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我有生之年能看到衡水模式在中国消失吗? 第1页

        

user avatar   akatsiy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说你们评价高中教育的时候都不看大学脸色的吗?

如果说在中国有谁最反感应试教育,那大概就是那些高等教育从业者。因为他们是实实在在要为应试教育的弊端买单的一群人。

高考在这个国家从来都不是必需品,至少对高等教育来说不是。当年恢复高考之前,各高校靠着工农兵大学生混不下去吗?

现在各大学还认可高考成绩,那是因为在他们眼里高考成绩与学生在大学的表现还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如果有一天大家发现高分学生就只擅长高考,进了大学以后表现一塌糊涂,你们觉得那些大学还愿不愿意配合一起演下去?

不要觉得这种事不可能发生,现在考研已经出现类似的迹象了。

我爹干了一辈子教育工作,直到几年前他都坚持认为分数不会骗人。但他发现最近新招的研究生里高分低能的越来越多了。有人考研成绩高得吓人,但进了实验室什么都不会。

所以他现在也改变了自己一贯以来的观念,开始认为面试比成绩重要。这不是个例,在我认识的国内大学教授里,越来越重视面试的不是一个两个。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大家可以问问某乎上那些考研培训机构,他们比我更清楚是怎么回事。

衡水模式也是这样。如果这种模式仅仅出现在少数几所学校,那这些学生确实可以在现行体制下占到便宜。但如果这种模式推广了,那各大高校要面临的就是这样一群新生:高考成绩优秀,但知识结构和学习习惯完全不适合高等教育,并且身心健康可能欠佳。

不说这种质量的生源对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会造成什么影响,至少下面这些麻烦是免不了的:

如果有人无法适应大学生活,成绩一落千丈,家长会跑到大学来闹,说之前那么好的学生怎么就让你们给教废了。你跟他们解释这是因为高中时没打好基础,他们听的进去吗?

如果有人高中时积累的病根到大学发作了,家长也会跑到大学来闹,说你们不关心孩子死活。你跟他们解释这是因为高中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他们听的进去吗?

如果有人因为之前留下的心理问题跳楼了,家长更会跑到大学来闹,说你们是杀人凶手。你跟他们解释这是因为高中时积累的压力,他们听的进去吗?

衡水模式说白了就是透支,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潜力换一个漂亮的高考成绩。最后便宜都让高中占了,留下的烂摊子则交给大学来收拾。如果你是大学教职员工,你愿不愿意背这个黑锅?

可以想象,假如衡水模式普及,到时候各大学首先想到的肯定不是老老实实替那些所谓的超级高中擦屁股,而是直接不跟你们玩了,通过特招等方式绕开高考。

而如果政府强令高校必须依照高考成绩招生……你猜那些名牌大学会不会打私有化的主意?

届时国内的高等教育提前进入美国模式,可喜可贺。

这里也提醒一下那些自诩卷王的人,大家真没义务陪你们一起卷下去。

————————————————————————————————————————

我说有些人可真有意思啊。看见“私有化”三个字就开始跳脚,合着前几天刚上市那家跟你衡中没关系是吧?

自己能占到便宜的时候就是我努力我应得,占不到便宜的时候就开始要公平。

还有拿招生办说事的,我就问一句,你们衡水的生源质量这么高,这几年北大在河北的招生名额增加了几个啊?

衡水模式跟996本质上是一回事,一群奋斗AC打着多劳多得的旗号带动整个行业内卷,但社会上可分配的资源总量并没有增加。卷下去的结果就是大家都需要付出几倍的努力,得到的东西还是原来那么多。

一边加剧内卷和恶性竞争,一边喊着教育公平。一方面自己做着考高分就能拿高薪的春秋大梦,另一方面有教育工作者想去私立学校多挣点工资就跟刨了他们的祖坟一样。合着好处都得让你们占了才叫公平呗?

你想支持社会主义,可以。你想支持资本主义,也可以。但你要做双面人,结果只会是两头都不讨好。

————————————————————————————————————————

服了。我回答里哪句话说过大学要按现有的体制、打着现在的招牌私有化?

名牌大学最不可替代的资源是什么?是师资力量

如果北大一多半的师资力量集体跳槽去了一家“私立粉红小兔兔大学”,你觉得以后的北大还是不是原来的北大?

