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猫和老鼠》被称为经典,而《喜羊羊与灰太狼》会被很多人说弱智? 第1页

     

user avatar   yejo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幽默感和想象力完全不在一个水准


user avatar   hong-lian-42-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猫和老鼠中汤姆其实抓住过杰瑞好几次,有而且有好几次还把杰瑞吃到肚子里过。但是结果呢,杰瑞就是被吃下去也不会死,还能把汤姆的眼睛窗户,从汤姆的耳朵里出来。而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灰太狼从来就没有吃过任何一只羊。

而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其实就是在于人设。汤姆和杰瑞两个其实更本就是两个公子哥之间的关系,有一句话形容过汤姆,就是汤姆什么都会,就是不会抓老鼠,但是有一点,杰瑞会的也不比汤姆少,汤姆当过音乐指挥,杰瑞也可以做到,汤姆会弹钢琴,杰瑞能在钢琴里和汤姆对拍子,汤姆会跳舞,杰瑞不仅会,还比汤姆做得更好,汤姆真的不会抓老鼠么?事实上汤姆好几次都抓住过杰瑞,而经常欺负杰瑞,把杰瑞送给美女猫,把杰瑞当玩具玩,把杰瑞卖掉还钱,但是杰瑞每次都可以合理报复汤姆。而一旦真的失去对方之后,他们则会想念对方。汤姆在圣诞节赶走了杰瑞后,会感觉后悔,而当汤姆给赶出家门,杰瑞也会想方设法把汤姆招回来。而当两个人遇到同样的困难时候,他们会握手言和,共同抗敌。所以说千万别两人一起惹,在动画中的那些反派惹了汤姆,杰瑞会帮你,惹了杰瑞,汤姆会帮你,但是如果两人都惹了,那不好意思,那你完了。两个人的相爱相杀,就像现实生活中那些经常骂你傻逼,但是每次遇到困难一起杠过去的损友一样。

而喜羊羊与灰太狼中,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关系从来就不是那种平等的关系。灰太狼和汤姆一样,也是什么都会,但是灰太狼和汤姆的追求不一样,汤姆谈吉他是为了撩妹,谈钢琴是为了表演,打网球是为了娱乐,反观灰太狼什么都会,但都是为了抓羊。而研究那么多药剂,那么多机器人,追求就是为了抓羊,这让人觉得很不真实。另外,灰太狼吃不到羊时候吃的是什么?草,水果,青蛙。我们先不说灰太狼抓不到羊,那兔子你怎么说也可以抓到吧,兔子抓不到,鸡这么说也可以抓得到吧,实在不行,鱼也可以吧。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呢。而喜羊羊对灰太狼的又是什么态度呢?喜羊羊从来没有把灰太狼当成朋友,他们之间就是纯粹的敌对关系,如果灰太狼消失,所有的羊都会高兴,没有人会想念灰太狼。这和猫和老鼠是不一样的。

而猫和老鼠中,猫鼠合作其实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但是在喜羊羊与灰太狼中只有在电影中才会有这样的情节,不然喜羊羊与灰太狼就演不下去了。这就导致故事的剧情比较俗套。汤姆和杰瑞的故事中,很多的故事很难猜到下一幕是什么情况,眼前可能是对难兄难弟,转眼间反目成仇,表面上两个人敌对关系,下一秒可能就感动到抱在一起。相同的故事情节却多遍。一次杰瑞帮助马戏团狮子回家,最后欢送狮子上船,而另一次马戏团的熊跑出来,汤姆最后和熊在月光下翩翩起舞,一次海豹逃出来,最后汤姆代替他进了马戏团,而且还挺享受那种感觉。而喜羊羊与灰太狼很多的故事其实一开始就可以猜测出后面的结果,要么就是某羊闯祸,然后闹矛盾,被灰太狼抓住,最后痛改前非,让人大致可以猜出下一幕剧情。每次的剧情可能是因为嫉妒,因为懒惰,但是换汤不换药,看多了也会产生疲劳感。说白了,就是没有创意了。

