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雷军「在小米参与和推动下,中国山寨机已被彻底消灭」? 第1页

  

user avatar   ghostwolf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山寨机没有被彻底消灭,打开拼多多,手机标签下排名第一的就是个山寨机VOVG X23!类似的几百块钱的山寨机很多的,HOVM的热门机型都有山寨的。



在小米的参与和推动之下,中国的山寨机已被彻底消灭,中国智能手机、智能硬件品质越来越好、价格越来越实惠,这个世界,因为小米,有了一点点变化!

这句话除了山寨机已被彻底消灭外没问题。

1.小米推出手机的时候,山寨机已经过了巅峰开始走下坡路了,根据市场调研公司iSuppli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市场的山寨机出货量达到顶峰的3320万台,2010年出货量约为2420万台,下降了近30%。2010年山寨机就由盛转衰,此时的雷军还在黄章的办公室里喝可乐。对于山寨机来说2009年是山寨机辉煌的顶峰同时也是痛苦的开始,因为联发科在智能手机初期掉队了,做智能机的要求更高了点。

2.消灭山寨机需要足够的数量去替代,需要铺设到四五六线城市的渠道,这些都是小米所做不到的。在早些年OV的线下渠道都铺设不了那么广,各种移动的营业厅可能更靠谱。但是小米也是有作用的,小米的出现让中华酷联那些机器的价格什么都下来了再加上运营商补贴,山寨机就更难混了。让山寨机边缘化是所有厂家共同努力的结果,红米这样的产品起的作用还是不小的。

3.山寨手机边缘化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品牌意识,产品认知,消费观念在这些年大大提高了。


更长的内容可以参考这篇。


user avatar   wjn20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小米的参与和推动之下,中国的山寨机已被彻底消灭”——

作为曾经的山寨机供应链从业人员的我,听到这句话浑身直冒冷汗,感觉自己好像曾经是黑产产业链中的作奸犯科小人一样。

对于这个发言——我!有话要说!

2018年的时候,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山寨机的回答。也是因为这篇回答,我进入了数码圈。大家要是有多余的时间,不妨浪费你的宝贵时间看看:

为什么会有“山寨机”?

山寨机的出现和形成,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本土制造业的崛起,与中国人民的消费需求爆发所契合而形成的产业萌芽。

2000年之后,三大运营商一直在努力推动3G网,但实际情况是进展缓慢。实不相瞒,终端价格太贵就是主因之一。

当时中国市场上销量前五的手机都是国际品牌:诺基亚、三星、索爱、摩托罗拉……TCL、波导、联想等国产品牌销量低的同时价格还便宜,在洋大人面前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更别说正面交锋了。

当时统计手机市场销量都是分为进口手机和国产手机,TCL和波导这些当年的王者,都只是轮流做过国产手机第一。国产手机和进口手机之间的销量差距是多大呢?前五之内没有国产手机的名字。

诺基亚和三星最便宜的低端机都要1000元左右,今天1000元只能买个红米,你是不是觉得那时候这个价格可便宜了?可你要知道,2000年前后深圳房价最贵的罗湖区,房价大概就是5000~7000元/㎡,内地三线城市才几百块元/㎡。

但当时中国消费者对手机的消费需求已经越来越迫切了,大家都意识到有了手机就能随时随地联系上,是提高效率,方便生活的必要配备。可不管进口手机还是国产手机都不便宜,对多数老百姓,特别是内陆小城市和农村的消费者来说,手机依旧是昂贵的消费品。

早期像美国的TI(德州仪器)所提供的芯片方案,一则对资金门槛要求较高,都是200、300万元以上起步,二则对技术的要求门槛也高,芯片公司只提供芯片,硬件和软件都得厂商自己搞。这一来,就只有国外的大公司才具备自己独立开发手机产品的能力。

