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北京市今年推出的「双培计划」? 第1页

  

user avatar   huang-min-da-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更新一张图,说这个是紧缺专业的…大概只有陶法师所言,紧缺的不是这个专业的人才,而是这个专业的京籍人才。那么多行业要求北京户口,连滴滴司机都要京籍了,不多培养一点北京户口的人才够用么




++++++原答案

转一篇我校校媒的稿子,里面有几个人物特写,大家可以从更多的角度了解这个计划:

深度 | 双培计划:名校里的“中等生”

这篇文章已经被删了,试试这个链接

wwwbuild.net/qingxintim

如何评论嘛,我的态度也很简单:利用优质高校资源帮助其他高校发展当然是好事,但从双培计划里,我能看到的只有对教育资源本已优先分配的北京和北京人的再一次额外照顾。

这几天的新闻,从滴滴司机的户籍限制,到卡民办学校的脖子,再到双培计划,其实翻来覆去就是一句话:要让北京成为“北京人”的北京。不仅要规定只有北京人才能在北京工作,还要规定只有北京人才能在北京上学,现在这个双培计划更好,那些考不上好大学的北京人,还要费尽心思让他们进一流名校。我只感觉不寒而栗。

今天北京户口的小孩让北方工业大学已经不够了,还得让他们上人大、上清华;明天光让他们在名牌大学学习两三年已经不够了,还得让他们拿名牌大学的餐费、饭补、奖学金;后天光给他们发名牌大学的肄业证都不够了,还得让他们拿名牌大学和原来的普通高校两边的毕业证。

我就一个问题:凭什么?


在社会阶层日益固化的今天,高考几乎是受自身所在阶层影响最小的选拔途径了——当然,也有很多看起来有问题的地方,比如竞赛加分、贫困地区加分、校长实名推荐、甚至三好学生加分等等。但不管怎么说,这些林林总总的加分总归还有一个名头。至少也不是人人都能拿竞赛一等奖的。但是看到双培计划,我真的怎么都说服不了自己,为什么他们就能上名校呢?就因为他们是北京人?

真的要实行“双培”“多培”或者任何联合培养,我是支持的。但是在今天的环境下,清华北大人大的资源是有限的,别的不说,我们学院的女生宿舍安排一直都是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不应该从最急需教育资源的地方开始吗?要搞双培,我希望从郑州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或者这些急缺教育资源的省份的其他学校开始。而不是让重本率已经超过四分之一的北京考生再受一次照顾。

事实上,堵不如疏,如果真要解决北京人口问题,最根本的方式难道不是提高其他地区的发展水平,让人才自然而然地流向其他地方吗?如果真的在河南、在河北也能享受到堪比北京的教育,又怎么会有那么多北京土著看不起的“外地人”非得挤破头了要挤进北京呢?又怎么会有那么多北京本地的小孩宁愿上北京的这些市属高校,而不愿意到其他地方生根发芽呢?

我想起前些时候,滴滴司机的户口限制刚出来的时候,我和一个辽宁来的司机聊天。他说,北京精神讲爱国、讲包容,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啊,北京都不包容我,又有哪里能包容我呢?


我听了,不禁心有戚戚焉。


user avatar   louis-ex 网友的相关建议: 
      
  1. 有人说这政策能促进教育公平,原来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路,就是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公平起来,这部分地区还是全国教育资源最发达的城市的市区和郊区。真有趣,真刺激。
  2. 清华大学2016年度预算182.17亿,这些钱都来自于北京一个市的财政收入么?全国各地输血打造出中国最好的教育资源,不知道为什么北京市就能做主搞出这样的政策,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政策只有北京人才能享受。大学有一点地方保护主义无可厚非,但这个政策太过分。
  3. 我是山东人,中学六年身边很多同学荒废了自己小时候的兴趣爱好,放弃相对素质教育的走读高中选择去下面郊县里管理严格的学校受苦,北京学生在社团旅游恋爱的时候他们在写练习册上补习班。他们尽一切努力只想争取好一点的大学教育,而近几年清华在山东的理科录取分数线几乎没下来过690。北京高考分数线低,很多人说是因为北京题难。其实真正难的不是题目,是卵巢彩票。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高考竞争之所以如此激烈,并不是因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多么优秀,而是因为中国的教育资源过于稀缺,不够千千万万的考生瓜分的。

也正因此,中国拥有一套全世界最残酷的筛选制度。

而通过高考进入清华北大,除了说明这些学生比起其他学生更加适应这场筛选,别的什么也说明不了。

也正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避开竞争最激烈的战场,用金钱换取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

见到很多像题主这样的人,想不明白为什么在国内连个像样的大学都考不上,到了国外却轻松能进名校。有的甚至产生了浓浓的优越感,陶醉于中国强大的基础教育,并觉得海龟也不过如此。


然而我感到的,却是浓浓的悲哀。国内只能读二流,到了国外却能读名校,正说明,在中国,有千千万万的学生,他们的智力,才学和付出的汗水,分明配得上世界名校的教育资源,却只能在国内接受二流的教育。的确有极少数人摆脱了环境的限制,脱颖而出。然而大多数人,却随波逐流,过着平庸的生活;而他们,或许本能够成为社会的精英,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那群人。

我就读于一所国内算一流的大学,我的一位高中同学成绩远不如我,高考末流一本水平,去了UIUC的CS,

他本科期间有大量的机会接触到学校顶尖的实验室,也通过在实验室和教授做科研,要到了牛推,拿到UCB的phd offer.