人家完全可以找一个已经离开体制但有足够影响力的人,比如退休的校长牵头,成立一家私立学校,以“子弟优先入学”为条件找权贵拉赞助,然后拿三倍的薪资吸引教职工跳槽。

就问这种情况你要怎么防?直接把民办教育一杆子打死?

就算这样人家仍然可以到海外成立学校,接下来你们是不是要把出国留学也给禁了?

还有拿政府强制力说事的。政府还要求中小学减负,保证学生睡眠时间,禁止补课,禁止公布成绩呢。这些到了基层都变成了什么样你们心里没点AC数吗?政令真是万能的话,你们自己倒是先遵守一下呗?

一方面拿着政府的权威狐假虎威吓唬人,另一方面阳奉阴违那套玩得比谁都6。某些人听不懂道理就算了,但你们能不能至少要点脸?

另外一些动不动就拿国家未来当挡箭牌的,你们觉得衡水模式对自己有利就直说,别成天让祖国替你们背锅。我是没见过有哪个国家是靠内卷卷成世界霸主的。封建时代中国搞了那么多年科举,最后结果如何啊?你们所谓的努力奋斗如果是指努力去入美国人的关,那我举双手双脚赞成。跟自己的同胞恶性竞争然后胜出这事很值得炫耀吗?

还有那些把国内高中吹上天,上来就不比发达国家差的。你要说人大附中不比美国优秀的高中差我是真同意,但某些少年监狱跟着凑个什么热闹啊?

美国优秀高中毕业的学生都有能力自己准备申请材料,要推荐信,应对面试。人家考研和找工作也是这一套,可以说高中学会了以后都不愁。你衡水模式学的那点东西是能拿来报研究生还是能拿来找工作啊?

顺便说一点,美国高中课程的教学大纲是直接跟大学课程接轨的。美国大学录取时并不仅仅看SAT,高中各门课的成绩也是非常重要的参考标准。那些所谓的超级中学敢跟人家学学这个不?

我就不说欧美贵族学校出来的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的社会活动足够写满两页简历。你们这些做了三年题的拿头跟人家比?

还有贬低国内大学的,我承认我们的大学跟国际一流比确实有差距,但这时候你们咋就不提钱的事了呢?

说句不好听的,现在国内985如果把学费提高到美国大学的水平,每人每年20-30万rmb,很多问题都能解决。

问题是真这样你们能接受吗?到时候又要有一群人出来满地打滚说穷人没活路了。

中国的高等教育走平民路线,你们要喷水平低。真走精英路线了,你们又开始喊公平。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大学教学水平要和欧美看齐,资费水平则要跟黑非洲看齐。合着人家都得用爱发电伺候你们这些大爷才算公平呗?

我承认国内大学存在各种问题和改进的余地,我也知道高考这件事换谁来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很多政策都是权宜之计。

但中国恢复高考前三十年都没搞过衡水模式,也不影响底层通过教育实现阶层跃升。衡水模式的出现恰恰伴随着经济增长放缓、阶层固化、内卷加剧。结果有人反而把这套当成穷人唯一的出路了,我也真是服。

互联网企业那些奋斗AC就算再内卷,人家好歹承认他们996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但有一些衡水模式的拥护者,一边把996乃至007引进学校,一边还要喊着公平的口号。

工贼都能自称左壬,这是我在某乎见过的最大的笑话之一。

另外有些人分高不高我不知道,低能怕是真的。我从头到尾都没说过反对高考,我反对的是以考试为中心,无底线摧残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方式。我在前面说的很明白,现在各大学还是认可高考成绩的,但前提是这个成绩背后不能有太多高分低能的学生。结果评论里有人一上来就是“不高考你想怎么办”,说实在的我挺怀疑他们高考语文都得了多少分。

————————————————————————————————————————

累了,不想跟某些人继续争下去了,直接摆个观点吧。

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在他们被现实毒打之前,你怎么劝都不好使。

就比如在一些美国相关的问题下,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在美国讨生活并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么容易。结果每次都有人来杠,大部分是从没踏出过国门的人。只要你不承认美国是完美天堂,那在他们眼里你要么是拿了中宣部的钱,要么是自己先上了车然后想把车门焊死。

在这个问题下我也可以拿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你,就算你考上了北大,如果你的职业规划不清晰,对自己想干的行业没有深入的了解,缺乏社会经验,那毕业以后日子照样会非常难过。而这些恰恰是应试教育造成的恶果。

然而在有些人眼里,质疑应试教育=不让穷人翻身。我也懒得再争了,反正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知乎不是法庭,答主的位置不是被告席,我也没有犯罪,何苦像个嫌疑人一样成天为自己辩护呢?

