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我国西北地区正在变暖变湿,会带来哪些重大影响? 第1页

     

user avatar   ning-nan-zuo-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西北变暖变湿尚不足为惧,我就一个顾虑:

山东、河北、安徽、河南诸省是不是先把侵占的泄洪通道给挪退一下?

山东寿光,河北沙河,殷鉴不远。


user avatar   cloudycity 网友的相关建议: 
      

1.我非常痛恨一些官媒报喜不报忧、喜忧不平衡的伎俩,比如这次的新华社报道。

2.西北一些地区变得暖湿,这是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正常现象,就像美国佛罗里达州海平面不断上升,风暴潮不断冲击社区,和冬季北极变暖引起东亚寒潮愈发剧烈一样正常。

Kug J S,JeongJ H, Jang Y S, et al. Two distinct influences of Arctic warming on coldwinters over North America and East Asia[J]. Nature Geoscience, 2015, 8(10):759.

3.一个硬币有正有反,就像我曾经指出,当代中国,81%的冰川正在消亡,但同时也有19%的冰川在增长。

4.所以消亡的冰川就被人们遗忘在脑后了吗?这样不好,很不好。

5.从现在开始至2050年前后,冰川消融带来的西部河流融水补给会达到一个极限,然后快速萎缩。虽然冰川融水的减少,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河流上游的供水,但是会对河流源区的水旱节奏、生态环境产生巨大负面效应——这是中科院一位院士的观点,今天太晚懒得开文献库。有兴趣可以去文末看延伸阅读。

6.说到新疆洪水,若羌洪水什么情况我不清楚,不过我有一个故事可以分享一下:2018年喀什地区,喀喇昆仑山克亚吉尔冰川堰塞湖因上游冰融来水太多而溃决,下泄了三个西湖的水量——在未来一段时间里,这样的洪水会成为一种新常态

7.就好像2016年和2018年发生的三起冰崩灾害一样,成为新常态。对了,2016年的冰崩杀死了9位西藏牧民,110头牦牛,50头羊;2018年的冰崩堵住了雅鲁藏布江,然后溃决出一场洪水——这些死几个人、损失一些经济的#在一些人眼里鸡毛蒜皮芝麻大点儿#的破事儿在越来越暖的未来都是新常态

8.这是一些人口中所谓的利好?杀人的利好?还觉得挺美的?甚至觉得天佑中华了起来?

一边正经历地球的五千万年未有之超级大变局而不自知,

一边抱着全新世诺森格瑞比大暖期和梅加拉亚期初始的咋寒还暖的旧闻而不放,

在被化石燃料无节制使用和碳捕获技术前景尚不明朗拖入的未知领域面前,

甚至还沾沾自喜了起来。


果然是一副末世的景象啊,真棒。

【参考文献】

夜深,暂略。

【延伸阅读】

贴一个前段时间和院士合作的科普文,共有兴趣者延伸阅读。

然后鼠标没电了,还有一些图以后再补吧

延伸阅读2:这是前段时间我总计的一些常见的、非地球科学领域人士对全球变暖问题存在的误区,里面还有近年来我在知乎就这个议题创作过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想要喷的朋友,也可以去看看自己喷不喷得动。

友情提示:如果连Milankovitch旋回、Vostok冰芯都没有听说过、不了解,建议就免开喷口了,你们喷不动的。省省时间干点啥不好?

看到一个应景的Nature文章,分享一下:


所有讨论全球变暖的话题,最后都会演变成无意义的中国vs国外撕逼。

心累。

这么说吧,中央比在座的诸位清醒的多。

中国的科学家们一直在对全球变暖对于中国的影响进行研究,各种面上的报告和决策建议年年做年年出,我接触的很多地球科学领域学者都在进行有关研究,手里也有一些这样的内部资料,因为种种原因不宜公开而已。

中国为什么要减排?绝不是做给国外看或者迎合其他国家的什么意见,而是出于民族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出于对子孙后代的承诺。

