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一个吧!本回答歪楼严重,谨慎阅读,本文更适合有大学退学复读的同学阅览
感谢那么多赞!
作为一个高六狗!
以一次高考和两年在大学的所见所闻来答
先把本回答重要结论放在前面,有兴趣就继续往下读:
一、就本问题回答而言:不同层次高校最大的区别就是很大程度影响了你未来四年遇到什么样的人! 厉害的、有趣的、靠谱的、层次越高,遇到的几率越大!
二、就大学退学复读而言,几点切身感悟:
1、对于像我这样没钱没权没背景的“寒门子弟”,高考是最低成本的改变命运的方式!
2、越来越相信,中国社会是有阶层的,而高考,是完成阶层流动,付出努力最少的途径!
3、 所谓大学,就是让你用最低的成本进行最多维度的尝试
4、 物以类聚,人以群居,你自己的水平基本就是你圈子的平均水平了,所以,请尽量提升自己的的level!
5、 只有你自己够强,你的人脉才会更结实。
———————————————————————————————————————————
2016.08.25更新
最后更新下结果:求其上者得其中!
带着挂念和憧憬,前往下一人生!
2016.06.23更新
先报高考结果——总分638 省排位500.数学文综跪,英语爆
一个不好不坏的结果
再甩朋友圈截图!
之所以在评论里评价这是一个不算太差、充满戏剧化,是因为我并没有失去圆梦中大的可能性,因为原先中大的少数民族预科班今年改革为民族班,降分录取且不用多读一年专业不错,有希望录取,而且这个分也100%够暨大的提档线,所以最差也是暨大,这个结果,不算太差!
充满戏剧化是因为我看到分数那一刻,“卧槽卧槽卧槽!和我前天梦到的分数一模一样!638!”
冥冥中注定吧!更多内容看图片里的文字哦!
贵州今年一本线在扩招的大背景下压到551。
638的分数其实比估分高蛮多,不过没想到排位如此低。
600分以上文科有2000以上
感叹没选对复读时间,但是也只能是今年复读了
大一太早,大三太迟
这就是命吧!
中大统招需要省300名,所以只能寄希望于今年新增的民族班了
之后会和家人老师好好斟酌志愿,99%以上会回广州的!~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现在的我还是不能客观评价我过去这一年
高考之前,谁要告诉我他要复读我大多是鼓励的
高考之后到现在,我都是千万阻止的!
高考不确定因素太多了,干扰因素也太多
真的不是你刷足够多的题,就可以水到渠成的!
我那么大的决心,付出了那么多努力
高考的成绩也是我所有考试里面分数最高的一次!
还是这样一个不尽人意的结果!
所以,慎重!
先放几张图,感受下今年高考的状况!最近太累了,手头事也很多!答案会陆陆续续更新的
思考再三还是取匿了,有什么问题可以私信!
——————原答案——————
10.6.最后完善一次,更新末尾复读所感
本次答案分为两个部分
1、回答我所认为的区别
2、给一些我觉得能让题主提高成绩的建议
==========开始答题==========
在上高中时候,有两个鸡汤对我不努力时的自我安慰影响甚大!
鸡汤A、再牛逼的大学也有一群傻比的人在堕落,再傻比的大学也有一群牛逼的人在坚持
当时就觉得,如果自己考差了,也要在大学成为那所傻比大学里面牛逼那一撮人!所以又多了一个高三不努力的借口。
放到现在,这句话依然是真理!!!没错!再经历了两年大学之后,依然这样认为,而且自己也成为了那所其实不傻比的大学里面小有成就时常被别人说牛逼的一撮人。不过答主我为毛复读,不就是明白了只有进入更牛逼的大学才能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牛逼大学的优势
@木木和其他回答已经解释得相对比较清楚了,什么平台人脉资源等等,不多说。针对于这个鸡汤,我的感悟就是,牛逼大学里面堕落的傻比比约为1~5%,傻比的大学里面坚持的牛逼比约为1~5%,(数据未经考证),而且后者更难,因为你身边的人基本上都在堕落,在这种环境里面你要牛逼是很困难的,相反,在牛逼大学里面你会有一种紧迫感,会被身边的人带着学习进步,变得优秀。这就是区别之一
鸡汤B、 其实文凭不过是一张火车票,清华的软卧,本科的硬卧,专科的硬座,民办的站票,成教的在厕所挤着。火车到站,都下车找工作,才发现老板并不太关心你是怎么来的,只关心你会干什么~
今年6月一个13年三本毕业的兄长在朋友圈转了这条,我就回复了一句:坐上硬座以后,你会发现身边一群硬座的,坐上软卧以后,你会发现身边一群软卧的!!!
我就是在强调人脉的作用吧!
关于这个鸡汤,知乎有这个讨论
怎么看待「文凭不过是一张火车票, 老板并不太关心你是怎么来的」的说法? - 吴泽泳的回答最后靠着这两个鸡汤的安慰,以及对于远方的无比向往,导致高三极不踏实,极其浮躁,答主果不其然高考失利!虽然拿了一个有些人看起来还不错的分数,高出一本75分,放弃可以去到的十所985,去了一所非985非211的专业性院校。
Moreover,(以下只是一个栗子,不想论证什么,只是一个栗子!请放过这个栗子!)
