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葫芦中间有个细腰呢? 第1页

  

user avatar   rosecrim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亲!!!你误会了啊!!!

葫芦不是天生就要腰这么细的啊!!!

图好多不要随便点啊!!!

腰细对它来说并没有什么用啊!!!老祖宗们看到的葫芦也都是不腰细的啊!!!

《诗经》里说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啊!!!「壶」就是葫芦啊!!!长得很像壶啊!!!这样才实用啊!!!瓢大肉多好装东西啊!!!

后来李时珍爷爷也说过类似的话啊!!!

壶,酒器。卢,饮器。此物各象其形,故名。俗作葫芦。

所以当年的「葫芦形」其实是长这样的啊!!!



舀水什么用的葫芦瓢也一直是长这样的啊!!!


不要被他们几个灵活的小肢体骗了啊!!!


那形状在果实发育中其实很常见吧!!!

梨子明明也是这个型的啊!!!

柚子说我也可以啊!!!

还有莲雾啊!!!

牛油果(鳄梨)也算啊!!!


葫芦还有个亲戚叫南瓜啊!!!人家也能拗成这个造型啊!!!



但葫芦表示你们都图样图森破啊!!!

谁凹造型能凹过本宫啊!!!

你看葫芦能长这么多个型啊!!!


这么好的变异基础啊!!!古人早就发现它们不一般了啊!!!

项短大腹曰瓠,长如越瓜,首尾如一者。细而合上曰匏,无柄而圆大,形扁者。似匏而肥圆者曰壶。
——《广群芳谱》

所以大家吃饱喝足发现细腰的葫芦最少见啊!!!看起来好像很好玩啊!!!

葫芦说废话!!!长个这么细的腰对我又派不上用场我干嘛要长啊!!!偶尔长一个逗你们玩玩而已啊!!!

结果就被人类霸凌了啊!!!

你不想长老子非要你长!!!腰越细我们越觉得有情趣啊!!!

葫芦反抗不了只好从了啊!!!

事情就是这样啊!!!



【正经脸收尾】

所以葫芦的细腰和花朵中的重瓣品种一样,本质上是一个与自然属性背道而驰的,人类选择的结果。

这也是为什么文玩市场需求的亚腰葫芦已经几乎完全剥离出「实用」范畴——因为它们不好吃也不好用。

以及古典传说中具有法力的葫芦、戏剧中的酒葫芦,其夸张的外形往往也是为了带来超于日常生活之上的独特感。

你仔细回想下是不是这样。


user avatar   L-XINB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葫芦简介

葫芦科 (cucurbits) 有许多重要的经济物种,很多都具有食用、药用或观赏价值,如黄瓜 (Cucumis sativus)、甜瓜 (Cucumis melo)、西瓜 (Citrullus lanatus)、葫芦 (Lagenaria siceraria)、冬瓜 ( Benincasa hispida)和南瓜(Cucurbita spp.)等……

我们前边提到的几种作物全基因组测序都已经完成[1],研究人员还开发了葫芦相关的数据库Home-CBGD,整理了不同葫芦品种的基因组、转录组、表型差异及分子标记[2],方便我们对它进行研究。

葫芦果实基本可以分为球形、矮柱形、长柱形、梨形等主要类型。瓢葫芦基本可以看作是梨形果实,亚腰葫芦又是在梨形果实的基础上增加了亚腰。

葫芦果实有没有亚腰,可以看作一对相对性状。果实形状也是重要的农艺性状,是育种计划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我们做遗传的人来说,差异性状的背后就是不同的基因。瓢葫芦和亚腰葫芦在果实形状上存在差异,就是因为不同品种控制果实发育的相关基因不同造成的。


果实发育受基因调控

基因的作用很强大,单就果实性状而言,基因决定着果实的大小、长短、形状、切开以后的腔室数目、颜色、营养物质的成分及含量……

不同生长轴上细胞数量的变化,会影响果实形状是圆还是细长。果实较长的黄瓜自交系材料,在纵轴向上的细胞数量高于果实较短的黄瓜[3]。在瓜类、黄瓜和西瓜中,成熟果实的形状与子房的高度有关,可以在授粉前确定果实形状[4][5]。目前也发现一些基因及 QTL ,如基因 CsFUL1、CsSUP 等,可以影响黄瓜果实的形状及果实大小[6][7]

细胞增殖通常发生在果实生长的早期阶段,最终决定果实中细胞的数量,影响果实的大小[8]。番茄的 SUN 基因编码一个 IQD 家族钙调蛋白,诱导果实伸长[9]。FAS 和 LC 决定了心室的数量并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果实形状[10],OVATE 是一个负调控因子,通过转录抑制起作用[11]


亚腰葫芦的亚腰成因

目前也有关于葫芦果实形状方面的研究[12],一些其他作物中调控果实形状的基因(比如 SUNOFPAP2 等),在葫芦中也有类似功能的同源基因。但由于亚腰这一性状比较特殊,其他作物果实没有葫芦这么突出的亚腰性状,基因组学未能直接揭示亚腰成因[1][2][12]

果实的发育不是我的研究方向,我看到的文献也有限。所以目前还不能直接解答到底是什么基因,怎么影响了发育,如何决定了亚腰性状。

但是我种过亚腰葫芦,亚腰其实开花的时候就能看出来。葫芦的果实形状有没有亚腰是品种决定的,可以通过授粉前的母本子房判断。人为约束可以改变果实形状,但是正常亚腰葫芦果实的亚腰并不是人为约束出来的