当时中兴、华为已经在为国外的运营商做定制贴牌机,技术上其实已经做得很成熟,只是对如何做终端市场完全不懂。但这个行业的员工已经发现了商机——手机有非常丰厚的利润。

2002年,浙大博士杜军红从中兴离职成立了龙旗,龙旗不是国内最早的手机设计公司,但之前就成立的中电赛龙、经纬科技、德信无线等,主要和大公司合作。愿意与山寨机厂商合作的都是龙旗、华勤、闻泰这些中型设计公司,因此他们在山寨机行业的名气更大。

在国内的手机设计公司成立之前,韩国已经有很多像龙旗、闻泰这样的手机设计公司存在。当时很多国内品牌也去韩国买方案,然后花大价钱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基本上就卖起来了。现在看当时的模式真是人傻钱多速来,可那毕竟是中国商业的启蒙时代,只有这样的水平高度。

我记得波导买的是法国萨基姆公司的方案,科健直接是进口三星零组件组装。

说白了,国际大厂利用技术垄断,国内大厂利用信息不对称在赚钱。而国内那些小电子厂的老板连英文都不认识几个,哪里知道还有这些发财门道。

当时珠三角的很多电子厂,眼瞅着DVD黄了,无绳电话、MP3、BP机也做不下去了。可他们还得生存,总还得找个新的产品来做。大家都知道手机能挣钱,可牌照拿不到,技术又不懂,方案买不起,这事就没法做。

2004年的时候,联发科推出了的Turnkey Solution(交钥匙)模式全套解决方案,将芯片与手机开发所需的软件平台和第三方软件都捆绑起来。国内的手机设计公司购买MTK的方案之后,不用再自己辛辛苦苦去做软硬件集成开发,开发门槛和周期迅速缩短,研发成本下降,这一下子就为山寨机的低成本开发生产打通了任督二脉。

做一个单款产品的资金门槛一下子降到50万甚至更低之后,电子厂和其他行业的老板一下子都挤进了山寨机行业来。深圳几千家大大小小的山寨机公司老板里面,形形色色,各行各业,天南地北的人都有,甚至还有混黑道的江湖人士。

2004年之后一两年的时间,在珠三角几个城市间,自上而下完整的山寨机产业链逐渐搭建起来。大致的脉络是:

联发科出芯片及解决方案——方案公司/设计公司优化方案,做ID和结构设计——电子厂整合供应链生产组装——国包、省包、地包层层渠道分销——消费者。

经过前面20年的发展,珠三角的制造业水平已经日渐成熟,非关键性的基础零组件完全能够在中小企业生产出来,比如塑胶壳、镜片、按键、电镀件、五金件等等。但俗称“三大件”的屏幕、摄像头、主板,这三样还是搞不定,需要现金全款预定,甚至从韩国、台湾进口。

就10多年前中国的制造业能力,印度现在都达不到,苹果和OPPO、VIVO等在印度的工厂,都是把几乎所有的零组件在中国生产好以后,再整货柜运到印度去组装。莫迪的科技强国搞了好几年,也就是组装速度提升了一点而已。所以这次苹果说要把生产线转移去印度,我只能说祝他平安。

从2004年到2008年,在珠三角特别是深圳,山寨机带来了不知道多少人的创富神话。整个产业链都是加班加点,不停赶工。只能说需求太庞大了,庞大到瞎做都赚钱。而释放这种需求的动力源,就是价格。

说到价格,就不能绕开当时手机生产的“牌照制”。

这个“牌照制”真心是阻碍生产能力发展的绊脚石,也是滋生出山寨机的最大原因。

牌照制的初衷是为了保护中国国产手机产业不被冲击,但正如汽车产业一样,娇生惯养的孩子总是没法茁壮成长。

1998年,信息产业部和原国家计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即“5号文件”):文件明确从1999年起,信息产业部停止外资手机生产牌照的发放;还规定在华外资企业的手机至少要出口60%。

之后5年,信息产业部只发了49张手机牌照。这本意是为了保护国产手机产业的政策,非但没有扶持起中国的手机厂商,反而变成了权力寻租和有牌厂商躺平赚钱的温床。但最后有牌厂商又将自己无法赢得市场竞争的脏水泼到了山寨机头上。