而我,大二大三曾频繁去找过我们实验室的老师,希望混点科研经历,却无奈地发现他们的生活就是接外包,接国家项目,给底下研究生做,再象征性地发给学生一点工资。学生有活的时候赶项目,没活干的时候每天划水。我真的没什么机会接触到科研相关的实质内容。

而我们那几届出国情况也都惨不忍睹,我最后也只是去了所综排很高学校名气挺大但是专业水平很差的ms ad.

我知道,清北的情况兴许会好很多,但是我的高考成绩当年距离清北只有仅仅几分只差,获得的资源却已经拉开了差距。

毕竟,在中国,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太少了啊。

(图片来源见水印)

中国能花费在高等教育上的经费是有限的,因此只能重点扶植清北交浙等少数学校。2015年,清华大学的科研经费43亿RMB,居中国首位,看起来不少了,然而跟美国排名稍微靠前的一些学校比起来,真是连零头都赶不上。

哈佛大学的校友基金超过360亿美金。

最近几年,中国大陆的高校,尤其是清华北大进步突飞猛进,论文数蹭蹭蹭地飞涨,排名水涨船高。而这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压榨一线科研人员的基础之上的。

诚然,中国的高校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取得如此成就实属不易,可喜可贺。

但是,要跻身世界一流大学,比肩哈佛耶鲁之流,依旧任重而道远。各国高校之间的比拼,拼到最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力的较量,也就是赤裸裸的经费的比拼。

高考前,如果我要准备出国,按照我们高中的历届情况,我毛估估能进个UCB吧,研究生也不至于只能读个水校ad了。要问我后不后悔,多少是有一点的吧,然而也不能说在国内读书完全没有优点

——至少,我当年给家里实打实地省下了200万。

——————

1月28日更新




一夜之间多了很多赞,答主诚惶诚恐。

也被一些人质疑答非所问。

在这里贴一张图。

图片来源:

zhihu.com/question/3189

二本学校就不是学校了吗?

简而言之:那些高考一本二本都上不了的,在参加高考人群中也处于前50%,而且中考已经分流掉一大半人了,这些考不进一本二本的学生,在中国学生中我们暂且认为处于30%,及以下。

中国没有那么多的教育资源给他们就读,国外有,而且有些学校认为人群中的前30%可以接受,何况他们愿意付出金钱。美国的教育资源当然也稀缺,但是最难进的藤校众每年录取率在将近在10%,比清北录取率高多多多多多了,换言之,国外高等教育当然也是稀缺资源,但也比国内丰富多了。

——————

1.1日更新

答主之前写答案仓促,有几处瑕疵,多谢评论区指正,在此先致个歉。

1. 的确不应该拿清北的录取率和藤校的录取率直接比较,更何况这个近10%的入学率对中国学生不适用;

然而,美国人读藤校的概率远大于中国学生上清北的概率,足以说明教育资源上的差距。

那我举另一个例子,

日本人出国留学意愿极低,日本人上东京大学的难度基本等同于中国人考上华五的难度。(数据来源

@Summer Clover

)可以说是远低于中国学生读清北的难度。而且同样是考试入学,不参考家庭背景,拿日本和中国比较可能更具有说服力。

日本的教育资源甚至可以用过剩来形容,近年来一些私立学校因招不到学生而纷纷合并整改或者倒闭。

同时日本人对本国教育的自信,也降低了他们本国人出国留学的意愿。

也许有人会不服,凭什么拿中国既和欧美比,又和日本这些发达国家比,而不和印度比,不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去比…但是我觉得,在很多国人心里,中国的对手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外国。

祝祖国越来越好。

2. 不应该直接拿哈佛校友基金直接和清北科研基金直接比较,应该拿哈佛校友基金每年科研拨款和清北科研基金作比较。

在此感谢

@Zichen Zheng

提供的更加详实的数据

operating revenues increased 5.6% to $4.78 billion, and expenses were up 5.3% to $4.70 billion

finance.harvard.edu/fil

哈佛科研经费前几名的学院,每年经费加起来就已经超过200多亿RMB了,已经远超清北。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部分知乎用户过度推崇清北、 985 和唯本科出身的学历论? 
  你想为大学创造什么课程?你希望学生们在这门课上学到什么? 
  一年级孩子学习跟不上怎么办? 
  如何看待不参加任何学生会与社团的同学? 
  什么人适合读哲学系? 
  如何评价某大学食堂三楼耐不住寂寞的饮食男女? 
  在从未受过体罚的前提下,为什么小孩子有的听得进父母讲道理,有的听不进? 
  河北全省高校封闭管理 14 天结束,还会继续封校吗?如何客观看待封校管理? 
  大学里的哪门课,让你感受到,老师授课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 
  不发动态的女生怎么追? 

前一个讨论
清华有什么特别推荐的任选课?
下一个讨论
哪些句子你看了想哭?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