作为一个常年在外浪的不旅行会死星人,刚开始,我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名牌大学的人,好像都不太喜欢浪,我在云南湖南四川西藏所结识的学生朋友,多是二本三本的甚至专科的学生,他们大抵都会羞于说自己的院校,目前遇到最高学府的,一个清华,一个复旦,后者在之后一起的旅途中一直被称为学霸,甚至都忘了他的本名。我所遇到的他们都是一群热爱旅行,向往远方的人,很有趣,我不会因为他们的院校而有一丝偏见,因为他们和我一样,对生活有着无比的热爱。但我不禁会有这样的感慨:名牌大学的大学生们,就这么不经常出来玩和浪。
直到今年6月我被邀请参加了穷游的一次轻年Party,这个感慨有了改观。
这里我认识复交同以及南大中大的诸多大神,他们不是不经常出来玩和浪,而是他们玩得更嗨、浪得更远,饭桌上聊的是如何拿到十年美签和哪个国家的人的英语发音最让人忍俊不禁,他们的足迹遍及了除南极洲以外的六大洲。再回想之前的感慨真是觉得自己好狭隘,他们才是更会玩,更敢玩。
以上只是个栗子,如果你非要纠结这个栗子请看这段话
“大学生旅行主力军怎么说呢,从宏观概率上来说,中国高校那么多,高等学府占比少,所以出去遇到的也就少,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在我所接触和熟识的(肯定不全面),高等学府相比其他二三本和专科的学生更会玩,就像我的旅行经历是先省内再到省外长三角再到大西部再出境,我会发现在这个圈子里越往后越能够认识高等学府的朋友。不过这都不是绝对的!这只是我所接触和熟识的,这只是我接触和熟识的!(说三遍)讨论这些都没必要,实干自强才是王道!!!”——from我的一次留言回复!
再说我一个考上广州某刚升一本的高校的老同桌,最近半年聚会,他偶尔会吐槽他周围那一群不知进取自甘堕落的室友和同桌,他真的后悔当初高中不努力来了现在的地方,三个室友各有各的不学无术,在那种环境他想要改变真的很难,所幸他现在在坚持,坚持去改变,或考北大的研究生,或毕业之后去做生意,真的只有亲身经历过大学,才明白名校之可贵!
嗯,说了那么多,其实答主我就在强调一点区别——人!
当然这不是一概而论的,我现在所熟识的真正的人生赢家,都是二三本毕业的,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能够用自己的才华支撑起自己的欲望
说白了就是家庭环境好+自己的努力!
再强调一遍,这都不是一概而论的,并没有说985211无敌而二本三本一文不值,我的论证从来不是以贬低一方来褒扬另一方的,二本三本也有很努力在坚持自己的!全面看待事物!
补充说明一点:结交再多牛逼的人,不如遇到一两个志同道合臭味相投地位相仿的好友!
然后我想说:其实我自己说了那么多,包括前面的答主也说了那么多,这些都是抽象的,绝对不及题主你在大学亲身体验过的来的要真切。
这个部分的最后还是想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说一句:一个牛逼的大学绝对值得你从现在开始为之努力了!ok,下面要说的就是如何努力的问题了!
~~~~~~~~~~~~~~~~~~~~~~~~~~~~~~~~~我是分割线~~~~~~~~~~~~~~~~~~~~~~~~
答主我回来复读时,也在知乎上找了许多关于高考复习的干货,总结下来无非就是以下几点:
1、首先要谨记一句话: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手机,早扔早超生!
3、多刷题!(不要盲目刷,有目的性地刷,保质为前提的情况下再保量)超多人推荐五三!
4、合理利用时间,高效学习
5、基础太差请务必立足于课本
然后这里插一句我觉得为什么有的人很努力就是提不上成绩的不全面原因,分享一个我在这个班看到的真实现象:
场景1、语文老师刚刚布置了国庆作业,课间我就看到了前两桌的女生在拿出试卷答案直接copy,尼玛我三观都毁了。
场景2、英语老师发了英语周报4、5,那天上课在讲4,当堂课没有一个人做了4以后,拿5来对答案(做过周报的都知道后一期有前一期的答案)
场景1说明学生的方法和态度,特别是态度有极大的问题,她们既不是语文稳上130的高手,也不是到了马上要教作业的地步,仅仅是为了敷衍老师交代的任务,卧槽都特么高四了还敢这样玩?
场景2说明学生真特么不会自主学习,这个是能力和意识问题!
这类人,成绩不好也是有原因的!
以上两个场景希望题主避免!!!谨记!
然后po一个深有感触的答案
努力就可以上清华北大吗?如果可以,怎样做? - 知乎用户的回答这个问题里面其他答案也给了我很多很多的思考,与各位共勉!
然后关于各科有各科的学习方法,这里省事就给题主Po链接了!
知乎上有哪些关于高考的精彩问答? - 卫翔宇的回答把这个链接里面的干货看完,收获会很多!复读之前因为没手机,我直接筛选,然后打印出来,带去复读学校
最后分享一个对我的认知有开阔的答案,很欣赏这个答主
高中生应该破除哪些认知局限? - 吴泽泳的回答知乎第一次写那么多答案,有点乱,废话有点多!
最后,说几点自己的切身感悟
1、对于像我这样没钱没权没背景的“寒门子弟”,高考是最低成本的改变命运的方式!
