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贾玲电影《你好,李焕英》? 第1页

     

user avatar   peng-chu-xi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全片开始我就有种疑惑,贾玲那么爱她妈妈,怎么会舍得让剧情从她从天而降压倒妈妈开始?

第二个疑惑来自于为啥没见过面的远房亲戚怎么会这么容易就熟稔,这是那个时代的特点嘛?

开始没多久我就以为这部电影的核心内核是表达贾玲对母亲的愧疚,如果全片从贾玲准备回归现代那里停下来我顶多给个7分,但是从贾玲思考李焕英为什么针线活这么好开始,我肚子的所有疑惑一个个被解开,眼眶也开始从热泪盈眶到泪如雨下。。我离开的时候只想给10分。

内核比小品还提升了一个等级,让本来就催泪的小品满足了电影框架的需求,很强。

是一部很好的电影,但如果放在母亲节而不是大年初一我觉得会更好

不管贾玲是不是第一次做导演,但是电影的笑点你会笑,哭点你会哭,而且不刻意,那就充满了感情。

这部片的母爱贯穿了始终,最重要的是这么简单的事我看到了最后才知道。

在最后的伏笔被翻出来的时候,我后悔没有带纸巾

~~~分隔线~~~


更新:大半夜想明白一件事

我觉得最不该错过的细节是

整部电影的世界是李焕英穿越创造的,而色彩是晓玲进入这个世界带来的。

而最后,整个世界褪色是从李焕英离开晓玲身边开始的(现实的她快撑不住了)

晓玲最后奇怪为什么离开这么慢,那是因为李焕英不想她那么快面对现实啊。。

这部电影,是李焕英为了晓玲不要过于悔恨而专门创造的梦


这梦我们可以旁观一下


user avatar   jin-zhen-63-2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完美地诠释了父母和子女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状态,总以为自己已经很爱他们,殊不知真相是他们更爱你。

这是一部剧情上对得起票房的商业片,也可以是一部技术上比肩文艺制作的好电影。作为一部喜剧电影,它难得笑点“不俗”,情怀“不硬”。视听语言的掌控力谈不上特别好,但也在平均水平以上,同时摆脱了喜剧片易流俗、情怀感生硬刻意两个通病。

以下是正文,大部分是技术层面分析,基本无情节剧透。

一、笑点的『小转折』和『大转折』

二、视听语言

三、演员及演技片段分析

一、“笑点+转折”补益情节

这部电影剧本上是极其密集新颖自然的笑点,密集到什么地步呢?即使是以情节紧凑为要求的喜剧电视剧,也未必能做到如此密集。

成功的笑料,是让观众在大笑之际能不由得像宝玉读林妹妹诗歌时那样感慨一句“竟是从何处想来”,这是笑点内容层面上的成功。

而放在整个情节上,电视剧对于情节的高要求是“三分钟一个小转折,七分钟一个大转折”。我对影院观众进行了一个观察,《你好,李焕英》能调动全场发笑的笑点近乎平均每分钟两三个左右,这是极其考验编剧功力的。

这时可能有人要问,这一章不是要讲转折吗?为什么又变成了笑点?

因为设置转折的作用在于吸引观众,推动剧情发展。而贾玲导演所设置的笑点,恰好同时具备了这两个功能,还附带讨巧观众情绪这一项。

所以这部电影做到了以笑点代替转折的作用,且同时也没有丢弃该有的情节。而新归新,贾玲电影的笑点还是有一个很明显的风格的,那就是氛围急转。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李焕英和王琴互相放狠话的时候被裁判一语打散,这在拍摄上有一个“卡点”的挑战,卡到点儿上了才有笑果。

二、视听语言

谈几个分镜、转场和配乐。

影片开头成年贾玲的考学宴会上,是一个典型的多人物情境,还有成组织成派系的矛盾。在这种戏份中,最重要的并不是台词,而是分镜。

大家可以代入一下,如果你观望到一大桌子人吵架争执,你能迅速分辨出他们谁敌谁友、为何而争吗?

很难,通常看到的都是杂乱无章的一片。

而电影要如何利用视觉元素呈现这种矛盾?比如,当和众人身份悬殊、关系生疏的王琴向众人炫耀时,镜头只给她一个人的近景。而另外三个人同框的中景则比较多。

这就是一个阵营的无声划分,能够让观众迅速区分阵营,理清矛盾双方。

而当发生肢体冲突的时候,则使用了主观镜头。是王琴和李焕英两个人在对方眼中的特写,主观镜头最大的作用是让观众有代入感。比如在恐怖电影中,鬼脸出现在主人公面前的时候往往会做一个主人公视角的,逐渐迫近的镜头,好像鬼靠近的是观众。再辅以听觉元素,视听表达任务就完成了。

穿越的转场方式有两种,一是镜头不动或基本不动,随着人物运动,黑白场景逐渐变成彩色;一种是人物不动,用移镜头或摇镜头带动景物变色。这是人物本身的小穿越,而时间背景的大穿越则是利用升降镜头,镜头从小景别直上云霄,拍了个地区全景,再跟着从天而降的贾玲落回去,一升一降,就换了个人间。这个转场还是比较自然的。

影片最出彩的一处分镜是女生打球时,猛然把球先击上天,给了一个圆球在夜幕下的仰拍。这个时候观众在想,排球去哪里了?