我们既要坚决反对有关国家试图强加给中国的不公平减排方案,

也要按照自己的既定步伐,坚决推动绿色、减排、低碳的发展道路,打破原有不健康的工业发展模式,不仅要做,而且要做得坚决,做得强力。

早日实现这个向世界承诺的2050年和本世纪末的各种减排目标,

就像2018年就实现了原计划需要到2020年的减排目标一样。

而这样做的前提,就是充分认识全球变暖弊大于利,绝非利大于弊。

充分认识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工业发展方式存在重大问题,并且去解决它们。

这就需要在舆论和科学传播上,加大向公众普及有关知识、政策背景的力度。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能够看到这一点的人,终究是绝大多数。

有些人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从反对不公平的减排方案,到反对减排、反对全球变暖、反对气候变化弊大于利。

这种人,与hk的蒙面人有什么区别呢?

也许只是口音的区别吧。

我只当你们是年轻。


user avatar   zhong-ke-yuan-zhi-s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来看看大气所副研究员魏科的解读

我国西北变“暖湿”了没?


1. 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我国西北地区大多处于非季风区,降雨较少,气候干旱,自古以来有不少诗歌描写了边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然而最近,西北地区变湿变暖成了个热点话题:朋友圈里流传的一张聊天截图让人热血沸腾,“气候临界点在今年出现了……”、“新疆的植被,以一年一百五十公里的速度在狂奔”、“降水过了秦岭了,如果能保持10年,黄河就会变清了……”。一些媒体也给出了大标题“真正的大事:寒冷干旱的中国西北正在变暖变湿”。





在笔者看来,这一波传播里有不少不严谨、似是而非的用语,需要认真讨论。其中公众和媒体对于科学语言的陌生和解读,可能是引起误解的真正原因。尽管不少科学论文里有提到西北“暖湿化”,但“暖湿化”的核心是“化”,代表了在某一个时间段的趋势,向“暖湿”转化只表示向“暖湿”有了发展,至于什么时候可以达到“暖湿”,文献里并未明确说明。事实上气候的两个极端状态,A干旱和B湿润,两个状态之间有着万里之遥,从A向B的方向迈出几步,并不表明一定可以到达B点,一方面距离尚远,另一方面变化可能会有反复。最重要的是,全球变暖的大背景可能让A和B之间的距离变得更遥远。


2. 西北变“暖湿”是个老话题


本以为是出现了新的研究,仔细一看原来说的是个老话题,西北气候由”冷干”向“暖湿”转型的研究在2002、2003年时已经由当时中科院寒旱所施雅风院士和沈永平研究员等提出过,体现在:1)西北部分地区降水增加;2)冰川融水径流增加(例如新疆乌鲁木齐河1号);3)部分湖面上升面积增大(例如博斯腾湖);4)部分河流洪水增加;5)沙尘暴减少;6)部分区域植被地貌变绿。至于媒体里提到的植被地貌变绿等,在施雅风先生2002年《资源环境》的文章里也已经提到“气候转型降水量增多地区,已显现出植被繁茂生长的景象,我们在旅行中可以看到这些地区初级生产力草地一片葱绿”,施雅风也注意到卫星资料的NDVI数据显示“90年代西北在植被覆盖普遍减小,土地沙化和荒漠化严重,但是在天山西部、伊犁河流域、新疆北部、青海南部等地区有植被覆盖明显增加的趋势”。



图1.“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以外的戈壁地貌。


在给出降水增多、部分地区植被改善、湖泊上升等变化之后,施雅风院士笔锋一转提出了问题:“西北部降水量增长趋势明显,但在与蒸发增长平衡后,西北气候是否已确实出现由冷干向暖湿转变迹象,仍需具体深入探讨。”因此关于部分地区降水增多是否意味着西北正由“冷干”向“暖湿”转换,尚未有明确结论。


另外,施雅风院士也在文章里给出了评论:“西北深处亚洲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水汽源的地理位置和经长期演变所形成的沙漠和戈壁广布的极端干旱下垫面,严格限制了为空中补充本地水汽,从而将降低降水增加率,再加上较长时间过度的地下水开发、植被破坏、土壤水分减少所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也增加了气候转型的困难程度,故西北气候转型有其局限性,不宜过分夸大其作用。”


尽管还没有明确的结论,但是西北变“暖湿”的想法还是让很多人异常兴奋,并给中央写建议,认为应该趁着西北气候好转,进一步加快开发的步伐和力度。后来中央把此建议交予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就此征询叶笃正院士的意见,叶先生和其他科学家共同参与了讨论,并对这个地区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最后的结论是:尽管近20年这个地区降水增加趋势明显,但其增加绝对值并不大,并不能说明这个地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发生质的变化。这个认识后来基本就成了业内共识。


3. 地区的干湿状况如何判断?


