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国际上各种建筑思潮,无论起源在美国、欧陆,还是苏联,都会反映到中国来。说这些建筑的形式与其说是“权威与极权”的表达,不如说是建成当时流行艺术思潮的表达。
现在回过头来看,20世纪中国虽然乱悠悠,但从包豪斯到折衷主义(那些伪中式大屋顶),从装饰艺术到功能主义(也就是筒子楼),中国都有。
但是,这些建筑能建多大尺度,完全是建筑当时财力的表达。从一个艺术形式在本土的尺度,与它在中国的尺度之间的对比,可以看出当时中国与主流工业国国力的差距……
这是1931年的纽约克莱斯勒大厦,是装饰艺术(art deco)的代表作
这是装饰艺术在我国落地的产物,曾经的“远东第一楼”,上海沙逊大厦。
这是斯大林主义建筑的代表作,波兰华沙的文化科学宫,为苏联援建
这是斯大林主义建筑在我国落地的产物,中苏友好大厦
完
建筑的背后往往有着当地的文化支撑,和政治支撑,尤其在X国。
说巨型建筑是权威与极权的表达,确实在有些时候是成立的,比如法院门前高高的台阶。
他们的形式和尺度或许可以说是一种后现代主义的表达,或者可以说是功能的需要。但另一方面,它们是否实现了与场所的协调,以及建筑最基本的对人的尺度的适应?
到底是一种功能和艺术的需要,还是一种政治隐喻?
在X国是这样,那其他国家呢?他们的那些巨型建筑是属于哪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