当时国内能拿到手机生产牌照的:科健、南方高科、波导、康佳、CECT、TCL、联想……这些企业要么是国企,要么就是老板人脉非凡。而珠三角那些电子厂老板,不管是潮汕人,还是福建人,或者湖南人……都是泥腿子出身居多,认识最大的官儿恐怕就是个镇长什么的,根本没有那么强的人脉能拿到生产牌照。

拿不到牌照的电子厂老板,就只好找到有牌照的企业买“入网标”,一台好几十块,这就是所谓的“五码机”。还有些胆子大的山寨机厂,直接就是“裸奔”,啥都没有,被查到就被没收,行业内称为“三码机”。

当时几乎有牌照的国产手机都在卖“入网标”,因为这些国产手机大厂拼技术和品牌不如国际大厂,拼成本和效率不如华强北的山寨机小公司,在两面强敌的挤压下,几乎都在亏钱。

但他们就是有资源,可以靠资源(牌照)赚钱。最后很多品牌索性都不生产了,纯卖入网标,躺平了赚钱。

严格意义说,“五码机”不算山寨机,但又不能算OEM或者贴牌机。准确地说:“五码机”是在当时国家政策条件下,基层创业者为了发展和赚钱而不得不向不合理的产业管理政策妥协低头的特殊产物。这其实是当时行业管理政策制度脱离产业发展实际情况的“苦果”,是行业主管部门的懒政,却要由当时的企业老板来承担。

那些做“三码机”的公司才是“真·山寨机”,公司不挂牌,长期大门紧闭,玻璃门上都用磨砂纸贴了。甚至将办公场所租在居民楼里,或者分散在附近不同的楼栋和不同的楼层办公。组装厂都是在深圳和东莞相交地界极为偏僻的农村工业区里,有条件的甚至都是独门独院,不和其他工厂共用一栋楼。

到了2005年,随着WTO的三年缓冲期到期,国家主管部门对手机生产取消审批制,改为核准制。此后两年多时间内,发改委共核准新增手机企业41家。

到2007年10月,发改委正式取消手机牌照制,改为备案制,一直沿用到今天。入网标的生意一夜之间一落千丈,贱卖到了1、2块一张不说,有牌厂商从过去傲娇地等人上门,变成了四处拉业务,希望山寨机公司用自己家的入网标。

2007年,国产手机厂商阵营迎来了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当年山寨手机的出货量达到1.5亿台(实际应该是大于这个数字的),同时依靠卖入网标活着的多家公司在失去续命业务之后,纷纷崩盘倒闭。

“山寨机”给深圳带来了什么?

山寨机带给深圳的,是一次产业大升级。

山寨机之前的华强北,其实就是个电脑市场+电子零组件市场,基本没有消费数码产品。当时的电脑硬件品牌基本都是被台湾公司和中关村的公司所垄断,比如爱国者等,深圳本地的老板只会做加工生产,在食物链的底层赚辛苦钱。

山寨机发展起来以后,华强北开始有从香港走私进来的三星、索爱等品牌的水货机,但这些大品牌的渠道主要还是都在中邮、天音这样的正规国企手里。一直到山寨机兴起之后,华强北宛如打了鸡血一样,快速集聚了来自天南地北,甚至国外的渠道商,庞大的山寨机产业链从业人员天天穿梭其中。

2000年的时候,新的赛格电脑市场建成,后来又新建了华强电子世界,这两个新市场一度是华强北的中心。但随着山寨机产业的兴旺,所有的人流都蜂拥到了深南中路往北以上的几栋旧厂房改造的手机批发市场里面,对比之下,高大上的赛格市场反而显得门庭冷落车马稀。

2008年前后,亚洲金融危机打击了出口加工业,也顺带重创了深圳的房地产行业,当时关内(罗湖、福田)关外很多楼盘都在降价销售,我记得龙华当时到处都是广告,大概是6000元/㎡左右。如果那几年不是山寨机产业的兴旺发达,深圳的GDP搞不好是很难看的。