喜羊羊的大电影剧本也是单调,每次都是对付一个boss,从第三年就按照虎虎生威的剧本改造了,一个boss,狼羊合作,最后胜利。没办法,观众不是傻子,看多了可能可以感觉到,越看越无聊,越看越没意思,最后觉得弱智也是无可厚非。


user avatar   bing-nuan-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不说别的,只看动画就知道完全不是一个等级。

汤姆猫看起来Q弹,有肉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夸张又有喜感,整只猫非常生动有弹性,有血有肉,把猫是液体的既视感表现的很到位。你可以感受一下,猫和老鼠的随便一张截图都是有“动势”的,就真的像是一个动态的瞬间凝固了。

而喜羊羊跟它比动作就僵硬了很多,整只羊都是僵的,没弹性,动手就是动手,身体其它部位纹丝不动。所以看起来就不生动。它的截图就只是一张图而已。

然后其它的剧情,配色,配乐等等,猫和老鼠也是完胜的。当然喜羊羊也很好,中国动画需要从无到有到好的过程,但是目前的水平确实没法跟猫和老鼠比。


user avatar   pansz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猫抓不到老鼠不会死,有人养着,所以猫不是弱势群体,只是生活之余顺便抓抓老鼠。猫被欺负只是好笑,但不会让人悲哀。

格格巫只是讨厌蓝精灵,但他不抓蓝精灵也不会饿死,人家作为巫师,是体面人,本身不愁吃穿,闲暇之余捣鼓一些药水。所以他抓蓝精灵就算吃瘪,也只是好笑,不会让人悲哀。

而灰太狼抓不到羊就会饿死,包括红太狼也会。光头强砍不了树也会失业,没有谋生手段而且也不敬业。——这些主角,是弱势群体。

拿灰太狼跟光头强这种弱势群体当作笑柄来编故事,等同于把弱势群体当反派boss来打,那就是良心坏了,价值观特别的歪

--

所以喜羊羊的问题之一就在于灰太狼没有任何合理收入,甚至没有理由说明他能正常活下去,光头强也是一样,职业伐木工人不砍树他靠什么活下去?

--

当然,其实还有其它问题,比方说猫和老鼠这部剧的素质,它是纯粹的哑剧,换句话说,它需要用图像传播全部信息。也就是说,猫和老鼠的画面,具有更大的信息量。而喜羊羊需要借助语言才能描述清楚剧情,它在图像上的信息量相对偏低。——制作哑剧实际上对动画水平的要求更高。

不过我依然还是认为动画水平问题算次要因素,毕竟,蓝精灵跟葫芦娃也不是哑剧,但素质相对较高。

而葫芦娃就不存在价值观问题:蛇妖她并不是吃葫芦娃为生,靠山吃山所有的东西都能吃,而且还掌握超强玉如意,给人感觉她本身并不是弱势群体。她并没有欺负葫芦娃的主观必要,那么这种时候,打蛇妖就不存在价值观问题。

反派必须是强大的,而不能是弱势群体。

从我的角度来看,这部剧的价值观就是歪的。我们可以因为文学性强而称赞某些价值观极歪的文学作品,因为那文学作品是给成年人看的。

然而,作为儿童向的动画片,传播如此歪的价值观(欺负弱势群体)实属不应该。——你今天看了喜灰跟光头强,明天可能就会是校园霸凌的主力或者帮凶,因为,欺负弱势群体已经刻在你的记忆中了。


user avatar   XieMoY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喜羊羊是怎么火起来的,大概在2005-2007之间的某一年,出了个政策,电视台不能在黄金时段播出进口动漫。然后呢,国产动漫一下就播完了,那么全国的几十家少儿频道找来找去,只有喜羊羊这一部动漫有这么长质量也勉强凑合。可以填下这个时间段,于是全都开始播喜羊羊了,然后就火了。


user avatar   zhan-yu-98-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看猫和老鼠长大的人掌握了话语权。

