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请问正确学习乐理的顺序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jie-ban-ba 网友的相关建议: 
      

花了三天时间整理了这篇如何正确学习乐理的顺序攻略,学习乐理看这一篇就够啦,无论是吉他乐理还是钢琴乐理这一篇都适用哦。

以下内容分享来自于自我理解和总结,然后通俗易懂的分享出来了,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评论区留言补充。

正确学习乐理知识的顺序:

一、什么是音乐和乐理

1、什么是音乐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活动

在一般的形式中,将音乐描述为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化活动,包括音乐作品的创作(歌曲、曲调、交响曲等),表演,对音乐的评价,对音乐历史的研究以及音乐教学。古希腊和印度哲学家将音乐定义为水平排列为旋律而垂直排列为和声的音调。诸如“各个领域的和谐 ”和“这就是音乐在我耳边”之类的俗语指出了这样一种观念,即音乐通常是有序且听起来很愉快的。但是20世纪的作曲家约翰·凯奇(John Cage)以为任何声音都可以是音乐,例如说:“没有噪音,只有声音。”

音乐的创作、表现、意义甚至定义都根据文化和社会背景而有所不同。确实,在整个历史中,一些新的音乐形式或风格都被批评为“非音乐”,包括1825年贝多芬的大赋格, 1900年代初的早期爵士乐和1980年代的硬核朋克。

人类社会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音乐,已无从考证。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感情。随着人类劳动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统一劳动节奏的号子和相互间传递信息的呼喊,这便是最原始的音乐雏形。当人们庆贺收获和分享劳动成果时,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达喜悦、欢乐之情,这便是原始乐器的雏形。

它的基本要素包括强弱、调性、时长、音色等。由这些基本要素相互结合,形成音乐常用的“形式要素”,例如:节奏、曲调、和声,以及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构成音乐的形式要素,就是音乐的表现手段。不同类型音乐可能会强调或忽略其中的某些元素。音乐是用各种各样的乐器和声乐技术演奏, 分为器乐、声乐(例如不带乐器伴奏的歌曲)以及将唱歌和乐器结合在一起的作品。

2、什么是乐理

音乐理论简称"乐理",比如相对简单的基础理论----读谱、音程、和弦、节奏、节拍等等。还有相对来说比较高级的----和声、复调、曲式、旋律、配器法等内容。我们平常所说的乐理,一般是指音乐理论中的基础部分,也就是“基础乐理”。

乐理的掌握,对于作曲、编曲、指挥、演奏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学声乐就像造房子一样,根基不稳无法建造出高楼大厦,不掌握一定的乐理基础知识,无法将音乐学好学精。乐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如同加法于数学,汉字于语文,字母于英语一般,是诸多课程的基础。

但是,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

乐理好难啊,

不想学习!

为什么要学习乐理呢,

我只要会弹就行了!

不想学习乐理,

枯燥、乏味,没意思!

学乐器的人基本上都很爱练琴,但没多少人喜欢研读乐理,其实乐理真的没那么难,没那么无聊。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学习学习乐理知识。

二、正确学习乐理的顺序

1、什么是音阶

说来话长,很久以前,人们就发现了声音的高低中似乎总有一些音是听起来就像是一模一样,却不在一个高度上。于是人们把任意这样两个音之间的频率计算了一下,又捉摸了很久,终于发现按照频率把这任意两个音之间的频率分成12份,就几乎可以把见到听到过的音乐都鼓捣出来,于是人们把这个发现叫做“12平均律”

于是钢琴出现了,钢琴就是基于12平均律的理论制造的,所以钢琴的每一组键盘(5黑7白)相加就一共正好是12个键。同时人们发现,在音乐中,其实这12个键中只有7个使用率特高,于是人们把常用的7个键做得宽一点并放在一起,另外相对不常用的5个键做的窄一点,放到不碍事的地方且用不同的颜色以避免混乱,这就是钢琴的样子的由来。

