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美国明尼苏达一澳大利亚籍女子因怀疑他人遭性侵报警,却遭出警警察枪杀”? 第1页

  

user avatar   wang-rui-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通过公开途径,查找了涉事警员穆罕默德·努尔的一些可以面向公众发布的资料,供大家参考:

穆罕默德·努尔在2011年毕业于奥格斯堡学院(一家位于明尼苏达的文理学院),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

2011年8月20日至2013年9月20日,穆罕默德·努尔在一家连锁酒店担任会计,主要负责管理公司账目和员工培训。

从2013年10起,穆罕默德·努尔在一家诊所短暂工作了一段时间,资料中没有详细介绍他的工作职责,这份工作持续了大概七个月。

2015年3月23日,穆罕默德·努尔和明尼阿波利斯市警察局签订上图中的“见习警员教育协议”,协议中约定了,见习警员应当参加警察局制定的课程,并至少每门课都取得C以上的成绩才能正式上岗,项目费用为2396美金。

明尼阿波利斯市政当局为穆罕默德·努尔的警校学费提供了全额贷款,按照上面这份协议,努尔不需要当即支付学费,2396美金的费用将以入职后每月工资扣除66.56美金的形式偿还,如果在付清贷款前离职或被辞退,则不需要再继续还款。

2015年3月23日,穆罕默德·努尔开始了在警校的第一堂训练课。

2015年8月28日,在经过五个月的警校学习后,努尔通过了警员资格考试,获得上岗执照。

2016年5月,明尼阿波利斯市长Betsy Hodges称赞了努尔的工作,称他是“建立信任和(推动)社区安保工作的优秀典范” ("wonderful sign of building trust and community policing at work.")

据报道,努尔在工作期间曾经收到过三次民众投诉,2016年一次,2017年两次。(来源:Mpls. police officer who shot, killed woman identified

在2017年7月15日发生枪杀报警者事件后,当时和努尔搭档的警员Matthew Harrity称,他们当时受到了一声巨响的“惊吓”。(原文用了"startled by"这个表述,一般理解为受到惊吓)。

Harrity认为,他们听到的“一声巨响”可能是报警者在拍打警车的后门。

显然有市民对这个说法感到非常不满,上图中,有人竖起了一块充满讽刺意味的警示牌,写到“警告:双城地区的警察容易受到惊吓”。

如果事情发生在国内,恐怕“收到了惊吓”会成为一个黑色幽默的流行语。

--

一名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当了两年酒店会计,在诊所工作了大半年以后,经过五个月的警校学习就全副武装走上了街头。事实上,这样的人生轨迹对于美国的警察而言并不是特例。在我过去的工作中接触过一些年轻警员,他们之中有不少人学的是和警务完全无关的专业,在经历了不到半年的培训后,就佩戴者手枪、电击枪、警棍和手铐加入了执法队伍。

在明尼阿波利斯市,一名初级警员的时薪还不到20美金,略高于超市收银员和餐馆跑堂。学历要求不严格,上岗培训时间短,收入不高,这也导致警察队伍人员素质也愈发显得参差不齐。

--

本回答只是在介绍穆罕默德·努尔的基本情况,目前还没有消息表明他是否会受到刑事指控,我会继续关注事态,如果检方决定起诉,我也会对起诉状和案件审理过程持续作出解读。

始终记得,这一部用军队,警察,枪支弹药武装起来的国家机器,操纵它的,可能是一个个容易被拍车门的“巨响”所“惊吓”的人。


user avatar   ji-xu-zhe-z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后这种问题我尽量少答,因为在中国的政治正确是只能说中国人怂,中国人弱,中国人一盘散沙,这样才能得到认可;同时说外国人强,外国人战斗民族,外国人有信仰,外国某某民族伟大也是中华大地的政治正确。但凡我提到中国人自信,中国团结,中国人有战斗力,中国人有潜力,就会被很多国人骂;就连我文章曾经说过中国成为人口最大的潜力国家,都被一些中国人骂成是虫族。——对中国人最恶毒的形容来自于中国人,这是多么奇葩的民族,多么拿自贱和跪舔外族当政治正确的民族,日本侵华战争中国创人类史汉奸数量之最,可能这不是偶然,我要好好思考了,可能我错了,华人为奴可能才是大部分华人的心中梦想。

请看我本题下的一些评论,再看看所有我回答过各种涉及华人自信,华人团结,华人有潜力之类的答案,都被深深的踩了下去,很多敢于说“华人自信,华人团结,华人有潜力之类“的答案都要匿名回答,我不知道华人怎么了?