很奇怪的现象是,一群成年人在那里讨论什么动画片好看,却完全不顾小孩子的感受。你们扯那一堆,再多的理由,难道就能代替孩子作出选择了?现在的智能电视上可以自由选择动画片,有兴趣的人可以去统计一下,孩子们看猫和老鼠这种古董级动画片的次数,与看喜羊羊这类新兴动画片的次数。对了,切忌不是总播放次数,一是因为年代积累问题;二是因为新兴动画片通常集数及伴生作品太多,分散了点击数;三是因为有很多成年人装嫩是不是点出来回忆一下。要统计就公平一点,找几个孩子,在能自由选择的前提下,统计一下他们看那种片子的时间更长。

不可否认在当时那个年代这种动画片是经典,但是人不能躺在历史上睡觉,时代在发展,新事务总是有进步的,某些人看不见进步,总是忽视这种进步,一味的厚古薄今,这不是什么好事。

可以想象一下,再过几十年,等这些看着猫和老鼠长大的人都作古了,一群从来没有看过猫和老鼠的人来讨论动画片,偶尔有几个人神神秘秘的掏出一部上古经典动画片,会有几个人感兴趣。这就好比甲骨文对中华文化有巨大的影响,但是排除文物价值,如果现在有人称颂甲骨文的伟大,非要说甲骨文超过现代文字,非要让你去学甲骨文,有几个人愿意?

任何经典都是有前提的,你不能无视前提一味的抬高经典,贬低新事务,你这样做谁还愿意去发展新技术?难道让大家都去模仿猫和老鼠那种,连配音都没有,配色也很难看的影片?当时的技术做不出更好东西,这是前提条件,他们是经典,是位于这个前提条件之下才是经典,这不等于先进的技术就一文不值。我们可以说,如果排除各种先进技术的加成,猫和老鼠比喜羊羊强,但不要忘记那是排除了先进技术加成的,而事实上喜羊羊就是用到了很多超过猫和老鼠的技术,所以如果公平比较,现在几乎所有的动画片都比猫和老鼠强。这就好比现在一个普通大学生的科技水平都超过诸葛亮一样。不是说贬低了诸葛亮,而是因为有了时代加成。


user avatar   iyamusic 网友的相关建议: 
      

《猫和老鼠》,这部荣获了7次奥斯卡提名,80年了都还经常被引用和翻新的经典动画片,可谓是很难超越的一部传奇。它的成功绝非偶然。主人公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动画界丝毫不新奇。视觉上的暴力升级,虽然是它脱颖而出的原因之一,但也没有到举世无双的地步。毫不夸张地说,音乐就是成就了《猫和老鼠》的主要原因之一。

(注:这里所谈的《猫和老鼠》特指1940-1957年间的HB版本,也就是大多数人的“童年”,具体请见文末说明)


注意,我的用词是音乐,而不是配乐。


配乐,一般是为了配合情节发展,起到烘托气氛、铺垫情感和辅助叙述的作用。在《猫和老鼠》中,它的音乐不仅配合情节发展,还是主角汤姆和杰瑞的“语言”;同画面一起主导了故事的叙述;从听觉上制造了和视觉,甚至超过视觉的戏剧性效果。

音乐的这些功能,也正是它的曲作家 斯科特·布拉德利(Scott Bradley)坚信的:“动画音乐的未来,应该是故事和音乐同样重要,且相互依赖支撑。”


虽然你可能不熟悉曲作家布拉德利的名字,但是他的作品你肯定听过。他的大胆创新和音乐的写作技巧,是古往今来学习动画配乐的学者都一定会研究的。


今天这篇文章,就和大家简要分析一下《猫和老鼠》的音乐到底“暴力”在哪?布拉德利又是如何从暴力中“保护”观众,让我们反而觉得幽默?又是如何用音乐把无声的主角变成“有声”?