2、越来越相信,中国社会是有阶层的,而高考,是完成阶层流动,付出努力最少的途径!
3、大学生活多姿多彩,值得你去期待,但请不要觉得到了大学就解放了。大一的时候阅读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都是从easy模式逐步到hard模式,怎么可能到大学又回归到easy模式了吗,成长只会让你面对的越来越hard。我的理解就是大学给你的选择越来越多,挑战也越来越多,曾经在大一总结出这样一句话,“所谓大学,就是让你用最低的成本进行最多维度的尝试。”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毕业狗羡慕学生的原因之一吧,我很珍惜我的学生身份。
4、物以类聚,人以群居,你自己的水平基本就是你圈子的平均水平了,所以,请尽量提升自己的的level!大一下我想复读,原因之一就是觉得身边的人不如意,和我志同道合能够鞭策我进步的人基本没有,要不是一群专注于语言学习的学霸,要不是一群不温不火的中庸之辈,我对这所学校太失望了。然而,一年后,我发现,身边有一群敢玩会玩的朋友,就是这个学校的,是因为我在这一年里不断积累自己的摄影技术和旅行经验,认识的人越来越多,自己的level越高了,才结交到更高level的朋友。所以当你抱怨你自己的现状时,请先反思自己,然后,你能做的,就是去提升自己的的level!
5、现在偶尔会怀念“多彩的大学生活”,面对身边的这一帮略显幼稚的师弟师妹也会让我想起之前圈子里那些有趣的人!不过我很享受现在,这种只要努努力,就离梦想越来越近的日子,简单纯粹而充实。希望题主和我一样。这一年,只去坚持三件事:学习,读书,锻炼! 闲暇之余,我也会去思考,看着身边的人会思考关于高考对于一个中国学生的意义以及为何有的人在努力也很难考上一个二本(我所在的复读班预计能考上5~10个一本,我们班有75人),对比我在之前高中(省内top3)以及大学的圈子和现在的圈子思考关于中国的阶层流动,再读史书深入了解阿拉伯之春和中东战争思考关于一个民族的崛起不易从而对我党刮目相看……
最后的最后,说句现实一点的话:听过这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就算有一万个人来给你答案,也无法对你的现状有一个质的飞跃!希望题主好自为之!
10.4.下午补充:评论里面南大的妹纸在私聊之后已经放弃退学复读了,独立善良的妹纸啊!大学要好好走!
10.6.更新复读所感,有点歪楼有点长,给那些对于复读有犹豫的朋友看!今年7月为了赢得高中学校的低费接纳,给现在的班主任发过一篇万字文,详细记录自己关于这件事的心路历程和所思所想,以下内容大部分从那里面直接选取。
长假最后一天也很大家分享一个高六狗的复读经历给那些想复读的大学狗一些借鉴吧
今天还和新疆的好友说,如果我没复读,现在应该在乌市吧,刚刚走完狼塔
狼塔C是今年3月初给自己规划的徒步路线,没想到3月底的时候我就决定退学复读
这些欠自己的,都要在明年6月之后慢慢还给自己
复读最初的念头起于大一下,当时对自己的现状很不满,再加上当时受《星空日记》的刺激,无比憧憬未名湖畔的生活,同时从学校、专业、人三个方面列出了自己为什么复读,不过想着面临学校、父母、学业多重压力,最终还是没能鼓起勇气选择,现在看来,那时候确实不是复读的最佳时期,和评论里面的很多大学狗一样,对现状不满而迷茫没有方向,之后怎么走出来的呢,一句话:找到你自己的价值所在!我那年7月参加了CNG的一个活动,并且进入全国前十,结识了一大帮热爱旅行的朋友,觉得自己在坚持的道路可以走下去,于是就走下去了。
再到今年3月,这个想法又冒出来了,没有导火索!
为什么复读?
五月和家里面谈的时候,老爸很严肃的问我,真的到了非复读不可的地步了吗?我说没有,我并没有因为违法乱纪而被开除学籍,也并没有因为难以完成学业而被劝退劝休,更不是惹上什么仇家麻烦事需要回去改头换面避风头,如果你要我继续去完成我的大三、大四,即使有些苟且和辛苦,带着压力和束缚,我还是能够在两年后的6月,在云山会堂接受仲校亲授的学位证书。
那为什么还要做出这个决定?直面内心,对自己说一句:那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经常想起13年辽宁高考状元港大就读一个月之后选择复读次年二次夺魁如愿进入心仪的北大中文系,当初做出复读决定的时候她说了一句话:“想追求更加纯粹的国学。”倘若要让她在港大待到毕业,她不是做不到,而她不过只是更加勇敢地去追求自己内心真正所想要的罢了。扪心自问,我复读的最根本原因,不过也是想去追求自己内心真正所想要的,所想要的更高平台的高校,更多的可利用资源,更完美的大学生涯,更有规划的人生道路。大学这两年,从刚进大学开始,就受到这么一段话的影响:
现在看起来,依旧会被触动,依旧会把它作为不羁从心的大学生涯的做事准则之一。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接触的人越来越多,身边发生的事越来越多,自己的价值观会有那么一丢丢的偏移,心中那些遗憾便会慢慢慢慢被放大:奖学金什么的不说了,自己参加各种活动拿到的活动奖金也算补齐了,最最遗憾的就是因为挂了科而不能申请去台湾的交换生简直让我心塞不已!!!
