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夏,我应朋友之邀前往上海,在查询了路线以后特意留了两天时间转悠了一下路途中的南京,当然,作为穷人,主要内容也就是尝尝正宗的鸭血粉丝汤和逛逛博物院。
在南京博物院的门口,有一对人数几十人的小学生,看上去不过三四年级之龄,天真活泼,伶俐烂漫,穿着统一制式的白色短袖衬衫,男生的脖子上还打着一个将气氛拔高到了贵族阶层的小领结。
他们坐在博物院前的台阶上,三三两两的讨论着什么,可能是我闲来无聊,或者是出于某种对童真的好奇,经过旁边时,我特意逗留倾听了一下他们的话题,琢磨着说不定能从新一代专业人士嘴里知道奥特曼与铠甲战士的最新消息。
结果却是我唐突了,这些货真价实的小学生们在争论着历史话题,有明有宋,有唐有清,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两个小男生在辩驳南方南宋南京之类的问题时不知怎么扯到了马上,其中一个小朋友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脱口就说了一句皇帝与臣子对马数量进行讨论的文言文大意,经过我后来的查询,确认了他说的是《旧五代史—明宗纪》中,明宗与范延光的对话:
帝于便殿问范延光内外见管马数,对曰:“三万五千匹。”帝叹曰:“太祖在太愿,骑军不过七千,先皇自始至终马才及万。今有铁马如是,而不能使九州混一,是吾养士练将之不至也。吾老矣,马将奈何!”
小朋友们在说什么我已经不记得了,因为那时候我已经走神了,我想了很多事,我想起了在我的小学,看两页少儿版《上下五千年》就可以吹一年的时光;想起了偷偷抄两段成语故事就可以参加竞赛的岁月;我还想起了明朝时期的“南北榜”。
南北榜事件,简单的说就是一次全国性统一的招考中,排在前面五十位的名次都是清一色江浙人士,这令北方士子极其不满,认为主考官舞弊,结果皇帝朱元璋下令再次审阅后,发现北方士子的考卷水平仍然拉胯,前五十名都是才学入取,后来没有办法,自朱元璋后,明朝科举南北分开录用成为定制,这应该是最早的“地区分卷”。
这件事说明的是什么?是经济的发展对教育水平的强力促进作用!
风花雪月也好、阳春白雪也罢……优雅舒新的文学气息,是需要教育氛围熏陶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长居芝兰之地,自然能举手投足都是谈笑有鸿儒的风采,这样的物质条件才能造就出浓郁厚重的文化氛围,这样的文化氛围才能延续久盛不衰的高山流水之文风。
回到问题上来,江苏作文之所以常年令人爱不释手,每每让人耳目一新,就是这种平均水平极高的文化教养水平所塑造出的,也只有这样发达的经济实力养出来的高雅知识青年,才能担当的起高赞回答里那句“守住了文学阵地”。
责任与能力要相配,其他大部分省份,尤其是我成长的西北内陆,本身就是南北榜里的劣势一方,我的同学在上小学的时候嘴里是绝对拽不出《旧五代史》里的东西的,让他们跟江浙成长的南方士子不分题型的同台竞技,那整体而言,无疑是不公平的,望其项背尚且艰难,自然也不能指望我们去守护什么文学阵地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圈子,有圈子的地方就有乐子。
年少的我以为我不会追星,不会相信了解星座,不会在一个满是不确定的地方找确定。
事实证明,青春期以后的我叛逆了过去的自己(好耶~)把这些个都试了一遍。
圈子再烂也有乐子(也不是很烂hh)
下一次想试试在猪圈里打滚(无端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