“重量、暴力和痛苦”


《猫和老鼠》,与其他同时期的动画片一样,是围绕着两个对立的主人公而展开的故事。而它脱颖而出的地方,就在于猫和老鼠之间的互整非常“暴力”,让那时正在面对全球冲突的美国观众找到宣泄。


可曾想过,现实中的我们很难去感同身受一只猫或一只老鼠所经历的事,那更何况是屏幕中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没有任何相似的猫和老鼠呢?况且,动画里的剧情通常都很夸张,我们都清楚那是不真实的,可作为观众的我们,又为何可以感受得到猫和老鼠所经历的一切呢?但是,如果我们感受不到汤姆被耍的疼痛、杰瑞逃亡的危险,那这动画的乐趣也就荡然无存了。


巴黎第三大电影与视觉研究院(IRCAV)副教授、作曲家米歇尔·希翁(Michel Chion)曾说过,当我们在电影中看见一个东西掉下时,它所产生的声音必须要让我们感受到“重量、暴力、和痛苦”,我们才能感受到这个画面的真实感。因为画面中的物体毕竟不是实物,是没有重量或体积的,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声音才能感受到它的重量和它的下落所带来的影响;通过声音让我们相信眼前的画面,从而感受到剧情。


他指出,在音乐中,“重量”通常可以通过乐器的音域来表达;“暴力”可以通过复杂或快速的旋律来传递;“痛苦”经常通过刺耳不和谐的和弦和声等来表达(当然这也不是唯一的方式)。


在《猫和老鼠》的音乐中,我们不难听到类似这样的运用。音乐与画面的同步叙述,不仅让剧情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从听觉上增强了视觉的真实性,更是巧妙地补充了画面以外的故事,让暴力更加“暴力”,从而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这份“暴力”。


猫的协奏曲(Cat Concerto):



比如,在“猫的协奏曲”(Cat Concerto)中,当杰瑞第一次从钢琴白键下探出来脑袋看情况的时候,汤姆的手突然从中音区域跳到高音区域,反复弹同一个白键来“捶打”杰瑞。


从画面上来,我们并无法确定汤姆捶打杰瑞的手指用了多大的力气。但是,从音乐上,我们听到这个用来捶打杰瑞的“音”,音量比汤姆之前弹的部分要大声,音高也要更高,从而感觉出了汤姆捶打杰瑞的手力比刚才演奏的力气要大。


随之,杰瑞开始在白键下到处乱蹿,从右跑到左,左跑到右,音乐也随着杰瑞的步伐,音高从高到低,从低到高地来回反复。这一段旋律由于指向性不明确,让我们感受到了杰瑞的慌乱。


而这流水般轻柔的旋律线条和紧接着汤姆双手按下的终止和弦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样的反差让观众直观地“听”出了汤姆的用力,从而体会到了汤姆的愤怒。



获得了第一个胜利后,汤姆继续认真地演奏钢琴曲。此时的杰瑞在钢琴内部,被汤姆的演奏“弹”得四脚朝天。音乐主题的重复,让观众“听”出了汤姆整了杰瑞一次又一次。同时,我们也感受到汤姆的心情越来越好,因为它演奏的节奏越来越欢快,音域越来越高,主题也越来越明朗。


好不容易,杰瑞被“弹”出了琴槌和琴弦的区域,这一段折磨暂时告一段落。不服输的杰瑞抓起了两个琴槌,开始了新一轮的旋律。杰瑞拿琴槌锤出的这段篇章,速度更快,节奏更紧凑,音域也更低。这和刚刚结束的汤姆的演奏再次形成了对比,让我们听出了杰瑞的愤怒和要整回汤姆的决心。

