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美国的反智主义在世界上最浓厚,但是科学和教育在世界上却是是数一数二的? 第2页

        

user avatar   yao-ze-yun-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简单的道理,反智的人从来不会觉得自己反智,只会觉得别人反智。

比如中国的网民很喜欢嘲笑美国人用消毒水治新冠(其实这个完全是以讹传讹,真实的情况是川普问一个医学专家:既然消毒水能消灭病毒,那能不能发明一种药物,注入到体内就能像消毒水一样杀灭病毒?而医学专家当场予以了否定),嘲笑印度人喝牛尿,泡恒河水。但是中国人却乐此不疲地宣扬中药能治疗新冠。

美国固然有一小撮人相信地平说,但是中国还有很多人觉得世界是金木水火土构成的呢。你说谁更反智?

更何况,美国早就有学者写了《梦幻之地》、《专家之死》这样的书来分析美国的反智主义。中国写类似书籍的人早就被骂成汉奸甚至封杀了吧?


user avatar   cao-jing-yuan-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打开电视,各大地方卫视广告时间养生保健品广告打得那叫一个火,其中不乏传统中医结合现代科技的,怎么结合咱们也不敢问,这东西反正用了也不会死人,问那么明白做啥

要不就整几个砖家,今天谈痰湿体质,明天聊风寒湿热,后天讲阴虚阳虚。我爸妈天天看,我也劝不住,搞得我喝水呛到一口硬说我是上火了,让我喝点中药。要不就说肉吃多了不好,要多吃几顿素。我吃个枣也要说这是上火的,不能吃。

老头老太太们未必都懂高中生物学,但是说起医学营养学头头是道的。我不是中医黑也不是中医粉,几千年的历史,无论中医藏医阿拉伯医蒙医老西医,在大量黑箱实验面前,就算瞎猫撞死耗子,也会搞对几个药房,植物动物矿物也不是没有一些有效成分,肯定还是现代科学有值得挖掘的。不过用广告的方式讲一些东西,好歹不是认真负责的态度。

打开文博考古类节目,一看是周口店考古,专家说:人类是按能人到直立人到智人这么进化来的……还好没说周口店是中国人祖先……

打开新闻,女主播的骨灰被盗去配阴婚……

打开知乎,推荐的内容长期有希腊罗马伪史论、反进化论……

打开快手抖音看看中学老师讲数学,好家伙,评论区高赞里不少人连一元一次方程都解不来,还质疑老师解错了。

来到职场,不少中小企业主都觉得大学生是读书读傻了,真正赚钱的门道他们早就找到了,然后会以社会人过来人的口吻教育你……我曾经遇到根本没有任何金融财务知识的人大谈金融交易,用的都是赌博那套……

到西部高原走一走吧,听到有些普通人为了信仰某教,倾尽家财,最后只换来一面墙的铜盆,他们得到了什么?反而那些神职人员,一个个都在隔壁省会城市住上好房子,吃香喝辣,出入高消费场所,卖奢侈品都不看价,有些还有几个女人。然而朋友圈不少人却喜欢以信这些东西来包装自己,企业家们不信这个感觉都融不到圈子里。

中部某些农村,地下的某教多得不行,很多农村中年人信这些,这样发展下去,信众可能会超过韩国。

说真的不觉得国内的反智比美国少,只是体现的方面不一样,无法定量比较而已


user avatar   fidysonsim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原因和结果说反了。

恰好是因为美国科技极度发达,几乎所有学科门类都领先其他一个身位。因此美国人要解决的问题,是人类未曾解决的问题。而一旦有很多问题长期无法解决,就会导致这些科学家怀疑自己的理论基础是不是错了,那些长期依赖的“公理”是不是有别的大前提。

不用说你也知道历史上就出现过这样的“反智”科学家。但你不得不承认,他仍旧是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存在。

而中国目前出现的那些所谓“反智”主义,说得难听点甚至没有达到“主义”的级别,因为它们不成体系,难圆自说。至于为什么上升不到那个级别,因为中国还没达到要为全人类解决问题的高度,还处于别人说了什么,我们听,别人做了什么,我们抄的地步。

你不去尝试解决问题,就不会去怀疑,不去怀疑,哪会去“反”。


user avatar   davidts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反智只是信仰不同,世界观差异太大。没法沟通。你看美国人S叉,美国人看你S叉,这并没有什么对错之分。