再往后,人们看到虽然那两个听起来就像是一模一样却不在一个高度上的音中间是隔着12个键,但是毕竟常用的只有7个啊,干脆一省事,就只给这7个音符起了名字。于是就有了大家知道的1234567(Do Re Mi Fa Sol La Si)。

问题又来了,这时人们发现,在钢琴上只有34之间和71之间是连续的两个键,而其它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常用音符中间都夹着一个不常用的黑键。最后为了大家方便就规定了一些统一的概念,这样就不会糊涂了。

比如1到2之间/2到3之间/4到5之间/5到6之间/6到7之间都夹着一个不常用的黑键,也就是说按照12平均律来说,它们之间不是相邻的键,但是谁让那几个黑键是不常用的呢。所以大家还是决定把1到2之间/2到3之间/4到5之间/5到6之间/6到7之间统一叫做全音关系,把34之间和71之间那种完全相邻的关系叫做半音关系。全音也正好等于2个半音相加的总和。

但是如何表达音符与音符之间的远近呢?于是就产生了“度”这个概念,比如从1唱到2,一共只有2个音符,从一数到二,于是就叫1和2之间是2度的关系。但是1和2之间原本是有一个不常用的半音的,于是人们规定,两个音是半音关系的它们之间的远近叫做小2度,两个音是全音关系的它们之间的远近叫做大2度。所以1到2之间/2到3之间/4到5之间/5到6之间/6到7之间的远近关系都是大2度,34之间和71之间的远近关系叫做小2度。

那么1和3之间呢?从1到3,不管你唱不唱那个2,这个2的音符也事实性的永远夹在1/3之间,出不出声不一定,但它永远存在,所以1和3之间就是3度的关系,同理2和4之间/3和5之间/4和6之间/5和7之间都是3度关系。考虑到半音/全音的问题,最后规定,凡是两个大2度加在一起的3度音都统一叫做大三度,1和3之间/4和6之间/5和7之间就是大三度关系。凡是由一个大2度和一个小2度加在一起的3度音都统一叫做小三度,2和4之间/3和5之间就是小三度关系。

再数数看,1到4之间是4度,1到5之间是5度……,那么前面提到的那两个听起来就像是一模一样却不在一个高度上的音中间就是1234567再到一个高音的1,数一数,就是8度关系。同理,如果从2开始往上数23456712,高低的两个2之间也叫8度关系,34567123的两个3也是8度关系。

好了,该说啥叫音阶了。其实,所谓音阶,就是在任意一个8度以内的音符的固定排列组合,比如,最最常用的12345671的组合,就是一种音阶,67123456就是又一种音阶。以此类推,所谓布鲁斯音阶/爵士音阶/阿拉伯音阶……很多音阶,其实都是在任意一个8度以内的音符的各种固定排列组合。当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并不是叫8度关系的各种音阶内都一定是8个音符,比如中国的5声音阶就是123561,没有4和7,还有很多音阶模式也是如此。

2、什么是调

这也是个比较长的话题,像上一个问题一样也会涉及若干相关概念,且听我慢慢道来。

人的名字有大名也有小名,音符也一样,人们给音符起了1234567这样的名字以后,发现有很多问题还是表达时容易混乱,于是又给音符起了个大名,1234567分别的大名叫做CDEFGAB,用来对不同的音乐问题做出定义。又规定了一个全世界人民不分种族不分男女老幼唱着都不高不低不费劲的音高作为最核心的一个C,于是就有了个人为规定的中央C的概念,以中央C这个音符为核心的不管往上还是往下的8度之间的音阶,就都规定叫做C调音阶。以此类推,高低之间2到2的音阶,因为2的大名叫做D,所以这样的音阶就叫做D调音阶,高低之间3到3的音阶,就是E调……。

下面毛社长就把与“调”紧密相关的几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分别说一说。首先,我们只讲最常用的音阶,特殊的以后再说。在最最常用的12345671的音阶组合中,因为最常用,且人类近6成的音乐,可用此音阶组合搞定,于是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自然音阶。同时给音阶中的起始音和结束音(也就是那两个不同高度的1)起了个称呼叫做音阶中的主音

