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没有清朝入主中原,我国会拥有完整的东北平原吗?还是只拥有一部分,其余被俄国占领? 第1页

  

user avatar   yuan-hao-6-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观察中国历朝历代的国土疆域,你同样会发现有一条重要的降雨线限制着中原王朝的疆域拓展。

这就是著名的400毫米降雨线。



中国历朝历代绝大多数时期疆域都无法突破这条降雨线。

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每年400毫米降雨量是农业种植的基础条件,达不到这个水平就没法农业种植,所以,在这条降雨线之外就是游牧民族,在这条线以内才是农耕文明。

农耕文明的军队不是不能越过这条线,而是即使把这条线之外的土地打下来治理成本非常高。因为无法组织农业生产,所有的物资(军队的给养、官员的俸禄)都要从内地运输过去。在古代那种原始的交通条件下,长途运输物资的物流成本是非常高的。

孙子兵法曾经有个定量计算,要向1000里(500公里)运送1斤的粮食,路途消耗会达到10斤!1:10的运输成本,这还是仅仅500公里的距离。

古代生产力不发达,政府对农业征税幅度都很低,一般农业征税大多是在30赋1的水平(3%),虽然基层官员还有各种加征,但是加征的收入多半落进基层官吏的腰包,政府的征税收入是很低的。

所以,在古代要占领一块400毫米降雨线以外的土地,如果驻军与官吏达到数万人以上,这对于中原王朝确实是非常沉重的负担。

中国历史上只有汉唐两个朝代短暂的占据过400毫米降雨线以外的土地。




但都是昙花一现,中原王朝稍微衰落,这些土地都丢失了。一直到明末,我们的疆域都被这条400毫米降雨线死死的压制,这是农耕文明的天花板。

中国数千年历史其实就两条主线脉络:一个是因为气温变化影响的改朝换代的历史;另一个就是围绕着这条400毫米降雨线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争斗史。

我们今天的国家版图主要继承了清代的版图,清代是农业社会却能拿下并且长期治理400毫米降雨线唯一的朝代。



清朝疆域图

我个人对于清代的感情很复杂,从情感上讲,我非常厌恶野蛮人的满清皇室。但是,从理智上我却不能不承认,满清皇室入主中原是带着“嫁妆”来的。这个“嫁妆”就是400毫米线以外的大片土地。



明代疆域图

比较一下明清的疆域图可以发现,没有清代,我们现在的国土会大幅度缩水。

那么,问题来了,清代为什么能突破这个农耕文明400毫米降雨线的天花板?

两个原因。

一个是清代是农耕文明中央集权的巅峰。高度的中央集权意味着可以从地方抽取更多的资源去补贴400毫米降雨线以外地方的治理成本。

明代国家每年税收折合银两大致在2000万两左右,清代康熙年间国家税赋已经突破3000万两,乾隆时期突破4000万两,到了19世纪末期达到8000万两。

另一个原因就是联姻。

满清的前身是后金,后金建国之初面临着极其恶劣的战略环境,除了正面面临明朝关宁集团的军事压力,侧翼的蒙古是明朝的盟友,后方还有朝鲜以及东江镇的骚扰。

总而言之一句话,后金是四面皆敌。这样一手烂牌最后居然让后金咸鱼翻身,逆袭推倒了明朝这个庞然大物,不能不说这群野蛮人运气实在是爆棚(看看明末的气温变化)

为了打破这种战略困境,努尔哈赤选择了联姻的策略,先用军事力量打败科尔沁蒙古,然后就与科尔沁蒙古联姻,这样就与身边最大的一个蒙古部落成了亲戚。

到了皇太极时代,皇太极干掉了蒙古黄金家族的嫡系传人林丹汗,然后全面接收了林丹汗所有的老婆,把整个察哈尔蒙古都吞并了。

至此满清初步形成了满蒙联姻的国策。

满蒙联姻与中国古代中原王朝对游牧民族和亲是有本质区别的,在历史上,中原王朝从来都瞧不起游牧民族,即使国力衰弱时期不得已采用和亲政策也是权益之计,大多数时候是在皇宫里随便找个宫女封一个公主的名号再嫁出去——打心眼里是没把游牧民族当亲戚的。

满清对于满蒙联姻是有一整套的制度设计来保证满蒙亲戚关系。包括满清皇室、贵族子女与蒙古王公子女普遍联姻,有时甚至强制性指定宗室子女与蒙古人联姻。允许蒙古王公子弟自幼驻京与皇室子弟接受宫廷教育。

