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
实际上,个人认为,刘裕是两晋南北朝军事的集大成者。刘裕超长的军事生涯赋予了他极其丰富的军事实践,也因此可以将他在军事上的全能充分展现。在这三百年的动荡时代中,军事将领灿若星辰,其中堪称杰出人才的也不在少数,但仔细分析一下,那些个人风格鲜明的杰出军事家,他们的经典战法,都被刘裕成功运用过,堪称战术万花筒,下面作详细比较分析,先列出其他军事家的风格,再用刘裕的战例作比较。
尔朱荣
尔朱荣擅长的风格是亲率精锐,突袭对方核心指挥中枢,从而破坏对方的军队组织系统并引起敌方的总崩溃,从而经常性的以少胜多。典型的战例有两个,七千铁骑突袭中军冲垮葛荣,迂回南渡黄河绕过陈庆之直接打崩元颢。
换到刘裕这边,在与南燕大规模阵地战的时候派出精锐攻陷临朐,卢循之乱期间派出舰队从海路袭取广州就是两个类似的成功战例。实际上,京口建义直取建康广义上从军事思想上也可归于此类。
韦睿
韦睿的拿手好戏是反客为主。换句话说,就是擅长快速行军抵达战场,然后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敌前列阵,用自身超强的组织才能使得麾下部队的战力不受或很少受长途行军影响,用战略上快速抵达战场的迅猛动作打乱敌方攻防节奏,然后正面阵战击败对手。这一招在小岘,钟离都大放异彩。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韦睿合成兵种列阵的水平很高,所以在野战中可以击败北魏主力,并击伤杨大眼。
韦睿的合成兵种布阵个人认为实际上属于南朝的军事思想传承的结晶,其源头很可能就是刘裕在灭南燕,破北魏的却月阵。而快速奔袭,反客为主的打法,刘裕早在京口蒜山之战就已经成功过。是役刘裕率领少数部队长途奔袭回防京口,在蒜山阻止了坐船杀向建康的孙恩主力,改变了孙恩之乱的战略态势,可谓力挽狂澜。而却月阵也是敌前列阵的典范之作,考虑到那次战斗具备渡河背水的背景,更显可贵。
高欢/宇文泰
这两位都是锤砧战术的高手,他们会竭力创造出一种战场环境,使得自身的中军吸住对方的攻击主力,而后用加强过的两翼机动部队抓住己方压力接近临界对方加大攻势从而导致队形松散或联络不畅的契机发动突袭,分割切断对方的阵型,抹消对手的组织度,而后大杀特杀,完成歼灭战。高欢的韩陵之战,宇文泰的沙苑之战,都是极其成功的战例。然而,这种战法想要全胜需要的战场环境相对苛刻,在对方水平足够高且没有失误的情况下,难以成功布阵,就会变成硬刚。所以两人巅峰之战的第一次邙山之战,在二人都发挥最高水平的情况下,综合实力更强的东魏方就获得了胜利。
锤砧战术本来是相对常见的打法,但刘裕自身震古烁今级别的单兵作战能力会使得他完成锤砧战术的门槛比其他人低得多。京口建义后的罗落桥之战,刘裕被逼迫到背靠大树同桓楚整支部队作战,仍能够坚持到机动部队侧击歼灭敌军。比起高欢在韩陵之战一度动摇,在第一次邙山之战被贺拔胜追的近乎气绝,宇文泰在河桥之战靠装小兵蒙混过关,在第一次邙山之战套路彭乐逃过一劫,刘裕的中军更加强韧,也因此比起东西双雄能够获得更多的战机,这在高手对决中是决定性的。
拓跋珪
拓跋珪的天赋在于诱敌深入,包围歼灭。详细点说,拓跋珪喜欢在广阔的作战区域内大踏步进退,以我为主,利用北魏军队机动性的优势诱敌深入,而后用各种办法疲惫敌军,伺机将敌军前出的兵力加以包围和歼灭。参合陂之战诱敌至河套而后切断其后方,迫使对方撤退后,追击围歼后燕主力,柴壁之战把后秦的姚平部吸引在乾壁,争取到了部署围歼的时间,并最终在柴壁将其歼灭。拓跋珪这一套堪称bug,一方面他设置包围圈的水平很高,对手很难逃脱,另一方面除非有列在榜单里这群人的实力,否则的话,即使一般意义上的优秀将领,野战也打不过他(慕容农并州惨败,姚兴解围失败)。这就意味着,一旦被他围住,对手极难逃脱。
不得不说,受限于南方的战场环境,刘裕没有太多大踏步进退的机会,因此在刘裕的战例中,想要找到与拓跋珪这一套类似的,我还没想到。但我仍然认为,拓跋珪这一套困不住刘裕。拓跋珪的这种打法的厉害之处在于,对方如果求稳保守,那一旦被围死确实很难逃脱,对方如果走对攻态势,一般来说打不过他。但,有个小小的问题,终拓跋珪一生,他也没有完成对北魏军队的整合。这就意味着拓跋珪时代的北魏军队还有着鲜明的部落联盟特色,组织度不够高。这就意味着,遇到了真正的逆风局,拓跋珪的表现是不尽如人意的。面对慕容垂回光返照的雷霆一击,若不是对方主帅及时病逝北魏几乎分崩离析,即使是慕容垂死后攻击后燕的战役,北魏军队也在攻坚受挫后出现内讧,拓跋珪遇险于柏肆,差点被水货慕容宝搞死。因此,如果拓跋珪和侵略如火的北府军对攻,我不看好拓跋珪时代的北魏军队,因为他们很可能被刘裕一波捅穿。
多说一句,刘裕在这一点上比拓跋珪厉害很多。在北府军中,刘裕的威望是极其崇高的,以至于,刘裕坐镇之下,北府军的将领们几乎个个都能超常发挥,各种骚操作层出不穷,颇有种有人在后面兜底我不怕冒险的感觉。反之,若是刘裕不在,北府军顿时变得大打折扣。从这点来看,刘裕有点像两晋南北朝的拿破仑。
拓跋焘我就不单拿出来说了,一方面,他的军事思想基本完全继承自他爷爷,另一方面,他水平应该比不上他爷爷,起码在战场上经常上头这点就不行。
段韶
段韶的战术风格真不太好总结,我试着说两句。段韶对战场环境,尤其是天候地形的感知能力非常好,擅长选择最好的战场环境开战,从而水到渠成的正兵破敌。
在晋阳之战中,段韶在大雪中背城列阵,以逸待劳击败杨忠。在第二次邙山之战中,率少量侦察部队诱使周军仰攻邙山从而成功解围。在宜阳汾北之战中,段韶对地形的精准把握使得北齐军先后攻克柏谷和定阳。