同时人们发现,12345671的音阶组合在记录音乐时,有不少音乐其实是从6起到6结束,也就是说是67123456的组合。于是人们规定把12345671的音阶组合叫做自然大调音阶,简称大调音阶,把67123456的组合叫做自然小调音阶,简称小调音阶。因为在12345671中主音是1,它的三度音是3,主音和三度音之间是大三度关系,在67123456中主音是6,它的三度音是1,之间是小三度关系,所以,前者叫大调,后者叫小调。比如,以C为主音的12345671的组合就叫做C大调音阶,67123456因为主音是6,它的大名是A , 所以67123456的组合就叫做A小调音阶

那么是不是23456712就是D大调音阶呢?不是!因为我们前面提出的排列组合概念是以连续音阶之间的半音关系为基础的,比如12345671的组合,这8个音符之间的连续半音关系是1到2之间是全音/2到3之间是全音/3到4之间是半音/4到5之间是全音/5到6之间是全音/6到7之间是全音/7到高音1之间是半音,也就是大调的组合8个音符之间的连续半音关系是全/全/半/全/全/全/半。

也就是说凡是在一个八度内的八个音符之间从低到高是满足全/全/半/全/全/全/半的关系的,就是大调音阶。同理,小调音阶就是在一个八度内的八个音符之间从低到高是满足全/半/全/全/半/全/全的音阶组合。所以23456712不是D大调音阶,23#4567#12才是D大调音阶。

大小调音阶之所以听起来很不一样主要是由于主音到3音的大小三度不同造成的,仔细体会一下,大调音阶给人的感觉普遍有一种开放/庄重/大气的暗示,小调音阶则普遍有一种细腻/感性的暗示。所以多数大开大合的音乐,大气的音乐,特别是军乐/进行曲什么的都一定是大调的,流行歌曲中很多比较大气的作品也都是大调的音乐,同比,很多感情色彩十分浓厚的浪漫的音乐就都是小调的。

而且在人类的听觉范围内,有一些音域是特别适合某种情绪的表达的,比如C/D/F/G大调就是最适合做激昂/大气/刚性音乐的音域,很多军乐/进行曲/各国国歌就都是这些调式。bE调是最感性的调式,性感乐器之王----中音萨克斯就是bE调的。bB是最适合伤感音乐的音域,蓝调爵士中最伤感的乐器----低音萨克斯就是bB调的。当然这些不是绝对的,只是一种听觉上的趋势而已。大可不必机械的套用,从而进入形而上的误区。

3、旋律与和声

凡是以单线条状态连续出现的一段音符,就是一段旋律。旋律有两个必需的条件,一是最少2个或2个以上音符,没有上限;二是连续出现,即不管是多少音符,不管排列紧密还是疏松,必须是连续的单线条状态,不可以有同时重叠出现的音符。满足以上条件的2个或2个以上音符的总称就叫旋律。

和声与旋律正好相反,凡是同时重叠出现的2个或2个以上音符加在一起就叫做和声。不过好像大家最常见的名词不是和声而是和弦,没错,和弦是器乐演奏和声时的特殊称呼。严格的说,和声的外延最大,和声包括和弦。和弦的内容本质与和声的内容本质是一样的,只不过是特指器乐罢了,而和声既包括器乐也包括声乐。一个和声中最低的那个音符有个名字叫做根音,最高的那个音符名字叫做冠音。

4、三和弦

我们其实常说的和弦一般是指三和弦,只是约定成俗的大家都不写“三”这个字而已。为啥叫三和弦呢?