—————————————————————————————————————

本题原答案如下:


1、从警察制度上讲,美国警察制度与队伍非常不专业。其根源不是美国警察本身,源头在于美国枪支制度(第2点告诉大家原因)。

Lee Sam:如何看待“美国明尼苏达一澳大利亚籍女子因怀疑他人遭性侵报警,却遭出警警察枪杀”?

对于美国警察的整体不专业,以上答案和最高赞答案表述的非常清楚。

以上答案中所说的案例:美国警局把真正处置突发暴力事件的专家(阿富汗退役老兵)解雇了,把一帮短期培训班的土鳖菜鸟警察留在了岗位上,随时威胁公民的生命安全。保护公民的处置专家被解雇了,危害公民生命安全的定时炸弹分分上岗,这种劣币驱散良币的制度还有大量的跪舔西方派国人视为正义。


我再引用一下 @雨白美国警察5枪击毙跪地求饶平民 被判无罪惹民愤

这个美国警察乱杀人问题下的评论:

youtube下大家都是对警察骂声一片,知乎上居然还有一堆英语非母语的甚至至把“cross leg”理解成脚并着的叫嚣“这么简单的指令都不会活该被打成筛子”,佩服。
转几个youtube热门评论:
Cop tells him to keep his hands in the air and not to put them down. Then tells him to crawl. Now how the fuck are you supposed to crawl with your hands in the air? Shoots him three seconds later while the guy is crying his eyes out
一个曾在缅因州任过警察的人评论:
As someone who's been in the Marine Corps, has law enforcement training, and has a lot of friends who are active in law enforcement, I can say this watching this video ruined my morning. There is so much wrong with all of this. The officer was either extremely nervous and has an inability to control his adrenaline to the extent of not making rational decisions... or he was simply on an ego trip. He's over articulating his commands and not using logic at all. You can clearly see that the suspect was compliant and is literally crying just trying to follow his unclear and strange orders.

All of the training that I have been through has taught me to give very basic, bold, and simple instructions. One officer will take lead giving the instructions so that two officers aren't giving conflicting instructions. People in high intensity/life-threatening situations don't have the ability to follow complicated orders for the fact that the adrenaline will pretty much consume their cognitive thought process entirely. That is, if they aren't used to being in situations like that, or trained to utilize that adrenaline instead of letting it dump on you... which most citizens/civilians aren't.

The officer pretty much says follow my over articulated and weird instructions, or I will execute you. At that point, it just seems as if it was an ego thing rather than the officer protecting his safety. Pretty much a moment of "you're going to be my fucking puppet right now so that I can show you who's boss". I don't know all of the details, but going off of what I can see, I think that this officer should be terminated and prosecuted for murder. These are the cops that make all of the others look bad. All of my friends in law enforcement agree with me on this. Just know cops aren't all this bad and they really make a diligent effort to keep people like this out of law enforcement.

我答这个题的目的在于告诉大家:华人为什么那么弱?华人为什么被其他民族瞧不起?

我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华人为什么难以崛起?不只是西方的压力,一大半是被西方媒体洗脑的跪舔派国人的下贱,这些人对同胞恶毒,对外国跪舔。如果美国警察杀人他们天然觉得正义,并能设身处地的为美国政府找到无数理由;如果中国警察哪怕多推了嫌疑人一把,这些逆民族主义东西都觉得是中国警察坏。

中国的精神美国人太多了,逆民族主义太多了,这些独特的中国产精神美国人的实质原来是屁股坐在了美国政府、美国资本财阀、美国主流媒体一方;他们本身是与美国人民为敌的。美国民间对于警察乱开枪一片声讨,YOUTUBE上世界人民一片声讨,唯独在中国大地上有一些死忠于美国政府一切做法的中国人,这里风景独好。这些人是怎么退化产生的?