既然再讲道理也只会被一些人当成阴谋,那我就直接把观点放出来:能通过衡水模式获利的永远只有少数人,绝大多数底层人民在这种严重内卷的应试教育下只会白白付出整个青春最后一无所获。

信不信你们自己看着办。反正我没权力干涉你们的选择。

顺便说一声,我承认我是在北京参加的高考,但当年我的成绩能排到全市前30,换别的省上北大也没压力。想要比卷,我还真不怵评论区里某些不知道上没上过大学的卷王。

最后引两段话,看看真正关心穷人的人是怎么说的:

 1966年4月,教育部召开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座谈会,很多人对考试制度提出了质疑,毛主席讲道:
“高考把学生当作敌人,公开袭击,定期袭击。高考助长学生死记硬背,不是引导学生活泼主动的发展。高考按平均分数录取,要学生门门功课都好。高考超出中学课程范围,高考出难题,学生家长抱怨。学生紧张,高考每年总有人晕倒,把学生考焦了。家长紧张。老师紧张,全国考生集中在三天考试,如临大敌,气氛紧张。高考三天决定命运,偶然因素大。考生填那么多志愿,只从高校出发,不考虑考生的实际情况!”
毛主席1964年2月13日在春节座谈会上的讲话节录还提到:
“现在课程多,害死人,使中小学生、大学生天天处于紧张状态。”
“现在的考试,用对付敌人的办法,搞突然袭击,出一些怪题、偏题,整学生。这是一种考八股文的方法,我不赞成,要完全改变。”
“旧教学制度摧残人材,摧残青年,我很不赞成。”


作者:红色共济
链接:zhihu.com/question/442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ser avatar   eric3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现在的观点很简单:脑子和肌肉没什么区别,做题和举铁一样,练就会变强。

至于说你做过的题毕业了就再也没用了,那么你举过的铁出了健身房就有用吗?谁扛着杠铃满街走?

那么健身就没用了吗?


user avatar   liye12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评论区异常精彩!不少人说衡水不是资本的,来,被打脸!

还有很多人说应试教育的合理性,我从来没说过应试教育不合理,在中国,应试教育有千年历史了,保证了阶级的流动性,核心也是公平,很合理,衡水模式则是应试教育走到极端反面的产物,换言之,科举肯定是好的,但是发展到八股,就是问题了。

还有说课外辅导班的,按照这个逻辑,课外的应试辅导当然也是不好的,国家一直也不支持,但是课外辅导班跟高考工厂的破坏力不可同日而语。

学生想要提分,并不是配几个名师讲题这么简单,高考工厂模式也不是靠一两个老师撑起来的,而是一整套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中,老师甚至都不是最关键的。

军事化管理,每天近16小时的学习时间,周测、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刷题率,排名,挤压周末,教室里的监视器,教师谩骂学生的权利,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的权力,教学内容与考试无关的都不讲,精确到分钟的作息时间,每隔几个月就依照成绩分班的淘汰机制。

这些才是高考模式的核心,各位996就如丧考妣,欢迎再来体验一遍007!

为这种模式唱赞歌的,我TM就问你一句,你去衡水再读一次高三你去吗?

那家长为什么喜欢高考工厂?

当然喜欢,也不是那么贵,孩子送过去一个月都不带烦自己的,提分是真提。

至于孩子有没有心理阴影,童年是否幸福,这事对大部分中国家长来说超纲了。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以下是原答案:

大概率不会,但是再过10年可能会大幅缩水。

衡水模式的本质就是高度内卷下的底层互害。

我是一个语文老师,语文教科书的课文都挺不错的,现在语文教学也注重学生的文学审美与语言应用,没毛病。

但是一到考试,语文教学瞬间变成泥石流。

死记硬背,分析出题人思路,牢记答题格式,猜测出题人意图,记作文模板。

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刷题刷题……

很多有文学天赋的孩子语文考试都很差,为啥?语文考试的模式化配不上孩子的文学天赋。

语文是这个问题,别的学科或多或少也是。

中国的教育体制本质就是选拔性考试,考什么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三件事:

公平,公平,还是公平!