而下一个分镜却变成了夜幕中一轮明月,和前面白球黑夜的仰拍镜头成对应关系,同时结束这个时间点的戏份。

明月的下一个镜头,就是一支受伤缠着纱布的手,这时,影院爆发出一阵大笑。

这组镜头中没有一句台词,但导演就是利用分镜,把一个滑稽的故事讲得生动又清楚,非常干净利落。这就是视听语言的魅力所在。

其他的转场诸如利用贾玲的白衣服和衣上褶皱阴影做了一个相似转场,以及用电视和钟表做得穿越效果,就比较“老导常拍”了,不再分析。说一个比较新颖的,是在贾玲穿越回去之前,做了几个伪转场。也用了和穿越时候一样的大升降镜头,也用了黑白和彩色景物的对比,但就在观众以为贾玲要穿越回去时,她却还在流着泪在八十年代奔跑。

“出人意料”是电影艺术在内容层面上永恒的话题。

配乐和纯视觉元素也一样是笑果。比如贾玲摔下来的时候配乐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而全片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片段就是贾玲和父亲一起发笑,两个人长得极其相似,没有台词,是纯视觉笑果。

光影也有的说,比如当贾玲知晓母亲的伟大之处后,推开门去找她。此时的画面是张小斐坐在夕阳下的窗前,整个人被极其浓烈的日光笼罩,恍若神妃仙子,见之忘俗。这便是在用光影突出人物的高光时刻。

三、演员及片段分析

贾玲的四场哭戏,一场比一场难度大。“笑中带泪”非常难呈现,而哭戏的观众评价标准,往往是有无感染力。

我在看贾玲表演的时候,我想,无论她是不是何出身,此刻她就是一位体验派的表演者。这样的泪才有真实感,而张小斐灯下含泪而不落的眼睛也需要非常强的控制力。

这四场感染力极强的哭戏证明贾玲的确是一位天赋型演员,小品和电影的表演也是隔了行的,贾玲用演技证明她不仅能扛现场,也能扛得住电影镜头。

比较惊喜的是选角,贾玲和幼年贾玲和父亲,张小斐和中年李焕英的演员长相都很相似。

总之,《你好,李焕英》当得起二十亿的票房。我在网上看了一些摄录花絮,贾玲在看监视器中张小斐饰演的母亲李焕英插秧时,就开始掉眼泪。这也是电影煽情而不显刻意的原因,因为她原本就是真的有情。

这是一个女性为另一个女性所创作的影视艺术,也是非常理想的一种创作模式。不仅是表演上的真听真看真感受,也是视听和个人感情的结合。充分证明了影视作品的制作与技术并不是灵魂内核,能打动观众的,也是能打动创作者的。

贾玲在影片中的人物动机是“让母亲高兴一回”,那么在现实中,她确实为她做到了。并且,这对于正在或即将进入影视行业的女性工作者,都意义重大。

用自己爱的艺术去纪念自己爱的人,我想不到比这更浪漫的表达了。

最终,她的电影艺术将作为一个现象留名在中国影史,而她的母亲也将永远以影射的方式存在于每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身上。


user avatar   segelas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谈一谈个人的看法。

《你好,李焕英》,是一部让人非常难以评价的电影。在它主打的视角中,它做到了几乎满分。但这个视角本身,却又显得颇有些含糊与狡猾,回避着许多本应直面的核心问题,让作品失去了更进一步产生价值的可能。

对于这部电影,你很难不被它打动,但却也无法回避一个问题:你究竟是被它本身制造出的情感打动,还是更多因为它的情节所带动起的,关于你自己的切身回忆,而被自己所打动。而它的情绪本身,表达优秀——足以压过电影语言单薄之缺陷的优秀—然而又过度地沉溺于此,满足于对情绪的传递,而让自己,也让观众,借着满眼的热泪,淡忘掉了一些其他的东西,更现实更具体的东西。

这不是《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的独特不足,而存在于大部分同类题材的中国电影中。

中国的家庭亲情电影,往往陷入一个怪圈。在起手时,他们永远会以两代人的代沟作为切入点,塑造彼此之间的不理解、产生矛盾,乃至于关系破裂。随后,借由某一契机,互相隔绝的日常被打破,两代人主动或被动地持续共处,由此无法回避问题,从摩擦走向和解,从矛盾走向共融。

然而,中国当代的家庭电影中,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让互相理解、体谅的主题,变质成为一种单方面的行为——小辈对于父辈的无限倾斜、妥协、让步,而父辈一切导致代沟的因素,都是“对小辈的爱”所致,无条件地得到了小辈的全盘接受。虽然以一个“互相理解”的方向开始,最终几乎都变成了小辈的单方面努力,甚至很多时候,干脆成为了小辈的自我反省、洗心革面。

以徐峥去年的《囧妈》,便可以看到这样的明确倾向。徐峥展示了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巨大差异,将母亲的形象立在了“关心过度”和“心灵空虚”的两个角度,而儿子则是“重视事业”“为家奔波”。如此一来,冲突便产生了——母亲的关注点是心灵上的,是对儿子的情感关怀,对自我的梦想失落,而儿子的关注点则是物质上的,是对母亲的经济支撑,对家庭的顶梁压力。

此时,母亲必然有疏于被关怀、关怀被无视的感受,儿子也必然有奔波中对母亲“纠缠”与“找事”的抵触。两代人基于不同年龄阶段和辈分级别的矛盾,由此成立。这是很现实的,也无疑来源于徐峥自己的现实经验。

然而,随后的一切,却开始了巨大的偏斜。基于火车这样一个封闭的极端化空间,二人不得不持续性相处,而矛盾也逐渐弥合。然而,这种弥合却更多来自于儿子的单方面——通过母亲舍身挡狗熊,他感受到了母亲对于自己的爱,通过母亲在莫斯科的演唱,他感受到了母亲曾经的梦想,现在的空虚,以及为了自己而牺牲梦想的爱。

于是,二人和解。一切的解扣,都落在了“母亲无条件的付出”之爱,落在了纯粹的情感层面。

然而,徐峥却有意无意地回避了一个非常现实的bug点:亲情之爱,本来就是无需强调,必然存在的。所有的家庭中都有爱和亲情,但这也并没有哪怕只是缓解家庭中的矛盾。因为亲情归亲情,但矛盾却是由不同的价值观决定,而价值观则由各自的受教育背景、成长背景、社会背景决定,是仅靠亲情的认知无法弥补解决的现实客观鸿沟。

电影中,母亲即使不挡狗熊,徐铮就认知不到她对自己的爱吗?这显然是完全不合理的。事实是:他认知得到,也一直能认知到,但这却并不能解决他事业疲惫时,对于母亲一系列“关心过度”和“无意义情绪”的受影响和抵触。

换句话说,强调亲情,强调爱的存在,只是家庭亲情电影创作中的一种取巧,一种走捷径的解决问题方式。这一层信息只是一句废话,重点应该是下一层,是“如何在彼此用爱的认知淡化关系的激烈,实现第一步的心态平和,而后再完成现实层面中的互相理解”。

一味地煽情,用爱来遮盖一切矛盾,对观众和角色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糊弄。它触发了观众心中对于自己与父母类似经历的记忆,触发了观众对于自己长辈的真挚感情,而后在情绪走向几乎吻合的情况下几乎必然地产生共感。然而,实际上,什么都没有解决。电影没有提供一个可行的合理方案去促成根本的和解,只是像每一次家庭吵架最后用“毕竟动机是好的”一样来无奈揭过,含糊矛盾焦点。当下用感情一带而过,无助于下一次现实层面中矛盾再次发生时的冲突,因为互相理解从未发生过。

亲情存在吗?当然。但这并没什么卵用。中国的亲情家庭电影提供的不是道路,而是类似于“算了动机是好的“的自我安慰,是一场非现实的——这倒是颇像电影“造梦”的定位——幻梦,通过激发观众的本我经历诱发共情。观众会由此感动,热泪盈眶,纷纷给电影打出高分,并声称“回家善待父母”。然而,这种感动和共情却都只是一时,当观众走出影院,回到现实,现实层面的问题依然会在这样的时刻,精准地,或迟但到地,激发现实中的家庭矛盾。

中国的亲情电影,如果只是一味地渲染亲情,无限地让小辈以亲情之名去“接受”——更准确地说,“容忍”——一切,那么它便永远不会具有太大的创作价值。它提出问题,就像所有家庭现实冲突的开端一样,然后再回避问题,也像所有家庭现实冲突的结尾那样。而这触发的共情与感动,其实也不过只是一种极其廉价的麻醉剂而已。

这实在显得过于走捷径了。由于题材剧情上对绝大部分观众的紧密贴合,它几乎可以轻而易举、毫无任何创作成本地,在准确的时间,借助准确的高潮,煽动起观众自己的现实记忆,让他们感动,并进入人物在与自己类似情境中的情绪。然而,这是源于电影本身创造出的感动吗?观众的感动是对于电影的,还是对于自身的?

