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豫章书院的热度为什么这么低? 第1页

  

user avatar   herih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V @温柔发表了一篇文章《因为曝光豫章书院,我朋友被报复到自杀》,称曝光豫章书院恶行的志愿者受到了死亡威胁,这志愿者一度想自杀。

没想到,时隔两年后,豫章书院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很多家长来说,豫章书院曾是救赎孩子的“圣地”。沉迷网络、叛逆、不听话、早恋、厌学的孩子,只要送进去,短短数月,豫章书院就会还给你一个乖乖跪伏在父母面前的“听话的好孩子”。

豫章书院向父母们承诺,绝不体罚孩子,只是让他们学习国学,从心灵和精神上得到感化。但事实并未如此!

根据网友爆料,对于不愿意去豫章书院的孩子,豫章书院的人会冒充警察进行绑架,以“配合调查”为由,数个人围着孩子,或者直接拿手铐,把孩子拷上车去,径直往豫章书院开。

2017年,大量媒体报道了豫章书院的“黑操作”。孩子被送进去后,连续十多天,会被关在一个小黑屋里,里面黑暗、潮湿、炎热、肮脏,甚至充斥着蟑螂、老鼠。



豫章书院为了应对央视的采访,紧急翻新了一遍小黑屋,装上了空调。原本的环境非常糟糕,根本没有空调,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小黑屋出来后,并不代表就此迎来光明,等着他们的还有虐待、体罚。只要表现稍差,便会挨上一顿戒尺,如果犯了错,那得挨上一顿可怕的“龙鞭”。几个教官会把学生按在地上,防止挣扎或逃跑。

按爆料人士称,豫章书院里的很多孩子都曾有过自杀行为,用塑料杯碎片割腕的、吃牙膏、喝洗衣液等等。他们宁愿死,也不愿意在豫章书院待下去。

还有学生曝出曾遭受过性侵,更让人震惊的是,他们称实施性侵者正是豫章书院的负责人吴军豹。当然,这一信息暂未得到证实


知乎大V @温柔披露出的聊天截图

但无论如何,大量孩子在豫章书院遭受了非人的折磨,这是不争的事实。“豫章书院”事件的首次被媒体曝光时,大众都感到震惊、愤怒。我曾受邀参加广东卫视《社会纵横》栏目,从精神心理的专业角度,分析豫章书院的恶行会对孩子们的产生怎样的心身影响。

我在广东卫视分析豫章书院恶行 https://www.zhihu.com/video/1175343375224729600


后来,迫于舆论压力,豫章书院终于被关停了,大众也松了一口气。

但没想到,所谓的关停,可能是一出“掩眼术”。

有网友通过天眼查发现:豫章书院时至今日依然没有被吊销。2019年4月,一家名为“豫章书院”的公司变更为“堂渊文”,3月,该公司仍旧在申请“豫章书院”的商标。



豫章书院到底是真的关闭了,还是换了个“马甲”继续运作?相信很多网友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豫章书院属于“非法行医”

实际上,像“豫章书院”这类打着国学名号,却行龌龊之实的机构并不少见,尤其在2003至2017年期间,这类所谓的学校、基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如果“豫章书院”还在偷偷摸摸地营业,是否意味着仍有很多未被媒体曝光的机构仍在以“教育”名义,用暴力的手段对待青少年?

我个人并不反对国学,也不反对规范的军事化训练。国学融入了中华文化精髓,有着颇深的历史渊源,的确值得学习;规范的军事化训练能调整个体的作息,强身健体,也有积极的作用。

但这类机构并非真正传授国学知识,也并未教导学生们为人处世,军事化管理也只用作镇压手段,他们把那些所谓的问题少年关在一起,让心理咨询师给予简单的辅导,让教官对他们进行严厉的惩罚。

今年5月,世界卫生大会已经将游戏障碍纳入作为新增精神疾病,只有正规的医疗机构才能对游戏障碍患者进行治疗,社会机构根本不具备收治资质。

如果这些社会机构仍明目张胆地称能治疗网瘾、游戏障碍,甚至是抑郁症、双相障碍患者,这实际上已不是违规这么简单,他们已经在非法行医!已经是犯罪了!