我们还用最常见的自然大调12345671为例,我们知道音阶的主音是1,那么我们先议论旋律,用最简单的连续2个音的旋律来听。以1开始,分别弹出12、13、14、15、16、17、11,仔细对比之,你会发现13、15、11听起来最顺耳,12、14次之,16再次之,17就听着比较别扭了,这就是音符的趋势性。在更仔细的对比13、15、11你会发现,最不打架的是11,但缺少变化,最美的13,但又有些过于情调化,最好听的其实是15的旋律,既有感情又不失气度。

我们再用和声理论印证一下,用最简单的2个音的和声来听,以1开始,分别同时弹出12、13、14、15、16、17、11,仔细对比之,你会发现13、15、11、14、16听起来最顺耳,12次之,17还是听着非常别扭的。在更仔细的对比13、15、11、14、16你会发现,11、13的问题和弹旋律时一样,14、16的和弦也有类似的不完美的地方,相比之下最完美的和弦还是15的组合。

这样就产生一个概念,在音阶12345671中,与主音最和谐的是五度音5,有人把音阶反过来弹,就是按照17654321的顺序研究,也发现最和谐的是五度音,不过反过来时,主音的五度就变成了4,这不难理解吧。17654321从第一个数到第五个,不就是4了么。

于是人们就规定,在音阶中,主音的上方五度音(12345671的那个5)起个名字叫做属音,有主必有属嘛。下方五度音(17654321的那个4)的名字就叫做下属音

认真的朋友可能这会儿也在拿着琴做刚才的那几种两个音符的旋律和声的对比研究,细心的你发现没有,不管是旋律还是和声,17放到一起就给人感觉很不舒服,总有一种非常别扭的感觉。这就是7这个音的特性,它总是让人觉得不稳定/不舒服,听到它时潜意识里总有一种要找个办法改变它一下的冲动,于是人们也它起了个名字叫做导音,就是一听到它就总是想要赶紧转到别的音符,有一种强烈的引导出其它音符的功能。

闲话到此为止,我们接着说三和弦。既然任意同时重叠出现的2个或2个以上音符(这里把强力5和弦也涵盖在内)加在一起就叫做和弦,那么岂不是和弦可以有无数种了?没错。不过人们在多年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结论是,绝大多数时候三和弦是最常应用的。

那么常说的三和弦到底有什么标准呢?常规的来说它有两个必需的组成条件,一是由三个音共同组成;二是由任意的一个音为根音,这三个音按照三度关系叠置。比如音阶12345671中135放到一起是三和弦,246也是三和弦,357也是,461还是。

那么大小和弦是怎么分的呢?其实道理和分大小调的原理一样,从根音开始数,刚才不是讲根音+三度音+五度音=三和弦么,那么看看根音和三度音之间是大三度还是小三度,再看看三度音和五度音之间是大三度还是小三度。

如果从根音开始数根音和三度音之间是大三度,三度音和五度音之间是小三度,就是说是先大后小,那这样的三和弦就叫做大三和弦。比如135/461就是大三和弦。反之,从根音开始数根音和三度音之间是小三度,三度音和五度音之间是大三度,就是说是先小后大,那这样的三和弦就叫做小三和弦。比如246/357就是小三和弦。

同时为了避免混乱,人们还规定,在一个三和弦中,不管音高的位置如何变化,只要还是这三个基本音符,则和弦名称/属性都不变,比如135的大三和弦,根音是1。那么当在乐器上不管用135还是351还是513……的各种由低到高的音符来演奏的时候,只要音符还是这三个音符,哪怕之间差得很远,也还把它叫做大三和弦,根音永远是1。这就是所谓的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的概念。

5、音乐是一种语言

我们常听人说:“音乐,是一种语言。”如何理解这句话呢?一个好办法就是用它跟我们日常理解的语言——在此我用语文,做一个对应表,一目了然。

音乐和语文,毕竟是两门学科,它们之间的对应,不可能是完全复制的或精确的对应。我们从这个角度出发去建立音乐这种语言与自然的语言的联系,是为了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音乐 —— 语文