这段旋律继续发展,紧张的情绪越来越浓。终于,这段旋律结束在了两个属和弦上,音乐上制造出了急需被解决的听感。正在汤姆以为这段较量终于要结束的时候,杰瑞突然又开始了新一段的“捶打”。

这一次的旋律,主题和之前一样,但却升调了,这意味着它们之间的较量再一次升级。这段旋律再次结束在两个听似急需被解决的和弦上。

当我们(和汤姆一样)再次以为这是终点的时候,旋律再一次响起,并且调再一次升高。虽然画面上已经看不到杰瑞,但我们根据同样的旋律动机可以判断出,毫无疑问,杰瑞整汤姆还没整够。但是这一次,属和弦终于被解决了!音乐的结束,让我们知道这场闹剧终于到此为止。

有趣的是,在很多片段中,我们并没有看到杰瑞和汤姆同框出现。如果单从画面的角度看,有些画面就像一只猫在演奏;或者是一只老鼠在钢琴里翻滚。正是通过音乐的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我们才知道这是两个角色之间的较量,并且它们的矛盾在持续升级中。


我们通过音乐、音高、旋律、主题、节奏、速度等音乐元素的变化,直观地感受到了汤姆锤杰瑞的“重量”、杰瑞一次又一次升级的“暴力”、和汤姆最终被整得半死的“痛苦”。


越暴力,越让你好接受


布拉德利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他能用音乐让猫和老鼠之间的火药味更加升级,碰撞更加暴力的同时,也能用音乐做足了铺垫,让暴力发生的时候,观众更容易接受,不会感觉到太突然或者引起不适。这样的双管齐下不仅增加了剧情的趣味性,而且巧妙地将夸张的“暴力”转化为捧腹一笑。


他是如何做到用音乐让“暴力”升级的呢?答案就是布拉德把音乐和音效很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可能很多朋友会把音乐和音效当成两种很不同的东西。的确,音乐的定义是有规则的声音组成的,并且通常有一定篇幅的声音;而音效可以是无规则的声音,也可以是很短促的,通常用来辅助视觉效果。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音乐和音效的课程往往也是分得很开——音效一般归属于影视方面的声音制作。


《猫和老鼠》中布拉德利打破传统音乐思维的一点就在于:他并没有把音效和音乐区分成两种不同的东西。他不但不排斥音效,反而很巧妙地将音效结合在自己的作曲当中,甚至会用音乐去加强音效的效果。


浪漫小夜曲(Solid Serenade):



比如,在“浪漫小夜曲”(Solid Serenade)这一集里,当杰瑞跑到水池旁,把水池中的水抽空,只剩下一堆碗碟时,观众已经预感到汤姆马上要有危险了。这时,布拉德利弹了一个很不和谐的和弦——“惊悚和弦”(由于布拉德利经常会用这种很不和谐的和弦,有学者把布拉德利的这一手法统称为“shock chord”,这里直译“惊悚和弦”,作为布拉德利的作曲技巧特色之一)。


在这个惊悚和弦的基础上,布拉德利又加了个快速的鼓声(drum roll)来将紧张的气氛推到最高潮,直到汤姆脸部直击碗碟的音效出现。在汤姆脸撞击完碗碟之后(这也是这部分视觉上的最高潮),这个惊悚和弦又弹了几次,表示这个撞击的痛还在持续,让观众更深刻地体会到汤姆的痛,有效地放大了视觉上的痛苦。


在这集的下半部分,当汤姆追着杰瑞跑时,我们听到弦乐一直在重复弹一个由三个音符组成的动机,这个动机在重复中逐渐降低音高,由此来暗示观众我们在正在逼近一个故事的转折点。同时,布拉德利也用长号的声音来暗示观众——危险(大狗)即将在前方出现。