一个地方的干湿状况取决于多个因子,最主要的参数是降水量和蒸发量,简单来说,如果降水量超过潜在蒸发量,则这个地方气候湿润,反之该地气候特征为干旱。因此衡量一个地区的干湿变化,并不简单基于降水,而是要综合考虑降水和蒸发的共同作用,考核干旱指数的变化情况。常用的干旱指数包括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自适应帕默尔指数(scPDSI)、DSI等。




图2. 敦煌气象局大型蒸发器(E-601B型蒸发器),干旱的敦煌年潜在蒸发量约为2500毫米。


西北地区(以新疆、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为主体)是全球最干旱的区域之一,距离四大洋都非常遥远:南边与印度洋隔着西藏高原,东边与太平洋隔着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和河西走廊,西边与大西洋隔着欧洲大陆、乌拉尔山和帕米尔高原,北边与北冰洋隔着阿尔泰山脉和天山山脉。这些地方降水稀少,绝大多数地区年降水不足100毫米,部分地区年降水甚至不足50毫米。然而这一区域是我国日照和太阳辐射最强的区域,蒸发量非常大,潜在蒸发量可以超过2000毫米。这意味着即使有长江流域的年降水量(1000-1200毫米),也不足以应对这里强大的蒸发量,因此干旱和水资源紧缺是西北地区的最重要特征。





图3. 用潜在蒸发量与降水量之差表示的干湿指数(单位:mm),如果某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则气候特征为干旱,反之,如果蒸发量小于降水量,则这个地方气候湿润。西北地区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是极端干旱的区域。所谓“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北的水汽来源主要来自于西风带。


由于降水与潜在蒸发差了一个数量级,因此西北变“湿”基本上是个伪命题,只要降水量还远远小于潜在蒸发量,任何降水的增加只是意味着极端干旱状况的些许缓解,并不能说明西北变得“暖湿”起来。做一个简单的估计,西北地区干湿状况要发生质的变化,年降水量需要达到至少500mm以上,目前没有任何一个研究可以支持这样大幅度的变化。


有一点值得注意,在考察干旱/湿润化变化中,各个干旱指数特征有所差别,其核心是如何考察温度、太阳辐射、风速和水文变化等导致的蒸发的变化,有些干旱指数不考虑温度变化,有些干旱指数不考虑水文过程,有些参数依赖于陆面模式的模拟性能,在计算潜在蒸发时,也有不同的计算方案,这些都会影响对于干湿趋势变化的判断。


4. 西北地区干湿变化情况怎么样?


如果仅仅考察降水变化,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西北绝大多数地区降水确实有所增加,Wei and Wang (2013)分析西北47个气象观测站年平均降水量,结果表明,在1960-1986之间的平均年降水量为110mm,而1987-2009之间增加到134mm,增幅达到20%,降水确实有所增加。


在此期间,西北的温度也随之增加,温度增幅不仅比全球平均高,而且也高于中国东部区域,1960-76的平均温度约为7.33度,而1997-2009平均温度达到8.69度,增加了1.36度,尤其是2000年之后的增速达到每十年约0.6度,增幅远超全球平均数值的每十年约0.177度。

增温带来潜在蒸发的变化,这47个站的平均潜在蒸发在90年代中期以前约为675mm,而在90年代中后期之后增加到720mm以上,增加约45mm,增幅远超过了降水的增幅(24mm)。