我在山区支教的时候,看着那群留守儿童,还有辛苦的山区校长,突然明白了应试教育的意义。

中国的教育是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的。

我这样上知乎无病呻吟的中产不是广大人民群众。

这些山区里的孩子就是可以靠高考改变命运。

尽管他们还是少数,但是总有几个,几个就是希望,路还没有断。

衡水模式的可怕之处在于,他们利用规则,把底层的晋升之路掐断了。

每个地区的入学名额是有限的,衡水模式造成了分数的通货膨胀,原本家境贫寒的孩子500分出头就能上一本,现在膨胀到550分,出路断了。

你以为老师喜欢衡水模式?

狗屁,学生军事化管理,老师同理,工作强度大到抑郁。

学生丧失了幸福的童年。

社会增加了整体成本。

老师变成了出题机器。

在这个过程中,谁得利了?

衡水中学安徽分校今年九月就要开学了,初中高中各招1500人,三年内招满一万人。按照一年一万八的学费,招满人后的收入光学费一年就有一亿八千万。

是资本家啊!同志们!

不要搞错了敌人同志们!

回到文章的开头,为什么说衡水模式是底层互害?

因为高级中产和有钱人的子女已经不玩高考了。

读国际学校,培养领导力和创造力,注重锻炼身体,多抓抓英语,高中直接申请国外大学。

回国拿个学历,真的就是在学历上,阅历上,能力上乃至体魄上都碾压做题家。

衡水一万八的学费对比国际学校十八万的学费是不贵,但是对比总理说的六亿人年收入不足3万仍然是天文数字。

代价是全员做题家,这不是底层互害是什么?

悲观一点,只要还是高考这种选拔性考试存在,那么衡水模式就一定会存在,资本家赚钱就行了,什么幸福的童年什么能力都是狗屁。

乐观一点,随着新生儿的减少和国家对教育的加大投入,工作机会会变多,学位也会增加,应该没有那么卷了。

总体上我是悲观的。

最后,说说体育中高考体育分数比重增加的事情。

这个政策真的是在现行体制下的最优解了,该政策一出,各种衡水们是真疯了,天天带着学生运动,我的学生们在初三更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瘦了下去,身体也更好了。

既然大部分人都是要被名校淘汰的,那还是应该有个好身体。

资本永不眠,衡水永不眠。


user avatar   lancel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衡中x中…中模式的本质,是用一切办法,取得高效的乃至垄断性的应试能力,去对抗高考内卷。不管什么方法什么手段,最后的落脚点还是高考的取分能力。



那么,还有别的方法可以应对高考内卷吗?那也是有的:

1、避开高考,在横面竞争,比如走出国留学,走自主招生,走各类特长生。从而参加其他维度的升学竞争。



2、穿过高考,在就业环节竞争,通过各种积累的资源,让子女在毕业后的就业环节取得优势地位。即,无论该考生取得什么样的高考成绩,就读于什么样的大学,在毕业之后都可以相对轻松的获得体面的工作和生活。从而不用以背水一战的处境和心态应对高考。



所以,这个题目其实就相当于在问,你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

1、中国学生大多都能较为轻松的去世界各地留学,或者

2、中国老百姓大多都能较为容易的获得体面的工作和生活。



这个答案是什么,大家自己心里都有。



user avatar   colianius 网友的相关建议: 
      

衡水制的本质是“三高”——高薪延揽名师、高分掐尖复读生,对看不入眼的学生则统一高价,核心技术就俩字:掐尖。

这么运作的结果是,对全省吸血。北京天津附近有个环京津贫困带,放在中学教育上,衡水的效果也基本如此——环衡水贫血带。优秀师资几乎全都被衡水掐走,省内的应届生只好去复读,省外的学生如果想去衡水,至少得上一本线然后去复读。换句话说,衡水的清北率高,本质上就是,他们专拣能上清北的学生。

事情的另外一面是,衡水每多考上一个,外地就要少考上一个,不管衡水的清北率再怎么高,清北在河北都不会多招一个学生。如果说高考是一场拍卖,那么现在各所高中的出价,已经到了只能被认为是在洗钱的程度。明白人到了大学之后再回过头去看高中,难免发出这样的感慨:抽什么疯呢?