所以庆幸能够足够有勇气选择这一次复读,下一次大学,是不会让自己留下这些遗憾的
其实说那么多,原因总结下来就一句话:对现状有些失望,带着些许的遗憾去渴望获得一个更好的未来发展,下定决心想去追求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
那么,我内心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1、更高平台的高校资源(中山大学)
2、更感兴趣更适合自己的专业(传播与设计学院视觉传达专业)
3、一次重新来过弥补遗憾更有利于自己未来发展的机会
曾经在朋友圈发过这样一条状态:
于15年5月22日
原文:
当我查到了HLS是什么的时候(备注:Harvard Law School哈佛大学法学院,这条状态是因为我得知一个朋友即将去哈佛法学院读博之后的所思所想。)
我的内心是崩溃的
详情见图
朋友圈居然多了一个奥巴马的校友
最近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
“身边有多少是优秀的人?”
“朋友圈有多少人的优秀可以感染和传递?”
最近发生和接触的一些东西让我一直处于思考人生的状态。
总结下来
发现自己的朋友圈百分之95以上都是同龄的年轻人,同学+朋友,朋友又细分为学校社团,路上结交,志同道合类,能对自己产生影响的,不多,屈指可数。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是自己大学以来从来没有变过的终极目标或者说追求吧,从品德上和自己领域的专业性上,从大一下就把该领域定义成旅行,通过行万里路去积累经验值,之后加入摄影,逼格提升,通过半年的磨练实力也在逐渐增加,这途中结交了三个自己觉得大牛的不同领域的朋友:
1,马上去哈佛法学院读博的阿詹
2,酒店管理毕业,偶像小鹏好友,可以无限免费入住背包十年的妖精~青青
3,整天炫富满世界飞的摄影艺术总监小强
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自己很荣幸和他们能够以相互欣赏的方式平等交流,而我得到他们欣赏的,或许就是我吃苦熬出来的那一张张美图和一些好玩的经历罢了吧。这也是我坚定自己走这条路的动力之一吧。想起了高中同学“大哥”对我说过的~
“只有你自己够强,你的人脉才会更结实。”
我未来的模板或者说效仿对象也有很多,比如正在带着媳妇环游世界的死胖子,偶像王源宗;星空婚纱摄影师海盗王基德;
我的起点和资源还有环境和他们很不一样,劣势很多,困难很多,不过最大的优势就是~年轻吧。我还能继续折腾,我还能吃苦,他们没去过墨脱,没爬过雪山。我的极致发展方向就是以平民的学生身份去追求极致户外(登雪山,玩徒步,玩骑行)与极致摄影(拍延时,拍风光,拍星野)的最佳结合。这两天也琢磨着给自己列一个未来的职业可能,分了三等:
第一等,独立摄影师,以开工作室的形式创业,或者签约杂志,商业图库买图。
第二等,旅游网站员工&摄影记者,给别人打工啦,不过也是在做自己的事了
第三等,回老家开个摄影店,拍二代身份证,和比较low但接地气的棚内艺术照。
逼逼到这儿看完都真爱啊,我对未来发展很清晰了,包括我做了那个很重要的决定(备注:这个决定指退学复读),也只是为了让我的未来更好走,虽然那一年会付出很多。
不管怎么样先立足于当下,修图,进修Lr,PS,AE等设计软件,策划好台湾行团队,摄影比赛&杂志投稿,放眼未来,继续走出去,多结交大牛,增加自己实力的同时也提升自己的朋友圈质量!
To be more excellent,从“人品+实力上”。
总的来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土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土豪还能吃苦
天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天才还在用功
想想那些比你牛逼的人还在那么拼命
哎哟卧槽怎么开始鸡汤了[再见]
逼逼到这儿,与各位共勉!
晚安,早安!
这条状态已经详细写出了我的未来职业规划和所要坚持的发展方向,说到规划,着眼于现在,对自己未来一年和“第二次大学”做一个规划雏形
未来的规划?
15年
7月搞定退学手续以及复读学校的报名(找齐复读所需要的资料和书籍)
8月完成韵动台湾,了却“第一个大学”最后一桩心愿
9月到校报到,开始复读(没收手机,拒绝所有社交工具和软件,备战高考期间不更新任何状态,削发明志,最短板寸没商量了)
复读期间刷完数学和英语两本《五三》,文综和语文捡起来还比较容易
更多的学习方法收集总结中
抽出时间锻炼身体,增强体格!
16年
6月高考,出分数之前回广州一次,之后出分数+填志愿
7月、8月考驾照、学游泳、找兼职(摄影相关)
9月开始第二次大学
大学期间,努力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冲高绩点,争取综合测评拿奖学金,加入摄影协会和辩论队,继续行走,继续不安分,去到更多的地方,丰富大学生活。大二或者大三申请台湾的交流项目,用半年的时间好好感受宝岛。大四强力争取保研,继续自己的校园生活。与此同时,在摄影方面,从基础的美学和色彩结构着手,从理论和实践上巩固自己使用PS、LR的修图能力,同时继续进阶AE、PR等设计类软件,从大一开始重新积累人脉,再结合之前在广州积累的资源,开始着手创业项目,与小伙伴逐步创立摄影工作室,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接单,业务方向为各种写真(个人、校园、毕业)+各种记录+各种宣传片。
差不多就是这样的规划吧,很美好,很憧憬。当然,一直信仰人品守恒定律的我深谙“欲戴皇冠,必先承其重”的道理,要想达到自己所规划的那一步,所要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是空前的
退学复读的困难?
