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好像造出大批量低成本同时质量合格的子弹挺容易似的。
子弹的技术含量确实不算是很高,零件也少,需要的工业体系也谈不上庞大,然而也不是印度这样的国家能大批量制造的。良品率是一个翻不过去的坎,子弹对可靠性的要求非常高,背后体现的是严谨的工业化质量管理体系,这恰恰就是印度人最缺乏的。
大多数子弹的结构非常简单,说白了就是由底火、弹壳、发射药、子弹头组成的,就4个部件。然而这区区4个部件,每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真正能够全部自行制造,成本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质量可靠的国家,全世界也并没有多少个。
下面我们就抛开设计方面的问题,只谈工艺,看看印度就算是“抄袭、山寨”,能不能造出合格的子弹。
首先说底火。底火的作用是在击针撞击下发火,点燃发射药。
这是一枚18.4毫米口径多功能弹的弹壳,可以看到,弹壳底部有两个小孔。底火点燃以后的燃气就是从这两个小孔里来到药室,用高温冲击波引燃发射药。
底火这种起到引燃引爆作用的东西,我们一般叫“火工品”。火工品是非常考验可靠性的一种东西,试想一下你面前突然冒出来一个敌人,你拔枪就射,保命的时候可不能含糊。这个时候火工品不可靠,它特么的不发火,你看是不是就十分尴尬了。
然而底火是个很小的东西,火帽直径不过几个毫米,一般是由铜合金制成的,包裹雷汞等在撞击下敏感的发火物质。这么细小的东西要做到很好的良品率是很难的一件事情,一方面要保证存储的时候不会自己炸了,一方面又要它在需要工作的时候能够产生足够的高温高压燃气,对它的一致性要求是很高的。品质稍有差异,几十上百万发弹药放在一个仓库里,只要有一个不稳定就是惊天动地的事情。在战场上,一致性不高的弹药是非常打击士气的事情,你不知道你手里的枪响不响,这仗还怎么打?
然后是弹壳。
大家印象里,弹壳无非是一个壳子,好多人还有小时候玩儿弹壳的经历,觉得这东西不过如此。其实弹壳的技术含量也不低,大体上分为壳体工艺、表面处理两个方面谈弹壳的制造。
我们都见过一些古老的前装炮。
可以看出来,这个炮管并不是一根管子,而是一个有底的筒。而现代枪支的枪管可是一根名副其实的管子,是没有底的。没有底的东西,火药在里面爆炸的话,火药气体是往两头跑的,这样肯定会把枪手炸得满脸黑。
不是每个人都是汤姆猫,多被炸几次谁都受不了。
事实上在枪支闭锁以后,弹壳充当了枪管的底部,把一根管子变成了一个筒,弹壳与枪管承受的压力是一样的。弹壳前端大部分在枪管里,底部被枪机顶住,确实自身承受的压力并不算很大,但是也并不小。弹壳材料稍有瑕疵、弹壳加工稍有差池,就会发生炸膛事故,炸枪手满脸黑那是小事儿一桩。
子弹发射出去以后,枪机还要把弹壳抽出来抛出去,这就涉及到弹壳表面处理工艺了。刚才说了,弹壳在发射的时候是要贴在枪管上的,这个压力非常大,表面要是不处理的话,很有可能就“粘”在枪管上撕不下来了。一次战斗中一把枪发射几十上百发子弹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如果每次都“粘”那么点什么东西上去,这把枪就得报废。所以在弹壳的表面是经过了处理的,有的是刷漆,有的是镀铜。比如我国使用的56式7.62毫米子弹弹壳是镀铜,95式5.8毫米子弹是刷漆,弹药发射以后不会在枪管底部留下残留物。不要以为那个漆是你家里家具上面的漆,实际上这个漆,你用钢丝刷、砂轮都很难弄下来,名副其实的黑科技。
18000转转速加持的钢丝刷和砂轮对弹壳漆造成的损伤,这还是个低压弹壳,膛压更高的12.7毫米机枪弹弹壳漆,砂轮和钢丝刷打上去根本就是打滑的。
这还没完。弹壳变形也要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抽壳钩才能轻而易举的把弹壳抽出来抛掉。如果弹壳在枪管里发生了破裂、变形,抽壳钩就抽不动弹壳,下一发子弹就不能上膛。
发射药也不省心。
发射药的燃烧速度要足够快,品质也要稳定,还要保证一定的存储时间,一致性要求也非常高。发射药的化学成分要长期保持一致,这样才能确保一款枪支弹药系统的性能是稳定的。如果这个批次的发射药和下一个批次的发射药有细微的差别,表现在枪上面就是弹道不稳定。用这一批子弹打靶,准得不行,然而下一批子弹弹道就要高一些,那这种事情就是无法容忍的。