当然,此类社会机构也并非不明白,但他们能换个名义。既然不能打出网瘾和游戏障碍了,那就以“矫正不良思想、不良行为”、“学习品德”、“学习女德”的旗号来对宣传,一样也能迎合很多父母的心理需求。

而且,确实很多这些所谓的网瘾孩子,或者所谓的叛逆、不听话,往往是因为遭受了来自原生家庭的创伤,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令他们出现了一定的心理问题,导致行为问题。大多数孩子可能并未达到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但被送入这类机构后,暴力的手段不仅未能涉及到问题的根源,还会让孩子遭受二次伤害,本来没病,都可能治出病来。



严厉打击“杨永信们”和“豫章书院们”

写到这里,我又想到了杨永信。

杨永信,图片来源于网络

“杨叫兽”是精神科医生,有治疗精神心理障碍的资质,但医疗资质只是为他穿上了伪装的外套,本质上仍是对青少年的体罚、暴力折磨和精神控制,对此,我从2009年开始,作为精神科医生,第一个站出来进行批判!直到最近陆续有其他精神科专家站出来进行批判!

而最新的《游戏障碍防治专家共识(2019版)》中强调过,游戏障碍的干预应当基于普遍的医学伦理道德,尊重人权和患者尊严,不损害患者健康及利益。杨永信的行为明显与此违背,甚至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回看《游戏障碍防治专家共识(2019版)》可点击:

去年,也有网络声音称临沂四院网戒中心被关停,但杨永信仍在暗地里为青少年作诊疗,换汤不换药。不过,这个声音很快就被网络上的大量信息淹没了,并没有媒体和机构给出确切的答案。

其实,“杨永信们”和“豫章书院们”只是整个环节中的直接因素,这些暴力机构屡禁不止的背后是市场需求,市场需求的背后又是父母们的家庭教育观念之落后,尤其是迫切希望“孩子听话”的心理需求。

在临床上,我们发现很多青少年患者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上十分无知,甚至可以说是愚昧!一味希望孩子听话、顺从、循规蹈矩,教育简单粗暴,对孩子造成大量叠加性心理创伤,对一些他们看来的孩子的不良行为难以容忍,更甭提去了解孩子的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了。

但无可置疑,从心理上,大部分父母是爱孩子的,但爱孩子并不等于孩子要按自己的想法去发展。如果一定要说是爱,那么这种爱是“盲目的爱”!但孩子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是事实,父母也很焦虑,甚至后悔,但问题需要解决,怎么办?自己不会管教,越教矛盾就越大,学校也不管,再这样下去,孩子岂不是要前程尽毁?我们也能够理解父母的这种心理和痛苦。

很多网友说这些家长狠心、冷酷、不配为人父母,其实,这些家长更多的是彷徨和恐惧,再加上认知上的局限,教育观念上的落后,最后慌不择路。

所以,对于豫章书院、临沂四院网戒中心这种机构,国家仍要严厉地打击,慎防施暴者换个名目继续残害祖国的花朵;网友需要继续围观,社会各界仍要继续谴责,引起警示。

但与此同时也别忘了解决根源上的问题:科学家庭教育方式的普及,规范化、专业化的青少年矫治机构、问题家庭的干预机构也应成为发力的重点。

另外,这次将豫章书院再次拉入公众视野的举报者受到威胁,疑似已患上了重度抑郁症。其实,从精神科临床角度来分析,这名举报者可能并非抑郁症,而是在多次被恐吓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但无论如何,希望网友们都能给其鼓励和勇气,帮助其走出心理阴影。对于为正义而发声的民间英雄,不能让他们流血又流泪。如有必要,我们甚至愿意为其提供确切有效的帮助,让其尽快恢复心身健康,正常地生活和工作。也希望有正义感的律师、社会援助人士站出来,为这名举报者提供专业协助。我特别想告诉这位网友:在寻求正义的道路上,你并不孤单!

最后,利用这次发声的机会,我再次提醒父母们在孩子出现所谓的沉迷网络、叛逆、不听话等行为时,别第一时间指责孩子,而应首先反省自己,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如何通过改善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令孩子的问题缓解?必要时可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甚至到专业的精神科就诊,这样才能真正有望令孩子回到正轨。




  

相关话题

  温柔JUNZ的退乎声明是否多余? 
  被送进豫章书院的学生本身是否有很大问题? 
  如何评价江西南昌的豫章书院修身教育专修学校(青山湖阳光学校)? 
  豫章书院曝光者温柔JUNZ是否已经通过豫章事件盈利数十万,如果消息属实,是否合理? 
  为什么豫章书院的人还在逍遥法外? 
  b站温柔JUNZ的视频会对豫章书院事件带来什么影响? 
  豫章书院背后到底势力有多大? 
  如何评价因爆料豫章书院,志愿者被报复到自杀一事? 
  豫章书院当然不合法,那针对问题少年的合法并有效教育方式是什么? 
  豫章书院事件是怎么一回事? 

前一个讨论
埃塞俄比亚吃生牛肉不会有寄生虫的问题吗?
下一个讨论
闺蜜之间接吻正常吗?





© 2024-06-1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