各“藩属国”,种种徒具虚名的“进贡”可比。

在土邦国王的恳请下,满剌加(马六甲)国的西山,被朱棣册封为明帝国的“西山镇国山”,浡泥(即今文莱)国的后山,被朱棣册封为明帝国的“长宁镇国山”,和富士山一样御制碑文,并亲笔赠诗。

西山镇国山诗

西山钜海中国通,输天灌地亿载同。沐日浴月光景融,两崖露日草木浓。金花宝钿生青红,有国于兹乐雍谷。王好善义思朝宗,愿比内郡依华风。出入导从张盖重,仪文裼袭礼虔恭。天书贞石表尔忠,尔国西山永镇封。山君海伯翕扈从,皇考陟降在彼穹。后天监视久益隆,尔众子孙万福崇。

长宁镇国山诗:

炎海之墟,浡泥所处。煦仁渐义,有顺无忤。漤楼贤王,惟化之慕。道以象译,遁来奔赴。同其妇子,兄弟陪臣。稽颡阏下,有言以陈。谓君犹天,遗其礼乐。一视同仁,匪偏厚薄。顾兹鲜德,弗称所云。浪舶风樯,实劳恳勤。稽古远臣,顺来怒趟。以躬或难,矧曰家室。王心壹诚,金石其坚。西南番长,畴与王贤。矗矗高山,以镇王国。锤文于石,懋昭王德。王德克昭,王国攸宁。於万斯年,仰我大明。

偶尔有不服者,如苏门答腊和斯里兰卡的国王,都被郑和舰队的“海军陆战队”轻松登陆活捉,灭其国而执其君长。这段大明海军扫荡东南亚,称霸印度洋的历史,也是中国海军史上的无上荣光。

大明名将张辅,挥师十万,将从五代十国时期独立数百年的越南地区,重新收归大明版图,变成了和内地各省一样的交趾布政使司,从永乐六年(1408年)设置,一直持续到宣德三年(1428年)。

中南半岛的今缅甸、老挝和泰国北部地区,也是直接划入大明版图的“三宣六慰”「南甸宣抚司、干崖宣抚司、陇川宣抚司,车里宣慰司、缅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孟养宣慰司、老挝宣慰司」,从永乐四年(1406年)设立,一直持续到嘉靖十年(1531年)。

明朝“三宣六慰”:

然而遗憾的是,中国史学界、也包括相关教科书迄今采用和认可的,仍然是上世纪谭其骧先生所作地图集,受当时历史局限性,要考虑与邻国的睦邻外交等因素,因此对历史上中国王朝曾经占据或羁縻统治的领土,做了明显双重标准的划分:

但凡不在今天中国领土范围内的领土,许多都故意没有划入中国历史版图之内;

而同样在今天中国领土范围内的领土,又被其划入了中国历史版图之中。

因此,谭氏大明王朝版图,被刻意划出了许多历史上原属明朝的国土,包括“三宣六慰”的大部分版图,也包括直接驻军管理的旧港宣慰司在内。

谭其骧版明朝版图:

而且,谭图体系将现代已经独立的前藩属国,尽数划出明朝版图的操作,还因此导致了很多人的混乱认识:

举个例子:明太祖朱元璋确实将原属于辽/金/元朝的图们江东岸地区,划给了朝鲜,长期以来被一些人抨击为“割地”。

然而,朝鲜国王从来都只是大明天子的封臣,一个服色享受亲王待遇的郡王而已。朝鲜王国也从来都只是大明帝国版图内的一个自治区域,和建州女真部一样,能做大明的狗就是朝鲜王国最大的荣幸,

所以,大明天子赏赐自己的封臣以土地,只是帝国内部的行政区划,谈何“割地”“卖国”?岂不荒谬之极?

许多人受了谭氏图集的影响,当真误以为明朝鼎盛时期的版图,甚至不如满清王朝更大,当真以为现代中国版图的奠定,竟然是满清王朝的“历史贡献”……

殊不知雄才霸略的永乐大帝朱棣,作为在中国历史上罕有的具有先进海权意识的君主,岂是坐井观天、妄自尊大的满清康乾诸帝所能及的?

如果比鼎盛时期的版图,开拓万里海疆,统辖无数藩属国,势力范围囊括几乎全部亚洲和整个印度洋,直辖领土版图直达赤道地区的的大明,又岂是故步自封、闭关锁国装鸵鸟的满清所能比的?

大明帝国鼎盛时期:包括各藩属国
满清王朝鼎盛时期:包括各藩属国

孰大孰小,一目了然。

至于朝鲜、越南这些藩属国的土地,究竟算不算帝国的疆土,就连满清王朝自己都很明白:

满清乾隆帝翻阅明朝史料后,自己承认【缅甸明朝时尚在版图之内,并非不可臣服之境】,然而却在清缅战争中惨败,才不得不承认缅甸对当地土司的管辖权,只赢回一个「缅甸遵照(元、明)古礼奉表进贡」的宗主权。

谭氏图集划为清朝本土的黑龙江以北地区,区区一个地方官奕山,一纸条约就轻易送给了沙皇俄国。

谭氏图集被划为外国的越南和朝鲜,却是清朝动员了举国精锐,和列强打了两场国战,打不赢才被迫承认其“独立”。

当人类历史发展到近代,本是各个强大民族国家都在竭力圈地占土,将此前的藩属、羁縻统治地区都尽可能本土化的时代。

像朝鲜、越南、缅甸、暹罗、琉球等原藩属国,如能趁此良机,被“郡县化”为本土,可想而知,现代中国的战略局面将有何等飞跃性的提升。

满清王朝的腐朽无能,在近代化时代,让中华帝国的传统藩属国尽数丢失了,让中华文明的传统势力范围尽数丢失了,甚至反而让中国绝大部分本土都沦为欧美列强的势力范围半殖民地正是其滔天大罪,岂可反以为功?




           

相关话题

  历史上有什么事件让你相信有国运这个东西存在? 
  明朝宗室子弟和清朝八旗子弟,谁更有钱? 
  2021年双11,你有哪些要入手的历史书籍? 
  张勋复辟失败后,清廷的年400万两银元优待费还能拿到吗? 
  满清对蒙古的减丁政策是真实存在的吗? 
  山西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变化? 
  在明清,庶母指的是什么? 
  明朝的南直隶到底是不是一个行政区域? 
  中苏关系破裂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元朝的军队最后为什么会被起义的草民打败?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刘伯承?
下一个讨论
圣女贞德真的是文盲吗?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