图4. 1960-2013年期间西北47个测站年平均降水量变化序列,80年代中期之后降水比之前有大幅增加,图片来自于Wei and Wang (2013)。




图5. 1960-2013年期间西北47个测站年平均温度变化序列,增温趋势明显,图片来自于Wei and Wang (2013)。




图6. 1960-2013年期间西北47个测站年平均潜在蒸发的变化序列,90年代中期有突变增加, 图片来自于Wei and Wang (2013)。


综合考虑降水和蒸发之后,可以计算反应干湿变化的干旱指数,图7是把90年代末前后的两个气候态干旱指数(SPEI)做差,从而确定这段时间的干湿变化情况。红色表示干旱化持续发展,干旱指数的分析并不支持西北向更湿发展。



图7. 1997年前后干旱指数SPEI的变化,红色圆点表示干旱化持续发展,图片来自于Wei and Wang (2013)


气象学家马柱国研究员采用其他两种干旱指数(scPDSI和SWI)分析了我国北方干旱化的变化情况,结果均显示西北地区在2000年以后有变干的特征。


最近气象学家黄建平教授团队在《大气科学进展》发表文章综述了中国半干旱区的变化,指出:1994年至2008年间,中国的半干旱地区比1948年至1962年间增长了33%,这主要是由半湿润、湿润区转干而来。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西北区域干湿趋势变化的研究不少,各个研究之间结论差别还不小,甚至完全相反,其中的差异主要集中于三个问题,这些都是研究中的“坑”:


1)趋势的分析需要注意计算趋势的时间段,目前在对西北干湿变化的研究中,如果数据起始点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及以前,则大多得到“暖湿化”的趋势,而如果主要讨论过去30年的变化,则主要得到“干旱化”的趋势,趋势分析一定要与研究的时间段对应起来,不然不具有可比性。


2)干旱指数的不一致,各个研究之间的不一致,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所参考的干旱化指数,其中的核心为是否考虑到了温度增加引起的蒸发变化,由于各个指数基于不同的参数,有各自适用的区域和气候特点,是否适用于西北干旱区,其实是个很值得深入讨论的科学问题。


3)西北区域站点稀疏,部分数据缺乏其他数据的印证和检验,数据的代表性和可用性也值得深入讨论,这也会影响最终的结论。


5. 植被变化≠气候状态变化


西北地区植被覆盖的变化有多个影响因子,例如,我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已经有20年,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人为保护作用是很多地方变绿的主要原因。另外,新疆塔里木河综合治理工程,投资超过100多亿,对于塔里木河的河流健康和生态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部分植被的恢复来源于治理工程的效果。全球变暖带来冰雪消融加剧,部分水资源的增加,并不是来自于降水和环境的改善,而是冰冻圈衰退的结果。

沙漠和戈壁并非不毛之地,只要有降水,就会有绿色和生机,除了考察短期的绿色之外,还要考察植物存活的时间与持续性,考察整个季节的变化,以及较长时间的变化。

笔者专门咨询了研究北方干旱化的一位业内“大牛”,“大牛”讲述了一些考察的经历:


2012年参加中科院天山南北水资源考察,那个地区以前打的井有一半以上抽不上水,说明降水的增加并没有使这里的水资源格局发生质的变化。在河套地区的几次考察中,当地的水利部门在座谈会上强调,河套地区的缺水状况还是比较严峻。

因此,短期的植被变化并不代表着西北地区气候改善。事实上西北地区降水日数并未显著增多,降水量增多很大程度是因为单场降水变得更强。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出现极端降水的概率加大。极端降水对一个地区长期的气候并不会产生正面的影响,反而会造成一些气候灾害。




图8. 2019年7月,两场雨之后,敦煌的沙漠里长出沙蓬的幼苗。


西北地区近几年确实不少地区出现降水增强,以敦煌为例,敦煌年平均降水量为39.8毫米、夏季降水量22.5毫米、7月降水量10.7毫米,在2019年7月6日和7月16日下了两场暴雨,敦煌市的降雨量分别达到19.1mm和22.6mm,两场降水总量即超过敦煌市年平均降水量。在降水之后,敦煌戈壁滩里泛起了白白的盐花,并且生出无数的小草,确实是让人可喜的变化。然而天气和气候有着本质的差别,天气指的是短期的过程,而气候是较长时间的平均,因此某一年的天气过程并不意味着长期趋势的扭转,需要多考察几年。