电影本身就是触发共情的媒介,这个问题可能没有明确公解,但可以确定的是,以感情为万物根基的家庭亲情电影,一定是最容易触发成功的。因此,它的艺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更多应该是——不仅触发廉价的亲情,更要给出一条现实可行的解决方向,毕竟,解决它所提出的家庭问题,才是这个主题真正的核心所在。

不仅要诱发情绪,更要引导启示。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观众,都需要对这个主题的更深层次思考与解读,或者,至少要尝试这样做。

这当然很难,因此,我们才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拍的相对较好的亲情题材,很多来自于时空穿越。

当亲情电影结合上时空穿越的题材,很多难解的问题,解答起来便更加便捷有效了。此时,子女接触到了父母的年轻时代,肉体与心灵年龄上的差异不复存在,而辈份形成的隔膜也自动消失,处于同等心理状态和相对“阶级”上的两代人,将自动地实现更宽松、自然的相处模式,从而完成交心。

可以说,时空穿越、年龄穿越,就像是家庭亲情题材的一剂灵药,一条捷径。它无中生有地凭空建立了现实背景设定下建设难度颇高的“极端场景”,不需要逼迫,而是用更自然的方式促成两代人的持续共处,也解决了让人头疼的终极难题——长辈与小辈之间抹平代沟,实现互相理解的合理性。

如果二人的相处模式已经成为了兄弟姐妹,成为了同辈与同代,且共处于同一时空成长、青春,那么长辈的尊严、小辈的抵触,彼此成长环境的错位导致的价值观分化,自然而然也就消解了。

例如,《乘风破浪》中,韩寒先是建立了父子之间对于儿子赛车梦想的理解分化,而后让儿子穿越回过去,澄清误解——原来父亲对于梦想的不重视也有其形成背景。而最终回到现实,由于邓超穿越给父亲的潜移默化改变,父亲也认可了赛车。

当然,在这部电影里,韩寒依然主要让小辈努力,而长辈接受,但他用“成为马化腾的小马”等各奔前程的角色结局,强调了“每个梦想都值得尊重”的主题,打破了“有事业才是正确的梦想”的长辈传统认知,并且由此让父亲接受认可了儿子的梦想,而不是儿子在感受到父亲之爱后对于父亲“因为爱所以不支持”的理解。

而在类似穿越的返老还童题材,《重返十八岁》中,穿越的人直接变成了母亲,让母亲去回到小辈的年龄段,一方面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补足了缺憾,一方面也理解了小辈的心理状态和所处环境。这样的设置,让长辈做了更多的努力,去放下身段,实现对小辈的主动关怀,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有趣的是,与《重返十八岁》形成对比的倾向,则是从从主流穿越题材的具体设置上,便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一般都是晚辈对长辈的穿越,是他们必须要主动地去接触,去理解,去反省,而长辈不需要做什么,毫不知情地站在自己的时空中,全无意识地接受小辈的贴近,不知不觉中获得小辈的痛哭醒悟,便万事大吉。

穿越题材对于家庭亲情主题电影的加成效果,可见一斑。那么,《你好,李焕英》,同样是进行了这样的结合,又做得如何呢?

与《乘风破浪》类似,这部电影的初始起手,也是关于长辈与小辈之间关于“理想与期待”的。母亲对女儿的殷殷期望,希望她能够走出辉煌,拥有事业。而与之相对地,女儿则处在无法回应母亲期待的心理压力中——从一开头,贾玲便设立了一个身材肥胖、头脑迟钝,“女大十八变”失败的平庸女孩形象。无论从外形条件还是心智水平,她都完全不足以出人头地,且也确实一事无成。

而在另一方面,在开局阶段,母亲对于女儿的期待,却又如此地掷地有声。一句“你什么时候能让我长一回脸”,揭露了这一切。女儿想要回应期待,这是她基于亲情而“不想让所爱之人失望”的本能,但她也确实做不到,这必然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消解途径只能是:用虚假的电影学院录取通知书来聊作安慰,给母亲,也给自己。而旷日持久的压力堆积之下,对于让母亲失望而生的压力,自然地发生了。

以电影的开场来说,母亲与女儿间围绕“未来”“人生”目标和期待的定位差异,是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切入角度。如果能够借助穿越,让女儿理解母亲内心的迫不得已,理解母亲基于成长背景形成的忧患意识,而母亲也能表现出内心对于女儿的“不出众”、“人各有志”的体谅,而让女儿眼中的人生高期待标准成为误解,那么将会成为一部非常出色而有现实意义的亲情题材电影。

然而,当女儿穿越回去后,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内容走向:同时穿越下,母亲与女儿的双向“弥补”。为了女儿,母亲承受了自己年轻时代梦想的破灭,哪怕她在自身穿越的情况下,拥有了改变人生平庸未来的能力,而女儿则在试图弥补自己让母亲失望的内疚,引导母亲走上更好的人生。

针对两辈人,而不是单纯的要求小辈,是电影的优秀之处,但在执行时,让母亲与女儿之间的互相理解以“感受到对方的爱”方式,裹夹着“爱”的名义,而产生了太多含糊之处。

女儿带着对让母亲失望的内疚,试图弥补母亲,而后发现了母亲内心里对自己压倒一切的爱,从而完成内疚的消除,以及内疚伴随的所有负面情绪。这构成了电影的主体进展。而虽然拥有了改变人生实现梦想的机会,但依然为了让女儿能够存在而甘愿牺牲,放弃一切可能,哪怕明知自己的未来将会因此而失落、平庸。这种母爱,则构成了对中年妇女母亲一切行为和情绪的消解方式,构成了女儿眼中那个被洗清误解后的真实母亲内心,构成了擦去女儿内疚的橡皮擦。

然而,不能无视的是,即使基于“因为母爱”的牺牲精神前提,对母亲而言,理想破灭的打击感依然存在。在现实段落中,它化作了“女儿大学录取庆祝会”上的直接刺激——炫耀名表,光鲜美丽,女儿远赴美国学习电影的成功家对头,衣着朴素,头发灰白,女儿只能拿着一个中国影院学院录取书的平庸者母亲。而录取证书本身都是作假的事实,更进一步加重了这种打击感——自身人生,后代人生,全部落败。由此,才引出来中年母亲对女儿的期望与失望。

女儿承受着无法回应母亲高要求和期待的巨大压力和自责,借助穿越所需要达到的,便是从“一开始,母亲就是中年妇女”之落魄母亲给予的负面情绪中开解出来,转变为“母亲也曾经梦想在望,拥有改变的机会,但她其实最爱我,选择了我,以及自己的平庸和永久的失败”的认知,对来自母亲的压力进行消解。母亲为了女儿甘愿放弃一切的伟大,消解了女儿的压力,也将一切归结到了爱的层面上——母亲承受所有痛苦,为了实现对女儿的爱。