高分生是衡水制的活广告,高价生直接养活了衡水制。学校怕高价生到了高考拉胯,于是制定出种种变态的校规,严苛到近乎人人违纪的程度,然后就可以选择性执法,看谁不顺眼就收拾谁,其中最著名的一种操作就是对“早恋”的无限上纲。

早恋这个词,仔细品品味道可以说是鬼扯,就好像“今天中午怎么午得这么早”一样简直狗屁不通——日上中天,自然就中午,人到十四五岁,自然慕少艾,这事儿不仅跟早晚没关系,而且根本拦不住,就算你不许追,难道还能不许喜欢了?抓“早恋”这事儿,从恢复高考之后一直就有,但走向极度癫狂的时间并不算很长。校长和政教处主任们对“捉奸”抱有如此浓厚的兴趣,不仅是对当事女生进行荡妇羞辱的变态欲望驱使,最重要的就是看中了“早恋”这一罪名的普适性,只要愿意抓,随时都有苗头,随地都能抓到,随便哪个人,翻翻抽屉总能翻出点什么来给他判处随便什么可轻可重的处分,轻到通报批评,重到勒令退学,完全视领导的口味和喜好而定,就像三十年前的流氓罪,从随地吐痰到敲诈勒索,从未婚开房到两口子婚后啪啪姿势不标准,天文地理无所不包,从罚款五十到死立执,全看领导上的具体需求。抓“早恋”,名义上是为了提高成绩,实际上也确实是为了提高成绩,只不过这个提高的原理和一般人想象的不太一样……

三高这个操作,一般学校是学不来的,身份所限,没办法公然招收高价生,也就没办法高薪吸纳名师,更没办法高分掐尖复读生,于是各地所谓的“衡水模式”,就只能是猴版衡水甚至残废衡水,无法像吸尘器一样吸出个“环某中学贫血带”来,当然,比起衡水一口气吸干整个河北省,这种局面已经算是不坏了。

猴版的衡水,没有那么多的师资,就只好自己卷自己、自己吸自己,把校内的名师全都安排到复读班,整合成“高四年级”,应届生去高考陪跑一年,来年统一复读。唯一能学得有模有样的衡水经验就只剩变态校规这么一点,尤其是抓“早恋”,校长、政教处以及被当了枪使而完全不自知的学生干部们,对此产生了近乎于猎巫的狂热,有些反正考不出个所以然的高中,就把“捉奸”当成了主业,比教课都来劲。如前文所说,“早恋”这事儿,人人都能找出苗头,永远抓不完,政教处也就永远有事可干。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真正的衡水模式在中国从未真正普及(实际上也不可能普及),也就谈不上消失,衡水市更不会容许这一模式破产。外市、外省的猴版衡水,同样会在抽疯式的正反馈中持续抽疯下去。


user avatar   wuchangyex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些话说出来又比较伤人。

单讨论学生,只要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放任自由竞争,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产生衡水模式这种严格且高效的流水线。江苏山东不卷吗?卷啊,衡水老校长扎扎实实考察了一下江苏山东的县中模式,回去就把衡水中学从一个十八线小县中做起来了。

靠跑操喊口号?

别逗了,你怎么不说人家衡水还天天吃饭睡觉呢?

学生只是原料,工人是老师,江苏山东的县中为什么狠,就是因为教师队伍强,一方面教学教研,另一方面管理严格。衡水先逼老师,再逼学生,你天天让学生跑操喊口号,校长老师睡大觉,这和蹲监狱也没啥区别不是?