1、经济压力(提前偿还大学两年的助学贷款+复读学费)
2、手续繁琐(退学注销学籍、各种盖章各种签字、转户口迁回家乡、偿还贷款、找复读学校收我、高考重新报名)
3、学业生疏(已经远离高中两年的我在大学完全没有接触高考内容,学习英语专业的我因为心思没有在专业学习上所以英语应试水平有所下降。)
4、风险巨大(不排除可能再一次高考失利的几率,不能如愿以偿反而还有可能比第一次更差)
5、各方面的压力(如果高考失败?)
解决方法:
对于1和2到今天这一步已经慢慢克服过来了,最大的困难可谓是第三项,3也可能直接导致4的发生。作为经历过一次高三且基础较为扎实的附中学子,把曾经的知识点捡起来困难不大,同时约束自己,静心学习,达到比前一个高三更好的应试实力;作为一个经历过一次高考知道高考到底是什么的重本大学生,再次面对高考会多一份从容和淡定,不会再出现第一次高考写语文紧张到手抽筋的状况,同时脑袋里对于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有一个很深的印象。深知自己优势和劣势,才能更好的在那九个月里面扬长避短!
关于4,其实我是不想给自己留后路的!受这幅古往今来激励千万人的对联影响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破釜沉舟固然好,但更加务实的我还是会给自己留后路,如果真的考差了,作为一个经历过一次志愿填写的人,会用填志愿的规则去争取广州其他高校的设计相关的专业,中大—华工—暨大—华师/广外(是的,还是有可能回到广外,不过一定是在南校了)—广工—华农。
是的,不管怎么样,我都会回到广州,我爱广州,除了故乡之外最爱的城市!这里有众多的机会和资源,我熟悉这座城市,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一群我“第一次大学”认识的你们!等我再回来,我们一起战!
风险是我考虑到的因素之一,但不会动摇我的决心。我现在更希望不会听到诸如“高考再次失利怎么办?”、“如果之后的学校没有广外好怎么办?”的问题,4和5这不是已经下定决心的我现阶段应该思考的东西,我更应该去想的是如何把握好这一次机会,好好学习!好好学习!好好学习!X%的努力换不来X%的成功率,但我知道这两个X成正比,努力到自己真正所认为的问心无愧,那时候不管结果怎么样都会坦然接受吧,毕竟,人生无常!
好歹算得上是见过大世面的过来人,化压力为动力,干!!!
我深知,之后一年我所要面对的困难远不止这五点,但是我真的真的已经做好准备去面对和克服!“这一年我能扛下多少屈辱,一年后我就能承担多少荣耀。”人生能有几回搏?这一仗,我势在必得!
退学复读的得与失
得:
1、一次重新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对未来的人脉、平台、资源有一定决定性作用。
2、一次重新“上”大学的机会,减少迷茫、从容抉择、弥补遗憾,专注于自己选择的发展方向。
3、一次增强自己实力的机会,考驾照、学游泳、更多传播设计相关专业知识的进修
4、增加了自己可“任性”的时光,又有一个可以自己操控的四年大学时光,有更多的时间去更多想去的地方、做更多想做的事,成为“同龄人”里面更加出众优秀的人。
失:
1、三年时间(失去的这三年中两年让我去经历很多事,去明白大学应该怎么上,一年让我去为我之后的人生去好好拼搏一把)
2、一笔复读费用
3、一年的生疏势必会损失一部分朋友
4、梦想的搁置
退学复读进程
3月底,萌发这一想法
4月,各种渠道了解大学退学复读并且审视和思考自己这个重大的决定
5月,回家,面对面告知父母,但没有第一时间说服父母获得理解支持
5月下,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6月,自己开始着手处理在广外的“后事”
7月,提交退学申请并到复读学校报名
8月,去台湾完成自己“第一个大学”最后的夙愿
9月,去复读学校报到
9月-次年6月,备战高考
为什么不选择转专业或者考研或者出国?
Q1:转专业有绩点要求,自己大一根本达不到,这个想法早就被扼杀
Q2:不想再在本专业挣扎两年的时间;
复读相对于考研来说,自己未来的可能性和潜力会更大,复读再回来,仍旧可以选择考研或者更继续深造;
考研一切未知,而高考已经经历过一次。
现阶段本专业都Handle不好的我,哪里有实力和精力去考研
Q3:穷
以上就是我对于“退学复读”的所思所想所分析,
再来聊聊“大学”吧
先给自己一个定位:
我是一个农村奋斗出来的寒门子弟
我有梦想,我想成为一名摄影师、我想环游世界、我想给家人优渥的生活
我在大学每个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并且会为之不懈努力
我舍得对自己狠
我是一个不安分的Dreamer
我是处女座但偶尔也会得过且过
我的摄影前期和后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潜力无穷,是的,潜台词就是我现在还是菜鸟
我喜欢装逼,有一点自以为是
我有重度手机依赖症
我想也在努力成为一个靠谱且有趣的人
我有拖延症
我是社交控,对于集体生活有巨大的热爱,喜欢交朋友,现在交朋友越来越看人和看脸
我很贪玩,然后逐步由贪玩向敢玩再向会玩进阶
我是不旅行会死星人
我不太愿意把钱花在电影K歌上,但不会拒绝,我更愿意省下了去旅行或是买装备
我喜欢第一时间和身边的人分享我所认为好的事物,有时候会被认为是装逼或者炫耀
.....