贾玲的操作是非常聪明的。在穿越戏份中,她极尽地制造了轻松欢快的氛围,用母亲受到的各种追捧,年轻母亲的各种光芒万丈,甚至明亮的阳光,构成了对母亲青春时代的表述——曾经,她闪耀,优秀到足以配得上拥有梦想。贾玲甚至不惜用自己作为反衬对比,凸显母亲的光芒,制造搞笑的桥段。

这样一来,春节档需要的轻快、喜剧元素,便得以实现。这便对应了观众对于档期的预期。同时,这样的青春,也正是每一个观众经过主观筛选和涂抹过的,美化版青春的模样。这便推动了观众对于电影基于自身经历的共感。而且同样重要的是,母亲曾经距离梦想之近的辉煌也得以突出,从而形成了对后半部分“承受一切沦落,实现对女儿之爱”的铺垫。

于是,有了母爱的出发点作为根基,中年母亲的种种行为,那些给予女儿痛苦内疚自责的“期待”,似乎就都得到了谅解,不存在了。而女儿也“不再误解母亲”,从而以被爱的身份,走出了对母亲的内疚。

爱,这也正是电影中一直强调的。贾玲在过去与现实两个时空中,先后用自己的先知之力与艺术才能,试图对母亲缺憾人生进行补足,是基于她对母爱的感受。而母亲为了爱牺牲放弃一切,承担了自己的平庸,则构成了其被女儿理解后开解的途径。母亲与女儿之间实现了爱的传递,隔膜也通过互相爱之传达而得到消除。

电影里,贾玲当然可以这样做,可以让女儿感受到母爱后进行回馈,让女儿开上跑车,实现物质富足,将母亲的梦想由负担压力转为自己的梦想,并将之实现。这既是对母亲于己担忧的消解,也是对母亲牺牲自我后失落的补足,更是对让母亲失望的自己的交代。而在电影里,观众也可以这样做,借助类似的经历记忆,触发对自己父母的亲情激活,在共情的感动中接受剧情的谅解,也“谅解”自己的父母。

甚至,贾玲可以用一句“我只希望女儿健康快乐”的台词,结合一些母亲内心世界的表述,便轻飘飘地将现实里对女儿一切高要求一笔带过,仿佛找到了合理性,它们便不存在了,或者化为了“因为自己为女儿牺牲了人生,所以对女儿有所期待”的合理化转性。

它们不再存在,在电影里不再存在。因为电影中的母女穿越,对女儿期待过高、转嫁自己梦想到女儿身上的母亲,意识到了女儿的内疚,在穿越中确认了女儿对自己的爱,用“希望她健康快乐”拨散了女儿的阴霾。而感受到期待压力的女儿,借助对母亲于己之爱胜过一切的确认,也消除了自己的内疚。双方之间,靠着互相的爱,实现了互相的理解与体谅。

但是,它们也当然存在,在现实里存在。无论出发点或内心背景如何,它们对于接受者而言,都是过于巨大的压力,不可否认。就像即使在电影里靠着后半段的亲情煽动揭过,即使母亲有着万般隐忍与承受,母亲对女儿的要求,依然明确地存在于片头的现实空间,存在于母亲中年妇女后到去世前,面对女儿时表达出口的每一秒中。

关键点在于,电影里的母女,可以靠着同时穿越的非现实情境而得到一切的开解,以爱之确认的名义。然而,在现实当中,母亲和女儿,显然都不会拥有这个机会,就像如果没有穿越,1981年的母亲便不可能会缝补丁一样。

于是,在现实里,母女都只能停留在电影开场的阶段。母亲的殷切期待和苛求标准依然存在,哪怕那是源于她“母爱奉献”后的心理反应。女儿的自责内疚也依然存在,无论如何,她就是没有达到中年母亲的期待。缺少“穿越”这样的机械降神,便没有极端化的场景情境,母亲便得不到确认女儿之爱,自己说出“希望她健康快乐”的体悟,女儿也无从表现对母亲的爱并得到母亲的理解,从而开解自我。如果在现实中,那么一切都将是没有后续变化可能的。

更重要的是,即使确认了爱的存在和伟大,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母亲的期待就是期待,女儿没达到就是没达到,与“母爱”又构成什么必然联系呢?一个“母爱”,便可以将现实里中年母亲与女儿发生的一切全部一笔勾销吗?以母爱为名,足以让女儿产生内疚的过高预期,便是合理的吗?

显然不是这样,电影结尾里那些现实空间中的母女互动,亲情为真。但这里的真,并不代表其他日常时刻下,发生在穿越之前的那些殷切期待与压力形成便是假。两者同时存在于现实中,毫不冲突,甚至不构成什么关联——母亲爱女儿,也不能以期待为名增加女儿的负面情绪。

电影里,贾玲可以让母女共同穿越,实现理解,最后更是让女儿打开天眼,灵魂出窍,用全知全能的方式感受到母亲不舍得坐车的含辛茹苦,从而完成自我的消解。而母亲,也通过穿越来修正自己的过错。女儿想要用爱来牺牲自己帮助母亲,母亲想要用更多的爱来承受平庸开解女儿,实现了彼此交互的理解。

但在现实中,没有人能够具有这样的力量,因此也不足以让自己真正走出现实的困境漩涡,不足以与对方互相共融,只能停留在穿越之情的电影时间轴里。

更进一步来说,事实上,现实里的人,根本就不需要压着告知“父母/孩子是爱你的”,这早就应该心知肚明。但知晓它,也并不解决任何问题。无论动机、背景、内心如何,母亲对于女儿的梦想施压,都是客观存在的。在现实中,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每个人都知道父母内在的动机,但每个人也都要承受高预期行为的压力。这并不矛盾,不会因为动机是“爱”——事实上这并不需要去废话提醒其存在——便将行为造成的影响消除。

电影中可以,现实中不行。

中国的家庭亲情电影,由于感情付出的比例倾向,往往偏重于孩子对长辈的无条件谅解。《你好,李焕英》里的该部分,便表现成了“妈妈爱我无限大”后,将她现实中给予的,甚至让女儿生出了“如果我不存在该有多好”之巨大压力的种种行为合理化。

然而,女儿由于母亲的行为期待、情绪表达而生的自我否定,本身就代表着女儿一方受到的不良影响,只是在“我付出没有妈妈多”的情况下被无视,在母亲穿越而弥补的努力中被找补了,即使它其实就多少象征着母亲那一方的可商榷之处。因为爱的给予程度,于是母亲的行为都归于动机合理化的开解,女儿的心绪都处在理应感怀下的接受,这便是基于爱之名义的偏斜,也是中国亲情电影,无论质量好坏,始终难以绕开的桎梏局限。

客观地说,这部电影走出了一小步,让长辈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作出了主动的弥补。但遗憾的是,这种弥补与母女相互——而非女儿单方——的理解,却完全以“穿越”这一非现实、不具有指导意义的途径,让母女确认对方对自己的爱,方才得以实现。

正因为如此,它最终也注定无法解决任何实际问题。毕竟,电影终究只是电影。它首先用付出奉献的母爱带过了行为上女儿遭受的一切,让女儿与观众一起接受之。同时,更让女儿实现了母亲本应获得、但却因为爱自己而丧失的人生,实现了母亲的梦想和期待,在结尾实现了富足,从而完成了对母亲内疚歉意的消解。

基于感动,所有人都在有意无意间回避了一个事实——女儿究竟是如何获得了此前从未表现的天赋才华,从而实现母亲的梦想,实现了物质的富足?母爱的感知,梦想的背负,难道可以凭空赐予女儿以战斗的小宇宙,在“星矢,你不是还有生命吗”的催命呼唤中无中生有?这种消解方式,真的现实吗?