很多人在讥讽美国人反智的同时,没有看到美国民族性格中的积极层面。比如:诚实、勤劳、宽容、勇敢、进取、坚韧、忍耐、合作等。这对于构建一个高效率的社会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美国之所以有今天除了天时地利,还与美国人的民族性格密不可分。

我说美国人诚实,很多人或许就不高兴了。许多人会拿出鲍威尔的洗衣粉来反驳了。朋友,咱们别拿最肮脏的政客来说事,政客你见过几个是好人的?你把全世界的政客都拿来对比下,再看看美国政客。你会发现美国政客绝对不是最糟糕的。

我们要看到普通的美国人,其德商和情商在全球各主要民族当中表现还是不错的。这也是美国之所以如此强大的基础。

当我们讥讽美国人反智的时候,我们其实是认为美国人的智商不行、世界观无法理喻。但是你必须看到美国人在道德和性格上并不差,美国人还没有达到加拿大人那种圣母级别,但是整体人民素质可圈可点。

如果我们拿我们普通人的均值与美国普通人均值对比,你会发现整体上我们德商和情商跟美国还是有差距的。如果你不承认这点,那我只能说你不敢面对现实。

高素质的民族永远是一个国家崛起的关键 。

这方面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们才有可能开始谈如何进步的问题。

===
补充,我就知道刺激了某些国人脆弱的自尊心了,要我拿证据了。我之所以想起来写这个东西,是看到前几天的回答景点村民讹诈游客的现象有感而发的,你去美国哪个景点哪个农村能看到像中国这样一堆无良村民讹诈游客的现象的?


user avatar   respect-37-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玩意能有这么多粉丝,真不好说谁更反智


user avatar   twins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家里有祖辈,率部打过朝鲜战争,隶属第9兵团(27军80师)。

稍微了解历史的人,听到第9兵团,必然会紧接着想到长津湖战役,或者用美国人的说法,“朝鲜水库之战”。那次战斗中,志愿军战略战术都大体正确,但凡双方的海空保证和后勤装备在“一个数量级” - 差距能在十倍之内 - 最终也不会以第9兵团实质失去战斗能力的代价,才换得惨胜一场。

最终统计,双方减员大体上是5万:1万8。其中,因低温和后勤保障等原因,志愿军一方非战斗减员近3万人,很多都是生生冻死的。

连同第一、第三次战役,朝鲜战争前三次战役整体,是我国近代以来(等同于有史以来),面对西方工业国家(包括日本),第一次取得战役级别的全面胜利

相信对于经历过、了解过这些历史,并把这些历史当作自己国家民族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人,以下的那些歌词、旋律,确实就如龙应台在这次活动中所说,“所谓的经典,它一定是超越所有假造的规范跟强制的压迫,而能够触及到你最普遍的,人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一块的,一定会成为经典”

-----------------------------------------------------------------------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 宽广美丽的大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畅。
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他的有猎枪。
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



后来来了美国,一个可能在不少“龙应台们”的眼中,灯塔一般的存在。这么多年下来,借用龙应台的那句话,“你或许在乎大国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严”,那么美国的真实状况恐怕就是,“我们既在乎大国统御,也在乎大民福祉,且互为保障,且互为天然因果”

我不愿做一个在美国生活个几年就开始高谈阔论“美国怎么怎么样”的“公知”笨蛋,但姑且允许我用类似的文体表达:

在来美国之前,我并不知晓,
几乎每个大学里,都有“战争纪念碑”;
几乎每个城镇的小广场,都有“战死烈士纪念碑”;
重大体育比赛国歌仪式末尾,常会安排军机通场飞过;
每当有阵亡士兵归乡时,车队规模和迎接民众都类似国家元首一般;
......
绝大多数美国人,对其国旗和国歌的热爱,相比普遍的中国人,有过之而不及。

我想,这些“表征”背后的“情感”,必然也是基于对特定历史的经历、了解和认同,并把这些历史当成自己国家民族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铭记于心。而正是因为这种“情感”,特定的艺术作品,才能“超越所有假造的规范跟强制的压迫,而能够触及到你最普遍的,人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一块”,成为经典:

-----------------------------------------------------------------------
“哦,你可看见,透过一线曙光,
我们对着什么,发出欢呼的声浪?
谁的阔条明星,冒着一夜炮火,
依然迎风招展,在我军碉堡上?
火箭闪闪发光,炸弹轰轰作响,
它们都是见证,国旗安然无恙。
你看那星条旗,不还在高高飘扬,
在这自由的大地,勇士的家乡?”

