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在刑事审判中,主观上的东西,要评价的一般是这几种:目的、是否明知、故意还是过失。
而评价的途径,实践中主要是根据客观行为来推断,同时结合当事人对自己主观心态的供述。
1、目的上的评价,主要用于区分此罪与彼罪,如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贪污(职务侵占)和挪用公款(挪用资金),等等。少数情况可用于区分罪与非罪,如正当防卫还是故意伤害。
拿伤人致死亡的案件来说,行为人事后往往自己也分不清楚当时到底是想杀人还是想伤人。所以我们也是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如以什么方式(工具)伤害,击中什么部位,伤口有多深,是什么原因导致死亡,从伤到死的时间有多长,案发起因是什么,等等。
例如可以推断是故意杀人的情况是:拿铁锤用力砸人的头,头骨都破了;用刀刺心脏部位或后脑、颈部、左胸腔等,深入5cm;直接用手掐脖子。
可以推断是故意伤害的情况是:用木棍、空心铁管等按生活经验判断伤害性较小的工具砸人的头,表面上看不到伤;用刀刺大腿、肩膀、手臂、右胸、等非要害,失血过多死亡;全身多处被刺多刀。等等
2、对“是否明知”的评价,主要用于区分罪与非罪:刑法中的很多罪名,都要求行为人“明知”是XX而实施行为才构成犯罪,如毒品犯罪中明知是毒品,销赃犯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中明知是犯罪所得,还有最近比较多人关注的性侵幼女犯罪中明知是幼女,等等。少数情况用于区分犯罪情节,如交通肇事后逃逸情节的判断时要确定司机是否明知已经发生事故。
在“明知”上的认定,目前常见的很多罪名,都已经有司法解释对相关罪名下“是否明知”罗列了一些比较明显、无争议的情节,如把毒品放在自己包里的隐秘处或者体内藏毒,可以推断“明知”是毒品;幼女不满12岁,或者12-13岁但明显发育不成熟、言谈举止幼稚,可以推断“明知”是幼女;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收购赃物,可以推断“明知”是犯罪所得。等等。
至于交通肇事后逃逸,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个案件,司机在十字路口红绿灯处撞人后逃逸,事后辩解说自己当时喝了酒,不知道有没有撞到人。但我们从现场视频看到,发现事故后车身的刹车灯亮起并有明显停顿一下,显然当时发生事故时司机踩了一下急刹车,我们据此推断他当时是知道发生了事故,并认定他属逃逸。
3、评价是故意还是过失。这方面通常还是比较好评价的,因为行为人作此类辩解通常都可以凭生活、工作经验或阅历就判断他是在说谎或为自己开脱罪责。如一些犯罪中,行为人都会辩解说自己只是“不小心”,不是故意实施犯罪行为。这种辩解,如果是故意伤害类案件很好判断,只要行为人动了手,基本上都可以认定其是故意。(PS:我们故意伤害案件中有被害人出庭的案件,通常都会听到被害人与被告人互撕。有一次我开庭时,被告人:我当时就是顺手一砍,不小心就砍伤了。被害人:法官,他在说谎,他就是故意砍我的,你看我伤口缝了X针现在伤疤还很长。然后被害人站起来一边向我走来一边脱衣服,我慌忙制止。)
但现在在偷摩托车的案件中开始出现行为人辩解说“以为那辆车是自己的车/朋友的车而开走/找回自己被盗的车”之类看似比较合理的理由,我们就只能结合实际情况来判断。如他身上是否带着偷车工具,是否确实存在“自己/朋友的车”或者确实存在“车被盗”,是否有同类型前科,作案的时间、地点和环境如何,等等。
顺便说一下,作案动机一般是作为量刑时的参考,在重大案件时也要考虑,但不需要怎么去判断,因为作案动机一般都是结合当事人供述、相关证人证言以及事件背景去判断的。如药加鑫那个案,作案动机就是“怕人没撞死会赔更多”,而这一动机的归纳就是由当事人自己说出来,我们结合客观案情也确定这一动机合理,即可相信。不过这种只能作为量刑时的考虑,一般法院刑事判决书在认定事实方面不会对作案动机加以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