没有人重视这一点,因为在母爱的感召下,没有人愿意直面母爱所难以改变的部分,直面“即使伟大母爱的动机,但超出天赋能力的高要求依然只是压力,依然带来无法消除的内疚”的事实。这是现实,而观众,只想在电影的两小时非现实空间中,获得短暂的自我消解——终究,母亲是爱我的,所以一切也就不重要了吧。

它当然重要,当你情感衰退,贤者模式,走出影院,回到家中,面对家长“考了多少分,隔壁孩子是满分”的询问,你便会体会到它的重要。人各有志,人各有力,人各有路,才是现实中最需要被理解接受的东西。

此时,刚刚还让你热泪盈眶的“母亲永远比你更爱你”,显然无法消除你届时的心绪。因为情绪是一时的冲动,而现实却是延续的固有。你可以靠着一部煽动力极强的电影,获得两个小时的回避,但你无法在更多的时间里回避它。

只有解决,才有意义。也正因为解决的困难,创作者的思考才有价值。而没有对“父母期望对孩子的压力”和“彼此对彼此生活选择与个体人生的和而不同”给出一条开拓的道路,则是这部电影的莫大缺憾。

贾玲拍出这部电影,或许更多是与观众类似的内心世界。曾经处于类似状态的她,希望用这种形式来告诉母亲,告诉自己,“我实现了母亲曾经的愿望,我消解了母亲一切的失落”,并得到母亲的原谅,让自己能够与母亲,更与曾经让母亲失望了的自己,达成和解。

她当然可以这样做,因为她其实从来就不是电影描绘的那个平庸自己。就像电影里,她也是降临到过去时空中无所不晓的先知。绝佳的喜剧表演节奏,无比自然的亲和力气质,勇于自黑自嘲的心态,从笑果中挖掘出感动真情的触觉,都是贾玲作为艺术创作者的一流天赋。而在这部电影里,如上所述,她建立观众最容易共鸣之切入点的捷径,将喜剧环节同时对接商业诉求与主题呈现的巧妙,虽然小品串联一般的“非电影化”,但依然保持了笑中带泪效果的段子安排,“穿越回过去用先知之力帮母亲推动母亲梦想”与“回到现实用自身天赋在自己身上实现母亲梦想”的互文对仗设计,更是表现出了她的更多聪明智慧。

现实中拥有才能的贾玲,当然可以完成一切对母亲的达成,对自己的消解。然而,现实中的绝大部分观众呢?当他们激情退却,感动冷化,从母爱感受模式切换到自身家庭模式后,他们还能用“母亲永远比你更爱你”来“诡辩”地说服自己吗?

当然,这会发生在他们激动的豆瓣打分之后,会发生在他们几乎忘记了这部电影之后。于是,也就和贾玲挨不上关系了。

《你好,李焕英》在它的语境与解读逻辑下,给出了超过大部分同类电影的感情表达真挚性,打动力十足,感人至深,在主题表达上也充满了“母女互让”的进步思维。以情开路,感动为锋,改变母女,改变一切。

然而,对于这样一个主题,仅仅让人感动,而不让人在更长久的时间中思索,试图找出一条真正有未来性的问题解决之法,而不是“感动两小时,回到家看着爹妈,一切照旧”,是让人很遗憾的事情。

电影是造梦的工具,不可否认。但既然中国的亲情家庭电影能够提出这样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那么至少在主观上,我始终希望创作者们能够不回避地直面它,保持对解决途径的思考。哪怕它可能是只是一种徒劳,也会比共情回避、模糊重点、含混揭过、廉价煽动,来得有建设性一点。

这不是《你好,李焕英》的问题,而是中国家庭亲情电影的问题,或许更是中国当代家庭观本身的问题。


user avatar   sui-sui-nian-nian-36-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首诗特别符合这部电影:




瀑布的水逆流而上,
蒲公英的种子从远处飘回,聚成伞的模样,
太阳从西边升起,落向东方。

子弹退回枪膛,
运动员回到起跑线上,
我交回录取通知书,忘了十年寒窗。

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
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
关掉电视,帮我把书包背上。

你还在我身旁。


user avatar   chang-si-yu-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虽然贴了喜剧标签,但其实只是有喜剧元素,在和T3对比后可以说是今年上映的目前为止最好的电影,毕竟今年才刚刚开始。

看得出剧本台词都是经过仔细琢磨的,这可能与小品剧本创作有关,毕竟由于时长,导致小品台词要求精炼有效,但同时过于习惯小品剧本创作则会让人担忧剧本能否支持电影的时长,所幸这部电影内容足够,也没有一些新手导演那种明显让人认为是由几个段子拼凑剧情的感觉。

电影告诉我们,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这句话不知是喜是悲

开头部分的戏其实和《夏洛特烦恼》的构造类似,在电影的前30分钟里一切都属于预期中的样子,不失望,也没有超过期待。真正渐入佳境开始于女主想要撮合妈妈和厂长的儿子,尽管她意识到这会导致自己消失。

电影最后部分的反转是电影的精华,也让这部电影由一部中上程度的电影升华至优秀。

一句印象深刻的台词:你怎么知道我不幸福

一些被较严苛的影评人吐槽认为多余的陈赫已经被电影本身吐槽过了,不必太在意

陈:对不起,刚刚没有演好

贾:没事,本来也没期待你,你没学过


以下涉及剧透讨论!!!!!!!!!!!