通过看子弹剖面我们还能看出,发射药并不是在底火作用下一瞬间就全部燃烧完毕,而是有大部分是要进入枪膛燃烧的。它们在枪膛里还要燃烧,为弹头提供稳定的膛压。这个过程中就要求发射药燃烧后的残留物不能够太多,不能有杂质尤其是金属杂质,否则很快枪管里就会满是残渣。
还没完。发射药的燃烧速度要求在弹头离开枪管的那一刻燃烧完,否则枪口火焰会大到难以接受。
子弹头看起来是一颗铁疙瘩而已,然而并不是。
子弹头的加工难度相对而言要低一些,但是也不是印度玩得转的。子弹头一般分为钢芯和铜被皮两部分,有的还有铅配重。这玩意儿要分为三个阶段作用:内弹道、外弹道、击中目标之后。内弹道要求铜被皮与枪管内膛之间可靠封闭,不能有火药气体泄露到子弹头前面去,同时摩擦力不能过大。外弹道要求子弹在高速旋转的情况下保持弹道稳定,如果弹头的质心不在飞行线上,会发生一种叫做“章动”的扰动,让子弹不知道飞到哪儿去了。我没有找到关于章动的简洁明了的图片,就不详细解释了,总之就是高速旋转的物体,如果质心偏离了旋转轴线,就会产生一个朝向外侧的力,这个力是发散的,与空气阻力叠加就会让旋转飞行的子弹到处乱飞,真正的“布朗运动弹”。
只找到一个地球章动的图片,大家凑合看看吧,地球只有一颗,它的章动是可以预测的。子弹可不止一颗,每一颗的章动都不一样的话,那就好玩了。
子弹成功击中目标以后还要产生末端效应。比如步枪弹通常是作用在人体上,机枪弹则有穿甲弹、燃烧弹等等多种弹种。子弹加工不一致的话,末端效应也是不一致的,有的翻滚扭曲产生空腔,有的可能就只能留下一个小洞。
聊工业的时候不谈公差那就是耍流氓。
在子弹的制造中,涉及到化学、材料学、空气动力学、工程学等等众多学科,每个学科的发展水平,落实到子弹制造上都会积累成为最终的误差,在弹道学里面称为“射弹散布”。每一个制造环节都要将公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最终装配出来的子弹才能具有统一的性质,确保射弹散布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射弹散布,简单地说就是同一把枪,同一个位置,同样的空气条件,打在靶上,子弹的弹着点会分布在一个圆圈里。这个圆圈当然是越小越好,越小就越准。圆圈的大小是由枪管品质、子弹品质共同决定的。
同样的道理,即使是同样一台机器、同一个操作工,造出来的子弹品质也在一个范围内波动。机械振动、热胀冷缩,总会在很多个环节造成细微的误差。这个误差的控制才是子弹品质的关键,这需要严谨的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在线品质监测,需要最终的严格质检,也需要上游厂家的质量管控靠谱。
在我们的日用工业中,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往往一次性使用的东西好造,日常使用的耐用品不好造。比如中国,1970年代就能让火箭带着卫星飞上天,而直到最近几年才能造出靠谱耐用的民用汽车。不是说某种东西常见,它技术含量就低,恰恰相反,越是批量大、常用的东西,能造出来需要的工业体系和技术水平就越高。
就印度人那个德性,造出靠谱的子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们可能可以造出一次性的火箭,造出没多少的导弹,可是造子弹不是这个难度水平。而提升造子弹的水平需要花的钱,不是几发火箭几枚导弹能比的,有时候甚至不是花钱就能解决的问题。
首先需要一个靠谱的工业体系,以及把这套体系执行下去的政治体系。中国的国标那就是国标,国军标就是国军标,不符合国标、国军标的产品就是次品废品,不可能进入军队服役。印度的国标、国军标纯属是开玩笑了,高种姓上等人有一万种办法让不达标的产品进军队服役。
军队还不如干脆买外国货靠谱呢。
其次你需要一批靠谱的产业工人,这群人知道“规矩”是怎么一回事,知道什么事情都要按照规程来,不会自己一拍脑袋说怎么干就怎么干,至少要学会不在飞机生产线里面拉屎撒尿吃咖喱泡饭。
内行人一看这个生产线,就知道造出来的飞机会噗噗往下掉。没有轮刹的手推车,随意摆放的缆线,机翼前方姿势销魂的装配工,穿着方法千奇百怪的工装,扎扎实实的说明着这架飞机“寡妇制造者”的身份。飞机肚子底下那几位到底在干嘛?该不会是在用手抓咖喱吧?