华强北周边深南中路两侧,向北延伸到红荔路,向南延伸到滨河大道的写字楼,整个车公庙工业区以及附近深南中路两侧的写字楼,科技园南区大部分写字楼,都汇集了大量的山寨机公司。福永、石岩、龙华、西乡等地汇集了大量的山寨机组装厂,至于山寨机所带动的供应链工厂,更是覆盖了整个珠三角,涉及的品类真是太多太多。

为了赶时间进度,整个产业链的工作人员都是日夜兼程,24小时运转,我们工厂的司机夜半三更送货到周边组装厂的情况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山寨机带给以深圳为中心的制造业拉动,远远超过之前的VCD、电话机、MP3等等产品。同时也开始逐步形成了渠道、品牌的意识和行动,而在此之前,深圳和东莞的工厂主大多只晓得生产和加工,完全不懂得掌握了品牌和渠道,才是发大财的捷径。

山寨机时代最成功的大公司是北京的天宇,就是“10瓦哥”的前东家,金立其实表现一般,只是比较稳定而已。直到刘老板去赌钱之前,金立一直都是国产手机的二线靠前阵营。

“山寨机”最终为什么消亡了?

其实在小米问世之前,山寨机就已经癌症晚期了。

原因很简单:过度竞争,升级乏力。除了打价格战,啥都不会。

小米1是2011年才上市,我2009年离开山寨机行业的时候,就已经感觉到行业寒冬了。从2008年跨越到2009年,我一个新客户都没能跑下来,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在深圳浪费了一年的时间,同时却不断听到有手机公司关门倒闭的消息传来。

到了那一年,还能靠着MTK方案赚大钱的就只有步步高和OPPO两家大公司了。其他的山寨机公司,不论规模大小,都是在微利甚至亏本苦撑。很多公司开始做外贸,但竞争手段也是低价倾销到中东、印度、东南亚等欠发达国家。欧洲和北美市场,想都不要想。

从华强北到全国各地的山寨机批发市场开始日渐冷落,低质量的山寨机非常容易损坏,产品寿命短到令人发指。

因为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的拉动,国内的消费者也比过去几年收入增加了,也对越来越烂的山寨机失去了信任,纷纷用脚投票,重回大品牌的用户阵营。

就像2004年之前知道做手机能挣钱却没法进入一样,到了2010年前后,那些山寨机公司不是不知道智能机是新的方向,可你知道了也没用。当时国内厂商几乎没有懂智能机的人才,所以包括小米最早的技术团队,都几乎没有来自国内厂商的智能手机技术人才。

而从联发科到方案公司、设计公司,都不再具备能提供基于Android或者其他操作系统的一揽子解决方案的能力。或者就算你知道怎么搞,却也没有那个实力去投入千万甚至更多的资金杀入战场。

曾经让大家发大财的水龙头没水了,你知道哪里有水源,可你就是得不到。你看着一大片的稻田却无法收割,只能干着急!

在2010~2015年智能手机开始发展的早期,除了像天宇这样的头部大公司,其他还留在山寨机圈子里的,其实都是上一场产业狂欢的“剩男”了。那些真赚到钱的大老板,基本上都选择了撤离。那时候的山寨机产业,哪里还用得着等小米来打,他们自己都早就已经人心惶惶,无心恋战了。

从当时的市场变化看,就算智能机再晚出现几年,山寨机的颓势也无法扭转。市场继续停留在功能机产品阶段,用户也会大规模向步步高、OPPO、中兴、天宇以及诺基亚、三星等头部厂商迁徙。当时的山寨机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了,同时大品牌的产品价格不断下调,渠道不断下沉,山寨机的生存空间日渐狭窄,直到走投无路。

随后的几年,海南会议之后,华为投入大量资源进入智能手机市场。OPPO和VIVO清掉库存之后,也全力进入智能机市场,VIVO甚至放弃了之前沿用10多年的“步步高”品牌,决心之大由此可见。当时还一息尚存的中兴、联想、酷派、天宇、金立也都缓过神来,砸钱砸人重新上路。

跟着山寨机一起颓废的还有联发科,之后沉默了好多年,直到2019年靠天玑才接上了一口气。


如何正确评价山寨机?