关于是否真的穿越了,还是其实只是梦或者某种奇异空间之类。

我认为电影里是真的穿越了,一个细节是电影结尾介绍李焕英说她是厂里第一个有电视的,而这个事实是女主穿越回过去才能达成的,原本的现实里,电视属于王琴。也就是说未来是真的会被这次穿越改变的。李焕英的选择也就有了更深的含义,如果改变未来,女儿会消失,如果不改变,自己会死。


user avatar   ffanca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电影作为一部 “电影”(表达方式),中规中矩。但对于一个新导演,可以打高分了。

更像是个颇为完整的长篇小品,于是自然有些篇幅,凑时间的痕迹略明显。

一时间让人有《夏洛特烦恼》✖️《令人讨厌的松子的一生》✖️《心灵之旅》的感知。

题材的杀伤面太广。毕竟人群中能同时做到 “父母自己的人生就足够精彩” + “自己从什么角度看都称得上是别人家的孩子” + “子欲养时亲都待” 的幸运豆儿,估计连百分之一都没有。

但因为导演的个人经历在,就丝毫没有一点儿去怀疑诚意或质疑商业讨巧的必要。

单就这一点,就足以把所有可吹毛求疵的地方,都直接盖过去了,毕竟真实和真诚最可贵。

于是就颇为不错,目测能符合绝大多数人的胃口。

但对我个人来说......此片我希望能组织全国的 “海淀家长” 们,以及新兴的教育资本化产业的从业者们强制观看。当然,这估计也没什么用就是了。

(这真的不是一篇软文)


user avatar   zhao-hao-yang-19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性的言论就不说了,相信大家在别处的影评已经看得够多了,我今天来理性来分析一下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有一明一暗两条主线:明线是“恋母”,暗线是“弑父”。贾晓玲穿越回八十年代,做的最主要一件事是“让母亲快乐”,然而这是明线,暗线是要撮合母亲和厂长儿子。这就是“弑父题材”的特点:父权制下父亲是强势地位,获取了所有资源自然也要承担所有义务;而在子女看来,我家庭地位不高、母亲穿不了貂,那就是父亲没本事。

于是在母亲病危与跟琴姨攀比的前提下,“弑父”的动机产生了:给母亲换一个老公、给自己换一个爹,能让母亲更“快乐”。言下之意就是不但是自己没本事,更是自己的爹没本事,才让自己母亲生活这么辛苦;如果换一个富二代爹,那母亲一定会比现在更“快乐”。于是她不顾穿越法则中的悖论,拼命的想给自己换个爹,“杀死”那个存在感极低的“原生父亲”。

“弑父”主体的文艺作品其滥觞源自于古希腊,古希腊神话中宙斯和他的父亲都是通过弑父成为众神之王的;而古希腊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则成为了一切弑父文艺作品的老祖宗。等到了弗洛伊德,“弑父”理念被彻底发扬光大,在弗洛伊德的思想光芒下,二战前后的欧洲一水的“弑父”题材,各种杀爸爸,超惨的。

当然这个“杀”是文学意义上的“杀”,不是物理意义上的“杀”。比如最经典的金庸小说,主角有一个算一个,要么爹死了,要么爹失踪了,这就算标准的“弑父”题材的衍伸;再比如《星球大战》系列,“我是你爸爸!!!”“不~~~~”就是这一理念深入到流行文化的体现。《你好,李焕英》当然也属于这种题材。

毫无疑问的是,弑父题材已经有些审美疲劳的,而观众的审美是螺旋式上升的。《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更进一步的地方在于,贾晓玲想“杀”爹,但是最终没杀成,她娘对她说了句非常耐人寻味的话:

你咋知道老路就不幸福呢?

电影的巧妙之处就在这里,不但在一个“明穿”背后设定了一个“暗穿”,更在“弑父”的背后设定了一个“救父”。明穿的是贾晓玲,暗穿的是李焕英;弑父的是贾晓玲,救父(老公)的是李焕英。

母亲那句话中“老路”这两个字要加黑加粗。八十年代我们也有一股“弑父文化”的潮流,以反思文学和告别革命为主题,这里就不细说了,有兴趣的翻我微博,这个话题我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估计粉丝们都看腻了。因此以贾晓玲为代表的年轻人,嫌弃自己爹穷,嫌弃自己爹不能给自己更优越的生活,本质上是一种思想上悸动后的反动,然后在数遍“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感慨之后,被娘抽了个大嘴巴:你爹挺好的,老路也可以幸福。

大家关注一下电影里所展示的集体主义生活,这点我认为是电影最大的隐藏价值:贾晓玲穿越的第一个场景是工厂工人下班,工人们迎着阳光下班,让我想起了我一位去年从大厂离职的朋友,他一个189cm的汉子离职那一天哭的像一个小孩子,他说他在西二旗某互联网公司干了四年,从在校实习的时候算起,下班的时间从来都是天已经全黑了,只有在他离职这一天,他按时六点半走出了大楼,第一次意识到北京的夕阳是这样的美。

看工人们乌央乌央地往外走,短短一个镜头,说明了他们没有996没有加班,周末可以去公园划船,不用担心随时响起的钉钉提醒;非但没有加班,还有丰富的文体活动,排球比赛连着就是联欢会,打工人甚至可以抽出大量时间准备比赛、排练节目;厂区自带医院,看病几乎不要钱……



当时《后浪》这个视频火的时候我就说,虽然老艺术家用深沉的嗓音卖力地给我们灌着鸡汤:满怀羡慕你们这一代。但事实上我们仅仅是比上一辈消费大大充裕,但从生产维度上讲,未必要比“前浪”们更优越:前浪们年轻时代,还处在集体经济尾巴的环境中,他们大多数是前场后院、朝八晚五、中午回家做饭与午休、单位医院幼儿园子弟小学一条龙这样的生活,如果运气好的话还能赶上最后一波福利分房;相比于现在“后浪”们,每天两小时左右的通勤时间,无休止的加班与24h在线待命,医疗教育两座大山,攒钱买房遥遥无期……

电影另一条暗线就是集体工厂的变迁。很明显,通过厂长儿子在工厂里的特权地位,就已经说明工厂从工人参与生产与管理的“《鞍钢宪法》年代”,进入到“厂长责任制”的年代了,于是电影中发出了数遍“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感慨,这其中要“嫁”的恐怕不止有贾晓玲的妈。但是最后李焕英的选择成为了电影的题眼:你咋就知道老路不幸福呢?


user avatar   xueyeyanggu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只是地域黑、还有学历歧视。

我真搞不懂为什么上网买个球拍,还能牵扯出来这种糟心的事?有规定必须双一流学校才能买吗?还是说我们河南人不能买?