-----------------------------------------------------------------------

之后机缘巧合,在聚会中见过朋友家的祖辈,二战末期入伍的马润,打过太平洋战争和朝鲜战争。老爷子坚持认为朝鲜战争是平手,同时表示,没想到中国人比日本人还能打(可能是因为二战他打酱油为主吧,但他也确实对当时的日本人用了“animal”一词来形容)。同时他表示,美国现在如果选择和中国对着干,将是最大的愚蠢。不知这是来自于他对历史和现状观察后的系统思考,还是只是基于个人经历的,对“伟大的敌人”的惺惺相惜。不禁想到之前听家中祖辈谈起,对曾经的敌人,曾经在名义上战胜过的敌人,字里行间,总是多少充满敬意


好,说回龙应台。我个人非常认同她在末尾做的一个比喻:“歌,它就像一棵树,树需要有根,根在土里头,非常地要看它是附着在什么样的土壤里头...”

她说的没错,所以我全文也就是在描写这种“土壤”,中国的土壤,美国的土壤。

这是一种非常底层的土壤,不会因为其他平行因素而被动摇甚至否定的土壤。

我清楚地知道,我的另两位祖上,父亲是23年的党员,儿子(我的外祖父)是大学教授,在文革中,父子二人莫名经历了那么多苦难,甚至这种扭曲的经历到今天都有影子一般的影响 -- 这也是一种土壤,一种可以长出“意识形态害死人”的“树”的土壤。相信也有一少部分中国人知道,第9兵团的宋时轮上将,生涯晚期曾经反对过某件事 -- 虽然对此我个人表示不置可否,但对一些人,也是一种土壤,能长出特定的“树”来。

美国人也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其他历史,如当年艾森豪威尔总统,直接调动101空降师来护卫最早的5个黑人孩子,安全地进入白人学校上学的历史 -- 这也是一种土壤,一种可以长出“人与人生来平等”的“树”的土壤。

俄国人也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其他历史,如当初的红色帝国,造得出上万颗核导弹,造不出不同款式的丝袜来 -- 这也是一种土壤,一种可以长出“计划经济行不通”的“树”的土壤。

但这些土壤,并不矛盾,正如“大国”和“大民”也绝无矛盾,更有可能是互为因果,互为保证一般。在追求最底层土壤的同时,我们也从未放弃过争取其他内容:自由、平等、文明、互助...吃得起茶叶蛋,买得起猪肉。

但我依然能理解龙应台的那种“恐慌”,甚至是“恐惧”,一种稍有洞察力的人,就能透过屏幕闻到的,无处不在的不自信和恐惧。这种“恐惧”其实也是“树”,而这颗“树”,也有“根”,也有“土壤”。这片“土壤”,对应的是这样的一个历史,这样的一个事实:

如果“你们”不选择和“我们”一起当“咱们”,那么“你们”就没有“国”,没有“民族”,没有“历史光荣”,没有“文明荣光”,是前朝的战败的弃民,是内战失利的败将,是大国博弈的砝码,是即将上不了台面的弃子。

说到底,如果“你们”不是“咱们”,而只是“你们”,那么“你们”连根都没有,谈何“土壤”?

美国和中国就像那云杉,而英国日本等“小国”,也必然算的上苍柏。而台湾呢?最恰当的比喻,恐怕就是松萝 -- 也有根,但是是气根。

于是,我终究也不会怪罪龙应台。毕竟,什么样的土壤,就会长出什么样的树,培育出什么样的人。台湾没有“土壤”,于是只能培养出松萝一般的龙应台来,临时依附在一颗大树上,觉得自己高高在上,然后因为附着的大树有根有土壤,就产生了自己也有根有土壤的幻觉。却不知,松萝这种植物,人称“空气质量的检测仪” -- 都不需要环境怎么腥风血雨,而只要空气质量稍稍下降,就会死掉。

而龙女士追求的,貌似不仅仅是作为松萝,一切静好地活下去,而是,不但要作为松萝优雅地凌空飞舞,而且要否定大树的根,大树的土壤,希望大树的根烂掉,大树尽快倒下去...甚至直接否定这棵树,一颗彻底摒弃了“假造的规范跟强制的压迫”,彻底由万亿人民“最普遍的,人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一块”凝练成的大树,将其描绘成“假造的规范跟强制的压迫”下的非本心产物...