他们总能设身处地的为美国政府及美国主流媒体着想,他们不但对全球华人恶毒,他们也和美国所有生活在恐惧中的中下层民众对立,他们甚至与YouTube上所有的各国民众对立,为了跪舔美国政府,这些人都快成全世界合法公民的敌人了。

所以,对外国外争族权,对内一定要惩罚逆民族主义的败类。

2、美国警察的行为是枪支制度造成的。美国警察也可以说是一种受害者。

美国枪支制度是美国资本财阀控制美国政治的尚方宝剑,枪支制度使得美国资本财阀天然拥有了刺杀不听话政治家并使自己肆意逍遥法外的制度保障,所以枪支制度不会被更改,这个制度既威胁不了美国资本财阀,又能用这个制度威胁并刺杀政治家;美国法律的真正制定者是美国资本财阀和其代言人。警察也是受害者,警察一定源于底层民众,不会来自资本财阀,让底层民众互杀,美国资本财阀高枕无忧的过着垄断世界的幸福生活就是美国制度的本质之一。

广受美国人民爱戴的政治家肯尼迪就是被资本财阀杀死的,至今不能破案,可见美国的实际控制者根本不是那些政客,刺杀肯尼迪的过程就是利用枪支合法化对于枪支与抢手无法管控,同时利用警察的不专业与被操纵,合谋干掉了肯尼迪。有人问,为什么当今美国没有了伟大的政治家?肯尼迪遇刺是个分水岭,这标志着美国资本财阀彻底降服了一切政治,把政治家关在了死囚笼子里,实现美国资本财阀的独裁统治,然后资本财阀利用自己掌握的媒体资源洗脑整个美国民众,洗白自己。有知乎网友列举美国民众有多蠢,其实美国民众不会天生蠢,被美国资本财阀操纵的媒体洗脑后,才变蠢的。欧美的资本财阀控制了世界,难民和引进外来低端劳动力只是资本财阀降低成本的手段;这挤占本国公民的生存空间,资本财阀是不会管的。政府不过是资本财阀的仆人,钱由资本财阀赚,黑锅让仆人-政府去背。美国人民通常骂政府,资本财阀幕后笑哈哈。奥巴马就只是个资本财阀意志的销售经理,奥巴马认得清自己销售经理而非政治家的实质,跑中国来和微商合影本身就是奥巴马一直以来的本职工作。

因为美国政府和美军已经是美国资本财阀的工具,其实中国那些跪舔美国政府的精神美国人,是间接对美国资本财阀的支持者,这种中国产精神美国人的观点和YOUTUBE上世界人民的观点不一致,也就不奇怪了。美国政府是资本财阀的仆人,美国警察只是资本财阀的狗,所以我说美国警察也是一种受害者。


user avatar   XiSh_4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让我想起了加拿大警察对他们美国同行的揶揄…

有一次我去尼亚加拉大瀑布玩,经过一辆警车还有两个警察的时候突然一声巨响…

把我和两个警察都吓了一跳

原来是我把可乐给灌进水瓶子里,结果压力太大把瓶盖给崩开了

加拿大警察看了看我,还给我一张纸巾,查了查我的驾照之后就把让我走了…

走的时候加拿大警察对我说“小伙砸,这事要是发生在河那边(就是美国)你可能已经被摁在地上啦哈哈哈”

我真是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user avatar   xiao-tu-5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好久没上你乎了,我来强答一下。其他答主说的东西大家也比较熟悉了。我换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问:为什么知乎上许多人认为日语引进大量外来语是负面的,是否和母语是汉语有关系?

答:是。

问:为什么?

答:因为汉语长期是“上位语”。


---------------------------------------------------


I. 有关双层语言、上位语、下位语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把维基上diglossia的定义先抄下来。

In linguistics, diglossia (/daɪˈɡlɒsiə/) is a situation in which two dialects or languages are used by a single language community. In addition to the community's everyday or vernacular language variety (labeled "L" or "low" variety), a second, highly codified variety (labeled "H" or "high") is used in certain situations such as literature, formal education, or other specific settings, but not used for ordinary conversation.[1] In most cases, the H variety has no native speakers.