更多定位思考开发中.
大学那些大大小小说得出口的成就:
中国国家地理校园行知客全国前十
名字登上过中国国家地理的正刊
穷游网轻年计划优胜团队队长
去了25个省份,四次进藏
骑行了中国最大的两个岛屿
徒步过国内著名的几条路线和山峰
成功登顶人生第一座雪山——哈巴雪山
体验过蹦极、潜水、赛车、攀岩
拍出过触动人心的美图
制作过让人热血沸腾的视频
曾经是广外Youngman的一员
曾经在新东方免费受训并兼职户外老师
辩论赛上拿过最佳辩手
当过一年摄影协会会长
被校团委采访过并将文章发布到官方微信引来众多围观
校广播台为我制作了一期访谈
其实我觉得最大的成就就是结交了一帮有梦想且牛逼且惺惺相惜相互扶持的“你们”!
大学的遗憾:
没有争取到去台湾交流的起始绩点
没有好好学习Cecl,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
没有好好和老师深入沟通、建立友谊、探讨学术和职业规划
没有组织好一次远的班级出游
没有好好和德思辩论队的老人们打一场辩论
没有完成骑行进藏的梦想
其实遗憾也不多吧,因为一直都在好好把握时间充实自己
这些都是搁置的遗憾,“第二次大学”都会补上。
关于上大学而不是被大学上的几点建议:
1、大学就是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人生也一样),尽快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2、找到自己真正擅长的并且努力发展
3、顺从内心勇敢去做一些想做的事,从心,真的不怂!
4、承担起大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
5、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真的很重要
6、人格魅力是通过阅历增长和实力进步来积累的
7、永远不甘平凡、永远敢想敢做!
执笔至此,也算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了一个不完整的总结:
学术上一无所成但经历丰富,做了很多自己想做且酷炫的事,在不务专业的歧途上越走越远且在这条路上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和愿意为之奋斗大半生的事业,一直在不断进步,遇见和认识一帮影响自己的人,感恩那些人和事,带着些许遗憾结束,以离开一年的方式开启另一段人生。
附上一些自己搜集的有关于“退学复读”的链接
http://www. fawan.com/Article/Youth szk/2014/08/04/101556253772.html
http://jsnews.jschina.com.cn/system/2014/09/07/021807954.shtml
以及辽宁高考“卫冕状元”刘丁宁写下的长文《这是一篇童话》
就像安徒生童话《野天鹅》里的小公主爱丽莎,为了十一个哥哥,可以不说一句话,甘之如饴地赤脚踏过荆棘,空手采摘荨麻,日夜不停地编织十一件大衣,宁愿被人当做巫师差点活活烧死……
也如冬小麦,秋种,越冬,春季返青,夏季收粮,等待属于自己的那个“one summer's day”那个夏天……
童话的意思,一是孩子说的话,不必放在心上;二是童话的意蕴:“过程也许会坎坷,但结局一定会很美好。”
首先必须感谢许多人:我的父母亲人,我的本高校领导、两届老师同学,还有关心帮助我的每一个人。谢谢你们,在我成长的路上,一路伴我同行。没有办法在此一一提名感谢,但希望您知道我真心感谢你们的陪伴。
特别是李校长,是全校到的最早、走的最晚的人,这一年因为我受了太多的委屈和猜疑。
感谢老校长庞校长的默默关心。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纵有千难与万险,本高铁流永向前!”然后是几个话题:
【关于教育】
张充和数学零分只因作文特优被胡适力荐进北大;钱钟书数学15分,国文英文满分进清华;数理化总分才25分而国文历史满分的钱伟长“九一八”后毅然弃文从理;林庚先生由物理转学中文;李开复由政治学转学计算机;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中山先生由医人到医国;傅斯年在德国读书不求学位只为求知……
那些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制度,那些经过试错终于清晰而坚定的理想,那些宽容志趣的环境……成就了那些动人的故事,也值得今天的我们借鉴。
那样的年代难道一去不复返了?诚然,教育的理念与教育的现实之间会有差距,但我们不应放弃对真善美的追求。
现在的教育,由于人口等种种因素还扮演着配置资源的角色。但教育承载的以文化人的使命不应被忽视。
教育的功能除了传承文化,还有塑造理想。也许应试是我们现在教育不可回避的环节,但它只是一种手段,绝非目的。也许大家对这种模式有种种看法,我也曾对这种“皓首穷经”产生种种想法,但它确实砥砺了人的品格,系统地训练了人的思维、能力。
我们作为学生,在有人“拯救”我们之前,会积极地开展“自我救赎”,从中汲取有益的养分,仍然可以成长为心向阳光的人。感谢每一种经历,其实单纯地为一个梦想奋斗的生活,朴素而芬芳。
【关于责任】
其实除了这篇文章,所有关于我的故事都只是故事。有的被附丽了崇高的理由,有的是臆测与猜想。
我曾对一些记者说:“我只是个孩子,请你们保护、尊重我,不要把它当做新闻写出去。”可我不知道它为什么还是成为人们的谈资。
听说还有假扮收水电费的骗开了我姥爷家门采访。大人们真的很难理解一个孩子的想法吗?