那么,这可能依然无关是非,但必然有关立场。相信龙女士如果身体健康的话,有生之年必会看到,架空了国之尊严,你追求的小民之确幸,是多么地虚无缥缈,多么容易灰飞烟灭。

好在,虽然龙女士恐怕没得改变了,但她还是反复提到了一个词,“希望”,而年轻人永远有希望。这个希望,在此设定下,其实也异常简单:你要做没有根的“你们”,还是要做根深叶茂的“咱们”?怎么选,自己想,皮球在“你们”那里,“我们”真的无所谓。

-----------------------------------------------------------------------

愿这石头比人更坚强”,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宁格勒),卫国战争纪念碑

无名英雄之墓,美国,弗吉尼亚,阿灵顿国家公墓

此图不解释

有些“土壤”,以及土壤上面长出的“树”,在伟大的国家间,本质上是共通的,现在一些台湾人不理解而已。这是他们的不幸,可悲,可怜。






-----------------------------------------------------------------------
偶然看到本问题下一些匿名或非匿名的答文,我自己道行不够,还是忍不住多说两句:

我对龙的评价,对“龙应台”们的评价,可以翻我的答文历史,是一贯的,是基于对这个人的作品、历史、言论的较充分了解,而下的个人结论。依然,这只是个人结论,而不是客观真理,于是人人都可以表示不同意。但这结论确实与我是否知晓此次事件,看到的是3分钟?5分钟?21分钟?24分钟?还是一个半小时的视频,没有任何关系 - 我看的视频是21分钟版本,我觉得足够充分了。

同时我相信,但凡看过20+分钟“完整版”的人,如果对龙的立场和目的,依然表示无知无觉 -- 若你是真心的,我只能说你情商不足,辜负了龙的“一片苦心”,她要气背过气去了;若你是假意的,那么你对我来说,就只是“你们”,而不是“咱们” -- 如前所述,你愿意做“你们”,还是愿意做“咱们”,是你的事情,我无所谓。

这就引出了下一个很重要的话题,而以下的内容也是主要说给对我这篇答文多少表示认同的朋友讲的:我整篇答文,既没有对当时在场的大陆学生表示任何赞许,也没有对“香港学生”/“香港年轻人”的观感发表任何评价。这种评价的缺失,确实是我有意不为之。而我真实的评价就是:不知道、无所谓、不相关。我们也看到,本问题下面也有一些朋友提到了,在场的大陆学生“并不这么觉得”,在场的香港年轻学生“很少”,以及,“香港的年轻学生根本不这么觉得”。

于是,如果你们真的对港台真实民意有兴趣,还是建议不要因为这么一个单一的事件,而脑补出一些可能与真实状况相去甚远的想象,然后产生不必要的额外感动,最后口口声声说什么“龙应台被香港人打脸”之类的话,结果却让个别香港人跳出来说什么 “我们大多数人其实根本不这么想” 来刷存在感。非要总结一个“真实民意”的个体感知,现在的香港年轻人,对中国政权无好感的,过半大概无疑问 -- 这也无所谓;而真正重要的是,这群人之中,对“中国人”的身份有真诚的认同感的,是否过半?我还真没这个信心。

最终,正确的“姿势”只有一个,原答文也已经说过了:“你们”到底是愿意当“你们”,还是跟“我们”一起当“咱们”,皮球在“你们”那里,“我们”根本无所谓。如果“你们”选择跟“我们”一起当“咱们”,那也是“你们”自己的主观选择,“我们”可以表示“多一个不嫌多”而表示欢迎,但终究只是不置可否;但如果“你们”只想要当“你们”,乐于跟“我们”划分清楚,那“我们”一定表示“少一个不嫌少”,您自求多福;而如果“你们”不但不愿意跟“我们”一起当“咱们”,而且还轻则贬低“我们”的历史认同和现实追求,重则始终盘算着对“我们”的利益进行实质的损害,那么,“你们”也就不仅仅是不相关的“你们”了,而是“我们”的“敌人”。