这还是高精尖的、代表着印度军工最高水平的战斗机。
可想而知,对于司空见惯的子弹,这帮人会是个什么样子。这个子弹的质量,恐怕只能靠象神或者梵天来保证了。
你要是印度陆军,你会愿意采购自家制造的子弹吗?你敢吗?
印度生产子弹的历史很早,著名的达姆弹就是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的达姆兵工厂生产而得名,只是印度独立后,掌权的大人物和军方高层缺乏规划,自身工业也不给力,最终造成印度生产子弹困难。
印度独立之时,武器界也正发生一场革命,中间威力弹药开始崛起,并在日后几十年成为各国步枪等轻武器研发的基础,而英国留给印度的还是老式步枪和他们的老式弹药。对比中国,50年代初,抛弃了老式的老套筒,全面引进莫辛纳甘和波波沙等苏联武器及其弹药,随后又引进了M43弹药及其配套的AK47和SKS,这套弹药直到80年代,中国搞出了81杠还在使用,直到95式步枪出现才逐渐淡出中国主力弹药,但是并不妨碍这弹药继续出口。
对比中国,印度在建军之本的步枪上一直很迷,50年代还拿着老式的恩菲尔德步枪,60年代被PLA拿着56式和56半教训了一顿(这点存疑,很多资料写当时PLA很多也是拿着老式武器),这时印度没有用AK47(苏联当时满世界送AK47包括图纸、生产线和弹药)而是选择了FAL步枪,这枪也算是把好枪,但是问题来了,印度这枪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来自英国的英制版本L1A1,还有一个是公制版本,结果就是零件不能通用。更大的问题在于这枪产能不足,60年代非洲大陆风起云涌,英法的殖民地都要独立,赶走英法殖民者要枪,独立后建立自己的武装也要枪,中国和苏联为了世界各个民族的解放事业,满大街的派送AK47,印度在这方面就差太多了,要钱不给钱,要枪不给枪,这国际影响力怎么扩大啊!
此后印度的步枪招标更是放飞自我,什么口径的枪都给自己的军队装备,江湖传言印度人找俄罗斯买AK47,结果俄罗斯人一看这个报价直接改个报价给中国人,于是一船56式运到了印度。更有意思的是在今年,印度人招标新一代步枪,中标的俄罗斯AK-203步枪使用的是7.62x39mm弹药,这就是中国人50年代引进的M43步枪弹,如果印度当年引进这个弹药,就省了这么多年的折腾,也可以把精力放在弹药的优化和改进之中。
印度生产子弹是不成问题,问题在于产量、质量和成本。在印度的其他弹药领域也是一样,印度引进了俄罗斯外贸的芒果穿甲弹,结果搞了20多年,穿深才达到300毫米,产量更是严重不足,逼的陆军从俄罗斯进口一批穿甲弹救急;155毫米炮弹说是能自产,结果花了近千万美元引进的美国M777火炮,使用了印度产的炮弹,炸膛了。
印度的军事工业可以轻易获得东西方的技术,但是本国孱弱的工业基础和上层的愚昧短视使得印度军事工业就是一个笑话。
印度能生产子弹,生产不了国产步枪Insas的5.56*45北约标准弹,所以买的以色列的。
或者说产能不足吧,这样最准确。
他们能生产5.56北约标准弹,但是一年产量不足1亿发,这产量连军队正常训练量都保证不了。
能够生产子弹
和能够大规模生产可以供给全军质量合格的子弹是两个概念。
比如八路军能自产子弹,可是造出来的子弹也得优先让机枪手挑(质量好的),挑剩下的给步枪手(质量差的或者复装弹),而且还天天短缺。
你迟疑着,慢慢睁开眼睛。
墙壁雪白的光刺得你双眼胀痛,不自觉流下泪来,你看着墙上John Winston lennon的唱片海报愣了好一阵子,才反应过来,这确实是那个你曾经无比熟悉的房间。
三年前,因为一场严重车祸,你们一家三口被送到医院,经过抢救,爸爸妈妈都平安无事,而你不幸失去了视力。
这三年,你挣扎过,绝望过,无数次在深夜里抽泣,沉浸在悲伤里无法自拔,甚至忿忿不平地想,为什么爸爸妈妈一点事都没有,受伤的偏偏是我?