刘裕一生不败,而且比起持重的段韶,他是侵略如火的打法,因此精挑细选地形之类的,我一时之间想不起来。但刘裕麾下的北府军恰恰是非常不挑地形的打法,能渡河背水以步制骑(却月阵),能从悬崖爬上河岸强攻对手军阵(胡藩攻击司马休之),能翻山越岭客场迎战敌军主力(沈田子大战青泥),能逆流而上弃船背水直捣对方中枢(王镇恶大战渭桥)。所以选择适当的地形能够击败刘裕,本身是个伪命题。
上面分析的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众多神级名将,但下面这一位是不同的,我觉得是最可能和刘裕一争长短的人———慕容垂,争取多写一点。
慕容垂
慕容垂的战术风格相当鲜明,分成攻守两种不同的形式。
在慕容垂处于进攻态势的时候,他会充分利用进攻方在战略上的主动权,分兵多路,一路佯攻,牵制调度乃至于疲惫削弱敌人,而后自己亲率主力在旁寻找战机,一旦对方露出破绽,当即从另一路杀出,歼灭敌军主力。在平定翟魏的战争中,后燕军在黄河上游下游分别渡河,使翟钊陷入了选择困难,而后前后夹击,一举歼灭。在消灭西燕的战争中,慕容垂故布疑阵,同时作出从邺城正面进攻上党和从河东迂回攻击的假相,利用太行山多个通道进行战略欺骗。最终使得慕容永疲于奔命。这里要说明的是,慕容永其实也是水平不俗,他手里掌握着相当数量的精锐机动部队,并未在判断错误后燕主攻方向之后一触即溃,但由于疲于奔命带来的心浮气躁,还是被慕容垂诈败之后伏兵消灭了自身的主力。在慕容垂人生的最后一战中,他率领龙城精锐,凿山开路,迅速出击,出其不意的奇袭平城,歼灭了北魏的拓跋虔部,使得拓跋珪震恐,险些使北魏分崩离析。可以说,慕容垂的这种进攻战术,对主帅要求极高。不但需要主帅对战场态势,地理环境极其熟悉,还需要主帅可以高效的指挥相隔遥远的多支部队作紧密的配合,同时还要保证主帅亲率的中军有一战定乾坤的能力。
在防守态势下,慕容垂擅长先后退或相持,拉长对方的行军队列或增加对方的补给困难,而后猛烈反扑,一战定乾坤。在枋头之战中,相持到桓温出现补给困难,在追击时选准时机击其惰归,在五桥泽之战中大踏步后退,而后突然反击歼灭刘牢之的北伐军,都属于此列。事实上,这也是北朝战术传承的重要内容,前溯至慕容恪破冉闵,后来到慕容绍宗诈败反扑击败南梁北伐。侯景的那句,追敌不过二里,就是对此极好的旁注。
刘裕也是布置疑兵的高手。在覆舟山之战中遍查旌旗,趁机放火,在平定孙恩时,鲍嗣之不听劝阻轻率出击惨败,刘裕用少量疑兵吓退孙恩追击。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战例中,刘裕手头兵力极其有限,并不像慕容垂那样多路大军齐出,也因此更显难能可贵。尤其需要指出,刘裕以劣势兵力而大胆运用疑兵,体现了其超凡的勇气,坚定的信念和果断的决策力,这样特质的指挥官,是很难被对方的疑兵之策调动到手忙脚乱的。在卢循之乱中的建康保卫战,刘裕安排防守的时候准确预测了卢循一方的主攻方向,并在部下出现失误之后临危不乱,及时补救,都证明了面对战场迷雾带来的选择困难乃至于劣势局面,刘裕都应对有方,绝不会首尾难顾。
而且,就像上面多次提到过的,刘裕麾下的北府军在行进中变阵迎敌和在复杂不利地形条件下作战的水平堪称举世无双,慕容垂这种扰乱对方部署而后雷霆一击的打法,能否克制北府军是有巨大的疑问的。慕容垂要击败刘裕,还缺少一个可以正面硬碰硬击败刘裕中军的技能包。这一能力,实际上属于他的哥哥慕容恪,考虑到前燕系统的军事传承,慕容垂可能也会。从战斗形态上来说,慕容恪用连环马挡住冉闵突击中军的斩首行动并最终生擒冉闵是与此非常类似的,击败武勇超群的敌方主将亲率的精锐部队的打法。但考虑到冉闵的部队从战斗力角度说难以与北府军相提并论,刘裕在北府军中的地位也不是离心离德的冉闵所能相比的,我倾向于认为慕容垂即使掌握了慕容恪的技能包,也不具备击败刘裕的实力。
小结
由于刘裕参加战争的次数要远远超过两晋南北朝的其他所有名将,因此他长篇史诗般的军事生涯得以向世人展示了他无死角全能的军事素养,也因此我认为他是两晋南北朝时期军事的集大成者。值得注意的是,刘裕勇于冒险的赌徒心态,一往无前的决断力,配合他举世无双的个人武勇和北府军悍不畏死的作战能力,结合出了一具最为完美无缺的战争机器。这意味着他可以捕捉到其他人不敢出手的战机,也保证了他在逆境乃至于绝境之下异常的鲁棒性。正是这样的特点,让其他任何一位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名将在他的光辉面前,也不得不黯然失色。另外还要指出的是,在刘裕的统帅之下,他手下的将领们也都受其感染,敢于冒险,勇往直前。这种对整个军事集团的正面加持,是两晋南北朝三百年间极其罕见,甚至于绝无仅有的(慕容垂可能沾点边,但他手下重要将领都是子侄,情况有所不同,稍微差点)。而相反,一旦失去了刘裕这样的灵魂人物,北府军就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何无忌苦战身亡,刘毅仅以身免,攻击司马休之损伤惨重,留守关中全军覆没,河南四镇失于北魏,元嘉北伐草草而归,留下一声时代的叹息。陆游的那一句赫连拓跋非难取,在我看来,绝非诗家虚言。
———千赞更新的分割线————
感谢大家的厚爱,在这里稍微补充几个评论区里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陈庆之
个人不认为白袍北伐属于南北朝的全面战争,战争性质更多的像是北魏的内战。北魏朝廷刚开始的时候,并未把此次北伐视为严重威胁,主力部队随尔朱荣和元天穆分别去对付葛荣残部和邢杲,且南梁方面主将其实是元颢。与之相比,钟离之战是真正意义的南北朝全面战争,元英和杨大眼率领的部队原本是迎战萧宏率领的南梁主力的北魏主力,转入反攻后又得到了河北六州动员的大量增援兵力,因此在南梁选择一个人上榜的话,实在难以认为陈庆之可以和韦睿相提并论。更何况,面对面交手败给榜单上的另一位尔朱荣,所以他不能入榜。
