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虽然话少,却是个杠精,每次说话都能哪壶不开提哪壶,精准的把人给怼了:
比如杨志上山:
杨志举起旧日王伦手内上山相会之事,众人皆道:“此皆注定,非偶然也!”晁盖说起黄泥冈劫取生辰纲一事,众皆大笑。次日轮流做筵席,不在话下。
人家二龙山有杨志、鲁智深、武松,也算全明星阵容。全山来入伙,杨志说起来自己当年和梁山也算有渊源,回望过去,准备展望未来。你晁盖开口便是:“你还记得当初我们劫你那傻样不?”精准说中杨志一生之痛,不得不服。
再比如花荣上山:
后说吕方、郭盛两个比试戟法,花荣一箭射断绒绦,分开画戟。晁盖听罢,意思不信,口里含糊应道:“直如此射得亲切,改日却看比箭。”
好汉上山,不免商业互吹,你作为山寨之主,即使做不到看似真诚地一起吹,至少也该给个敷衍但不失尴尬的“呵呵”吧。别人互吹,你说不信,还要亲眼看看算什么事...
这直接给花荣气的,一定要展现一下实力:
花荣寻思道:“晁盖却才意思不信我射断绒绦,何不今日就此施逞些手段,教他们众人看,日后敬伏我?”
结果一下射中,这下事情的性质就不是简单地“花荣厉害”了,还打了晁盖的脸,你说你晁天王,何必多嘴呢?
还有石秀,杨雄上山的时候:听完他们抓了祝家庄的鸡来吃,污了梁山泊名声,晁盖直接要杀人:
“孩儿们将这两个与我斩讫报来!”
虽然被拦下来了,但是求杨雄、石秀心理阴影面积...以后能服你晁盖吗?
经常乱怼人的结果就是,晁盖说什么话,大家也都不给他面子,直接怼回去。
比如刚刚要杀石秀、杨雄,宋江就直接说:“不然”(不可以哦~),吴用马上帮腔:“公明哥哥之言最好”(晁盖哥哥之言不好)。
还有在江州,晁盖带人劫了法场救出宋江,宋江刚刚死里逃生,便求大家继续努力,打下对面小城,抓住黄文炳报仇。这本来是一个非常冒险冲动的建议,晁盖当然说别想太多,咱们先回家从长计议可好?
宋江就直接怼:“不要痴想!”
花荣也来帮腔:“哥哥见得是”(宋哥哥见解真棒,晁某人见解不行)
然后大家开始自顾自的讨论怎么打了,晁盖从老大,变成了被宋江指挥的一员...这可是宋江第一天入伙梁山啊各位...
所以常言道,常怼人必被人怼,题主问:晁盖为什么话少..我觉得,晁天王话还应该更少点
都看到这了,一个赞能让我开心大半天!
和晁天王互怼的杨志的故事,在这里:
水浒传相关:
因为晁盖早就是个死人了。
大宋宣和遗事:
【 宋江为此,只得带领朱同、雷横、并李逵、戴宗、李海等九人,直奔梁山泺上,寻那哥哥晁盖。及到梁山泺上时分,晁盖已死;又是以次人吴加亮、李进义两人做落草强人首领。见宋江带得九人来,吴加亮等不胜欢喜。宋江把那天书,说与吴加亮等道了一遍。吴加亮和那几个弟兄,共推让宋江做强人首领。寨内原有二十四人,死了晁盖一人,只有二十三人,又有宋江领至九人,便成三十二人。就当日杀牛大会,把天书点名,只少了四人。那时吴加亮向宋江道:“是哥哥晁盖临终时分道与我:他从政和年间,朝东岳烧香,得一梦,见寨上会中合得三十六数;若果应数,须是助行忠义,卫护国家。”】
宋江上山前就死了。
《水浒传》故事的另一个来源元杂剧。
现存元杂剧六种,对晁盖之死有描述。
《黑旋风双献功》:“哥哥晁盖三打祝家庄身亡.众兄弟拜了某为头领。”
《梁山泊李逵负荆》:“后来哥哥三打祝家庄身亡,众兄弟推某为头领。”
《鲁智深喜赏黄花峪》:“ 哥哥三打祝家庄身亡,众兄弟拜某为头领。”
《同乐院燕青博鱼》:“不幸哥哥晁盖,三打祝家庄中箭身亡。”
《都孔目风雨还牢末》:“ 晁盖哥哥并众头领让我坐第二把交椅,哥哥三打祝家庄身亡之后,众兄弟让我为头领。”
这五部杂剧对晁盖之死的叙述基本相同:三打祝家庄身亡。唯有《争报恩三虎下山》不曾提及晁盖之死问题。
元杂剧中关于水浒的故事大概有三十多种,留存下来的只有六种。五种杂剧对晁盖之死的叙述相同。基本上可以推断,在元朝时,晁盖之死是发生在祝家庄的故事。
无论正史还是民间传说,梁山一把手都是宋江,作者也不愿随便为晁盖大改剧情,只填补一些,他的剧情自然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