听音乐 —— 听人说话
唱歌 —— 说话
弹琴 —— 写字
读谱 —— 读书
音符 —— 文字
听唱弹读 —— 听说读写

唱谱 —— 念书
脱谱唱 —— 背书
照谱弹 —— 抄书
背谱弹 —— 默写
五线谱 —— 汉字
简谱 —— 拼音

学不同乐器 —— 有几分像学不同语言
键盘与弦乐之差异 —— 有点像英语与德语
钢琴与风琴之差异 —— 有点像东北话与广东话
双排键与合成器 —— 有点像不同派别的闽南方言

坐姿 —— 写字坐姿
指法 —— 写字笔顺
指法 —— 打五笔指法
手形 —— 握笔姿势
力度 —— 钢笔与毛笔
触键 —— 运笔细致手感

考级曲 —— 语文课文
自选曲 —— 课外书报
精练乐曲 —— 精读课文
粗练乐曲 —— 泛读文章
分析作品 —— 分析课文
音乐审美 —— 文以载道

欣赏音乐 —— 读书报
听口水歌 —— 读娱乐新闻
听交响乐 —— 读文学名著
听流行乐 —— 读时代文章
听一遍 —— 读剧情介绍
听到能粗背 —— 读下整本书
听到能演奏 —— 读数遍整书

乐理 —— 语法
练基本功 —— 练写字
演奏家 —— 书法家
视奏 —— 播音
视奏 —— 打字

听唱 —— 听写
扒带 —— 复述
配和弦 —— 积累成语
即兴演奏 —— 即席演讲
互动演奏 —— 对话

作曲 —— 作文
编曲 —— 翻译
作曲家 —— 文学家
乐器 —— 书写工具
录音 —— 文字记录

好了,今天毛社长就跟大家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都能学到一些乐理知识。其实乐理和琴艺一样,有很多东西是文字说不清楚的,最好到一定阶段,一定要找老师带一带,否则进步起来的困难和弯路会很多,希望大家多努力。

最后,如果您是“上班族”“学生党“,想系统全面方便自由有老师一对一互动指导、答疑、纠正错误手型地学习吉他。可参与我们社专为”上班族“和”学生党“设计的线上吉他课。学习时间可自由灵活安排,平时下了班或周末空就可以学,遇到问题老师线上一对一互动指导、答疑、纠正错误手型。而且工作或学业忙还能申请暂停学习等空了再安排学习(时间次数不限)适合“上班族”和“学生党”学习,学习详情请看如下介绍:


user avatar   liu-yu-96-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不知道题主的乐理具体的说的是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说,乐理可以指代基本乐理,也可以把所有的音乐理论概括为乐理。

其实音乐理论还可以分为音乐学理论和作曲理论。

我们大多数讲的乐理都是说作曲理论。

基本乐理本身讲得就是基本概念,所以基本乐理很重要,因为概念不清,之后的学习就要了亲命了。。

和声,复调,配器,作品分析被称为四大件,其实分开说也是扯淡,这四个都是作曲理论的内容,分开讲极容易出现交叉的部分完全没人讲,然后各部分知识就被割裂开了,而且本身和声与复调在使用的过程中就会有相互制约的地方,作品分析更是了解别人怎么写的这么一个过程。

所以,必须先学基本乐理,然后再学和声复调作品分析(这三样最好同时学,跟一个老师学),配器有兴趣就学,没兴趣就算了。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教师资格证网课乐理老师张一方连基本乐理的三和弦都不懂这一事件? 
  如何才能听懂勋伯格? 
  大一开始学习音乐指挥相关知识,考指挥系的研究生来得及吗? 
  如何评价郭敬明的《蜀绣》? 
  关于音乐是否最高级的艺术,我的观点有问题吗? 
  关于学习了乐理和声曲式复调配器之后不太会运用该怎么办? 
  不会乐理真的是硬伤吗? 
  作曲或编曲时,您主要在花时间想什么? 
  为何杨坤在乐坛的地位如此尴尬? 
  考音乐学院本科指挥读总谱能力应该达到什么水平? 

前一个讨论
无论是学习还是读书专心不超过五分钟脑海里就开始想别的是什么原因呢?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歌手太一的歌词功底?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