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网友质疑北大老师韦东奕教学水平呆板,有观点称「北大学生无需生动的讲解」,实际情况如何? 第1页

        

user avatar   beask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蹭过韦神的课,给人的感觉讲得蛮好,有深度,没有花里胡哨的东西,都是实实在在的干货。韦神本人在课堂上,并非媒体报道的呆板形象,偶尔还是能听到他说俏皮话。网友之所以觉得枯燥,大概是习惯了那种生动活泼的授课方式,一时之间难以接受。

以前我也喜欢网友说的那种老师,自从读博以后,特别希望老师上课不要废话连篇,讲知识点重启发,解题给思路,省略掉演算,把时间节约出来交流,而不是像高中那样去喂食。尤其到了我们这个年纪,课上和私底下搞学术研究是一样的,习惯了一丝不苟地去做,有时候忘乎所以,没有生气可言,导致了很多误会。

中学时期,我喜欢教学能力强的老师,上了大学,我喜欢学术研究能力强的老师,因为他总能在某些方面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领你去未曾去过的空间,这是教学能力强的老师无法给予的。无奈世上教学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兼具的老师少得可怜,诸君不要太贪了。


user avatar   wang-luan-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正常。很多牛逼人自己想问题能想明白,但是讲解给别人听就是另外一码事了。

就跟马拉多纳教过人一样“往前一趟,向左虚晃然后右边突破”。或者是皮尔洛教踢后腰:"拿着球停好,然后开始转圈就好了,转到有空间了,抬头一看队友跑到位,传不就结了”


user avatar   laforet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有点人身攻击的嫌疑,不过去掉针对个人的部分之后倒也指出了研究型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科研水平高的人未必教学能力很强,即使有能力也未必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备课授课。而很多教学能力很强的人因为学历或者其他原因做不了科研从而被排除在这个体系之外。

其他答案有提到的“大学全靠自学”其实是学生因为课堂学习效率低的一种自我调节,不能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状态。现阶段想让科研和本科教学解耦不太现实,但是有必要扶持一批水平较高的授课型高校。


user avatar   zibuyu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听过一个叫做“知识的诅咒(The Curse of Knowledge)”的概念,就是说越是某个领域的专家,就越难想象未知者心目中的样子,也就很难以未知者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解释和传授。教师就面临这样的挑战,除非专门准备和针对训练。所以对于天才学者,不必苛求绝对授课水平,也许他们已经很努力了。。


user avatar   Ivony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本来就是两码事儿,这还需要科普?否则要师范学院干嘛?


所以,问题的重点在于,学校,尤其是大学对这个老师的定位。

如果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接受到更多的知识,也就是说以总体最大知识传递收益为目的,那就要选择教学水平高,传授效率高的老师。

如果是为了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最前沿的学术研究中来,那就要选择学术水平高的教授……



所以我觉得重点在于,让人有得选……


user avatar   richard-xu-2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自己学得好,但是给别人讲得不好,这是完全不矛盾的,而且这里面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

最简单的原因自然就是不想好好讲,把讲课当任务,敷衍对待,比如说我读数学双学位的时候碰到过老师上课就是把教材上的定理按照顺序给你在黑板上抄一遍,然后我再在笔记上抄一遍,最后该不懂还是不懂。

其次也有可能是讲的内容本身就比较枯燥、比较技术性,这种情况本来就没什么发挥的空间,我大概听了下,视频里韦东奕教授似乎就是在讲习题解答,这种就是你再怎么讲也讲不出花儿来的,最多你在讲完了一道习题以后发散一下。单纯看视频其实并不太能说明韦东奕教授的教学水平,不过他的声音确实有点过于四平八稳甚或有点催眠了。

但其实这种“发散”本身也可能给教学带来困难,这一点特别体现在那些刚入职的年轻教授身上,他们往往更有冲劲,更加追赶科研前沿,有的时候会希望“带动”学生而给学生灌输一些比较前沿的知识,这反而给一些刚入门、还在夯实基础的学生造成困扰(当然,对于那些学习能力非常强的学生可能反而是一件好事)。

