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终于邀请我回答一些比较值得回答的问题了。
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我们学历史,不能够孤立片面的看待一个历史时期,纵然研究的是断代史,比如明朝,然而你谈明初,就必然离不开元末,你谈明末,必然就离不开清初,历史事件是连贯的而非孤立的。
所以题主的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最直接的原因就四个字“明承元制”。因此在了解明代分封制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元代的分封制是什么,又为什么而形成。
元代的分封制实际上是对蒙古帝国时期草原兀鲁思分封制度的一种继承,所谓兀鲁思是“民众”之意,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以后,按照蒙古贵族传统的家产分配制度,将人口及东西两翼的领地分别划分给儿子兄弟们,由此形成了蒙古东西道诸王。
在忽必烈入主中原以后,由于长期面临着西北宗王造反,西南蛮夷叛乱以及江淮汉民叛乱,于是将诸子分封为宗王出镇地方,这便是元代的宗王出镇制度。而元代宗王出镇地方基本是只能执掌兵权,军队由朝廷拨给,当然宗王也拥有自己的直属军队,但是朝廷对于宗王军队的配置,增减,调遣都是有决定权的。此外地方民政财赋皆由行省长官掌管,同时行省官员还负有监督宗王之责。
朱元璋作为一个元朝统治下长大的人,自然是受元朝影响很深的,最为直接的一点就是明朝在制度上对元朝多有继承发展。虽然说大明口号喊的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但是效法继承现成的制度,明显比开创一个不为人所了解的新制度省时省力,也更容易让人理解的多。
朱元璋大封藩王,正是学习元代的宗王出镇制度,以藩王镇戍地方,能够加快巩固大明在地方上的统治,所以朱元璋分封的藩王基本都是边境地区,如果以大将出镇,肯定是不如亲生儿子来的放心。
同时题主还提到了汉朝分封制的经验教训,朱元璋自然是熟读《汉书》的,那么我们可以看看朱元璋对于汉代七国之乱的看法。
丙戌,上御文楼,太子侍侧,因问近与儒臣讲说经史何事。对曰:“昨讲《汉书》七国叛汉事。”遂问:“此曲直孰在?”对曰:“曲在七国。”上曰:“此讲官一偏之说。宜言景帝为太子时,常投博局杀吴王世子,以激其怨,及为帝,又听晁错之说,轻意黜削诸侯土地,七国之变,实由于此。若为诸子讲此,则当言藩王必上尊天子,下抚百姓,为国家藩辅,以无挠天下公法。如此,则为太子者,知敦睦九族,隆亲亲之恩;为诸子者,知夹辅王室,以尽君臣之义。”
很明显朱元璋对于汉朝在七国叛乱之前的所作所为是不认可的,认为是朝廷激起七国之乱,而非是七国有故意谋反之心,并同时讲了兄弟亲族和睦的重要性,可见朱元璋本人是一个十分重视亲情的人,故此对于未来的某些可能产生的激变有着理想化的估计,因而刻意忽视了一些潜在的隐患和矛盾。
那么是否朱元璋对于分封藩王的隐患就毫无提防呢?也不是的,前文已说明代分封制是继承于元代分封制,再加上朱元璋本人也熟读史书,为了杜绝汉晋分封之祸,朱元璋也采取了类似于元代制衡宗王的措施,所谓“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同样是仅仅给藩王军事上的权力,在民政和财赋上不允许他们有太大权力,但即便如此,藩王还是位尊权重,在朱元璋死后立刻就爆发了“靖难之役”,最终也没能实现朱元璋以藩屏边境,辅卫王室的目的。
福王是被马世英拥立的
鲁王只是监国
唐王素有大志,刚烈有谋,称帝但是被郑芝龙裹挟,郑芝龙投降后,唐王战死。
邵武帝是唐王的弟弟,唐王让他继位,他有不能退让的理由。
桂王是福王之外最名正言顺的,属于正常登基。
靖江王,这是一个野心家+傻缺
福王是被马世英拥立的
鲁王只是监国
唐王素有大志,刚烈有谋,称帝但是被郑芝龙裹挟,郑芝龙投降后,唐王战死。
邵武帝是唐王的弟弟,唐王让他继位,他有不能退让的理由。
桂王是福王之外最名正言顺的,属于正常登基。
靖江王,这是一个野心家+傻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