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本片辱华都观众都疯了么?
中国电影人取悦西方的最佳途径就是满足他们的猎奇心。
本片没有。
这太可贵了。我实在不明白那些喷导演辱华的人怎么想的。你们忘了还是没看其它电影?这叫辱华?我甚至觉得本片是主旋律。集体主义要比个人主义更智慧,更正确,更合理。集体主义是博爱,分担了它人的苦难,分担了它人的罪恶;个人主义则是自私的的,自利的,愚蠢和盲目的。
哪里辱华?哪里猎奇?
上坟仅仅略微提及了哭丧,烧纸。要知道中国传统上坟让西方嘲笑和惊讶的地方很多。导演没有去夸张和丑话。贾樟柯可是在葬礼上让国人跳国标的。闹婚随便一条新闻借用一下就能震撼圣丹斯。
按摩就拔罐,没刮痧,没火疗,没冰火两重天。有人一个刮痧能拍一部电影。
婚礼朴实甚至保守,没有闹婚,没有欺负伴娘,没有羞辱夫妻,没有劝酒耍酒疯。这要是换个导演一心想得奖那种,能把中国婚礼拍的让西方人崩溃。在me too 运动的时代,没加点羞辱伴娘的情节真是手下留情。
奶奶端庄美丽,不是宋丹丹的小脚老太太。还是退伍军人,活的很好很健康的解放军。所有出现的国人或许性格略有瑕疵,但没有任何人看上去丑陋,土鳖。这在同类型片中从没有过。其它的每部里面都会有个别华人怪咖。
干净的医院,英文流利英俊的医生,整洁的酒店,热闹的街道,温馨的住宅……没有人重男轻女,没有人崇洋媚外或洗脑般的爱国。
等等等等……这种善意很多人觉得理所当然,可是有太多那种需要在美国被认同,需要西方舆论造势,需要票房,需要获奖的导演,他们都缺乏这种善意。
这就像一个人有优点有缺点,放大哪一面,放大多少,都是真实的他,都不为过。就看你想怎么介绍他。要知道以上任何一点只要放大处理,选极端点来描述,都足以让西方观众满足他们的猎奇心。也足以成为西方嘲笑中国的武器和谈资。
我看过许多美国制作的华人电影或电视剧或纪录片,他们总是忍不住把某些猎奇点放大,该片没有。
在今天中国四面楚歌的环境下,有这样一部温馨善意的电影来向西方介绍中国,真值得庆幸。它的文化输出力度,相当于十五个战狼,二十七个吴京。
它在美国取得的票房,创造了奇迹,是一匹黑马。要知道本片一半以上都是中文。
在这里,感谢美籍华人三姐妹。东风系列,华为中兴,5G两路重要,你们也重要。现在的流行骂搞艺术的,捧科学家。
本片有几个点印象深刻。
1:酒店前台。
自来熟是东北人特性,也是西方人的禁区。
酒店前台对美国人的追问代表许多对西方好奇的中国人。
“美国好中国好?为什么回国?还是美国好吧?”
对隐私无理的追问,对陌生人的自来熟,对美国的好奇和盲目的崇拜……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这种咄咄逼人的提问在中国无处不在。就像问你爱不爱国,就像逼你在网络平台上说爱国。
很累,很累,女主角一样很累。
2:饭桌会谈。
“咱们也不是一无是处对吧?”“那当然啦,北京烤鸭做了多大贡献,是吧。”
这段饭桌上亲戚对质是本片经典。也是国外转发播放最多的片段。可见这段对话展现了许许多多外籍华人的内心。
亲戚嫉妒对方移民美国,强调国内赚钱容易,可正想方设法要把孩子送到美国去。这种矛盾心理在中国非常普遍。一边骂美国,一边想方设法移民,一边赞美祖国,一边在美国宣誓效忠。这是国内人的痛苦。
当主角父亲说,我们算不上中国人,我们是美国护照。饭桌的氛围进入冰点。这时其弟弟说到,不管到哪,我们永远是中国人。气氛缓和。这是外籍华人的痛苦。
我们可以把这个饭桌想象成网络,我们就是周围的食客。当有人说自己不是中国人时,网友会如何?当他说我永远是中国人时,网友又会如何?
这个时代很多人恨不得逼所有人的海外华人表达自己爱国,或逼他们说自己不是中国人。这太矛盾了。
需要对方时,他们就强调他们是华人。比如好莱坞往事,他们就骂美国人歧视李小龙。当不需要对方时,他们就强调他们不是中国人。比如国内赚钱的外籍华人。
这些人和那些蟑螂一样,只有“我是土生土长的XX人”才有资格发表言论。当然,你要发表的不合他的意思,他会说:“那你走啊,别待在国内。”
无懈可击。
这是当代中国人的矛盾心理。也代表许许多多外籍华人的矛盾。也是社会的矛盾。
我希望华裔三姐妹能加油,让这种矛盾逐渐消失瓦解。
你可以中国国籍,你可以美国国籍,这不是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