但经过他们的悉心照料和陪伴,你还是熬了过来,甚至在专业老师的教诲下学会了盲文。不出门晒太阳的日子,就窝在小房间里用手指触摸文字,慢慢阅读。
那天读《瓦尔登湖》,读到梭罗写的一句“只有我们睁开眼睛醒过来的时候,黎明才会到来”,你突然鼻头一酸,因为联想到那么多的人们都可以看见黎明,而你不能。
现在,黎明终于到来了。
你想立刻打开房门告诉爸爸妈妈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可脑海里蹦出来的那个声音让你停顿了下来。
你想了想,尽量以不出声的方式把房门开了一条细缝,偷偷观察客厅里究竟发生了些什么。
让你微微有些失望的是,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
头发半白的爸爸坐在桌前读报纸,戴一副老旧的金边眼镜,两只手捉着报纸的两端,身体尽量往后仰,眼睛用力眯起来,这样才能缓解远视的疲劳。
妈妈在厨房里炒菜,家里每天都吃四菜一汤,今天做了番茄炒蛋、干煸四季豆、青菜豆腐汤,还有一个土豆红烧肉在锅里,锅铲翻转的轻轻撞击声,和空气中熟悉的饭菜香气,让人觉得心安。
你莫名松了一口气。
刚想彻底打开房门,突然瞥见妈妈左手臂的一小块皮肤亮了起来,仔细一看,竟然是一块液晶显示屏。
上面显示,
“肉类已处理完毕,请出锅。”
妈妈熟稔地用手指点了一下下方的“确认”按钮,把红烧肉盛在小盘子里,关火,端上桌。
这时,显示屏再次闪烁起来,
“饭菜准备完毕,请五分钟后到次卧提醒乐乐吃饭。”
妈妈再次点了“确认”,面无表情地换下厨房的围兜,用抹布把灶台的油渍清理后,走到客厅,端坐到爸爸旁边,一双眼睛直直看着墙壁,像个机器人。
不对......
看着她脚踝附近的充电器借口,你突然意识到,她......好像就是个机器人。
这时,爸爸左手臂的显示屏也亮了起来,
“时间已到,请打开电视,收看新闻联播,并按照知识库第1783条文字内容做出相关评论。”
不出意外,爸爸也默默点了“确认”。
你仿佛被雷击中一样,呆在原地。
他们是谁???
你的大脑飞快运转,像要烧坏掉一样地一阵眩晕。你把视线挪到天花板,再顺着往下看,熟悉的吊灯、熟悉的墙纸、熟悉的餐桌、熟悉的一摞摞旧报纸,熟悉的一切。
视线停留在左边的墙壁上。
那里挂着一张黑白照片,用木头相框裱起来,镶嵌着一朵黑色的布花。
照片的背景是每年夏天你们都会去避暑的那片湖泊,爸爸搂着妈妈,还很年轻的两个人对着镜头大笑着。
你突然回想起那场车祸以前,作为工程师的爸爸老是喜欢钻进小书房里摆弄他那些金属小物件,不知道捣鼓些什么,也不让你跟妈妈进去看一看。
你想起某次你实在好奇,问了一句,爸爸用大手捏捏你的脸,说,
“爸爸在制作一些可以一直一直陪着乐乐的好东西呀。”
原来是这些东西啊。
可是爸爸,你真的很粗心欸,都不知道给仿生机器人安装一个衰老的装置。现在,我都已经二十三岁了,你跟妈妈却还是三年前的样子,连一根白头发都没有多长出来。
就是跟妈妈合起伙来欺负我看不见,对吧。
还是......
车祸发生时,你还没来得及改良这些装置呢。
妈妈手臂上的显示屏亮了起来,
“时间已到,请到次卧提醒乐乐吃饭。”
你看见那个女性机器人起身,有些笨拙地模仿人类的脚步,走到你的房间门口,发出的却是往日妈妈的声音,
“田可乐!你是不是还在睡觉啊!太阳都快下山了!赶紧滚出来吃饭!”
你看着那张跟妈妈一模一样的脸,强忍住泪水,以再平常不过的口吻回答,
“哎呀知道了!多睡会儿怎么了!饿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