我一直很反感很多媒体或者不明就里的年轻人对山寨机的污名化。

山寨机的产生和发展是有其特殊历史成因的,简单说,就是当时消费者收入低但又有使用需求,国外品牌太贵,国内品牌又被行政资源垄断。大量旺盛的需求如何得到释放?于是就有了山寨机这个游走于红线边缘的产业。

山寨机对珠三角的制造业来说,推动了产业升级。对深圳来说,为GDP增长贡献了动力,也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

山寨机后期的品质失控,老板欠下巨额货款潜逃,产业崩盘……也是市场竞争手段的低质化所致,这是我们在经济发展和产业成长道路上所交的学费。

但山寨机绝不是中国制造业发展史上的黑点,我们完全没必要刻意抹黑这一段发展历史。

山寨机产业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勤劳,山寨机产业的衰落也再次证明了“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这个硬道理。

如果当时没有“牌照制”的桎梏,如果当时中国有足够多的相关各类型科学技术人才,如果当时中国有发达的制造业水平,也许在珠三角崛起的就不是山寨机厂商,而是正儿八经的手机厂商。

山寨机代替正规有牌照厂商,狙击了洋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优势扩大化。也促使国家最终将“牌照制”改成了“备案制”,这些都是整个山寨机产业所作出的贡献。

山寨机产业所作出的贡献不应该被偷换概念,转化成其他厂商的功劳!甚至被定性为“被打败”。

从1998年科健进口三星散件组装出第一台“国产手机”,直到2018年华为成为全球第二大手机厂商,这20年间,中国手机品牌其实都处于非常低阶的位置。别说走出国门实现国际化,就是在本土市场,也都一直被国际品牌碾压在第二阵营,丝毫动弹不得。

在功能机时代,我们从没有想过中国手机品牌能与国际品牌一决高下。

智能机时代来临后,华为顶着重重压力,通过不断在自研技术上的海量投入,加上销售队伍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攻城夺寨,真正实现了全球化市场布局,完成了对国际品牌的逆袭和超越。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这种逆袭和超越还是建立在技术竞争,而不是价格竞争基础上的。

在手机这个产品领域,华为将MADE IN CHINA身上的廉价标签撕得稀碎,让全球的消费者对中国的科技产品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知。别的不说,就中国制造的科技产品在国外比在国内卖得还贵这件事,倒退10年,都是中国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中国的手机产业英雄,在我心中只有一个——就是华为!

他们打败的不是什么山寨机,而是那一连串的国际品牌!山寨机虽然有很多不完美,也造成了很多问题,但我依然认为这是中国科技产业发展道路上的养分,他们理所应当得到历史公正和客观的评价!


user avatar   lizaid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基本正确,但说出这句话的人可能夸大了小米等厂商的贡献。

因为小米等一众追求性价比的手机厂商消灭的是【山寨机】的定义,而并非山寨机厂商。

首先要明确一下山寨的定义。【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最早发源于百度贴吧“李毅吧”,意思是像一些山寨中的黑工厂一样【打法律擦边球进行商业仿造、盗版和复制】,即外形相似,质量良莠不齐(注意,是良莠不齐,而并非都是垃圾)。从广义上看,康帅博、奥利粤、口渴可乐、阿迪王、众泰汽车都是【山寨产品】。

而【山寨机】的定义虽源于【山寨】一词,却发展出了一定的变化。2007年苹果发布第一代iPhone,这是一款跨时代的产品,但当时却没有像今天一样明确区分开其与诺基亚、三星等手机巨头的巨大差异,由于app store软件还比较少,而ios初代版本又是一个连复制粘贴功能都没有的废柴,所以无论是功能性还是体验,都很难与当时手机普遍采用的塞班系统和java系统拉开差距。