韦孝宽
从战争形态来看,在守城战中以弱胜强,击败神级名将的含金量是要大打折扣的,基本不具备检验顶尖名将的说服力。因为两晋南北朝时代守强攻弱的军事技术决定了,攻城战中守方占有极大优势,因此守城战役的胜利说服力非常有限。苻丕用邺城拖住了慕容垂很久而且最后是放弃而不是被攻陷,沈劲孤军守洛阳面对慕容恪也是表现不俗。慕容宝匆忙逃离之后的中山,就因为隔了一晚上没动,拓跋珪就打不动了。更不用说后来陈宪,臧质两次击败拓跋焘,难道能说明他们也该上榜吗?韦孝宽野战的战绩实在不好看。
檀道济
很抱歉,我对此人评价极低。南朝的将领,无论起麾下军队受限于兵种原因机动力如何,想要登堂入室,其军事思想必须是进攻的,机动的,而绝不能是防御的,保守的。檀道济增援中原停在山东不敢冲上去是极大的污点,更别说还能让人断了补给,唱筹量沙的小聪明充其量是自嗨。南朝将领凡是缺乏进攻主动性的,有一个算一个都上不去台面。在战术机动性不足的情况下,战役上再不主动,搞些什么结硬寨打呆仗,那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说难听点,檀道济在晋末宋初的北府军中,也就是个四流角色。刘裕这样的战神自不必说,往下算能胜任方面之任的刘道规也比他强了十万八千里,再加上屡次带飞他的王镇恶。即使除了这几个,比起破蜀的朱龄石,翻山攻击后秦主力的沈田子,爬上悬崖击退司马休之的胡藩,恐怕也不是这位檀大将军能碰瓷的。
关于想象力和决断力
有评论说老兵流和想象力这些比较玄的名词,我不是太听得懂,只能就个人理解姑且谈一谈。所谓的老兵流,我推测是说从基层开始锻炼,经战斗经验的累积而形成自己的军事思维体系,与之对立的可能是在军事贵族世家中,从小受到战争艺术方面的精英教育而形成军事思维体系。在评论的语境里面,这两者指代的就是刘裕和慕容垂。但问题在于,想象力与决断力,某种程度上是矛盾的,而比较名将高下时,二者之间的取舍,我倾向于决断力大于想象力。因为在真正的超级名将对决的时候,双方基本都不会犯太低级的错误,所以,所谓想象力带来的提升,实际上本没有想象中那么玄乎。而想法多了导致的选择困难,反而对指挥战斗有害,即所谓袁绍的多谋无断。
倘若袁绍的水平未必足以有说服力,我还有一个更强的名将的例子。高欢在沙苑之战之前,军议当中的偷袭长安和火烧芦苇等战术,想象力不可谓不丰富,然而实际效果是扰乱了高欢的战役决策,在绝对优势情况下换来一场惨败。因此,过分拔高所谓的想象力,在战争中把花里胡哨当成是制胜之道,极不可取。
而且,我看不出慕容垂有什么想象力超过刘裕的地方。更不认为老兵流和精英流有什么高下之分
————————看到有趣评论的分割线
@宁方 说到横刀立马,那一位倒真堪称刘裕转世,摧锋陷阵,所向无敌。
以寡击众破长沙的骁勇,率败残之余踏平娄山关的豪烈,以步制骑奠基吴起镇的英风,跟上面稍加对照,简直如出一辙。
至于百团大战,西北战场乃至于最终封神的抗美援朝,笔墨有限,暂不多说了。
有趣的是,历史发生过一次镜像事件。刘裕攻南燕的时候,若后秦北魏全力增援,将会如何,历史无法假设,但却在千年以后给出了一个巧妙的镜像回答。参考一下西府陇东战役的经过,大概也就差不离了。这是横刀立马本人承认的四次败仗之一。
至于另外三次,关家垴和第五次战役,有双方军事形态巨大的代差,赣州战役,由于错误路线的干扰,个人都不认为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军事科学角度下的败仗,这也算是我对大将军的偏爱吧
魏晋南北朝的话,除了诸葛亮,不作第二人想
该问题下, @Djnciskns64849 的回答和评论区的乐子实在是太多了。
一条条慢慢说。
乐子一
开启南北朝的大门,创建的北府军直接影响了江左五朝,奠定了南朝对抗北方的武力基础
谢玄本人看到这里,默默地低下了头:原来我还有这么重大的意义啊。
乐子二
不是高欢给予西魏空前的军事压力,只怕杨坚李渊们还在渭水河畔种地
脑补剧情x1
乐子三
宇文泰以及他的孙子北周武帝宇文邕
宇文邕:我莫名其妙就从儿子变成孙子了???
乐子四
谢玄五万【全歼】前秦灭燕关东军的17万
嗯,谢玄全歼的是参与前秦灭前燕的十七万关东军,史料何在??
《资治通鉴》卷104:秦兖州刺史彭超请攻沛郡太守逯于彭城,且曰:"愿更遣重将攻淮南诸城,为征南棋劫之势,东西并进,丹杨不足平也。"秦王坚从之,使都督东讨诸军事;后将军俱难、右禁将军毛盛、洛州刺史邵保帅步骑七万寇淮阳、盱眙...........秦毛当、王显帅众二万自襄阳东会俱难、彭超攻淮南。
前秦这次攻晋,西路17万,东路攻打淮南的只有九万,你搁这把东路军夸大两倍????还有彭超、俱难仅以身免记载在《晋书谢玄传》里,《苻坚载记》可不是仅以身免,而是“退师淮北”。《辽史》里,高梁河之战赵光义也是仅以身免,你说赵光义麾下几十万宋军被全歼,你看谁是支持你的。
乐子五
基本打下来了黄河以南的疆土东晋史上最大地盘
拜托,谢玄辽翟辽都没搞定,还东晋史上最大地盘?而且,益州平定也和谢玄没关系
《晋书.帝纪第九》:十年春正月甲午,谒诸陵。二月,立国学。蜀郡太守任权斩苻坚益州刺史李平,益州平。
谢玄打下东晋史上最大地盘,好像有人不太认同哦。
宋武兴,东灭慕容超,西灭姚泓,拓拔嗣、赫连勃勃敛迹而穴处。自刘渊称乱以来,祖逖、庾翼、桓温、谢安经营百年而无能及此。
王夫之《读通鉴论》
当然,以某人的水平,连翟辽都不知道,发出这种言论也就不足为奇了。
乐子六
好奇,哪个位面的刘牢之攻下邺城了?