简单地来说,diglossia就是“双层语言”,在一个社区中有用于书面、文学、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上位语”H和用于日常口头交流的“下位语”L。上位语是官方的、用于教育的,因此,上位语总是在通过知识分子和政权机构影响着下位语。单就词汇来说,上位语的词汇总是大量涌入下位语中。

在古代历史上,各个文化圈都有各自的上位语,例如欧洲的拉丁语、希腊语;伊斯兰世界的阿拉伯语、波斯语;佛教文化圈的梵语、巴利语;而在东亚文化圈,上位语则是汉语,或者说是文言文。

上位语有这样一些特点:

1. 上位语长期用于书面、科技、政治、教育等与权力和文化相关的领域,因而上位语带有官方、正式、有文化、先进等色彩。

2. 新的学术成果或者政治行为等等概念往往先用上位语表达,再向下位语传播。

3. 在封闭的文化圈内,新的概念用上位语表达时,往往没有可借鉴的词汇,因而倾向于使用上位语本身造新词。

4. 如有来自其他语言,特别是来自其他文化圈的借词,下位语往往是通过上位语辗转借入。

II. 作为上位语的汉语

好了,我们回来看汉语。虽然汉语在历史上一直有文白脱节的问题,但是汉语作为整体是东亚文化圈的上位语,直到近代,其上位的语的地位依旧有很大惯性。典型的例子包括:日本近代翻译西方的概念时是用汉字造词,这实际上是在用东亚文化圈的上位语(当然汉字已经被日本“内化”)在造新词或古词新用,以对应欧美文化圈的文明成果;越南很多外国的国名是按汉字读的,如俄罗斯叫Nga,是来自Nga La Tư,即俄罗斯,但这个词俄-蒙-满-汉-越一路而来已经面目全非了。

我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汉语汉字词是上位语,通常它是第一手的概念载体,即使是在翻译中,它是第一次译文,所以它在同一时代大批量借入同一种非汉语言词汇的情况很少。当然,汉语依梵语借入的佛教词汇是另一个情况,因为在佛教领域,梵语才是上位语。

这里其实还有一个附加结果。因为汉语有上位语的优势,这使得很多汉语母语者或者东亚文化圈的人士感觉借词,比如日朝越借汉语词,是文明不够发达的表现,而汉语因为是发达文明的载体,因此借词很少。在你乎上,有一次讨论数目字“万”,我说这个词搞不好是突厥语等北方草原语言的借词。我猜到有人会反对,但是没想到反对的意见是:汉文明如此发达,数目词不可能是借词。其实,在这个论调中,直接就把借词和文明程度绑架了。但也正因为这样的想法,很多中国汉语使用者也比较倾向于外来的概念要汉语义译,不要直接借入,特别是借音。

III. 作为下位语的日语

我们再站在日本、日语的角度来看。事实上,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已经脱离了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但汉字和汉语作为上位语的历史惯性还存在,所以近代日本翻译作品往往仍用汉字造新词,当然,这和汉字在日本已经内化有关系。不过,由于近来以来日本的发展和中国的贫弱,汉字汉语作为上位语的地位不断衰落,但并没有确立新的上位语。这个时期的日语借词法语、德语、英语各占一席之地。但到了现代,特别二战以后,不仅汉字汉语作为上位语的地位基本消失,而且英语已经成为de facto的上位语。这以后的日语,借词大量的是英语借词,法德等语言已经很少了,即使有,也主要是集中在与国别文化、地域特产等相关的词汇中,新的科技词汇、新概念等,已经普遍是用英语借词。这实际上是上位语变化的原因。

类似的例子,我们可以举一下阿昌语。阿昌语是一种缅彝语,与缅甸语很接近。历史上阿昌族地区大多是傣族土司管辖,上位语是傣语,下位语是阿昌语。阿昌语中很多古典的政治、科技等词汇,都是使用傣语借词。但现在由于汉语的普及和流行,很多地方的阿昌语口语中出现了大量的汉语借词,替代了一些原来的傣语借词,甚至是替代了一些固有词。此外,羌语支大量语言过去奉藏语为上位语,现在也大量转向汉语西南官话作为上位语,也是这种情况。这和日语中大量涌入英语借词有一些类似之处。

IV. 日语中的固有词、汉字词与外来词

学习过日语的同学都知道日语中有固有词、汉字词与外来词。一般来说,汉语母语者会觉得汉字词更清楚明了或者相较于外来词更“日语”。但事实上,虽然日语中汉字词的比例非常高,但是汉字词读音的系统并非与日语十分契合。换句话说,即使是现代日语,汉字词的读音体系和日语固有词的读音体系仍有一定区隔。