(顺带说一句,我觉得有些朋友可能对“研究生课”有误解。研究生上研究生课,并不代表他们就对这门课的内容非常熟悉,很多研究生课就是给你介绍一个新的领域,需要重新掌握一套新的工具,当然这里面会和本科阶段的课程有一定的衔接,但是这种衔接并不总是足以让每个学生都顺利地上手,所以我并不觉得研究生课的教学分不出好坏,有些教授就是比其它教授讲得更易懂、更能抓住重点)

然后就是因为思维跳跃的快慢问题,对特定知识学得好的人,思考问题的时候非常容易跳步骤,在给别人讲解的过程中也会无意识地省去一些他们认为比较“显然”的点,或者说,就是不太能够换位思考,不太能理解学生到底在哪里卡住了,特别是有些题目带有陷阱或者明显的需要技巧性处理的地方,对于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的教学者,可能直接认为学生是在陷阱或者技巧这边出了问题,但很多时候学生可能连陷阱或技巧的边都没碰到就已经做不下去了。

最后就是性格使然,要成为优秀甚至只是合格的教学者,既需要耐心、细心,也需要会和学生打交道,有些人就是更擅长自己做研究而不擅长去教书(比如《生活大爆炸》里的Sheldon?),而有些人就是两者兼长,比如我在清华读本科的时候,经管的微积分课是于品教授(ukim)上的,听过他课的同学都表示受益匪浅,而且于品教授的科研做得也很优秀,应该是发过Ann. Math. 这里面说到底也有点性格或者说天赋的问题。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段讲课的视频前几天我也看到了,虽然视频不长,但是能看出来讲的还是很有条理的。

其实现实中听不懂的习题课,往往不是因为难,而是因为讲解人的思维跳跃。本来三个黑板的内容,老师就写了一个半黑板,中间讲解的时候有两三个「显然可得」,也就是在讲解人看来是显然的,但是同学们可能觉得不显然,这就容易让人跟不上了。

因为视频比较短,所以不知道讲的时候有没有跳步,但是从目前看到的来说,我不觉得内容上会让人听不懂。

讲课台风确实和大家普遍所认为的好的讲课风格有差距。正常来说,不管内容是不是严肃,教师大半部分的时间应该看向观众的,充分利用肢体语言,时不时来个眼神交流等等。但是本来术业有专攻,教学能力说到底更偏向于沟通社交的能力的一个分支,和科研的「干货」本来就是相对平行:

有人两方面都很好,这种一般都是非常明星式的教授了;

而科研好,教学一般,则符合通常人们认为的「大神」的刻板印象;

教学很好,科研一般,基本上各种培训班的名师就是这样;

两者都很一般的,在名校较少。

不过我很反对一个观点,就是「生动」只有「差生」才需要,学霸就要听干的。当内容一致的时候,生动的讲解始终还是有优势的,也是良好的大学体验的一部分,但是现实中要做到这一点比较难。

要讲解的非常「生动」,要么老师是天生的presenter,随便给一个PPT,熟悉熟悉就能讲的比较生动有感染力;要么就要求老师花很多的时间在课程内容上,去认真的琢磨怎么才能讲生动。

前者看天赋,而有这个天赋的一般从小的选择面会很广,往往注意力会被吸引到非学术的工作领域。比如说做投资金融等需要运用自己的个人演说感染力去打动投资人。后者需要时间和精力,而要求老师花很多时间去准备课程内容,则直接和科研产生了「抢时间」的替代效应。而大学更看重科研这个倾向压在老师身上,那就会让老师自发的缩减在教学上的时间,所以准备不可能像考研名师那样尽心。

这个事情短期内不会得到改变。很多人都反映目前「轻教学、重科研」的倾向。这个背后其实是有点逻辑的:教学每年能影响的,就是一个教室几十个人,大课也就几百人,并且花很多时间教学,更多的还是改善了教学体验,而非创造影响力;而科研的文章——虽然其实看的人不多,但是是发表在世界性的学术杂志上的通货,是可以代表学校声誉的。而声誉直接决定了财政的拨款,决定了大学更长远的未来。