蒙古王公子女与满清皇室联姻没有天花板——比如,著名的孝庄皇太后就是蒙古人,游牧民族女子可以在中原王朝当皇后这在过去是绝无可能的。

对于蒙古不仅有联姻的国策,满清皇帝为了防止蒙古势力膨胀威胁到满清皇室的安全,还设计了分封与减丁制度

所谓的分封就是将蒙古部落不断分解成更小的部落,任命了一大堆蒙古王公,所谓的“减丁”就是强制性的规定每个蒙古王公拥有的人丁上限,超过这个数字就直接把多余的丁口用刀砍了。

满清皇帝就是用这套制度将蒙古民族牢牢的与满清皇室绑在一起,成为其控制400毫米降雨线以外土地最可靠的盟友。

有了蒙古人的协助,清康熙年间击败了葛尔丹,实现了对准格尔地区(新疆)的征服。对于回族地区的控制,已经成为中原之主的满清皇帝已经不愿意与回族联姻了,所以,对回族地区满清直接采用军事力量强制占领的模式。不过,在某些时候,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满清皇室那种“联姻”的政策影子。

比如《还珠格格》中的香妃,也就是维吾尔族某个大首领的女儿(名字我记不清了),这个大首领兵败阵亡后,女儿被送到了北京,成为乾隆皇帝的女人。

不过香香公主最多也就能当个贵妃,皇后是别指望了,但是乾隆皇帝对这位香妃却有一种独特的尊重——其实也是希望通过这个女人稳定维吾尔族地区的局势。

然而仅靠一个香香公主,没有配套的制度,怎么可能让维吾尔族人认同?

整个清代,穆斯林地区就是一个火药桶,穆斯林叛乱此起彼伏绵延近200多年。所以,对于穆斯林地区的治理,满清专设了川陕总督,辖区包括陕西、甘肃与四川,也就是说,对于甘肃与陕西的治理除了要中央财政的补贴,日常还要动用整个四川的资源。

所以,对于400毫米降雨线以外的土地治理是非常耗费资源的。

满清拿下了新疆以及西北地区,西藏就是囊中之物。对于西藏的统治,满清也采用分而治之的手段,除了驻军以及保持四川与新疆两条入藏通道的畅通,满清将西藏分为前藏与后藏,分别让两个活佛担任最高首领,一个是班禅,另一个就是DL。

以上就是满清能够占领并且治理400毫米降雨线以外的地区的两大原因:

经济上的补贴+政治上联姻。


这里是@花猫哥哥,更多深度内容,请关注公众号:猫哥的视界、猫哥的世界;哔哩哔哩:花猫哥哥713

相关阅读:

原创 | 从历史到未来:中国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央集权?


user avatar   wang-you-ling-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先上图。

很多人有一种误解,以为东北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这是错的。真正的事实是,辽宁以北的人口,自古以来都很少。其原因就是上图所示的温度限制下,辽河平原以北的地区无法进行大规模农耕,尤其无法种植水稻,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的开发历史其实相当晚,辽河平原以北的地区真正开始有效开发,还是19世纪朝鲜农民从日本引进耐寒稻种,把农耕界限向北扩展后的结果。

由此,经营辽河平原以北地区需要大量物资的运输,而由于松花江和辽河属于不同水系(也就是所谓的松辽分界线的存在),无法直接实施水运,运输成本高昂,在辽东以北的统治甚耗国力。

明朝真正实施可靠统治的有效领土界限只到辽东,那不是因为明人不思进取,是真的再往北成本太高,明朝曾经为了利用松花江水运,在吉林市设立船厂,但后来也因成本而废弃。辽东以北也没有什么真正的军事威胁,明朝没有任何必要把太多国力砸在那边。

清朝的特殊在于东北是其龙兴之地,对东北的军事安全非常敏感,对北到黑龙江的诸部落的宗主权也非常重视,这些为数不多的人口也是清朝十分看重的兵源。在皇太极统治时期就三征黑龙江,确立了臣属关系。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后对当地的索伦、鄂温克等臣服于清朝的部族产生了直接威胁,这是清朝所难以容忍的。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东北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和东蒙古诸部有直接的联系,东北的军事安全是满蒙军事联盟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朝也势必不能坐视沙俄的一再入侵,这有导致喀尔喀蒙古分崩离析倒向沙俄的重大风险。两方面的原因,让康熙不惜成本输送大量后勤也要打仗。

如果一个汉人王朝代替清朝,没有上述这些迫切需求,只要保证辽东左臂的绝对安全就行。这种情况下,当17世纪沙俄侵入黑龙江时,它不会有很大的动力,积极筹备远征对自己的统治并不那么必需的黑龙江,双方的激烈冲突很可能要等到沙俄侵入松花江流域,甚至威胁松辽分界线时才会发生。