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日语固有词是没有る打头的词语,但汉字词有,如“留守、類似”等。又如,古典日语少有浊音打头的词语,现代日语因历代音变造成一些浊音打头的词汇(如“出す”)也都很少,但汉字词就比比皆是,如:“学生、雑誌、男子、爆弾、疑問、事実、敏感”等等。再有,日语固有词一般没有拗音,今日=きょう,这样的例子也是历史音变的结果,而汉字词的拗音就实在太多了。

这实际上是说,外来词的概念即使翻译为汉字词,单从音系上来讲,未必有我们想象地那样贴合日语。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日语是一种音拍语,词汇是由多个音拍(mora)连缀而成的,比如さかな是三拍,はずかしい是五拍等等。汉字词和外来词如果简单从音拍上来看,并没有像现代汉语的义译音译那么大的差距。我们来看一些例子:

日:(漢)哲学てつがく[4 mora];(外)フィロソフィー [5 mora]

中:(汉)哲学[2音节];(外)菲洛索菲亚[5音节]

日:(漢)物理的ぶつりてき[5 mora];(外)フィジカル [4 mora]

中:(汉)物理[2音节]、物理的[3音节];(外)菲济卡尔[4音节]

日:(漢)百貨店ひゃっかてん[5 mora];(外)デパート [4 mora]

中:(汉)百货店[3音节];(外)迪帕特门特[5音节]

尤其是最后一个例子,日语广泛吸收外来语后,形成一些改造的方法,使其适用于日常口语,也就是和制英语、和制外来语。常见的例子还包括プリクラ、パソコン、ワイシャツ、ベビーカー、ジーパン等等。

以上的例子试图说明,如果单看语音结构,日语使用音译的外来语与使用汉字词并没有太大的优劣差别,至少比现代汉语使用音译和义译的差别小。

V. 日本学者对外来语涌入的看法

大家也都观察到了日本国内对大量涌入外来语的批评。为此,日本还设立了国立国語研究所「外来語」委員会。下面抄两段该委员会的公开文书(没时间可以跳过):

外来語・外国語の問題点
近年,片仮名やローマ字で書かれた目新しい外来語・外国語が,公的な役割を担う官庁の白書や広報紙,また,日々の生活と切り離すことのできない新聞・雑誌・テレビなどで数多く使われていると指摘されています。例えば,高齢者の介護や福祉に関する広報紙の記事は,読み手であるお年寄りに配慮した表現を用いることが,本来何よりも大切にされ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はずです。多くの人を対象とする新聞・放送等においても,一般になじみの薄い専門用語を不用意に使わないよう十分に注意する必要があります。ところが,外来語・外国語の使用状況を見ると,読み手の分かりやすさに対する配慮よりも,書き手の使いやすさを優先しているように見受けられることがしばしばあります。
伝え合いとしての言葉を
そもそも,どんな言葉を使うのが適切かということは,話し手・書き手の意図,想定される聞き手・読み手,話題,使われる環境など,その時々の様々な条件によって変わります。同じ内容の話をするにしても,大人に話すときと子どもに話すときとでは,使う単語,声の調子,話す速さ,文の長さなどが変わってきて当然です。また,同じ大人でも,相手がその話題に通じているかどうかによって,言葉選びや言葉遣いにおのずと違いが出てきます。相手や場面に応じて,適切な言葉遣いが変わることにいつも留意することが大切です。このことは,私たちの言葉について国語審議会がかねて提言してきた「平明で,的確で,美しく,豊かであること」を実現する具体的な努力の一つと考えます。

这里面主要说的意思是大量外来词比较难理解,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比较困难。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全社会的交流。他们因此提出了语言的“简明、准确、优美、丰富”的目标。该委员会还提出了外来语替换的提案(具体可参看pj.ninjal.ac.jp/gairaig)。

这里面有个问题,为什么用汉字词就更加“简明、准确、优美、丰富”呢?这实际上就是前文几次提到的“内化”。日本作为东亚汉字文化圈的重要成员,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汉字已经成为其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不论汉字词的音系与固有词有没有区隔,汉字词已然成为其语言的基石之一。汉字和固化的汉字读音已经是日语内在的一部分,即“内化”。从这个角度讲,外来词改汉字词也是用自有文化消化外来文化的方式。

但是针对这点,日本国内也有不同意见。1943年出生的著名日本国宝级日本语专家山口仲美就认为:和制汉语(汉语词)是与中国文化浸淫的时代相称的方法,但现在日本则浸淫在美国文化中,因此也许可以看到用片假名照搬的外来语其含意固着下来。