听完老板的回应,我这个河南人火更大了:

客服他们20多岁做这个工作不容易,因为别人投诉,情绪不好才说出这话的。

明显是这个客服素质不行,就别在这装委屈

好多人还会说断章取义,那我先把事情说清楚:

一个学生买了球拍,对赠送的礼物不满意,过来询问,之沟通中客服就开始魔幻操作。


言论1:“河南省就是贫民窟”

地域歧视,这句话没得解释,但是常年经受地域黑的我已经习惯了,我还真是感恩,谢谢你让大家知道我们河南人很穷;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河南人就只知道种地,每年调出 400 亿斤原粮和加工制成品,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可偏偏发展最不好、最不受重视、最不怎么见起色的就是农业。


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1,搞不动教育,全省仅有一个211的高校,好几个从河南大学独立出去的院系都已经是211高校了,河南省委屈啊,没有好的教育资源,所以河南每年高考都是数一数二的内卷大省;

2,不懂得搞经济,没有好的教育环境,就留不住人才,人口外流严重,自己没有人才就缺少经济头脑,就更难以发展经济。

所以河南确实穷,大家都知道,没必要专门讽刺我们,只会让大家觉着你这个人没素质。

除了这些,恐怕作为名校毕业的你,早就忘记了初中历史书上说的“得中原者得天下”。


言论2、“是985还是211”“属于水货大学,是吧”“浪费时间的大学”

没错,四川大学作为双一流学校,确实比河南理工大学好,但是买东西没有必要歧视一本的学生?并且人家现在已经考上郑州大学的研究生。


大学是一个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没有任何大学教育可以说是浪费时间的大学,你没学好,只能说是你自己的问题。

四川大学马克思毕业的,真是验证:不管受过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学过多少理论思想,永远启蒙不了屁股歪的人。


话说:阿迈威运动专营店的客服,为什么我都给你主动发信息一个多小时了,你还不回复我??


user avatar   zhang-fang-3-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只是地域黑、还有学历歧视。

我真搞不懂为什么上网买个球拍,还能牵扯出来这种糟心的事?有规定必须双一流学校才能买吗?还是说我们河南人不能买?

听完老板的回应,我这个河南人火更大了:

客服他们20多岁做这个工作不容易,因为别人投诉,情绪不好才说出这话的。

明显是这个客服素质不行,就别在这装委屈

好多人还会说断章取义,那我先把事情说清楚:

一个学生买了球拍,对赠送的礼物不满意,过来询问,之沟通中客服就开始魔幻操作。


言论1:“河南省就是贫民窟”

地域歧视,这句话没得解释,但是常年经受地域黑的我已经习惯了,我还真是感恩,谢谢你让大家知道我们河南人很穷;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河南人就只知道种地,每年调出 400 亿斤原粮和加工制成品,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可偏偏发展最不好、最不受重视、最不怎么见起色的就是农业。


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1,搞不动教育,全省仅有一个211的高校,好几个从河南大学独立出去的院系都已经是211高校了,河南省委屈啊,没有好的教育资源,所以河南每年高考都是数一数二的内卷大省;

2,不懂得搞经济,没有好的教育环境,就留不住人才,人口外流严重,自己没有人才就缺少经济头脑,就更难以发展经济。

所以河南确实穷,大家都知道,没必要专门讽刺我们,只会让大家觉着你这个人没素质。

除了这些,恐怕作为名校毕业的你,早就忘记了初中历史书上说的“得中原者得天下”。


言论2、“是985还是211”“属于水货大学,是吧”“浪费时间的大学”

没错,四川大学作为双一流学校,确实比河南理工大学好,但是买东西没有必要歧视一本的学生?并且人家现在已经考上郑州大学的研究生。


大学是一个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没有任何大学教育可以说是浪费时间的大学,你没学好,只能说是你自己的问题。

四川大学马克思毕业的,真是验证:不管受过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学过多少理论思想,永远启蒙不了屁股歪的人。


话说:阿迈威运动专营店的客服,为什么我都给你主动发信息一个多小时了,你还不回复我??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下内容包含一些负面、阴暗面的描述,其目的是为了描述”不好的管理者做什么事“或者”优秀管理者应该避免什么事“,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本文主要涉及大企业的中层管理者的行为。

如果对此话题感兴趣,欢迎移步我的专栏抄手的创业工坊 - 知乎 (zhihu.com)

或者点此链接,阅读同类话题文章中层管理都在做什么?(创业企业) - 知乎 (zhihu.com)

大企业的中层最主要做什么?

  1. KPI KPI KPI

每个业务类型都有自己的KPI:开发有完成度;销售和运营有量化指标;实施有项目进度;业务线或者事业部一般会是按利润中心(profit center)设置,KPI以利润为主,多重KPI组合。

中层对KPI的3个动作

:要为上级分担,上级也有他的“大KPI“,要帮上级去扛;

:你的KPI终归要靠全体团队去完成,对于上级过分的KPI要求,要能”抗“,不然兄弟们会离心;

:把团队的KPI分下去,KPI直接关联到每个人的收入,也是团队管理的最大工具之一。


过程控制,与被过程控制

团队管理

大企业里面,”铁打的团队,流水的中层“的现象非常普遍,中层会在不同的部门流转,但是基层团队人员的内部流转没有那么频繁。


大企业中层的痛点与累点

上升通道——一步一步远离业务的不归路

就像前面所说的,中层会在不同的部门流转,而且大部分的大企业都不会”原地提拔“,直接在本部门上升的情况都是少数。

管理人员的内部上升通道一定是跨部门的,比如从大业务线的基层到小业务线的中层,某种程度上算是”升半格“,甚至于还经常要离开家庭到其他的城市甚至国家,才能获得晋升的机会。

这条路最大的风险就是:企业的金字塔结构+大企业相对稳定的总体规模,决定了每一级的晋升都只有5:1乃至10:1的比例,所以你为了上升而离开家庭,但是有可能接下来5年甚至10年都停留在”半山腰“,且迟迟找不到回到家庭身边的位置,这就是一条不归路。

例2:N哥是华中分公司的一个业务骨干,有机会升职为部门经理,但是职位所在地在东北分公司。他纠结再三,中间和我电话长聊过不下四次,最终决定走出去。

之后的10年间,N哥先后在东北分公司、华北分公司的几个平级职位上流动,后来他倦鸟思归,想要回去了,但是华中分公司一直没有空出来同级职位。

最终,N哥接受了降级回归。但是,经过中间这些年的辗转,他已经逐渐远离了一线业务,回归之后的状态大不如当初,甚至成为华中分公司领导眼里的”不好管的老同志“。

下级和上级的隔级沟通

你的上级喜欢和你的下级建立直接沟通吗?