乐子七
好奇20万燕军的数字又是从哪来的,只记得慕容垂第一次围攻邺城的时候有二十万丁零、乌桓等乌合之众来帮忙攻城,刘牢之救援邺城都猴年马月了,史书压根没交代慕容垂这边人数,你给发明的数字??还20万燕军?
还有,刘牢之被慕容垂打败可不止五桥泽一次。
龙骧将军刘牢之及慕容垂战于黎阳,王师败绩。夏四月丙辰,刘牢之与沛郡太守周次及垂战于五桥泽,王师又败绩。
《晋书.帝纪第九》
看到刘牢之打赢一次无关紧要的战斗就G潮成这样?黎阳败绩,五桥泽仅以身免,在你嘴里轻描淡写,还“靠打伏击才击溃之”
乐子八
脑部剧情x2
乐子九
北府军在关中全灭
不知道这又是哪个位面的历史。
高祖既至长安,佛佛畏惮不敢动。及大军东还,便寇逼北地。
初,高祖将还,田子及傅弘之等并以镇恶家在关中,不可保信,屡言之高祖。高祖曰:"今留卿文武将士精兵万人。彼若欲为不善,正足自灭耳。勿复多言。"
《宋书王镇恶传》《自序》
史书明确记载,灭秦后刘裕率领大军东还了,自己拍了拍脑袋想出来的全灭?
乐子十
北魏当时的皇帝比较垃圾
拓跋嗣:有被冒犯到。
乐子十一
洛阳长安都是王镇恶拿下来的。刘裕除了耍阴谋整死王镇恶,还会别的吗?
刘裕是不是只会耍阴谋整死王镇恶,自己想,不过你 屁 股已经歪成这个样子了,让你想,那也太为难你了。毕竟不经脑瓜思考张口就来的操作挺适合宁。
乐子十二
刘裕依靠和刘牢之的同乡宗亲关系进入北府军,靠篡权取得北府兵权,背靠东晋国力打的都是小国,而且还有谢玄以前的青州派水利工程支持他北伐
-----------------------------------------------------
嗯,刘裕原来是靠和刘牢之同乡关系进入北府军。孙无终:当我不存在??
初为冠军孙无终司马。安帝隆安三年十一月,妖贼孙恩作乱于会稽,晋朝卫将 军谢琰、前将军刘牢之东讨。牢之请高祖参府军事。
话说刘裕靠篡权取得北府兵权,背靠东晋国力又是哪本秘史记载的??
玄克京邑,杀元显,以牢之为会稽内史。惧而告高祖曰:"便夺我兵,祸其至矣。今当北就高雅于广陵举事,卿能从我去乎?"
玄又害吴兴太守高素、辅国将军竺谦之、谦之从兄高平相朗之、辅国将军刘袭、袭弟彭城内史季武、冠军将军孙无终等,皆牢之之党,北府旧将也。
刘牢之死之前,北府军就被桓玄收编了,北府旧将紧接着也都被杀光了,刘裕簒个吉尔的北府兵兵权?
众推高祖为盟主,移檄京邑………以孟昶为长史,总摄后事;檀凭之为司马。百姓愿从者千余人。
嗯,刘裕用百姓愿从者千余人起兵讨灭桓玄,这叫篡夺北府兵权,完颜阿骨打一两千人起兵攻辽,是不是叫完颜阿骨打篡夺辽国兵权?
而且,覆舟山之战,刘裕打得就是北府军
玄大惧,使桓谦、何澹之屯覆舟山。毅等军至蒋山,裕使羸弱登山,多张旗帜,玄不之测,益以危惧。谦等士卒多北府人,素慑伏裕,莫敢出斗。裕与毅等分为数队,进突谦阵,皆殊死战,无不一当百。时东北风急,义军放火,烟尘张天,鼓噪之音震骇京邑,谦等诸军一时奔散。
至于什么谢玄以前的青州派水利工程支持他北伐又是看得哪本秘史?怎么不说整个南朝北伐都在借谢玄的力?
乐子十三
谢玄打的基本都是恶仗硬仗找死仗,
然鹅,淝水之战,双方主力还没开打,对方直接自己崩溃了,这一仗确实挺难打。(笑)
《晋书苻坚载记下》:融于是麾军却阵,欲因其济水,覆而取之。军遂奔退,制之不可止。
《晋书谢玄传》:坚曰:"但却军,令得过,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杀之。"融亦以为然,遂麾使却阵,众因乱不能止。
《晋书朱序传》:太元中,苻坚南侵,谢石率众距之。时坚大兵尚在项,苻融以三十万众先至。坚遣序说谢石,称己兵威。序反谓石曰:"若坚百万之众悉到,莫可与敌,及其未会,击之,可以得志。"于是石遣谢琰选勇士八千人涉肥水挑战。坚众小却,序时在其军后,唱云:"坚败!"众遂大奔,序乃得归
敌人自己乱了,上去收割人头有什么难度?
啥?你说敌人崩溃是因为之前吃了败仗怕得要命?这又是你自己发明想象的吧?我还说是秦军看晋军太垃圾,不想打,所以乱了。胡诌谁不会???麻烦给一条秦军阵脚大乱是因为害怕的史料?确定不是人多指挥失零+朱序临阵反水?
弘历表示,淝水之战毫无含金量可言:
《通鉴辑览》曰:①谢安赌墅,羣诩为运筹帷幄、不动声色,然八公之胜非朱序自败。乃公事则晋军几至不振,又何成算之可称?读书而不具卓识,随人是非者多矣。
②观谢石谢玄惮不敢进之状,则桓冲之言不为无见。幸而朱序私通军情,苻坚骄傲自满,苻融未谙军机,临阵自退,以致晋军乗势得胜耳。不然,石玄将蹈偾辕之讥,又何伟绩之能建哉!尹起莘所谓天幸,非刻论也。
乐子十四(第一条和第五条上面已经反驳过了,就说说2~4条)
《晋书苻坚载记下》:梁成与其扬州刺史王显、弋阳太守王咏等率众五万,屯于洛涧,栅淮以遏东军。成频败王师。晋遣都督谢石、徐州刺史谢玄、豫州刺史桓伊、辅国谢琰等水陆七万,相继距融,去洛涧二十五里,惮成不进。【谢石谢玄七万人被梁成五万人吓尿】
《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七》秦卫将军梁成等帅众五万屯于洛涧,栅淮以遏东兵。谢石、谢玄等去洛涧二十五里而军,惮成,不敢进。
《晋书谢玄传》及苻坚自率兵次于项城,众号百万,而凉州之师始达咸阳,蜀汉顺流,幽并系至。先遣苻融、慕容暐、张蚝、苻方等至颍口,梁成、王显等屯洛涧。诏以玄为前锋、都督徐兖青三州扬州之晋陵幽州之燕国诸军事,与叔父征虏将军石、从弟辅国将军琰、西中郎将桓伊、龙骧将军檀玄、建威将军戴熙、扬武将军陶隐等距之,众凡八万。
大概可能也许,被梁成吓尿的谢玄可能和你口中的谢玄不是同一个谢玄(笑)
乐子十五
荆州军全军在谢安统率下,王猛孙子是谢安接回来的
这又是哪个位面的历史啊?你发明历史里,谢安确实干了不少事啊(笑)
还是那句话,史料呢??