果不其然,最终汤姆跑到了被它自己捆绑的大狗跟前。这时的音乐来了个渐慢的滑奏,让观众预测到汤姆即将停下追杰瑞的步伐。

在滑奏的结尾,我们听到了由管乐和木管启奏的一个和弦,这个和弦正和之前汤姆在唱“Is You Is, Or Is You Ain’t My Baby”时被打断的那个和弦是一样的。这样的音乐暗示,让观众可以预感到,接下来大狗要和汤姆算一下之前汤姆欠下的那笔账。


这样音乐上的铺垫,一方面放大了音效出现时的效果,把剧情更加推向高潮,让视觉上的冲击更加强烈;另一方面也让观众能够很自然地预测到接下来即将发生什么,从而做好心理准备,接受更大的暴力冲击。更有趣的是,布拉德利通常会将音乐上的撞击提前1、2秒钟——让观众“先听到再看到”这一动作。


也就是说,布拉德利在用音乐放大动画里的“暴力”的同时,也在用音乐“保护着”观众,让观众预知要发生什么,先听到再看到,来缓解视觉上的冲击。


用音乐“说话”

《猫和老鼠》和当时许多大制作的动画片最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它几乎没有台词,除了汤姆猫被整到很严重时的尖叫和嘶吼(顺便说一下,早期汤姆的声音都是它的制作人William Hanna自己配音的)。


虽然主人公的表情和动作可以一定程度上传达给观众他们的反应,但是布拉德利用音乐铸造了一条让我们可以直接了解到人物内心想法的桥梁。


和语言一样,音乐是有一定的逻辑句法规则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乐理”。可能很多朋友听到这个词就有一点抗拒心里,觉得像数学一样,需要去学习,很难掌握之类的。


其实,就算一个完全不懂乐理知识的人,他也是能“感受到”乐理的。


比如,大调的音乐通常让人感觉比较明亮开朗;小调通常让人感觉比较伤感、灰色一点;有些和弦让人感觉不和谐,需要被解决;交响乐的最终会回到一级和弦让你感觉到它结束了,等等。

真假猎犬(Puttin’On The Dog):


正是因为音乐存在了一定的逻辑,所以音乐也可以像语言一样,让观众领悟到主人公的思想和心理。在“真假猎犬”(Puttin’On The Dog)中,当杰瑞被汤姆追的时候,布拉德利用“无调性音阶”的十二音体系来演义杰瑞的脚步声(图a)。和我们熟悉的有调性音阶(比如大小调)不同,无调性音阶指向性不强烈,换句话说,听觉上,我们无法预测下一个音/和弦应该是什么,就像我们无法预测杰瑞要往哪里跑,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它是否会被汤姆抓到?我们都不知道。而杰瑞的心理也正如这无调性音符所暗示的,它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毫无思绪地只知道一阵乱跑。



类似这样的音乐隐喻在《猫和老鼠》中无处不在。布拉德利曾在自己的文章“Personality on the Soundtrack”中提到,贝多芬的交响乐作品,不止步于模仿每一个角色的声音;而是会用音乐去赋予每一个角色它独特的性格。这也正是布拉德利所崇尚的。


因此,在他的作曲中,他会更侧重去抓住每一个角色的性格,以及在当下的动作和情绪等,而不是像一般的曲作者那样,用音乐去烘托一个整体的氛围而已。

引用现有音乐区分不同纬度的空间


在《猫和老鼠》问世之前,动画配乐经常会大篇幅地引用当时的流行音乐或现有音乐。引用前人的音乐是能让观众明白音乐想要表达什么的最快捷的方式。


假设我们在餐厅听到生日快乐歌的时候,我们会知道今天餐厅里有人生日了;结婚的时候会放结婚进行曲;哄小孩睡觉时候一般唱安眠曲;葬礼的时候会放葬礼相关的歌曲……同理,很多已成型的歌曲,被人熟知后,便生成了它独有的定义。


在“偷懒的猫”(Sleepy-Time Tom)这一集中,布拉德也通过对众所周知的歌曲的的改编,来传达汤姆的感受。比如,当汤姆猫努力保持清醒的时候,背景音乐却是摇篮曲的改编,这让我们知道,汤姆猫其实非常困了,想睡觉了。