如果否,说明你的上级多少有一些官僚作风,有可能是个空降兵、混资历的,无法为你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如果是,那么恭喜你,你抽中了80%的”有为上级“,他希望对你和你的部门有360度的掌握。说到底,上级就是上级,老大就是老大,你的心态要放平稳,难道你真的想”自立山头“吗?

更进一步,如果你发现自己的下属,经常主动去找你的上级”单聊“,感受如何?是不是有些意难平?那么,你能怎么做呢?去找下属谈话,让他不要”越级上报“吗?开什么玩笑!

和上级的上级的隔级沟通

换个身份,你会主动寻求机会和上级的上级直接沟通吗?让更大的老大有机会多了解你?傻子才不愿意吧?但是直接上级一定早晚会知道的,你真的不担心他会介意么?

例3:曾经有2年的时间,我的直接上级在上海,而我上级的上级和我一样在北京,办公室只有20米的距离。知道我的直接上级如何处理他的焦虑么?我和他日常有各种电话沟通,他会时不时的在电话里多问我两句:”老大最近状态怎么样?对咱们这块的工作有没有什么评论?“

嘿嘿,话里的味道品得出来不?你觉得他这个处理方法如何?作为下级,你会如何回答呢?

编织内部网络

内部网络是中层管理者非常重要的资源,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下属搞不定的跨部门协调,你一个电话、几句玩笑就让别人买你的面子,下属自然会敬服你这个老大;当然,人情要有来有往,你也要随时准备好买别人的面子。网络就是这么一点点编织起来的。

更不要说,那些组织结构调整的八卦、上级领导的动向。我赶上过两次比较大的公司层面的组织结构调整,旧板块拆分重组、新板块建立,很多位置消失,更多的新位置诞生,调整方案没出来之前的几个月,下班时间手机基本上处于热线状态,即便我自己当时正好无欲无求,也会有各位兄弟来打探消息、交换情报、寻求建议。

公司的管理层年会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内部社交大趴,精力充沛的人甚至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白天开会,晚上和这个喝几杯酒、和那个泡一壶茶、再和几个平时难得见的同事出去吃个夜宵,也有更加不健康的活动,就不赘述了。

年度大趴只是最低限度的必要,更重要的网络编织活动都在平时。

曾经有一位销售骨干,有机会成为所在的省分公司经理,这是很难得的原地升职机会,但是他放弃了。他给我的解释是:近距离观察了这么久,我判定自己不想过那样的生活,每个星期至少有6天晚饭都不是在家吃的,要是和客户也就罢了,偏偏里面有七成以上的都是内部应酬,有个chuizi的意义!

但是,像他这样想的终归是少数,一代一代的中层们还是努力经营着自己的网络,希望自己在这个环境中更加如鱼得水,同时也扮演着别人的环境。


中层的蜕变

中层的蜕变是组织退化的标志

下列都是典型迹象

KPI变成数字游戏

KPI总是尽可能的量化,量化的指标背后总有其计算方法和数据基础,一个游戏的参与者一旦掌握了规则的漏洞、或者规则背后的影响环节,他就成为了”聪明人“。聪明人会把KPI的实干逐渐变成数字游戏。那一年,我发现自己已经基本掌握了这个数字游戏之后,”内心涌起深深的虚无感“,从此再也没有真正恢复在公司打拼的热情,直到选择离开。

惧怕下属

有能力、又表现出热情的下属,有些不好的管理者会开始害怕。

下属可能会觉得委屈:”我并没有什么取而代之的想法“,又或者”我离威胁到他还差得远“。

错了。

  • 下属没有取而代之的想法,不代表不好的管理者内心不担心,所谓”防患于未然“的心态,会导致缺乏自信的人采取过度防守的动作
  • 此外,不好的管理者在意的,远远不止于对位置的“实”的威胁,更多的是对所谓“影响力”的威胁。

例4:某部门经理,自己喜欢唱歌,每次团建的时候总要拉着大家去唱歌,下面有一位资深leader,对唱歌没有兴趣,每次都是组局打牌,一来二去,越来越多不喜欢唱歌的人都去参与打牌了。该经理对该leader就产生了很大的敌意。

是不是有点幼稚?幼稚的背后是深深的不自信,和缺乏安全感。

懒惰——给钻营者机会

管理者的懒惰是从细枝末节开始的,

第一步:那谁谁帮我去楼下星巴克买一杯拿铁

第二步:那谁谁帮我把车开去洗一下

第三步:今天有个新员工入职,要做入职谈话,那谁谁你去谈一下吧,他来了之后反正是要先跟着你的项目

第四步:周会那谁谁代我主持一下

第五步:明天要交月度报表了,那谁谁帮我填一下

正直的员工会执行你的“活儿”,对于买咖啡、洗车之类的会反感,会腹诽;但是钻营者巴不得有这样的机会,巴不得围在你身边,把你养得越来越懒,闭你目,塞你听,进而操控你签字的手。《出师表》有云“亲贤臣,远小人”,想要远小人,首先不要犯懒,时刻记住幼儿园老师的要求:“自己的事自己做”。

从良性朋友圈变成恶性结党

前面讲过的,大企业内部的人际网络对于管理者非常有帮助,宽广、良好的人脉会帮助你的跨部门工作更顺畅,也会打开眼界,学到更多东西,发现更多机会。每个人都有亲疏,这几个事业部总经理喜欢在一起打球,那几个则经常相约去徒步。女生宿舍6个人7个群的事情在企业管理层也许更常见,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就像毛爷爷说的”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但是,由小群体到党争,带了”争“字,性质就不一样了。党争是人类强劲的群体基因,拆台、倾轧、攻讦,小团体的利益迅速取代了公司的利益,结局逃不脱乱纷纷一地鸡毛。

相比起前述”不好的管理者“的个体行为,党争对组织的危害度要大得多,基本上都会发展到尾大不掉,高层纵有心治理,也会投鼠忌器。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迪士尼动画电影《寻龙传说》? 
  如何看待杨超越对#杨超越秒删#的回复? 
  电影中有哪些经典的“反串”角色? 
  如何看待豆瓣 2.1 分国产电影《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重新定档 2018 大年初一? 
  科幻作品中有哪些审美独特(怪异)的太空飞船?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更倾向于看别人解说电影,而不是自己去看原片,这样观影体验真的好吗? 
  《死神来了5》中体操女是怎么死的? 
  速度与激情8中,斯坦森为什么要复仇塞弗,他弟弟肖怎么没有死?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张子枫? 
  如何评价杨超越3月25号针对粉丝说教的回应?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你好,李焕英》开头李焕英不认女儿?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百度搜索“英俊”出来的几乎都是外国男人?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