乐子十六
同样是统帅,协调各路大军作战,同样是派手下进攻x,谢玄派手下打那就叫直接指挥xxx,刘裕就叫挂机,双标如此啊!(笑死了)
《晋书谢玄传》:既而安奏苻坚丧败,宜乘其衅会,以玄为前锋都督,率冠军将军桓石虔径造涡颍,经略旧都。玄复率众次于彭城,遣参军刘袭攻坚兖州刺史张崇于鄄城,走之,使刘牢之守鄄城。。。。。遣淮陵太守高素以三千人向广固,降坚青州刺史苻朗。又进伐冀州,遣龙骧将军刘牢之、济北太守丁匡据碻磝,济阳太守郭满据滑台,奋武将军颜雄渡河立营。坚子丕遣将桑据屯黎阳。玄命刘袭夜袭据,走之。丕惶遽欲降,玄许之。丕告饥,玄馈丕米二千斛。又遣晋陵太守滕恬之渡河守黎阳,三魏皆降。以兖、青、司、豫平,加玄都督徐、兖、青、司、冀、幽、并七州军事。
《晋书姚泓载记》:寻而晋太尉刘裕总大军伐泓,次于彭城,遣冠军将军檀道济、龙骧将军王镇恶入自淮、肥,攻漆丘、项城,将军沈林子自汴入河,攻仓垣………
刘裕使沈田子及傅弘之率众万余人入上洛,所在多委城镇奔长安。……………
刘裕次于陕城,遣沈林子率精兵万余,越山开道,会沈田子等于青泥,将攻尧柳…………刘裕至潼关,遣将军朱超石、徐猗之会薛帛于河北,以攻蒲坂………裕遣王镇恶、王敬自秋社西渡渭,以逼难军。
谢玄北伐,所有的仗,都是派手下去打的,按他自己的说法就是“谢玄北伐全靠手下,全程挂机”
而且刘裕北伐后秦,战争一开始的进军路线就是刘裕部署的,战争过程中,可不止单纯派谁谁进攻x,还有不断协调各路大军相互策应,这叫挂机?(笑)
高祖至阌乡,姚泓扫境内之民,屯兵尧柳。时田子自武关北入,屯军蓝田,泓自率大众攻之。高祖虑众寡不敌,遣林子步自秦岭,以相接援。
高祖以通津阻要,兵粮所急,复遣林子争据河源。
《宋书•自序》
毕竟谢玄派手下打x叫直接指挥,刘裕派手下打x叫名义指挥(大笑)
谢安总揽北伐,你就说成都不是他攻下来的
《晋书.帝纪第九》:十年春正月甲午,谒诸陵。二月,立国学。蜀郡太守任权斩苻坚益州刺史李平,益州平。
能不能说说【益州平】跟谢安有什么关系?
任权是谢安手下还是任权是谢安派去的?这跟谢安有毛关系??
乐子十七
嗯,后秦南燕当然不能跟前秦比,问题是刘裕把后秦南燕灭了,谢玄把前秦灭了还是怎么了?前秦内乱四起,也没见谢玄北上把人灭了啊?
至于什么“刘裕靠手下拿下洛阳长安”,敢情谢玄北伐不是全程派手下攻城掠地是吧?谢玄亲自指挥过哪一场?
《晋书谢玄传》:既而安奏苻坚丧败,宜乘其衅会,以玄为前锋都督,率冠军将军桓石虔径造涡颍,经略旧都。玄复率众次于彭城, 遣 参军刘袭攻坚兖州刺史张崇于鄄城,走之,使刘牢之守鄄城。。。。。 遣 淮陵太守高素以三千人向广固,降坚青州刺史苻朗。又进伐冀州, 遣 龙骧将军刘牢之、济北太守丁匡据碻磝,济阳太守郭满据滑台,奋武将军颜雄渡河立营。坚子丕遣将桑据屯黎阳。玄命刘袭夜袭据,走之。丕惶遽欲降,玄许之。丕告饥,玄馈丕米二千斛。 又遣 晋陵太守滕恬之渡河守黎阳,三魏皆降。以兖、青、司、豫平,加玄都督徐、兖、青、司、冀、幽、并七州军事。
另外,某人对野战这个词有什么误会?河畔之战,刘裕指挥朱超石、胡藩、徐漪之和北魏作战,那不叫野战?能不能搞清楚什么叫野战?而且某人好像只知道个却月阵,事实上在却月阵击溃魏军后,刘裕又派手下追到畔城【杀虏千计】,这哪个环节不是野战??不敢和北魏野战?你说的是只敢躲在盱眙坚城diss拓跋焘的臧质吧?
虏众不能当,一时奔溃。临阵斩阿薄干首,虏退还半城。超石率胡藩、刘荣祖等追之,复为虏所围,奋击尽日,杀虏千计,虏乃退走。高祖又遣振武将军徐猗之五千人向越骑城,虏围猗之,以长戟结阵。超石赴之,未至,悉奔走。
——《宋书朱超石传》
又遣藩及朱超石等追索虏于半城,虏骑数重,藩及超石所领皆割配新军,不盈五千,率厉力战,大破之。
——《宋书胡藩传》
乐子十八
谢玄打下来的洛阳维持了14年,刘裕呢?有三年?就这还是拿着谢玄练出来的北府军和修建的青州派弄出来的
首先,刘裕拿下的洛阳存在了不止三年,义熙十二年(416年)拿下洛阳,422年丢的。
至于刘裕北伐成果是【拿着谢玄练出来的北府军和修建的青州派弄出来的】,麻烦拿点史料论证下?
刘裕平桓玄后,东征西讨的军队是自己再次重组的,跟谢玄有毛关系?,至于什么青州派又给刘裕提供什么资源了?麻烦弄点史料来看看?
乐子十九
秦军东线重点进攻是要直接打建康的
这怕是某人又一拍脑壳想出来的吧?