但是,和其他同时期的动画片相比,这样的引用在《猫和老鼠》中并不多见。布拉德利并不喜欢引用音乐,他更喜欢写自己的原创音乐。因此,他的引用通常都很简短,并且会故意和自己的原创音乐隔开。

不过,《猫和老鼠》中也有出现过大篇幅的音乐引用,但是这样的引用通常是布拉德利特意为了剧情所创造出的另一维度的表演空间。


在“浪漫小夜曲”的开场里,汤姆用低音提琴演奏并演唱了 “Is you Is, Or Is You Ain’t My Baby”来表达自己的爱意。


它的低音把杰瑞从床上吵醒了;杰瑞随之跟着汤姆弹的每一个音开始震动,导致了它最后的生气,用苹果派两次砸向了汤姆的脸,才让它停止了演奏。毋庸置疑,杰瑞这样打断的行为也惹毛了汤姆,让汤姆又开始追赶杰瑞。这时,我们听到音乐一下子由引用音乐转向了典型的《猫和老鼠》的音乐。

这两种音乐之间停顿了几秒钟,可见布拉德利把两种音乐风格区分得很开;而且这里,他选择用引用的音乐和原创音乐作为对比,来区分剧中的表演空间:引用音乐之处是剧情中的汤姆虚拟的表演空间;而他的原创音乐则用在剧情的自然发展空间中。


幽默的音乐不需要好听

对《猫和老鼠》最重要的,无非就是两个字:幽默!


布拉德利曾在自己的文章“Music in Cartoon”里调侃道:“我的部分是最简单的!我只需要写‘搞笑的音乐’就可以了!”


但事实是,搞笑的音乐并不简单;它也是严肃的音乐。他认为音乐的搞笑源于它破坏了常见的规律,比如在弹一个C大调音阶时,你在最后突然弹了个C#,那大家就会觉得好笑了。布拉德利的搞笑方式,就是在常规的音乐手法上,加上创新的和声方式或者打破传统的乐器编排,来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从而博得观众一笑。


文章中,他举了这样两个例子。如果你只是弹一个D减七和弦的分解,这听起来就是普通的和弦分解,没什么特别。但这时候,如果同时在底下加一个A减七和弦的分解,也就是形成四度音的音阶,并且加快分解的演奏速度,这时候这个旋律就变得很有趣,不和谐的感觉加重了,同时音乐也比较现代了(四度音是比较现代音乐中的运用)。


再比如,你可以弹一个简单的半音阶上行,左右手八度(图b),来表达主人公向上蹿的动作。但这样听起来就像练琴一样无聊了。如果这时候,我们右手弹G和C,左手弹B和D#,同样半音阶上行(图c)。如此一来,同样是半音阶上行,人们可能会被你的和声误导得听不出来。同时,图c出来的效果却比图b的紧张感、不和谐感,要强烈了很多倍。


用布拉德利的原话说:如果你尝试这样演奏(图c),“小心你的邻居可能会从窗户给你砸鞋子过来!到时别怪我!”



如果你在乐器上尝试了这两种弹法后,你可能会说图c的弹法,弹出来确实不好听。的确,图c的和弦是不和谐的。但是再次引用布拉德利的原话:


“别忘了,这里我们是在努力让音乐听起来(和画面一样)滑稽,音乐是不可能同时滑稽又美丽。”


布拉德利在音乐技巧上的纯熟,和他大胆的尝试,使他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独特的“搞笑”风格,供世人敬仰。


毫不夸张地说,成就《猫和老鼠》这部动画片的不仅是视觉上的幽默和夸张,更是音乐上的创新。音乐的角色不再停留于“背景音乐”,它也可以像“音效”一样来凸显画面效果;可以像“对话”一样来叙述主人公之间的故事和画面外的剧情;它可以比视觉更暴力更幽默,让“暴力”更“暴力”的同时,也能帮观众更舒服地接受“暴力”。