届时,一些中国厂商闻到了商机,因为搭载java内核的手机制作成本实在是太过低廉,而通过外形仿制又可以把手机轻松卖到诺基亚、三星、苹果这些大厂的价格,这才有了【山寨机】的诞生。

由此,我们可以把【山寨机】初步定义为“2010年前后,外形与大厂明星产品相似,搭载廉价内核、廉价配置,价格虚高”的手机产品。

注意,【山寨机】不是【水货】,也不是【翻新机】,这仨比起官方正品都不推荐购买(部分产品在一定时期因为价格和功能性等原因推荐购买水货),但在体验上,【山寨机】才是最次的。

然而,真正干掉“山寨机”这个概念的巨大推动力,还是要属民众对手机行业的进一步认知。随着安卓的入场和ios的进一步进化,诺基亚这样的大厂都抵挡不住攻势继而倒闭,更不要说中国的山寨小厂了。小米等厂商在这个进程中,起到的只是推波助澜、火上浇油的作用,真正点燃这一把火的,还是苹果和安卓等大厂在科技进步方面的不懈努力。

在这个过程里,【山寨机】也发生了进化,在外形仿造的基础上,开始普及安卓系统,甚至一部分山寨机用上了ios。这又不得不说是我们中国人民的智慧了(狗头保命)。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些耳熟。没错,oppo等厂商当年的发家之路,不也是在外型上借鉴iPhone,搭载安卓系统吗?怎么不仅不把其定义为山寨机,反而还说它是山寨机杀手呢?

如果说小米是通过硬件堆砌和价格战干掉了山寨机,那么ov则是通过良好的做工、完善的服务和稳步的提升来使自己同山寨机区分开的。也就是说,最初的ov所走的道路,和山寨机并无二致,只是通过初步的资本积累,产品质量实现了跃升,使自身摆脱了山寨机的印象。此举也无意间使得【山寨机】的概念被扩大化和弱化,通通被【智能手机】所囊括。

再往后还有个东西叫oem,也就是俗称的代工贴牌机。小米和ov,乃至华为三星,都在大量采用oem设计,这也导致了2012年左右的熊猫配色,2013年左右的金属伪金属三段式后盖,2014年的大黑边跑航母,2015年左右的“《超能陆战队》大白脸”,2018年的疯狂刘海屏等等等等雷同设计泛滥,而这些都是众厂商滥用oem的副作用。但此举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真正把【山寨机】逼上了绝路,oem的供货能力、平均质量,再加上众厂商的宣发能力和后期服务水平,远远不是山寨机厂商能够匹敌的,至此,山寨机才算真正的销声匿迹。

事实上,在中国智能机行业突飞猛进的过程中,还是有少量山寨机厂商通过转型存活了下来,他们有的活得不错(传音),有的自己作死(金立),有的已经申请破产保护,苟延残喘(波导)。

无论如何,扳倒他们的是苹果三星华为,是安卓和ios的不断进化,是消费者本身科技素养和审美的提升,是国家与日俱增的人均财富和消费水平,并非小米等厂商的独一份功劳。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雷军与苏炳添对谈中表示,「小米最近在做换起跑脚的事,重塑自己,把研发的重心转移到体验为主」? 
  如何评价小米 MIX 3? 
  如何看待雷军称第一款小米汽车价格区间为 10 万-30 万元,你能接受吗? 
  小米是放大招了吗?和华为杠上了? 
  如何看待小米史上最大规模员工激励,4931 人获得 1.749 亿股激励? 
  如何评价Redmi k30s至尊纪念版11月1日依然秒空? 
  如何看待小米新曝光的一亿像素传感器? 
  如何看待欧洲 2019Q3 智能手机市场报告:小米暴增 73%,华为增长停滞?反映了哪些信息? 
  如何看待小米手机在古巴等六地被限制使用? 
  怎么看待常程和小米官方的道歉? 

前一个讨论
院校扩招的原因是什么?扩招是科研发展的必要条件吗?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江南越写越烂?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