6. 未来的变化


尽管气候模式预测未来西北降水量会有所增加,但是模式间的一致性较差,说明目前气候模式对这一区域的预估还存在不确定性,多模式合成的降水增幅不超过30%,远不足以产生干湿状况的质变。




图9.多模式比较计划给出的在高排放情形下(RCP8.5)全球降水的增幅,西北区域并不是全球降水变化显著的区域,模式间的一致性较差,说明目前气候模式对这一区域的预估还存在不确定性,多模式合成的降水增幅不超过30%,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区域极端干旱的气候状态。图片来自于IPCC AR5(2013)


7. 总结与思考


尽管西北部分地区出现了短期降水过程和植被改善,但是一个区域的干湿状况取决于降水与蒸发的共同作用。西北大部分区域降水量远低于潜在蒸发量,部分区域甚至相差一个数量级,目前的降水增加并不能从质上改变这一区域干旱的状况,西北变“湿”基本上是一个伪命题。


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西北区域温度的增幅远超全球平均和东部区域,由此带来的潜在蒸发量增加巨大,在大部分区域远超降水增幅,导致这些区域干旱化更为严重。


天气和气候有着本质的差别,天气指的是短期的过程,而气候是较长时间的平均,因此某一两次的天气过程并不意味着长期趋势的扭转,需要多考察几年。


我国北方大部分区域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坚持20年,生态得到显著的改善,应继续坚持。西北区域属于我国极端干旱区域,随着经济发展,水资源和生态压力将持续存在,不可盲目乐观。


发展节水技术、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将是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作者:魏科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user avatar   cao-feng-ze-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不是什么丧事喜办,而是人类的命运本就不相通。

暂且不说全球变暖对人类整体的影响到底是正面还是负面,就算是负面,那又如何呢?瑙鲁人大悲咒都唱飞了,耽误格陵兰人蹦迪吗?不耽误,不仅不耽误,而且瑙鲁人丧事越办,格陵兰人迪斯科越蹦。格陵兰人怎么会去关心瑙鲁人的生活,你凭什么要求格陵兰人去关心瑙鲁人的生活?你有什么资格要求格陵兰人去关心瑙鲁人的生活???

如果说格陵兰和瑙鲁都是无足轻重的小国,那加拿大呢?俄罗斯呢?人家就是在从全球变暖中受益,你怎么要求人家不去磨洋工?你凭什么要求人家去努力遏制全球变暖?你有什么资格去命令一个世代生活在苦寒之地的居民去让他的家园保持一个苦寒之地?

你没资格。

在遏制全球变暖这件事上,中国是所有国家中出力最大、最不该受到指责的,没有之一。这是世界公认的。可以说,如果只有一个国家不该被指责,那就是中国。如果中国没有这么努力地遏制全球变暖,那甘肃的降水量还会更大,作为一个甘肃农民的生活甚至还会更好。这个甘肃农民有怨言吗?

任何人,有什么资格,指责中国?就因为中国的西北角气候稍微变好了一点?

别指责老子丧事喜办坟头蹦迪了。老子没喜办,也没蹦迪。老子单纯为了你,给你家丧事出的力,比你还多。

那是看在你的面子上。

惹急了老子,真喜办,真蹦迪,那是老子的本分。


user avatar   wa-sai-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给大家看看黄土高坡现在的样子(2019年摄于延安)























乘动车从关中黄陵县到陕北最北的榆林市,一路上窗外郁郁葱葱,有种穿行秦岭森林之中的错觉。这完全颠覆了对黄土高坡的固有印象。

再对比几十年前的光秃秃的黄土高坡老照片,你发现,我国不仅仅是“基建狂魔”,也是“种树狂魔”。







“茫茫旷野,草木凋零,山寒水瘦;那丰茂碧绿的夏天和五彩斑斓的秋天似乎成了遥远的过去。荒漠的大地将要躺在雪白的大氅下,闭住眼回忆自己流逝的日月。大地是不会衰老的,冬天只是它的一个宁静的梦;它将会在温暖的春风中苏醒过来,使自己再一次年轻。”