一切事情都有代价。如果大家都几十上百万的付昂贵的大学学费,政府不给钱了,大学可以依赖于学生的学费来发展,那么大学就会在要求科研的同时,认真致力于提高教学体验了;但是现在学费非常的低,大学主要靠财政,那么财政说什么重要,大学的指挥棒就会指向哪里。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引一段2009年朱棣文在哈佛大学的演讲:and especially thank the other professors whose less-than-brilliant lectures forced you to teach yourself.


user avatar   dao-b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质疑的视频我刷到过,现在找不到了。

大意是韦东奕没有互动,完全不管下面的人听没听懂。所以他觉得具有**学历的英语老师不一定比得上抖音上的英语老师。

评论区还有另外的抖音英语老师附和。

老营销手段了,后半段才是他的真实意图。


这就是机构老师的方法。

明明5分钟的课,楞是给你讲个半小时,我第一次接触这种教学氛围的时候,真没反应过来。

这种方法在成年人教育当中有价值吗?有。

以各种花活拉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拉时长更好挣课时费,有的老师确实输出了知识,有的老师就只是输出了一些快乐。

这种方法就更高级吗?不是。专业课更重要的是讲清楚其中的逻辑。


user avatar   jzysh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笑了,这也能杠?

建议你去听听医学院的课,特别是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等。

你能讲出花来我算你优秀。

都到大学了,还要拿小学公开课的那一套出来吗?

还要“小朋友们,这个9像什么呀,像不像一条盘起来的蛇呀。”

学科内容上,很多打基础的东西就是赤裸裸的干货,甭管哪个科学,逻辑推导是一部分(比如生理学一些内容可以推出来),有些东西就是死记硬背啊。

生物化学里,己糖激酶就是催化葡萄糖变成六磷酸葡萄糖的,这个东西你要怎么讲?

你怎么互动?你怎么让学生更好接受?

我上大学的时候,最烦那些前面套话和花里胡哨的东西一大堆的授课老师(无意攻击教学形式),只是大学的学科知识,就是要尽力直白,有逻辑的讲逻辑,没逻辑的你就直说。

你也大可不用拿自己的所谓“方法”去解释没逻辑的事情,你要是做这个方面的研究的,我欢迎你用自己成果说话,这反而可以加深我的印象。

比如我本科导师做干细胞的,讲细胞生物学里面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的时候印象十分深刻,就那堂课,我就明白了所谓原癌基因的本质,很多就是干性基因,干细胞研究和肿瘤研究本身就是通的。

但是你七扯八扯搞一些有的没的,大家都有教学进度,大家都很赶时间,大学课堂大可不必。

我觉得有自己研究方向的大学老师,虽然同样是讲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但在某些知识的传授上,当他融入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见解之后,会让学生对那个知识点印象更加深刻,也有更深刻的理解。

这种理解不是我记住了这个知识点,而是我会记得,这个东西虽然课本这么说,但实际的情况是如何,实际的问题是如何。

我想这才是大学课堂最有魅力的地方。

以前我们碰到没有什么讲课深度的老师,可能后面自己看书的效率都更高一些,毕竟对着幻灯念的课堂真的枯燥乏味。




        

相关话题

  怎样看待河南大学一讲师三十年不评职称破格升为副教授? 
  申请LSE需要哪些条件? 
  如何看待某大学男厕所课间女生专用男生禁用? 
  你对法学新生有什么不得不说的建议? 
  对别人不放心、不信任应该怎么办? 
  在帝国理工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天津官方发布学生配餐事件的调查和处罚通报,对此大家怎么看? 
  大一生,在用苹果手机,男朋友就说我家里有钱,天天让我给他买奶茶这合理吗? 
  为什么老师总是看重成果,而永远不看看学生努力的过程? 
  如何看待北大医学部强制女生穿超短裙跳集体操这件事?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罗翔在综艺《我的青铜时代》中回忆年轻时没能为衣衫褴褛的老太太提供法律援助的经历?
下一个讨论
我报警举报外婆在家种罂粟,被全家人责备,我做错了什么?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