就算考虑到没有柳条边的存在,汉人会比现实更早地向松辽边界线以北开垦,但这一条件在17世纪的农耕水平下显然尚不存在,而沙俄的入侵在17世纪即已发生,待到汉人有条件向北开垦(最起码也是18世纪关内人口开始迅速扩张的阶段)的时候,很可能在松花江流域就会面临沙俄的阻挡。经过后续的拉锯冲突,双方实控的边界大概率会比现实要南得多。

清朝对东北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它在中前期保证了黑龙江流域的军事安全,虽经晚期衰落大片割地,依然保有远至黑龙江的领土;另一方面它也阻挡了汉人进入东北,延缓了东北的开拓。总的来说,清朝的存在对击退早期军事存在尚不足的沙俄,避免其先到先得还是很重要的。前期占的地大,弄肥一些,还有条约罩着,后期敌人固然可以来割,总也需要一步步来。

有些东西,过了那村就没那店了,要是等到18世纪人口爆炸后的“自然迁徙”,再去全方位开发松花江和牡丹江流域,对面的敌人不会让你轻易得手。

中国得以保住松花江流域,清朝是有积极意义的。


user avatar   jin-ru-zhi-hu-73 网友的相关建议: 
      

1、假设问题必须有一定的符合正常逻辑、正常思维的前提条件。

例如,明朝一直持续到1900年以后,西方列强还会出现在该出现的时间等等,

假设不能天马行空,如果那样就没有意义了,完全成了胡扯蛋了。

没有一定的符合正常逻辑、正常思维的前提条件,那么也可以假设明朝统一宇宙。

2、东北是清朝入关带来的嫁妆吗?----------------------------------------------------------------------

那是肯定的。

按照题主的假设条件,

如果清朝没有入关的话,

清朝与明朝并立存在,

东北成为清朝的疆域,

那么东北自然不会是明朝的疆域,

明朝的北方疆域边界是止步于长城沿线而已。

实事求是来说东北就是清朝入关带来的嫁妆,

无论愿不愿意,承不承认这都是历史事实。

这就像如果没有清朝乾隆时期的故土新归的话,

到了民国、共和国的时候,今天的西域肯定不在中国的疆域之内。

而今天共和国宣誓西藏主权的法理依据就是金瓶掣签制度。

今天共和国宣示台湾主权及二战胜利后把台湾交还给中国的法理依据就是清朝统治过台湾。

3、如果没有清朝,东北会不会被统一?--------------------------------------------------------------------------

如果东北没有努尔哈赤的崛起,也会有其它人的崛起,

因为站在更高层次看明朝全部历史,

就可以看出明朝对东北的控制力是逐渐减弱的。

4、如果没有清朝,黑龙江将被沙俄吞并-----------------------------------------------------------------------

历史事实的情况是,清朝时期,沙俄已经控制了黑龙江流域以北的土地。

如果没有清朝,东北也不会存在空白,也会有势力来填补,

当然这肯定不是明朝。


user avatar   m3xiao-mo-gu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不是更好,整个沙俄版图都是嫁妆


user avatar   zhi-he-yong-z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担心沙俄吞并的人是多么乐观自信啊……

没有清王朝的种族屠杀加民族性阉割,某族,某教,可能就会迎来“河套的劳伦斯”了。

从历史角度看,刷新一个大恶人把脏活做掉,有时候还真的是无法替代的。


user avatar   ji-ming-j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他的水平究竟如何?
user avatar   shi-tan-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10年之后,南方媒体和ngo组织下,有些地方看东北就跟欧美看中国一样。带着一些东北人自己都贬低东北,何必呢?

东北由于时代的原因,建国初期没把财富留下来进行产业升级。但80,90后的城市东北人应该都是挺幸福的,城镇化早,父母基本都是双职工,重视教育,物质生活基本不愁吃穿,高考也不难,普遍大学都考的不错。东北没有互联网企业,又不是金融中心,重工业设备比人贵,自然人才回来的少。

东北轻工业建国初期还有些保留,后来因为地理位置不便出口,再加上税率比南方中基本走的走破产的破产。吃的用的基本都是长三角和珠三角造的,叠加现在物流这么方便,财富的转移更加明显。

最大的就是人口问题,三四线东北城市人口还不如南方县城人口。没有高端产业留下人才,密集型制造业又没有那么大的人口基数,产业升级错过了最佳时期。国企逐渐衰败,10年之后的四万亿跟东北基本没啥关系,东北的城建08年左右就完成了。

政策没有倾斜情况下,只能自救呗,不求回来工作支援家乡。但有创业需求首先考虑东北,快递优先考虑东北商家,多在本地消费,在外不诋毁家乡。


user avatar   ce-da-mu-ding-su-l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识字率