而关于作曲家布拉德利,他留给我们的音乐语言和独特犀利的音乐触觉,也不是一篇文章就可以解释清楚的。除了文中提到的这些,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他在选择乐器时的大胆和果决。


很多作曲家,配乐家都认为得用大交响乐团演奏出来的效果会是最饱满的;但布拉德利并不觉得;很多时候,他并不怯于用单个乐器来诠释角色。他和其他作曲家很不同的还有一点,就是他觉得没必要一定要围绕着一个主题动机来创作。


他特别喜欢创作,喜欢为同一个角色,根据每集的故事变化,创造出许多不同的动机、不同的音乐。所以哪怕你看了无数遍《猫和老鼠》,你可能都还是哼不出其中的一段音乐。


布拉德利的音乐、《猫和老鼠》的音乐,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太多了。除了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些点,还有它完美融合了古典音乐、爵士音乐、流行音乐等多种元素等等。


一篇文章只能略点皮毛,但希望至少大家以后去看《猫和老鼠》的时候,可以多留意一下它的音乐,那也足矣。


user avatar   UNSC7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但凡有一点鉴赏能力都不至于问这种问题


user avatar   da-di-de-yong-b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简单一点。猫和老鼠有饲养员。人类。冰箱。

只是多吃少吃的问题。

羊和狼。只有吃和饿的问题。

而且完全改变了狼的食谱。猫和老鼠的食谱改变了吗?


user avatar   fatfox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动画和动画是不一样的。

你们可以B站搜一下《猫的协奏曲》,这部一共7分半钟,花了150个人18个月制作。

我很怀疑整个《喜羊羊与灰太狼》一共有没有花这么多成本。

注意是从开始的米高梅狮子吼到最后的The End,一共7分半钟。

这一部拿了1946年奥斯卡最佳短篇,那个时候中国大概是刚打赢日本还没打解放战争。

70多年了,再看,还是经典。保守估计,再过200年,我们都死光了,这部被子孙后代翻出来,还是经典。

配曲是《匈牙利狂想曲》,李斯特名作,整个音乐演绎严格按照乐谱来的,Tom暴打Jerry那段,看似出戏,其实谱子里面允许演奏者自由发挥。

动画-音乐-乐谱完全合拍,这得是什么样的镜头控制能力。

每一帧,也就是每一张画,动作神态键位,都得和乐谱对得上。

你可以试试不看画面,只听,整个音乐演奏是很不错的,你甚至都想把Jerry打出去,因为制造了噪音,非常不爽。

这是喜羊羊与灰太狼能比的么?人家就是糊弄一下孩子而已。

《猫和老鼠》可是拿了七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的历史级作品啊……




     

相关话题

  这是什么品种的老鼠啊? 
  美媒报道「奥密克戎或源自老鼠」,有哪些科学依据?真实性如何? 
  如何评价国产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 
  老鼠人和蝙蝠人是什么梗? 
  100 瓶水其中有一瓶有毒,用老鼠试毒老鼠试后 7 天会死掉,需要多少只老鼠才能试出哪瓶水有毒? 
  美媒报道「奥密克戎或源自老鼠」,有哪些科学依据?真实性如何? 
  如果某天让你来写《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大结局,你会怎么写? 
  如何评价国产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 
  为什么《猫和老鼠》被称为经典,而《喜羊羊与灰太狼》会被很多人说弱智? 
  都说农民不容易,可农民伯伯都是好人吗? 

前一个讨论
某高校一男生疑似因「性欲影响学习」自宫,是否属实?目前情况如何了?
下一个讨论
小红书申请元宇宙商标被驳回,为何越来越多的公司申请元宇宙商标?元宇宙的实际应用价值在哪?





© 2025-01-0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