现在我来澄清一下事实:我去年一不小心多对了几道文综选择,顶了个虚名,又是第一次人生道路的选择,当然会有许多犹疑困惑。
当我通过思考与实践认识到,再不按自己的心愿追求梦想我们就老了,我发现原来那扇门没等我已经关闭了。
制度留给我的唯一选择是:抹带重录。于是我像苏格拉底服从雅典民主审判一般选择回来,这与任何一所学校、任何一种教育无关,只像《小王子》里周游过各个星球的小王子认识到,花园里的玫瑰再多再美,也无法打动他,因为“是你为你的玫瑰花费的时间让她如此宝贵。”
去年不忍心拒绝任何人的请求,今年真的请原谅,我真的想安安静静地成长。也请不要再使用我去年的照片或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抓拍的照片,我不希望被人认识。
【关于梦想】
《菜根谭》说:“士君子幸列头角,复遇温饱,不思立好言,行好事,虽是在世百年,恰似未生一日。”毕竟,学了这么多年,如果目的只是material toys,未免太可惜。但在现实面前不折节,却需要巨大的勇气与阅历的支持,还有信仰的支撑。
不需惊天地泣鬼神的豪举,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茉莉般无声地芬芳他人的生活,芬芳自己身边的每一缕空气,彼此相濡以沫地浸润,让灵魂安详,让生命充满诗意。
诚如王阳明所言:“……以求其尽心,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
我回来后先后有北京的大伯、上海的爷爷、陕西的哥哥、大连的妹妹、海南的叔叔、广西的弟弟……写信赠书,在此感谢,并请原谅我实在不能一一回复。毕竟是高三备考,我又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
记得钱文忠教授说过:“瓜子炒了以后可能是比较香的,但是别忘了,也有很多瓜子是会被炒焦的。”
那么我想说,我还只是一棵向日葵,连瓜子还没长出来呢!
所以从今往后,我希望关于我的议论停止、消失。
人生的路很长,我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看过一篇《手的影子不一定是手》,说的很有道理,人的影子也不一定是他本身。或抬高,或谮言,那都不是真正的我,万一我哪天修炼出了“举世誉之不加劝,举世非之不加沮”的境界,那真是迫不得已被锻炼出来的。
也许将来我并不会有什么成就,也不富贵利达,也许会被人提起,但那又何妨呢?我只愿每天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精心书写生命的每一笔。
过去的一切,就让它们都过去吧。记得泰戈尔的诗句:“不要留连着去采拾路旁的花朵。因为这一路上,花朵自会继续开放的。”
我还是原来的我。现在,请跟我做一件事:闭上眼,深呼吸,把我忘掉……(只写这一篇,以后请求让我安静地生长,向着太阳。)
不求复制以上报道中主人翁的辉煌,但求作为一种借鉴和激励,我和他们都一样,都想去顺从内心,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专业也好,未来也罢。人生苦短,青春更是不长,在自己还能把握命运脉搏的时候,不想屈服于眼前的苟且,诗和远方在不远的未来等着我们。
至此,止笔,希望明年九月,我能如愿站在“国立中山大学”的牌坊下面,笑着,迎接未来充满挑战的人生。用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话作为这篇万字文的结尾:
所谓的光辉岁月,并不是后来闪耀的日子,而是无人问津时,你对梦想的偏执!
你是否有勇气,对自己忠诚到底?
嗯,鼓起勇气,对自己忠诚到底!
敢!干!
与君共勉!
以上就是那篇万字文的节选,妈个鸡歪楼严重了!就酱紫吧!
吹牛逼没图怎么行呢,无耻放几张图吧!
我也算负责任地把这个答案完善完了,现在是长假最后一天,下次碰电脑就是寒假回家了
选择这条路的时候,没有人给我借鉴,当然我也是一个比较倔的人,确实比较艰难,5月的时候,父母没有松口,自己压得都快抑郁了,超级难受
现在想起来流程无非就是
1、说服自己
2、说服父母
3、找高补学校
4、大学退学
5、入学复读
现在入学了,现在也还可以。
然后我想说:复读有风险,入坑需谨慎!!!
答主我是想得很清楚了所以才有这个勇气的!
每个人的人生最终决定还是在自己手里!
关于那些对于现状不满意然后迷茫不知所措的,不建议复读!
1、多尝试,好好享受下大学先,可以把学业放开(保证不要挂科即可)
2、找到自己的所爱,实现自己的价值!
3、多做有意义的事
最后的最后的最后,请相信努力的意义,希望一年后,我们都能够在人生的下一个路口,回头,微笑着回望这一年无悔的青春!再迈向自己的“第二人生”
中大传设,等我!
