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湖南长沙拓宇混泥土搅拌公司生产的混泥土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涉及楼盘及工程51个? 第1页

  

user avatar   xi-bian-feng-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明有几个需要关注的问题,一是砼质量无非是原材料质量是重点,称量拌和环节商混站一般都能达标且偏差有点事问题也不会那么大,如今砂石料供应紧张觉得的有料供应就成,差点的凑合用,还抢不到货,砂石骨料质量差了问题就大了。二是,赶工期,商混站供应有时离工地太远,料子太干,现场盲目加水,对砼有很大的破坏。三是,质量检测现在走形式主义,资料外包,做检测、评定的根本不去少去现场,在家填了资料请人盖章了事,做资料代替质控甚至变成了一个产业就像黄牛们。如此种种,会好到哪里去。


user avatar   luo-bo-fu-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刷新了我的认知。混凝土质量是结构安全的最关键因素。楼盘都验收使用了还去排查混凝土质量,这说明以前的施工过程中的检查都发现不了问题,风险完全处于不可控状态。有问题的混凝土居然能在交付使用之后通过专门排查才能发现,这真的是工程界的耻辱。我不想从道德法律层面批判人性的恶,但是我们用最严格的建筑管理法律规范居然连最基本都混凝土质量都控制不了。这个行业肯定病的不轻,不仅仅是这个搅拌站的问题。希望监管和相关从业人员不要抱着侥幸心理,放任小问题发展成为大事故。


user avatar   alivetomb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事情,基本能暴露出长沙市甚至是湖南省的建筑施工管理问题。

目前为止,个人只佩服江苏省的建筑施工管理。

然后,再来谈谈个人认识和理解的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方面的流程。

首先,搅拌站也就是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是受质量监督的,一般是归当地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管辖,每个季度,质监站应对搅拌站进行质量监督检查并对原材料进行随机抽查,这种检查要检查生产条件、原材料的储存管理状态、原材质量控制程序和配合比设计、检试验管理等规范性、内业资料特别是原材料的进场和复试,配合比的设计和每批混凝土的质量检验文件,然后随机对水泥、砂、石、外加剂、以及成品的拌合物进行抽检。自2015年左右起,在原有传统的材料性能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放射性相关的指标,检查也增加了环保扬尘方面的检查。这意味着,一旦搅拌站的质量出现重大问题,至多三个月内,就应被质监站查出。

搅拌站自身的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的出厂质量证明文件核查,进场复试检测,配合比设计和试配,开盘鉴定,然后每批混凝土拌合物的7d标准养护强度试块制作,整理每批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证明文件随车提供给使用单位,并在30后提供商品混凝土的合格证文件,里面包括水泥类材料的28天补强报告,拌合物的7d标准养护强度试块检测的结果等。这意味着,一旦某批原材料出现问题,使用前就会被查出;一旦因配合比问题导致拌合物出现质量问题,8天内就应被查出。

使用混凝土的单位,首先要核验随车带的质量证明文件,配合比是不是与自己申请的一致,材料的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和初期的复试报告是否合格,无误后,浇筑中途要检查坍落度是否相符,并制作28d标准养护试块,还要在浇筑现场制作同条件试块,用于检测实体强度或者作为拆模试块指导施工。房屋建筑的拆模试块一般会在14—30天左右试压,常见的6-8米梁板跨度的房屋建筑,拆模强度达到设计值的75%即可进行模板拆除,常温20℃左右的天气,大概需要12天左右的养护时间。这意味着,一旦混凝土质量出现强度问题,施工单位最快在十几天(拆模试块强度异常)、最慢在28天(标准试块足龄试压强度异常)就发现。

常见的房建工程,7天可以施工一层,也就是说,可能某层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最迟上面再施工3-4层,就可以被施工单位确认了。但是长沙的这个案例,自12层起质量出现问题,发现时已经施工至27层了!这15层,工期起码需要100天,三个多月,为什么会这样呢?

