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燕成武帝 @慕容垂 陛下的回答,我觉得有必要补充两点。
贴一篇本人旧文。
我认为总体上讲,当时内部政敌基本已经肃清,徐羡之诸辈守成也当有余,不构成刘裕必须返回的必要条件,所以我在本文中推测刘裕的回军可能与其惧怕死亡的心理有关。
原文:
刘裕第二次义熙北伐攻灭后秦是在义熙十三年八月,十一月前将军刘穆之逝世。《宋书·武帝中》记载为:
公欲息驾长安,经略赵、魏,会穆之卒,乃归。
《刘穆之传》记载更加详细:
高祖在长安,闻问惊恸,哀惋者数日。本欲顿驾关中,经略赵、魏。穆之既卒,京邑任虚,乃驰还彭城,以司马徐羡之代管留任,而朝廷大事常决穆之者,并悉北谘。
沈休文先生在这里认为刘裕得知刘穆之去世消息后紧急返回是因为“京邑任虚”。但是实际上,我认为这个原因未必走的通。刘裕在回师的同时命令徐羡之接管事务。当然,毋庸置疑的是,徐羡之的能力比起刘道和差得远,但是当时实际上政敌已经基本肃清,后方基本安定,只要一个中人之材就肯定没问题。就算真的因为徐羡之“起布衣,又无术学”而不放心,那么还有谢晦呢。
《宋书·谢晦列传》载:
义熙八年,土断侨流郡县,使晦分判扬、豫民户,以平允见称。
这个行政水平总没问题吧。宣明虽然号称“入关十策,晦有其九”,但是《宋书》上面对于第二次义熙北伐中谢晦的表现仅称:
从征关、洛,内外要任悉委之。
总体来说,我认为谢晦的临阵谋略水平不宜 过分高估,并没有达到不可或缺的级别。甚至还有傅亮也是可以的选择,《傅亮传》载:
博涉经史,尤善文词。
且其也是从征十余年的旧臣,威望理当足够。
综上来看,刘裕实则没有必要回师彭城,完全可以趁势西征赫连勃勃。
在这里,我认为不仅需要考虑到作为东晋权臣、一位杰出军事家、政治家的刘裕,更需要考虑到的是一位作为垂暮老者的刘裕。
我前面提到,当时国内政敌已经基本肃清,无论是徐羡之还是谢晦、傅亮等人坐镇后方基本都不会有大动乱。当然,我很谨慎地说了“基本上”,就是要排除一种情况,就是刘裕猝死在北伐途中,甭管战没还是突发急病,那样还真会有问题。
长子王世子刘义符(宋少帝),12岁,所在地不明,可能是建康
次子桂阳公刘义真(庐陵孝献王),12岁,从军北伐【引《武三王·庐陵孝献王》】
三子彭城公刘义隆(宋文帝),11岁,镇彭城【引《文帝纪》】
其余刘义康、刘义恭、刘义宣、刘义季四人在刘宋建立之前记载模糊,在此不表。
首先,我们可以看出刘裕刘裕目前的安排存在一定风险,即为王世子坐镇首都,二子在军中,三子在刘裕封地、北伐根据地彭城。刘义真、刘义隆中任何一个小朋友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都可能极大削弱东晋或宋王国的力量。这对于刘裕集团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而且,不难看出, 刘裕各个儿子年纪尚小,而且宋国宗室不旺。刘裕最有能力的弟弟临川烈武王刘道规早逝,另一个弟弟长沙景王刘道怜无能。刘道怜子刘义欣薨于文帝元嘉十六年,年三十六,时年十四;刘道怜子(出继刘道规)南郡公刘义庆,出继刘道规,薨于文帝元嘉二十一年,年四十二,时年十五。较为年长者仅刘裕族弟刘遵考,薨于后废帝元徽元年,年八十二,时年二十六。
现在再把问题回到刘穆之去世的问题上。我之前说过,刘穆之去世并不能使得刘裕“京邑空虚”,但是刘裕的退兵毫无疑问与刘穆之的死有一点关系。
刘穆之亡年五十八岁,刘裕时年五十五岁,刘穆之长刘裕三岁,两人大致属于同龄人,而且刘穆之更是刘裕的股肱之臣,某种意义上甚至可能是至交好友。
从心理上讲,并且通过《刘穆之传》中称刘裕“哀惋者数日”的描述看,对于刘裕这位步入暮年的老人来说,晚年丧友对于他必然予以了一定的打击。甚至于很可能加深了刘裕作为垂暮老人对于死亡的恐惧。
也许到这里有朋友会说:刘裕并没有少经历死亡。诚然,刘裕生而丧母,幼年丧父,但是赵安宗薨于刘裕出身当天,刘翘去世时刘裕亦不满十岁,不可能对于自己的生死有太多的触动与担忧。而刘穆之的死很可能传递给已经五十五岁的刘裕一个明确的大限将至的信号。
【按】孝懿太后遗诏曰:“孝皇背世五十余年”,故知翘卒时武皇未满十岁。
而且之前说了,刘裕宗族没有年长、有能力的宗亲,没有人能够承担类似于后世宇文护的角色。所以一旦刘裕在称帝前去世,那么就意味着宋国必须面对大臣辅佐幼主建立霸府的局面,刘裕之前从没有人做过这样的事。那么刘裕不称帝就是一个极大的冒险。而且这种危险在刘裕称帝后能够大幅度降低。毕竟贤臣辅佐幼主历史上早已屡见不鲜。
出于这些原因,综上在下认为:刘穆之的去世加强了刘裕对自己生命的担忧,害怕自己去世后幼主无法应对局面,某种意义上促使了刘裕急于回京并在在世时篡位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