《晋书.苻坚载记上》兖州刺史彭超遣使上言于坚曰:"晋沛郡太守戴逯以卒数千戍彭城,臣请率精锐五万攻之,愿更遣重将讨淮南诸城。"坚于是又遣其后将军俱难率右将军毛当、后禁毛盛、陵江邵保等步骑七万寇淮阴、盱眙。扬武彭超寇鼓城。梁州刺史韦钟寇魏兴,攻太守吉挹于西城。晋将军毛武生率众五万距之,与俱难等相持于淮南。
人家就是想打淮南,某人又脑补什么直接打建康,(笑)
乐子二十
某人:司马休之是王镇恶打的,刘裕蹭王镇恶功劳。
临了还给我一个“历史发明家”的美誉,这个我可当不起,还是给你自己用吧。
《宋书王镇恶传》:会高祖西讨休之,镇恶乃告诸将曰:“百姓 皆知官军已上,硃襄等复是一贼,表里受敌,吾事败矣。”乃率军夜下,江水迅急, 倏忽行数百里,直据都尉治。既至,乃以竹笼盛石,堙塞水道。襄军下,夹岸击之, 斩襄首,杀千余人。镇恶性贪,既破襄,因停军抄掠诸蛮,不时反。及至江陵,休之已平,高祖怒,不时见之。
讨司马休之事件,王镇恶只有过,没有功,某人又搁这发明历史?
乐子二十一
刘裕打北魏排兵布阵是发明的历史
毕竟在某人眼中,却月阵是朱超石摆出来的,刘裕啥也没干。
魏人以数千骑缘河随裕军西行;军人于南岸牵百丈,风水迅急,有漂渡北岸者,辄为魏人所杀略。裕遣军击之,裁登岸则走,退则复来。夏,四月, 裕遣白直队主丁旿帅仗士七百人、车百乘,渡北岸,去水百馀步,为却月阵 ,两端抱河,车置七仗士,事毕,使竖一白毦;魏人不解其意,皆未动。裕先命宁朔将军硃超石戒严,白毦既举,超石帅二千人驰往赴之,赍大弩百张,一车益二十人,设彭排于辕上。魏人见营阵既立,乃进围之;长孙嵩帅三万骑助之,四面肉薄攻营,弩不能制。时超石别赍大锤乃槊千馀张,乃断槊长三四尺,以锤锤之,一槊辄洞贯三四人。魏兵不能当,一时奔溃,死者相积;临陈斩阿薄干,魏人退还畔城。超石帅宁朔将军胡籓、宁远将军刘荣祖追击,又破之,杀获千计。
——《资治通鉴•晋纪四十》
乐子二十二
刘裕怕的不是什么刘裕,怕的是什么门阀和皇家势力死灰复燃
初,桓玄闻裕等及无忌之起兵也,甚惧。其党曰:"刘裕乌合之众,势必无成,愿不以为虑。"玄曰:"刘裕勇冠三军,当今无敌。刘毅家无儋石之储,樗蒱一掷百万。何无忌,刘牢之之甥,酷似其舅。共举大事,何谓无成!"其见惮如此。
——《晋书.何无忌传》
玄自闻军起,忧惧无复为计。或曰:"刘讳等众力甚弱,岂办之有成,陛下何虑之甚!"玄曰:"刘讳足为一世之雄,刘毅家无担石之储,摴蒲一掷百万;何无忌,刘牢之甥,酷似其舅。共举大事,何谓无成。"
——《宋书.武帝本纪上》
抱歉,史料记载,桓玄就是被刘裕何无忌等人吓得半死,至于某人说的什么桓玄怕的是“门阀”、“皇家势力”,抱歉,真没看出来,要不给条史料证明一下?
或曰:"刘讳等众力甚弱,
刘裕势力很弱,桓玄手下都知道。某人搁这又发明什么“桓玄真知道几千人,不干死他”?抱歉,人家真的知道,不过人家就是怕刘裕怕得要死,啥办法?
乐子再找下去,真的要笑死了,就先到这吧。
魏晋南北朝开始于曹魏,迎接这个新时代的全新的不同于旧汉朝的最高武将为曹魏新任大将军夏侯惇。
所以夏侯惇才是魏晋南北朝第一将。
同理,魏晋南北朝的最后一将是天下统一前最晚投降的陈朝衡州都督王勇。
比较某个时段的武将谁牛逼,可以考察武庙的情况。然后看看这个人是否入了武庙。武庙里的人从某些方面反映出一些具体的情况。
李隆基为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所设置的庙宇,它以周朝开国太师、军师吕尚(即姜子牙)为主祭,以汉朝留侯张良为配享,并以历代名将十人从之。
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武庙增加祭祀古今名将六十四人。
然后一直排来排去,名单改来改去。然后到了大嫖客皇帝宋徽宗时期,又搞过一次,这基本上是定型了。宣和五年(1123年),对武庙的祭祀名单又有调整,共有历代名将七十二人。分成殿上十人及两庑六十二人两组,虽无十哲之名,仍有其实。
到了元朝后就不搞这些事情了。目前的武庙如下:
主祀:武成王姜太公。
配享:留侯张良,陪伴在姜太公旁边。
配享于殿上:共十人。
东侧西向: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李勣。
西侧东向: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
从祀于殿外庑间:共六十一人。
东庑西向:白起、孙膑、廉颇、李牧、曹参、周勃、李广、霍去病、邓禹、冯异、吴汉、马援、皇甫嵩、邓艾、张飞、吕蒙、陆抗、杜预、陶侃、慕容恪、宇文宪、韦孝宽、杨素、贺若弼、李孝恭、苏定方、王孝杰、王晙、李光弼,共二十九人。
西庑东向:吴起、田单、赵奢、王翦、彭越、周亚夫、卫青、赵充国、寇恂、贾复、耿弇、段颎、张辽、关羽、周瑜、陆逊、羊祜、王濬、谢玄、王猛、王镇恶、斛律光、王僧辩、于谨、吴明彻、韩擒虎、史万岁、尉迟敬德、裴行俭、张仁亶、郭元振、李晟,共三十二人。
魏晋南北朝包括三国时期。诸葛亮是武庙十哲之一。
所以诸葛亮是排第一的。
除了诸葛亮之外,可以看到入选的人有,慕容恪、韦孝宽、斛律光、谢玄、王猛、王僧辩等人……
主要是当过老大的人,如刘裕,侯景、尔朱荣、高欢等等
此外有一个闪亮一时的人,那就是陈庆之。
陈庆之有七千白袍入洛阳……
因此在我眼里,侯景与陈庆之可以称之为南北朝时期的第一名将。
这两人主要是到对方地盘作妖……
尤其是这个侯景,简直是一个奇迹。这人北边混完后,到南边混。直接搞死了几个“皇帝”……
因为有这么一群送外卖的女人。
不想看图的国男们,可以看看文字,看看中国新时代女性是如何理直气壮“送外卖”的,省得以后被骗接盘。
今天我碰到了一件令我匪夷所思的事情。
我和朋友(女)去中超买食物(当时我们都戴着口罩,),碰(未和她打招呼,她没认出来)到的那位来自西安的同学(跟波兰人谈恋爱,未婚先孕,正在备孕),她在中超里和老板娘夸夸其谈,说自己的波兰男朋友不关心他,说她怀孕如何痛苦。
这都无所谓,但是当她说"当我波兰男朋友这么冷漠对我,我都极其包容,因为我想着文化差异嘛,要是我谈了个国男,我的分分钟两耳光扇过去!”我很震惊,这凭什么,为什么穷得吊儿郎当的波兰人就可以无限被包容,中国男人就必须对她无限好,否则就是两耳光,我觉得这是对我们的侮辱。
后来出了超市,实在忍不住了,就问了问我的朋友,她居然也认同那个姑娘的,她说"这不是双标,不是区别对待,这是文化差异,她男朋友是波兰人从小受到的教育是这样,所以那样对她,情有可原。但是中国男人从小接受的教育是要对女生百般呵护,要无微不至的照顾,所以一旦对女孩子冷漠了就应该被责罚。”
虽然她们这么说,但我还是坚持我的看法,这是一种双标,是一种侮辱。后来我见再讨论下去会很尴尬,就岔开话题了。这难道不是一种侮辱吗?凭什么对中国男人要求就必须这样那样,对波兰男友就可以无限包容?