管理问题导致,特别是对建筑试验管理的忽视。建筑试验,是个又脏又累的体力活,愿意干这个活儿的人越来越少了。搅拌站试验室还好,场地集中,还可以上试块制作机,试验员从搅拌站接料加到试块机里,试块就做出来了,成型后气泵拆模,人工搬运到标养室养护,到了龄期试压、记录。施工现场则是条件恶劣、场地流动,取样难,制作难,标记、拆模和养护更难。所以,大都是施工现场直接在搅拌站拿试块充当现场制作的试块去送检,还能防止因为现场条件不足、操作人员失误等造成的试块试压不合格,所以一下子约定俗成起来,国家政策对现场试块制作提出的要求越多,就越难实现,就越促生在搅拌站拿试块;然后搅拌站胆子就大了,在商品混凝土上偷工减料,然后专门拌制一批正常的混凝土做试块用,一做做一大批,标好强度,谁用再刻上日期、部位给谁。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很多地方对结构实体检测增加了额外的要求,例如,即使同条件试块评定合格,也要求必须进行回弹、取芯检测等。但是,这个也会被钻漏洞。例如,按照配合比设计规范,C30混凝土的最终设计配合比,其实强度是要达到C35的,也就是提高一个标号,而且,C30是28天标准养护强度,实际的强度会随着养护时间的增长,继续增长,C30混凝土实体强度长到45以上,也是存在的。换言之,其实两个月龄期的实体的强度如果回弹的结果是30,理论上讲应该是不合格的,应该到35以上才正常。但是很多地方就是规定到30就行了,甚至,连开盘鉴定的试块抗压强度都是到30就行了!这种标准的曲解,导致搅拌站越来越猖狂,少用水泥,多用粉煤灰,推后实体检测的时间,检测前到工地涂表面增强剂,先自己回弹选出符合要求的点再委托检测……种种怪现象层出不穷,目的就是偷工减料多赚钱,地方增加的额外要求也不起作用了,甚至某些检测单位沆瀣一气,不管你混凝土有没有问题,非得搞出一个不合格品,要符合上级要求的不合格率,生造指标,而且,不合格要委托更多的实体检测,那都是哗啦啦的钱,检测单位很乐意做。主要是这种行为,导致原来良心未泯的生产企业也跟着调整对策,偷工减料了,因为自己实打实的材料,跟别人偷工减料的产品有一致的上级卡下来的“不合格率”,怎么都要背负污名,何不干脆把钱赚了?劣币驱逐良币,陷入恶性循环。

很期望这个行业能够自省,期望国家政治清明,不再包庇各种关系户企业,将不合格的企业驱逐出去,提升行业的素质和水平。但是目前看来,在多数地方都是奢望。很多人,对本地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利益是毫不在意的,特别是异地为官的官方。

最后,前面开始的时候,我就说我最佩服江苏省的施工管理。11年到13年间我在江苏盐城某个工地做试验员,当地的质量管理非常严格也非常人性化。他们默许工地在搅拌站拿试块,但是他们对搅拌站的管理异常严格,搅拌站基本都很担心犯错,不敢偷工减料,一旦发现好像是真会被处罚到倾家荡产、在行业内直接混不下去那种程度的,所以大家都非常爱惜羽毛。此外,除了对生产企业监督严格,对结构实体检测也异常严格,每层每个标号的结构都必须有一个回弹点,而且,回弹和保护层检测都是随机选取,监理见证。一般按规范是监理随机选点,他们那里不是,他们那里是施工单位提供图纸,带上监理的见证人员,由检测人员在现场选点,检测人员随便指个地方,问监理说这里行吧,监理就得说行,然后施工单位把强度、轴线部位等信息报一下,检测完结果就直接记录上了,全部完成后各方在原始记录上签好字,然后就等报告就行了。等到结构验收的时候,质监站自己带着个回弹仪就来了,现场随机选点,想弹哪里就弹哪里,一点面子都不给的。如果发现不合格的点,可能还会抽检测报告标记的合格部位去弹,结果有出入的话,连检测单位相关人员一起跟着倒霉。所以,没有人敢在大节上弄虚作假。整个流程非常的公正,严苛,但是对于认真进行了质量控制的各个企业来说却十分的方便:搅拌站统一提供标养试块和结构实体同条件试块,施工单位自己做拆模试块,大大减小了彼此的施工试验数量;实体检测前不需要自己选点,节约了搅拌站和施工单位的工作,而且,方方面面的质量是真的有保障,混凝土强度基本都是百分百合格,而且强度值达到设计值的130%以上非常普遍。这导致我一度非常信任搅拌站,直到辗转来到山东省来做项目,直到见多了全国各地的新闻,才知道江苏省是多么优秀,安徽省是多么不甘落后有追求。

行业改革任重道远,甚至,在一个堕落的大环境里如何委曲求全都是个问题。只希望每个牵涉其中的人,有良心一点,不要太过分了,有点底线,不要只做表面的功夫,不要拘泥于繁文缛节,实际一点,确保实体的质量。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梦想改造家》陶磊给农村老汉改造花132万,且人家要个二层小楼,他给人盖个公共厕所风的红砖房? 
  远距离比近距离看东西更大吗? 
  悬山顶、歇山顶、庑殿顶的各种特点是什么?什么分别? 
  怎么把中国古代园林的要素放进后现代主义的建筑里而不突兀? 
  容积率是什么?买房为什么要看容积率?容积率越高好还是低好? 
  请问房子出现楼板裂缝是不是出了很大的质量问题? 
  5 月 18 日深圳华强北赛格大楼疑似发生倾斜和摇晃,大量人员被疏散,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中国建筑为什么那么爱贴瓷砖? 
  如何评价浙江松阳本草园的设计? 
  中国的建筑、城市布局是不是出现了问题?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进击的巨人》123话的剧情?
下一个讨论
「非洲猪瘟」是一种什么动物疫病,有哪些具体的危害?





© 2024-05-2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2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