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祁县王氏在王凌之后如何? 第1页

  

user avatar   dai-wan-qi 网友的相关建议: 
      

祁县王氏在王凌之后遭到毁灭性打击,两晋时期在政治上备受压抑,无人显贵,此后在政坛上有所作为的祁县王氏后人则多为冒认。

首先是刘宋车骑将军王玄谟,自称王允从子王宏六世孙“六世祖宏,河东太守,绵竹侯,以从叔司徒允之难,弃官北居新兴,仍为新兴、雁门太守,其自叙云尔。”但谢承所著《后汉书》称王宏为王允兄,范晔《后汉书》只说王宏与王允同郡,并且两本书都记载王宏为右扶风太守,与王玄谟自述差异较大,故《宋书》及《南史》都特意注明“其自叙云尔”,恐怕其为王允后人的可信度不高,不过王玄谟祖上出自祁县王氏还是有可能的。

另外一位是刘宋镇北大将军王懿“自言汉司徒允弟幽州刺史懋七世孙也。祖宏,事石季龙;父苗,事苻坚,皆为二千石。”王懿所谓王懋后人也是自称,不过从其父祖仕官情况来看门第不低,可信度较王玄谟要高。

至于王神念、王僧辩、王颁一系,也就是《唐书》中所谓“乌丸王氏”,称“懋六世孙光,后魏并州刺史。生冏,度支尚书、护乌丸校尉、广阳侯, 因号「乌丸王氏」。”此说基本站不住脚,其一既然王光已经是二千石刺史,为何要以其子囧为乌丸王氏始祖?其二王囧封地既然在广阳,为何不叫广阳王氏,反倒要用护乌丸校尉这种官职来作为郡望?其三,王轨出自乌丸王氏,但王轨之父也名为王光,若乌丸王氏真是太原祁县王氏之后,不应犯这种与先祖同名的低级错误。所谓乌丸王氏,实际上就是乌桓人,乌桓大姓中正好有王氏,这支乌桓人融入中原后冒认祁县王氏之郡望。

西魏王思政则自称“太原祁人,汉司徒允之后也。自魏太尉凌诛后,冠冕遂绝。父佑,州主簿。”此说法存疑,因王思政子王秉曾被赐姓拓王氏,开元二十年贺知章所撰《朱公妻王氏墓志》中也记载“夫人讳,姓王氏,太原祁人,五代祖宇文朝司徒思政,即周太祖之外室,故受赐姓之恩,加以拓字,故今为拓王氏矣。”《元和姓篡》载拓王氏“本姓王,乐浪人,祖罴,后魏伏波将军,镇武川,赐拓王氏焉。”姚薇元先生在《北朝胡姓考》中则认为拓王氏即是乐浪王氏“本姓拓王,高丽族也”、“考《魏书 ·高宗纪》,和平中有蓰王国屡随高丽来献,颇疑蓰王即拓王之异译。果尔,是拓王氏本高丽族之一小国,归魏后,以国为氏。”并认为拓王氏自乐浪徙居武川,随孝文帝迁洛阳,孝文帝改革时改姓王,依宇文泰时期的政策恢复旧姓,《周书·王盟传》中载王盟为王罴之子“史称其先乐浪人”,魏文帝赐姓拓王氏。而无论拓王氏是蓰王之异译还是单纯赐姓,他都是赐予乐浪王氏之姓,若王秉真的出自祁县王氏,不应当受此赐姓,王秉改拓王氏的原因恐怕还是王思政实际上也出自乐浪王氏。而乐浪王氏又有两种,一种是汉武帝开乐浪郡之前箕子朝鲜和卫氏朝鲜的土著民,另一种则是自称王浚后人的中原迁入者,若是后者大可自称太原晋阳王氏后人,然而没这么做的原因也就只有一种,王罴和王思政家族都是随慕容鲜卑入中原的高丽豪酋乐浪王氏后人。

最后,则是历仕西魏、北周、隋朝的王庆,太原祁人,王庆父王因官至灵州刺史,封爵怀德县公,子王淹袭爵平昌郡公,此三人是否出自祁县王氏均不可考。


不难看出,自王凌后祁县王氏显贵者多为冒认,这实际上就否定了《王轨传》中所谓“世为州郡冠族”的说法,如果祁县王氏仍像之前一样为州郡冠族,怎么可能容忍如此多的冒认行为?反过来说也一样,这些人为何不冒认晋阳王氏而要冒认祁县王氏呢?正是祁县王氏已经没落,失去影响力难以考证的原因罢了。




  

相关话题

  九品中正制是两晋世族政治形成的主要因素吗? 
  如何评价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政权? 
  如何整体评价北魏政权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北周武帝杀宇文护为什么没演变成北魏孝庄帝杀尔朱荣的后果? 
  为什么在部分人眼里北齐比北周好呢? 
  刘备战绩这么差,是不是应该认为刘备本人不会打仗? 
  怎样读三国志? 
  如何看待在研究民族史时引入基因分析的方法? 
  曹操为什么不去当东郡太守? 
  假如曹髦举兵前不召集三王,或者王沈王业不去告密,结果会怎样?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发展出类似于西方那种科学体系?
下一个讨论
请问维族过圣诞节吗?





© 2024-05-1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