作者PS:渣男送盘,老实人接盘,所以国男不能太老实。
这问题是问人品
比较复杂,因为除了郭老私人感情,他朋友上下级对他评价都很好。
私人感情上你单看结果,确实不该借鉴
但你放在当时时代,滚滚历史长河,都是裹挟人前进的。郭老也逃离不了时代。他真的不爱第一个夫人,因为包办婚姻。没什么好说的,至于第一个夫人怎么怎么为郭家,那都是她自己的事,她做的好,后人会评价她好,她离开了,后人也没资格指责她。
第二个夫人,也是最多人怜悯的,郭安娜
确实是遗憾,因为郭老和她是相爱的。你看他们生了几个就知道了。而且处境那么困难。至于说什么婚内出轨,真的什么野史都有,要是有,都会有记录。目前来看,更为信服的是没有。
郭老有三段婚姻,五段感情史 。但没有婚内出轨过。发生三段感情都是有历史原因的。
为什么抛弃郭安娜,不是他故意。是必须这样做!郭老是回国抗战,代表中国对抗郭安娜一家的日本右翼势力。这时你带着右翼主要家族来中国抗战,你有多少信服度?你能保证你妻子儿女不会因为民众迁怒遭遇危险?
而且郭安娜也是右翼分子,她不过是因为对郭老的爱,才没表现那么严重。但她也是不支持郭老回国的。在中国,一个男子要为国报效是至高荣誉,此时一个人对此表示不支持,你会气愤吗?理智点,他妻子是大家族女儿,留在日本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虽然安娜父母不支持,但起码日本不会威胁到生命安全。后来安娜遭到监禁,但也恢复日常生活。
至于后来遇到第三任夫人,我老师就说过,感情的事,没有对错 。真的情来了,你是躲不掉的。何况大家忽略了一点,当时抗战到什么程度?郭老作为对日宣传工作的高官,深知中日绝不两立,你死我活。你觉得和日本妻子相聚有可能?这不是多爱的问题,这还是民族气节的问题。
做大事者,不拘小节
很多情况,你是很难全的。难道普通人家庭不幸福吗?但那就是普通人的幸福,因为他们没有付出代价。所以为什么城外的想进去,城内的想出去了。
后来遇到第三位夫人,你觉得你是重新和第二位夫人和好?无论怎么做,郭老都是要被后人指责的。但当初他回国是写好遗书了,因此他活下来,是幸运的。安娜还能遇到郭老也是幸运的。很明显,十几年,是你你也是喜欢现任,对前任更多是抱歉和遗憾。
众人遗憾这感情,是因为安娜很棒,她移居大连,转为中国籍,为中国奉献一生,死后捐出全部遗产。子女为中国建设出力。但我们也没有一直说郭老没错啊,我们慰问她,选为政协委员。说明我们也是遗憾这感情的。
但再遗憾,也是别人的感情。倘若你你能让几位女子对你那么痴情,你此生也满足了。何况你还是单身狗,感情都没经历几年就讲对错。恕我直言,严他不律己
第三位夫人,那这。不太好评价。
这位夫人是自杀的,原因一方面是子女意外离世,原身体不好。精神状态不好。加上郭老先走了,和知道与姐姐的感情史。嗯,复杂。
但我对此表示怀疑,为何结婚这么多年,都不知道与她姐姐的感情史?真的在后面才知道的吗?这要考究。
总有人说是受不了自己是姐姐的替代品,原来先喜欢姐姐什么的。人家都结婚几十年了,那个年代什么风浪没见过,一根稻草就压垮了我们共产党员?很明显还有其他的事情嘛。
这个锅,郭老不能背,毕竟他是先结识于老的姐姐,也没结婚同居什么啊 只是相中。
后来和于老结婚,说明是爱这位夫人的。
因此,抛开郭老全部功绩来说
评价郭老应该说
是个感情史丰富的人,他多情,他对于感情事情处理不够圆滑。
他对几位为他付出一切的女人抱有愧疚,有遗憾。
结合他对感情的处理
他不是渣男,不是故意的,不是背叛家庭的人。第一位夫人,他不爱,但他知道她一直守寡在老家,后来特意去拜访,鞠躬表示愧疚。第二位夫人,因为时代原因,错过了,便不爱了。但他没有推卸责任,人们评论时,他都没有反驳。子女他让他们回国了,文哥郭老一家承担了,他还是有爱,但这爱已经不能表现出来了。第三位夫人,他没有错,子女离世,他也痛苦,倘若他知道妻子在意之前的和她姐的感情过往,他一定会好好请罪。可惜,郭老师先于老走了。
加上郭老的功绩
这些都是小事,放在国家危亡之际,放在那个民族困难年代,这些值得一提?
天天提这些的还不是你们这群能站在前人鲜血搏杀获得的安逸的人。恕我直言,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是你是这剧情的主角估计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一名国外著名大学优等生,奖学金拿到手软。在自己领域成为风云人物。被前政府邀请为部长级人物,委员会一员,打仗时担当将军。后即使抛开政治研究学术,也是科学院主任级别等等等。你和我谈他年轻时恋爱次数多,感情多么渣?
