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眼自带N档防抖,少年时期自带变焦微距头,而后近摄能力逐渐退化,变成了58G这种远视眼(自己就是58G的用户 非黑
先说防抖是怎么回事儿吧。
补一点儿背景知识:
生理学上来说,人类的运动模式根据激活方式,可以分为三种
简单反射这种不需要高等神经中枢控制,能迅速,自动完成任务的运动模式,在生活中处处存在。
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等等..“节省”了大量的脑力,使人们可以专注于”更高端“的任务。
今天这个问题,就和简单反射密切相关。
眼睛的防抖,是简单反射中的一种。和缩手反射一样,不用控制,全自动。学术的名字叫做Vestibulo-Ocular Reflex, 前庭视反射,简称VOR
我们现在做一个小测试,看起来可能很傻,请在没人的地方自行尝试 :)
盯着它的眼睛,来,左右摇晃脑袋。
画面糊了吗? 没有
这就是VOR的威力。
简单来说,当头往一侧运动的时候,VOR会使眼部朝相反方向运动,平衡头部运动带来的影响。
严谨来说,在头部做加速运动,位置改变,或者旋转性的变速运动时,内耳迷路中的前庭器官就会被激活,带动VOR系统,改变眼部周围肌肉的紧张强度,使眼球运动,进行代偿,以维持视网膜上图像的平衡。
如果VOR系统损坏(内耳迷路损坏,神经通路损坏,眼部肌肉损坏..for etc),就有可能造成现在高票答主
刘海马所提到的症状,眼球震颤。--防抖系统过度活跃.
有人可能要问了,这防抖啥水平啊?算挤牙膏不?(感动常在
其实人类的人眼防抖,在动物界并不算"强",放到相机界可能是宾得的机身防抖水平。
有人又要问了,那奥巴,大法的五轴防抖在动物界对应着什么呢?
答案是,鸟类。
请参考:
为什么鸡头是个天然稳定器? - 生物学和某品牌光学防抖的视频:
LG G2搞笑广告:光学防抖灵感来源于鸡?关于人眼是如何对焦,
如图。
简单的眼生理常识大家都有所了解。
光透过角膜,晶状体,等一系列组织结构,最后投影在视网膜上,激活感光细胞,化为神经冲动,由视神经传输,通过LGN达到处理视觉信息的皮层--我们就看到了这个世界。
(更细节的视觉通路和映射信息,请参考
@Owl of Minerva前辈的回答
人的大脑是如何识别某一物体并检测到运动的? - Owl of Minerva 的回答)
其中,角膜,晶状体起到了调节焦距的作用,使视网膜上呈清晰,倒立实像。
(注,这里有一个误区,实际上屈光作用最大的并不是晶状体,而是角膜。它承担了大约70%的屈光任务。晶状体是一个“变焦”组件,可以调节剩下的30%)
刚刚在开头,我们提到了简单反射的防抖作用。实际上,这个对焦的过程,也由简单反射控制。叫Accommodation Reflex, 调节反射。
一句话来说,
当物体靠近时,瞳孔收缩,睫状肌收缩,使晶状体屈光度更大,让视网膜接受到清晰的实像。
晶状体改变焦距这个大家都懂,但是,为啥瞳孔要收缩呢?
懂摄影的朋友可能了解,光圈越大,景深越浅。
在接受图像的过程中,人的瞳孔,就起到了一个光圈的作用。
不严谨的说:
一个物体,如果落在了景深范围内,就可以认为它对上了焦,呈实像。
假设
在瞳孔开大(大光圈),晶状体,角膜已经屈光100%的情况下,距人眼29-31cm处的物体,可以得到清晰的图像(30cm是对焦点所在位置,正负1是景深)。
那么
瞳孔缩小之后,由于景深增加,25-35cm的范围都呈实像。 一下子把最近对焦距离从29cm提升到了25cm.
以上就是瞳孔在这里的作用。增加景深,使”对焦“变得容易。
一些动物,比如鹦鹉螺,并没有晶状体的结构,”对焦“全靠瞳孔改变景深。
关于对焦的更多信息请参考:
请参考
人眼到底是定焦还是变焦? - 医学中
著微的回答。
关于为什么人眼是个变焦头,请参考
在一个成像系统中,视角和焦距的关系是什么?视角和空间分辨率的关系是什么? - 物理学综上,人眼是一个无比高端的成像系统。自带两轴防抖,光圈联动对焦...还有裸眼3D
还在等什么,快往远处看看,让对焦组件休息一会儿吧。
Re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