——《平凡的世界》陕北作家 路遥


user avatar   xiao-yun-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都2020年了,没想到今年兰州的夏天比去年更短,刚入夏半个月就宣告入秋了。三十度以上的高温还没持续一周时间。结果这个月入秋后就开始阴雨连连模式,八月份到现在能见到太阳的时间累积不超过三天。其他全是阴雨天。西北变暖没发现,但是变湿已经板上钉钉了。

兰州人,三十又三,感觉家长的天气这十几年间发生了巨大改变。尤其这几年变化更是明显,总体来说就是全年温差在逐步缩小!简单来说就是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气温总体偏凉。

特别是近几年来,兰州雨水明显偏多,去年甚至出现了水漫全城,这在一个干旱城市来说不可想象,以前学市政工程选修课的时候,我们大学老师讲到防洪,说86年降雨量大,黄河水漫出河堤,我所在的整个区都被水淹了,我一直以为这都是历史,结果去年就碰上了,水漫金城,部分城区水深一米多,差不多都可以开船了。今年也是,也在暴雨后出现了水漫金城。

以前没见过梅雨季节是啥样,现在见到了,今年一过去九个多月,感觉阴雨天气占了全年一半还多,从八月初到现在,我都快忘了太阳长啥样了,这还是高原地区特有的秋高气爽吗?而且温度也随之下降,最近很长时间温度都没上过二十℃了,最低温度只有五度,你能想象这是九月份的兰州吗?

还有就是夏天高温天气越来越少,小时候动不动有四十度的高温天气,而且一连好几天,如今,整个夏天连上35度都是奢望,一个夏天加起来,超过三十度的天气还凑不够十个手指头,小姐姐们的美腿丝袜还没看够就没了……

还有就是冬天也不冷了,我柜子里以前买的高领毛衣,加绒衬衣已经好几年没有穿过了,冬天一件羊毛衫在家厚外套就够了,不用穿的和抱抱熊似的。

至于影响吗,我想是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己亥中秋以来,关中地区连续降雨。

居然有了晾衣服,隔夜干不了的情况发生。

甚至连续一周大雨纷飞,让人仿佛置身于梅季江南。


真是如此,那天大的好事啊,历史上的盛世都是北方比较湿暖的。


20190919夜补充——

坐标西安,最近一些事让我也有了其他的担忧。

这是中午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停在我手上的一只伊蚊(俗称的花蚊子)。用手指压死了。

联系前一天,上班时候电梯里飞舞的另一只,当时刚开始不清楚蚊子类别,但当那只蚊子停留在一位深色衣服人士的手臂时,黑白相间的腿就显现出来,职业敏感,明白这又是一只伊蚊。

而且,两次事件都是白天,这与伊蚊的活动时间就是白天相符。


联系前一段时间,江西樟树发生的登革热疫情。

虽然这次疫情的开端是涉外务工人员返乡,但是这是一个极端例子,也就是输入性病例引起的本地疫情,当地应该已经成为登革热的疫区了,以后每年的 爱国卫生运动 都不能掉以轻心了。

另外,我国白纹伊蚊的分布本来也是很广的,天气继续变暖,只能寄希望于基层组织的爱国卫生运动和科技进步,通过大量释放绝育雄蚊来控制蚊子种群。

zhihu.com/question/6465


伊蚊还能传播基孔肯雅病毒,得了让人关节难受难忍,条件更适宜,那以后就更难防控了。而且80年代的检测,还发现西安有过CHIKV的血清学阳性标本,不知道是误检还是真实的。至少说明西北还是有可能成为新的虫媒病的疫区的。

zhuanlan.zhihu.com/p/56


我国是乙脑的传统疫区,但是新疆不是。新疆当地的蚊子种类非常多,咬人也很厉害。

之前我在新疆一个草原游玩时,发现一种当地的蚊子泛绿光,回来查证发现是尖音库蚊。

已经有研究表明,尖音库蚊可以携带乙型脑炎,并且有,学者从其中分离出乙型脑炎病毒过。这都提示,随着天气转暖转湿,新疆有成为乙脑疫区的潜在可能性。

(虽然新疆没什么猪 ,猪是乙脑的重要中间宿主和传染源)

zhuanlan.zhihu.com/p/19


可能随着西北转暖转湿,很多以前不太可能出现的虫媒传染病有可能扩大疫区,或者变成新的流行地。

真别说,现在外出务工人员这么多,海关不可能完全做到“御 病 于国门之外”,我们附属医院就收治过登革患者。。

所以,当地要加强监测,哨点医院要有这个意识,至少,少出现樟树这样的非疫区变疫区的事件。

zhuanlan.zhihu.com/p/60


user avatar   wu-ming-xiao-zu-7-36-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么全球一起减排一起降低生活品质,要么大家一起去死。