拿之前一篇专栏来答。这个研究主要是考虑一本上下的情况,其它分界线,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做。
高考,一张卷子,许多去路,多样人生。学生挥汗如雨,家长的心也揣到了嗓子眼。高考,究竟带来了什么,真能改变命运吗?贾瑞雪和李宏彬的最新工作论文,利用全国各地大学40000名学生的调查数据,对这一问题做了全面的解答:分数高于一本,确实能明显提高收入,但对落户、在大城市工作等因素影响很小。毕业之后进入什么样的行业,这一点受家庭的影响更大。高考带来的一定程度的社会流动,主要体现在收入方面。
数据来自清华大学与教育部合作,在全国90所高校随机抽取学生进行的调查,信息相当全面。每一学校抽取数百名学生,到访率大致在70%。研究的思路是断点:排除只在当地一本招生的学校,对每年每个省的高考,比较一本线上下20分这些学生的情况。高考除了反映能力,也有一部分偶然因素。一本线上下的学生整体区别不大。比较他们之后的发展,就可以算出一本的净效应。这是个模糊断点——一本线上20分,最终去了一本的几率是34%;一本线下20分,这个几率是4%。
结果:分数上一本线,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月工资平均要高122块。考虑到全样本工资中位数是2500,这相当于一本可以把工资提高中位数的6%,不是一个小数字了。作者做了很多检验:比较分数线上下20分学生的性别、家庭收入等个人特征,没有显著区别;把20改成5或40,结果稳健;断点设在一本线上下5分做安慰剂检验,效应明显减弱;考虑选择性回答、工资高报、出省读书、复读、工作所在地物价、风险态度、毕业率、学费、出国等因素,结果仍稳健。
文章对这一结果做了很多深入挖掘。比方说,一本线上下20分的两个群体可能在以下两个方面出现显著差别:一是所谓“好学校vs好专业”,一本线下学生更可能选到排名低一点学校的好专业,一本线上学校更可能选到排名高一点学校的冷门专业。不过,作者发现:以经济、管理、法律三个专业为例,一本线上就读这三个热门的概率是20%,线下是26%,不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别。控制这一点之后,收入上的差距仍然存在并显著。
第二点是大学成绩排名,这是所谓的“鸡头vs凤尾”之辩。受访者倾向高估自己的排名——每个学校随机抽取的数百名学生,有46%的学生认为自己成绩处于前20%,认为自己成绩居于后20%的只有5%。总体来看,分数在一本线下20分的学生,大学成绩排名确实显著高于分数在一本线上的学生。不过,即使控制了学校排名这一点,一本上下收入的差距仍然显著,因此,可以认为考上一本,确实对收入有不小的正面影响。
这对社会流动的意义有多大呢?文章做了这么一个比较。首先,把父母的收入从低到高分五等,把孩子收入也从低到高分五等。横轴画出父母的位置,纵轴画出这个位置的父母,孩子收入位置的平均数。画出来的线斜率越小,说明父母差距在孩子身上体现得越不明显,代际差距“抹平”得越多。总体来看,“分数高于一本线”带来的收入改善,效应相当于父母的收入在五等分中往上移两等。虽然这不能抹平所有差距,但效果也很明显了。
不过,社会流动的其它方面也不能忽视。高考可以改善收入,但对收入以外的因素影响很弱。比方说,分数高于一本线,对毕业后留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在工作地点落户以及获得单位的房补这三点因素几乎没有影响。此外,分数高于一本线,也不能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率。实际上,高于一本的毕业生毕业以后的就业率还比低于一本线的毕业生稍稍低一点。这一点无法被深造等去向选择解释,作者认为可能是找工作时要求更高所导致。
能否进入优势行业也是学生和家长共同关心的问题。作者区分了以下三种优势:岗位优势(管理岗、创业者或公职人员等);行业优势(金融、文化教育、政府等);所有制优势(是否国企)。三类职位都有很低的就业——期待比:调查中向往这些岗位的学生很多,但最后就职于这些岗位的学生很少。分数高于一本线,对进入这三种优势行业几乎没有作用;相反,如果父母有一方就职于优势岗位/行业/国企,孩子进入优势岗位/行业/国企的概率分别提高33%/64%/24%。因此,虽然分数改变了收入,但影响就业格局的主要还是家庭。
最后,作者发现第一份工作的收入和之后工作的收入强相关。因此,分数上一本可能带来长期的收入优势。文章检验了这一效应的渠道:首先,人力资本方面,没有证据显示两类学生有明显差别。分数线高于还是低于一本,对是否通过四级、四级成绩、是否通过CPA、是否有职业技能证书、有无驾照、是否通过司考、是否持有计算机等因素没有显著影响;其次,校友网络对第一份工作有正面影响,但效应微弱;最后,企业选择校招的点有很大影响。此外,有一部分学生反映招聘存在学校/学历/经验歧视,比例分别是36%/14%/6%。
文章还有很多细致的检验讨论,还有许多有意思的小结论,限于篇幅不能全部介绍,还请参考原文。总的来说,仅仅从收入层面看,高考成绩好也有很大的正面作用,上一本抵得上父母向上移动两个阶层(五分法)。不过,如果是行业层面的选择,家庭还是压过了高考。两点补充:首先,就读好大学会有很多其它无形的收益,这一点也很有价值,考虑时不能忽视;其次,期待进一步的研究中,分类能够做得再细致一些,把诸如双一流、二/三本这些分界线也考虑进去。
参考文献:Jia R, Li H. Access to Elite Education, Wage Premium, and Social Mobility: The Truth and Illusion of China’s College Entrance Exam[J].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