和製漢語は中国文化が浸透していた時代に合っていた方法なのであって、現在の日本はアメリカ文化が浸透しているのだから、片仮名の外来語のままにしておいて意味の定着を待つべきではないか。

山口仲美的这条看法实际上一定程度上包含前文所说的上位语变换的问题。

以上这些争论说明,即使在日本国内,对外来语的排斥,主要不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而更多是民族文化和民族感情的问题。

VI. 汉语古典音译词的内化

另外一个比较次要的方面就是汉语自身的音译词问题。实际上汉语的外来音译词很多,但是由于借入时代久远,当时的音译已经参与到后来的汉语音变历程中,变得很“汉化”了,因而让人不觉得是借词了。特别是有关佛教的词汇。

比如,说到中国传统建筑,很多人都说到“塔”。但是“塔”是明确的梵巴借词(梵stūpa,巴thūpa)。再有,刹那(梵kṣaṇa),这样的词是随佛教传入的概念。甚至很多我们熟悉的地名都是外来语译作汉语的。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觉得它们“异质”呢?

现代汉语以普通话为音译标准。普通话音系的特点是声母缺少浊音,辅音韵尾仅有-n和-ŋ,因此音译一些外来词的时候,会拆出多个音节来。但古代汉语的音系更丰富一些,声母有清浊,辅音韵尾有-p, -t, -k, -n, -m, -ŋ,一些音译相应使用较少的音节。这点在佛经翻译上就很明显。一些现代翻译的上座部佛经是用普通话作的音译,与古典汉译对比,往往音节偏多,或者用字明显就是现代欧美音译词的感觉,例如:

Mahāmaudgalyāyana (Moggallāna) 古译:摩诃目犍连;白话译:马哈摩嘎喇那

Mahākāśyapa (Mahākassapa) 古译:摩诃迦叶;白话译:马哈咖沙巴

更加重要的是,佛教已经完全中国化了,有关佛教的词汇,不论是义译的世界、轮回,还是音译的刹那、劫(万劫不复)、涅槃,亦或变形了的音译词罗汉、菩萨、修罗,都成为汉语日常使用的一部分,异质感在历史中已经消失。因此,可以说这些佛教相关的词汇在汉语使用中,没有“外来词的感觉”。

如果剔除了佛教相关的音译词,汉语的外来语直接借词就很少了。即便是现代融入的外来词,所占比较也很低。这也是汉语母语者对直接标音的外来词下意识感到排斥的原因之一。



补充两点:


前面有同学提到外来语的涌入在日本日常生活中带来的种种不便。这个问题从语言发展的长期轨迹上来说,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汉语词汇大量涌入日语时,文化人和普通民众的仅因汉语词造成的语言断层不可谓不大,在历史发展中也渐渐弥合了。这也是山口仲美上面评论的来源,要知道山口老师可是研究平安时代日语文学的泰斗,同时还研究现代日本青年人的日语。


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所谓“语言净化”运动,不论打着什么旗号,都带有明显的民族主义色彩。而东亚世界一些语言放弃汉字词而使用欧美语言音译词的行为又可能带有去中国化的色彩。考察类似外来语这样的问题时,这两个方面的色彩都应当予以重视。




  

相关话题

  美国现在的三权分立算不算相对民主的政体? 
  南越F4到底是什么来头? 
  有没有律师之间交流的高质量法律社区? 
  如何看待2名律师庭审后遭20余不明身份者围殴,险被绑走活埋? 
  如何看待鸿茅药酒当事人谭秦东 5 月 17 日发布的声明「是想抓眼球」「考虑不周」「深表歉意」? 
  如何评价北美宜家召回已致8名儿童死亡而中国、欧盟仍在售的「夺命柜」? 
  截至15 日,美国累计确诊 63 万,美国国务院总部出现首例新冠死亡病例,美国还能控制住疫情吗? 
  若确认获胜,拜登将成为美国史上最年长的总统,届时 78 岁高龄的他能胜任总统的工作强度吗? 
  如何看待某女子为了打赏主播,偷偷刷光给尿毒症弟弟救命的 50 万元征地补偿款这一行为? 
  如何评价「医生为了赶到医院抢救病人,连闯五六个红灯」这种行为?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周志华在微博对 AlphaGo 和机器学习技术的评论?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MXNet发布的1.0版本?





© 2024-05-1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