宁可我们吃着肉吹着空调开着大排量和白皮同归于尽,也不能让我们吃素他们吃肉、让我们挨热他们吹空调、让我们开电动车他们开大排量苟活下去。做您妈的梦。

------------------------------------------------------------------------------------------------------

ps.更何况从这条新闻看,不减排也未必非要一起去死呢

感谢张骞、班超、郭昕、张议潮、阿桂、左宗棠,以及千千万万戍边人。人民万岁。


user avatar   reseted15790918196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于新疆水变多是好事,但这个水必须是可控的水,时间和流量均匀分布的。

新疆河流在洪水期流量很大,其他时候流量很小,洪水期的河水只有很少部分被水库存下来外,其他部分根本没办法利用,直接放流到沙漠中。新疆还有一种河流,长年干枯唯独在雨季和洪水期才会有十几天流量,这种河流的流量和河床十分不稳定,所以基本没有被利用过。水库也就在长年性河流才有,这种季节性河流上很少有水库的 。

南疆人可能知道,每到五月底有个集体义务劳动叫“防洪”,每个农民家庭都得派人去参加,还得义务性捐树枝袋子之类的。得把洪水安全的送到沙漠,不然河流漫延改道祸害社区的。

因此,气候变暖导致的洪水增长对农业发展没有什么大的作用,那些增多的水根本没有办法利用,反而对现有的河流防洪工程、河流沿岸农田社区房屋和桥梁造成致命性灾害。甚至会破坏环南疆的道路体系,洪水增加会让原先的泄洪渠改道或者流量增多,之前预留的泄洪桥根本不够用。


user avatar   luo-xuan-zhen-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原来中国西北气候干燥,很多历史悠久的唐以前时期的文物,特别是对温湿度环境敏感的有机质文物,能够得以保存下来:譬如居延汉简,阿斯塔纳唐代墓群出土的胡饼,以及喇家遗址发现的那碗小米面的面条等等。

如果气候发生了较为长期的暖湿化,那么这部分文物的腐蚀损失有加重的风险。譬如今年敦煌莫高窟因雨关闭两次,周围原来不长草的地方开始长草。因为环境的变化,文物保护工作者也要开始研究解决新情况引发的新问题。

现在的知乎,杠精越来越多。本题的宗旨,在于让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来讨论气候变化对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而不是让大家来秀自己的价值观鄙视链。

革命工作只有分工不同 , 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刘少奇,于1959年接见劳动模范时传祥

2022年4月18日更新

2022年的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就是遗产与气候,莫高窟已经监测到近年来降水在不断增多,已经和气象部门联合开展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




     

相关话题

  有哪些农林牧渔方面的事实,没有一定农林牧渔知识的人不会相信? 
  为什么中国农林类的院校不受欢迎?中国以后农林类的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一个农民生产一斤大米,大米在一天内消耗(消失了):转化为一个农民的劳动生产力价值为零,生产力归零? 
  在地球上的物体,要绕着太阳转,为何没感觉到离心力? 
  如果把中国和日本平移到太平洋中间,那中国和日本的自然环境会发什么什么变化? 
  目前有什么确凿的证据证明人类活动造成了全球变暖? 
  如果我有一根足够长的吸管,一头放我仇人家里边,一头放地球外边,他家里面的空气会跑地球外面去吗? 
  真正的陨石一克价值应该是多少? 
  如何评价李昌平致信袁隆平「请给农民留下保命种」? 
  为什么美国要求中国开放农业? 

前一个讨论
在你从事的行业中,有哪些特别的「职业病」或「职业习惯」?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电影《大明劫》?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