明代:

明朝对社学的入学年龄规定:“民间幼童十五以下者。”即15岁以下的孩子都可参加,入学时也不需要考试,招生数额也没有限制,凡是愿意读书的,都可以来参加。

《明史·杨继宗传》中记载了这么一句话,即:“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明代小说出版业繁荣,有大量的人购买这种休闲通俗读物。

传教士记载:利玛窦等合法传教士的著作,他们不约而同地记载道:他们惊讶地发现明国老百姓识字率很高(而那个时候他们使用二十多个拉丁字母的西班牙葡萄牙母国的识字率可能还不如用几千个汉字的大明),并且把识字率高的原因归功于两点:1.中国人特别注重文化教育2.中国各地方言差异大,要互相理解必须靠文字作为桥梁。

清当局:

第一,生员不得言事;

第二,不得立盟结社;

第三,不得刊刻文字。

第四,大兴文字狱

第五,篡改历史文献

第六,禁毁和篡改汉语著作

通过以上手段,经过两百年黑暗统治中国人识字率终于达到历史最低的 1% (清当局学部在1909年的统计,当时中国人的识字率不足1%)



user avatar   hi-ch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正版药厂公开到岸价了吗?没有。为什么?


user avatar   hua-an-81-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我好久之前无意间记录下的,如果是评论里提到的董玉飞,那这位父亲的年龄我记错了,印象中这位父亲黑黑瘦瘦不大高。

我的本意是,不希望看到对事件中的个体进行攻击,从当初看报道时到现在回忆,我的心情依然是难以描述,不是愤恨。


至今还记得那年感动中国里的一位基层干部,这位父亲没几天就自杀了,对,以基层党员干部的身份满载荣誉,没几天就以父亲丈夫儿子的身份默默自杀了。

汶川的一个乡镇干部,在地震时从家里成功跑出来,让老婆照看一下老母亲,自己去学校看一下儿子,家、单位和儿子学校离得都很近,一条直线上,路过儿子的学校,看学校没全塌,鬼使神差的,对,他对记者的描述是鬼使神差的想先去单位,心里在跟儿子说“儿子你挺一下,挺一下,爸爸马上就回来”,等他参加完单位救援,经历第二轮余震后,反应过来往回跑,儿子学校全塌了。

就因为这个父亲的身份:党员、基层干部,当时还是央视王牌节目面对面的采访,无限扩大,表彰成一个基层党员的使命感责任感,轮回播放。

可节目中这个父亲已经被挖的体无完肤,记者一直追问这个细节:路过儿子的学校,为什么没进去。或许这个点是记者以及那整个群体引以为豪的功勋章,可这位父亲每一句话都在明显的责怪自己:鬼使神差、要是先去、要是听老婆的话。。。要有多无奈就有多无奈,能想象一个五十多岁一脸沧桑的父亲,一个家中独子,被记者逼着回忆自己面对“民族大义”时,只能自言自语一样重复嘟囔一句“要是当时”,像犯了错的孩子一样,他俩眼空洞地在记者牵引下回忆儿子很高、很开朗,早上出门还跟他比身高高,成绩很好,经常开玩笑,一米八几的大小伙对奶奶撒娇。。。。。显然,节目出来的效果是符合主流价值观的。

可是,对一个父亲、丈夫、儿子而言,这份“于灾难面前不顾儿子安危、来不及看儿子一眼、毅然决然冲入群众坍塌现场的基层党员”的荣誉,能否支撑他那个大家庭?还被评了当时“感动中国”。

他老婆看了那集报道,责怪他如果。。。

他老母亲责怪他,如果。。。

他自己也责怪自己,如果。。。

最后,在报纸的一个小角落里,报道出他自杀了。

(有些影像细节记不清了,这个父亲面对采访时不断的自言自语)




  

相关话题

  中国的近代版图难道不是清朝奠定的吗? 
  如何反驳历史虚无主义? 
  诸葛亮是千古忠臣吗? 
  怎么看待康熙晚年朝政的腐败? 
  你更喜欢明朝还是清朝,为什么? 
  你曾经误会最深的一个历史人物是谁? 
  为什么大家会吹慈禧? 
  成化犁庭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如果葛尔丹打败满清入主中原是不是葛尔丹比康熙更“伟大”? 
  如果将崇祯换成皇太极,以后三任换成康熙雍正乾隆,明朝能续几年? 

前一个讨论
三毛与荷西的爱情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
下一个讨论
如何用简短精妙的话语反驳历史虚无主义者的“成王败寇观点,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可以被随意篡改”历史观?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