对不起,这样痛苦我也想承担一下,请问你能告诉我怎么像他一样吗?
这问题是问人品
比较复杂,因为除了郭老私人感情,他朋友上下级对他评价都很好。
私人感情上你单看结果,确实不该借鉴
但你放在当时时代,滚滚历史长河,都是裹挟人前进的。郭老也逃离不了时代。他真的不爱第一个夫人,因为包办婚姻。没什么好说的,至于第一个夫人怎么怎么为郭家,那都是她自己的事,她做的好,后人会评价她好,她离开了,后人也没资格指责她。
第二个夫人,也是最多人怜悯的,郭安娜
确实是遗憾,因为郭老和她是相爱的。你看他们生了几个就知道了。而且处境那么困难。至于说什么婚内出轨,真的什么野史都有,要是有,都会有记录。目前来看,更为信服的是没有。
郭老有三段婚姻,五段感情史 。但没有婚内出轨过。发生三段感情都是有历史原因的。
为什么抛弃郭安娜,不是他故意。是必须这样做!郭老是回国抗战,代表中国对抗郭安娜一家的日本右翼势力。这时你带着右翼主要家族来中国抗战,你有多少信服度?你能保证你妻子儿女不会因为民众迁怒遭遇危险?
而且郭安娜也是右翼分子,她不过是因为对郭老的爱,才没表现那么严重。但她也是不支持郭老回国的。在中国,一个男子要为国报效是至高荣誉,此时一个人对此表示不支持,你会气愤吗?理智点,他妻子是大家族女儿,留在日本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虽然安娜父母不支持,但起码日本不会威胁到生命安全。后来安娜遭到监禁,但也恢复日常生活。
至于后来遇到第三任夫人,我老师就说过,感情的事,没有对错 。真的情来了,你是躲不掉的。何况大家忽略了一点,当时抗战到什么程度?郭老作为对日宣传工作的高官,深知中日绝不两立,你死我活。你觉得和日本妻子相聚有可能?这不是多爱的问题,这还是民族气节的问题。
做大事者,不拘小节
很多情况,你是很难全的。难道普通人家庭不幸福吗?但那就是普通人的幸福,因为他们没有付出代价。所以为什么城外的想进去,城内的想出去了。
后来遇到第三位夫人,你觉得你是重新和第二位夫人和好?无论怎么做,郭老都是要被后人指责的。但当初他回国是写好遗书了,因此他活下来,是幸运的。安娜还能遇到郭老也是幸运的。很明显,十几年,是你你也是喜欢现任,对前任更多是抱歉和遗憾。
众人遗憾这感情,是因为安娜很棒,她移居大连,转为中国籍,为中国奉献一生,死后捐出全部遗产。子女为中国建设出力。但我们也没有一直说郭老没错啊,我们慰问她,选为政协委员。说明我们也是遗憾这感情的。
但再遗憾,也是别人的感情。倘若你你能让几位女子对你那么痴情,你此生也满足了。何况你还是单身狗,感情都没经历几年就讲对错。恕我直言,严他不律己
第三位夫人,那这。不太好评价。
这位夫人是自杀的,原因一方面是子女意外离世,原身体不好。精神状态不好。加上郭老先走了,和知道与姐姐的感情史。嗯,复杂。
但我对此表示怀疑,为何结婚这么多年,都不知道与她姐姐的感情史?真的在后面才知道的吗?这要考究。
总有人说是受不了自己是姐姐的替代品,原来先喜欢姐姐什么的。人家都结婚几十年了,那个年代什么风浪没见过,一根稻草就压垮了我们共产党员?很明显还有其他的事情嘛。
这个锅,郭老不能背,毕竟他是先结识于老的姐姐,也没结婚同居什么啊 只是相中。
后来和于老结婚,说明是爱这位夫人的。
因此,抛开郭老全部功绩来说
评价郭老应该说
是个感情史丰富的人,他多情,他对于感情事情处理不够圆滑。
他对几位为他付出一切的女人抱有愧疚,有遗憾。
结合他对感情的处理
他不是渣男,不是故意的,不是背叛家庭的人。第一位夫人,他不爱,但他知道她一直守寡在老家,后来特意去拜访,鞠躬表示愧疚。第二位夫人,因为时代原因,错过了,便不爱了。但他没有推卸责任,人们评论时,他都没有反驳。子女他让他们回国了,文哥郭老一家承担了,他还是有爱,但这爱已经不能表现出来了。第三位夫人,他没有错,子女离世,他也痛苦,倘若他知道妻子在意之前的和她姐的感情过往,他一定会好好请罪。可惜,郭老师先于老走了。
加上郭老的功绩
这些都是小事,放在国家危亡之际,放在那个民族困难年代,这些值得一提?
天天提这些的还不是你们这群能站在前人鲜血搏杀获得的安逸的人。恕我直言,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是你是这剧情的主角估计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一名国外著名大学优等生,奖学金拿到手软。在自己领域成为风云人物。被前政府邀请为部长级人物,委员会一员,打仗时担当将军。后即使抛开政治研究学术,也是科学院主任级别等等等。你和我谈他年轻时恋爱次数多,感情多么渣?
对不起,这样痛苦我也想承担一下,请问你能告诉我怎么像他一样吗?
不能这么讲。在当时的背景下。一人兼任多个藩镇首领是常规操作。比如王宗嗣。曾经任安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看账面实力的话。卧槽。从哈萨克斯坦到山西,所有边军全归这哥们一个人管。然后呢?不也没出事嘛。
安禄山任三镇节度使。看起来很屌。其实他也就是在范阳和卢龙两镇树大根深。任河东节度的时间并不长。如果让河东军打蛮子。安禄山做得到。但是让河东军南下。安禄山并没有那个控制力。叛乱以后的河东军也印证了这一点。
至于说为什么给安禄山干了三镇节度使。是因为即便如此。安禄山也并没有挑战中央的能力。老皇帝是这么认为的。事实也的确如此。
所以问题的根本在于。老皇帝可能是懒政、怠政。但并没有老年痴呆。问题的关键。是。安禄山石乐志。搞起了一件根本没有任何可能成功的叛乱。
然后结果就是老皇帝一通神级微操。把半年可以搞定的事情拖了8年
因为大家评论的都是一群骗子,演员侠……
大家心里希望真正的高手能出来被大家评论,只是,大家都没想过,一群喷子,键盘侠的评论,对高手而言,其实是没有价值的。
如果有高手的话……出场费,还是要的,至少不会一喷就跳出来,那是演员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