所以最后真想说的是,为何一群没有血脉联系的人,愿意聚在一起当“咱们”,就是因为那些共同的历史烙印、文化脉络、意识形态设定,把我们天然地,不带任何强制和压迫地,绑定在了一起,才有了民族,才有了国家,才有了“同胞”一说。绝不是一个人,他身为“华人”,那就天然成了“同胞”,否则骆家辉也该是“同胞”了。对于那些无意与我们共享历史烙印、文化脉络、意识形态设定的“华人”,不但不该有让他们当“同胞”的强迫,甚至都不需要有对他们希望当“同胞”的期许。

21世纪,个体自由为大,一个人认同或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一个人爱或不爱特定的社会符号,都是个体无所谓是非的个体核心自由。“龙应台们”愿意当无根之草,就让他们当去;一些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香港人、台湾人,愿意在中国的土地上暂住,那就合法地暂住下去;住不下去了,愿移民就移民,也没人需要拦着。


user avatar   UNSC7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去打游戏


user avatar   will-shen-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提名1919席卷美国的猩红之夏。

图示是一名被处以私刑的黑人,他的尸体正在歧视的火焰中毕剥作响。

迫害黑人似乎并不那么残暴,但是这是发生在黑人解放后将近六十年之后的全国性迫害热潮。其残暴不仅仅在于对黑人的残暴迫害,更是对民主,对法治,对平等,甚至对人理的残忍暴凌。所谓的政治精英与民主卫士,正是迫害的最大推手。

不知道美国有什么脸面去说民主与平等。

(给文章点赞时麻烦给这个回答也点个赞同吧,如果能点个关注就更好了。祝各位新春快乐。)

哦,还有美国人在瘟疫时期的鬼才操作

外加一个加拿大的

那些评论烦死了!之前因为评论还被知乎制裁了,现在评论区封闭!


user avatar   zhang-fei-fei-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提名1919席卷美国的猩红之夏。

图示是一名被处以私刑的黑人,他的尸体正在歧视的火焰中毕剥作响。

迫害黑人似乎并不那么残暴,但是这是发生在黑人解放后将近六十年之后的全国性迫害热潮。其残暴不仅仅在于对黑人的残暴迫害,更是对民主,对法治,对平等,甚至对人理的残忍暴凌。所谓的政治精英与民主卫士,正是迫害的最大推手。

不知道美国有什么脸面去说民主与平等。

(给文章点赞时麻烦给这个回答也点个赞同吧,如果能点个关注就更好了。祝各位新春快乐。)

哦,还有美国人在瘟疫时期的鬼才操作

外加一个加拿大的

那些评论烦死了!之前因为评论还被知乎制裁了,现在评论区封闭!


user avatar   fei-xiang-de-he-lan-ren-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 往前走 莫回呀头

通天的大路 九千九百 九千九百九呀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呀 往前走 莫回呀头

通天的大路 九千九百 九千九百九呀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呀 往前走 莫回呀头

从此后 你 搭起那红绣楼呀

抛洒着红绣球呀 正打中我的头呀

与你喝一壶呀 红红的高梁酒呀

红红的高梁酒呀嘿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呀

往前走 莫回呀头 通天的大路 九千九百

九千九百九呀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呀

往前走 莫回呀头 从此后

你 搭起那红绣楼呀 抛洒着红绣球呀

正打中我的头呀 与你喝一壶呀

红红的高梁酒呀 红红的高梁酒呀嘿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呀 往前走 莫回呀头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观察者网爆出反华水军月薪支付的图表? 
  美国人和英国人在思维方式上有哪些不同? 
  世界是否需要美国当全球警察? 
  什么事件让你觉得大多数群众并不愚蠢? 
  俄乌冲突是美国的计划,还是超出了美国的意料呢? 
  丈夫要去美国做三年博士后,应该陪读还是异国? 
  如何看待新西兰枪击案? 
  如何看待美国新冠确诊人数超过800万? 
  如何看待3月12日乌克兰局势,内战是否已经爆发? 
  如何看待明尼苏达州州长认为美国该次动乱或有境外势力参与策划?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GitLab(商业版)把图标修改为乌克兰国旗?
下一个讨论
网传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学院「放松群」学生匿名传播不雅露骨信息,真实情况是什么?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