对于亚腰葫芦的果实发育,我们可以做出一些推测

  1. 花是节间缩短的变态枝,亚腰在起源上可能类似于茎的节间;
  2. 植物激素在亚腰的发育过程中起作用,亚腰是激素极性、不对称分布造成的;
  3. 细胞的数目、分裂方式、细胞大小的差异造成亚腰区域比较细;
  4. 激素的区域性分布是基因调控的,瓢葫芦和亚腰葫芦在这些基因上有差异;
  5. 改变相应的基因,瓢葫芦可以收腰,亚腰葫芦可以变胖;
  6. 即使没有相应基因,人为外源施加激素,也可能模拟基因的作用结果;
  7. 亚腰基因可以用在其他植上,用于改善其果实观赏性。


如何研究葫芦的亚腰机制

前边我们提到,有没有亚腰是一对相对性状,差异性状的背后就是不同的基因。那么研究葫芦为什么产生亚腰,首要任务就是克隆出亚腰基因。

只要我们有性状不同的材料,就能克隆出造成性状差异的基因。亚腰基因的克隆方法,可以用经典的图位克隆,也可以采用测序方法克隆,还可以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克隆亚腰基因使用的葫芦群体,可以是近等基因系,重组自交系,也可以用 F2 群体,双单倍体群体等。

这里我们以上周的一篇文献为例[13],简单设计一种方法,用 BSA 定位,研究亚腰葫芦的亚腰性状。

  1. 将亚腰葫芦(YY)和瓢葫芦(P)杂交,得到 F1,观察性状并繁殖;
  2. 将 F1 自交,得到性状分离的 F2 群体,并将其分类,并统计比例,如果是 1:2:1 或者 3:1 就是单基因差异造成的,如果分离比模糊难以界定就挑选极端类型;
  3. 挑选 F2 群体中表型极端且明显的瓢葫芦(P-F2)与亚腰葫芦(YY-F2)提 DNA,进行混池测序,中间难界定的模糊类型不测;
  4. 分析测序结果,计算 SNP 频率,获得目标基因;
  5. 敲除或过表达目标基因,进行验证及后续的功能分析

参考

  1. ^abThe wax gourd genomes offer insights into the genetic diversity and ancestral cucurbit karyotype. Nat Commun. 2019 Nov 14;10(1):5158.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9-13185-3
  2. ^abGourdBase: a genome-centered multi-omics database for the bottle gourd (Lagenaria siceraria), an economically important cucurbit crop. Sci Rep. 2018 Feb 26;8(1):3604.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8-22007-3
  3. ^Cucumber Fruit Size and Shape Variations Explored from the Aspects of Morphology, Histology, and Endogenous Hormones. Plants (Basel). 2020 Jun 19;9(6):772.  https://www.mdpi.com/2223-7747/9/6/772
  4. ^Round fruit shape in WI7239 cucumber is controlled by two interacting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with one putatively encoding a tomato SUN homolog. Theor Appl Genet. 2017 Mar;130(3):573-586.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00122-016-2836-6
  5. ^Genetic mapping reveals a candidate gene (ClFS1) for fruit shape in watermelon (Citrullus lanatus L.). Theor Appl Genet. 2018 Apr;131(4):947-958.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00122-018-3050-5
  6. ^ A Functional Allele of CsFUL1 Regulates Fruit Length through Repressing CsSUP and Inhibiting Auxin Transport in Cucumber. Plant Cell. 2019 Jun;31(6):1289-1307. https://academic.oup.com/plcell/article-lookup/doi/10.1105/tpc.18.00905
  7. ^QTL mapping in multiple populations and development stages reveals dynamic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for fruit size in cucumbers of different market classes. Theor Appl Genet. 2015 Sep;128(9):1747-63.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00122-015-2544-7
  8. ^Regulatory change in YABBY-like transcription factor led to evolution of extreme fruit size during tomato domestication. Nat Genet. 2008 Jun;40(6):800-4.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g.144
  9. ^A retrotransposon-mediated gene duplication underlies morphological variation of tomato fruit. Science . 2008 Mar 14;319(5869):1527-30.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1153040
  10. ^Distribution of SUN, OVATE, LC, and FAS in the tomato germplasm and the relationship to fruit shape diversity. Plant Physiol . 2011 May;156(1):275-85.  https://academic.oup.com/plphys/article-lookup/doi/10.1104/pp.110.167577
  11. ^What lies beyond the ey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regulating tomato fruit weight and shape. Front Plant Sci. 2014 May 27;5:227.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ls.2014.00227/full
  12. ^abLong-read genome assembly and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fruit shape in the bottle gourd. Plant J. 2021 Aug;107(3):956-968.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tpj.15358
  13. ^Fine mapp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candidate gene BFS for fruit shape in wax gourd (Benincasa hispida). Theor Appl Genet. 2021 Sep 4.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00122-021-03942-8



  

相关话题

  无学历的普通人发现了新物种,应该如何给它命名? 
  第 19 届国际植物学大会(IBC2017)有哪些值得一看的精彩内容? 
  怎么看待福岛出现菊花畸形?是否出现变异? 
  作为一种植物蛋白,「蓖麻毒素」为何具有高毒性,其毒性作用机理是怎样的? 
  甘蔗有几种分别产自哪里? 
  有哪些长相比较逆天的植物? 
  云南天坑里发现 2 个消失百年极危物种,具有哪些意义? 
  为什么路边的绿化带不种植果树? 
  为什么几乎每颗西瓜中间都有个奔驰车标? 
  动物和植物界定的标准是什么?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游泳比赛,运动员把泳镜戴在泳帽里面?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我看《黑神话:悟空》都是中国元素但感觉还是满满的外国味道?





© 2024-06-2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