恕我直言,很多高中管得是挺严,但是教学水平可以称得上一个“菜”字,看来像是不为应试教育折腰,其实连tm基础都教不好,高三直接让学生一套题一套题的刷,连题目都懒得分类,题型都不总结,原理和技巧可能老师自己都不知道。这种所谓的“衡水模式”和正儿八经的衡水模式,大概是海马和马的差距。

衡水本来上限也就是一个强力县中,结果河北不限制跨区县招生,好嘛,这下全省都跑不了。

所以衡水模式说穿了,专业过硬的教师团队+科学高效的训练体系+全省掐尖的优质生源

江苏山东差后面一个,不然也会出类似衡水这样的巨无霸,之前的答案里面提到过河南的郸城一高,2020年32清北,河南全省第二,郑州外国语73清北,河南省实验20清北,又一个衡水在路上了。我总有一种错觉,衡水中学郸城一中有点像大秦帝国,经济在全省倒数,结果穷则思变,搞出了一套军国主义,通过严格高效的教学体系,成功入了东方六国的关。

而另一种思路则是主抓后面一个,形成大城市-中小城市-县-乡镇四级高考种姓,啊不,中学体系,大城市名校的学生一边上知乎写点包含青春/爱情/出国留学/清北藤校985211等等要素的华章,另一边雇佣我这种教育打手进行专业化的应试训练,在考场上爆锤知乎用户的同时还能让他们在场下怒交智商税。


这个问题基本是内部无解的,因为好大学只招那么多人,总不能人人都上清北,那等于人人都没有上清北;好工作也只有那么多岗位,很多人欲求996而不得。

结果,①限制超级中学的跨区县招生,学生还是要在本县本省卷

②打造知乎级中学,结果你看不见的小城市和乡镇中学,因为资源减少,卷的更厉害了

③提高教师队伍水平,算了,大家都提高的结果和大家都不提高是一样的

大概只能入关了,没入关时,你一个人努力,身边就有上千个人一起努力一起卷,等入了关之后,资源极大丰富,你就发现这点努力够干啥的?


user avatar   peter-86-2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坐标中流985,调查了一圈,身边的人对应试教育、考试这回事的认识有一个惊人一致的认识变化过程。

小时候被奥数、小升初、中考折腾得叫苦不迭。早年的杂志鼓吹“素质教育好,应试教育不好”,对欧美的快乐教育心向往之,对国内一切为了考试的风气非常痛恨。

高中的时候又“幡然醒悟”,可能是逛了知乎,可能是从师长口中听到的观念,又开始一致觉得“高考是伟大的”、“只有高考最公平”、“阶层上升唯一通道”,觉得国外快乐教育就是洗脑,应试教育反而是正途。

上了大学,和知乎的大家一样,深刻感受到了“内卷”的威力,又在反思作为“做题家”的自己:过去这二十载春秋似乎大半都奉献给了做题,甚至到了中学时无比期待的“光明彼岸”——大学,做题也还没有停止,可见的未来还要经历几场做题。最扯淡的是,每一个阶段的题似乎做完就可以抛下,在你的人生里就是一个匆匆过客,就像抓了一把沙又迅速让它流走;学到的知识在一场考试后就可以彻底说拜拜,过去的三年六年在考试后就失去了绝大多数意义。做了这么久题,把自己搞得这么累,到底是为了什么?不少人,包括我自己,又在反思整个应试教育究竟在搞什么,怎么会培养出一代在“内卷”里搏杀的“做题家”?

这个阶段变化颇有“看山”三境界变化的韵味。小时候只知道从自己的感受出发评判事物,上中学时又知道从全社会的角度分析问题;但是上大学了,看看从前痛苦时允诺的东西并没有兑现,反过来又开始重新重视起自己的感受起来。毕竟人活一辈子就是一连串感受连接起来的,如果每一个瞬间你都在为摸什么更高的东西而痛苦焦虑,那把这些瞬间连接起来也绝对不会是快乐的。单从这一点上来讲,以衡水模式为代表的中国基础教育完全就是扯淡。培养出来的要么是现货输家,要么是期货输家(卷一辈子,能场场赢吗?)。

有人看到这里觉得可能是跑题了,其实不是。做题家的痛苦、应试教育与衡水模式的背后是教育和选拔之间的关系在中国的异化。你会发现从幼儿园开始这条恐怖的链条就已经搭建起来了,上个好幼儿园是为了上个好小学,上个好小学是为了上个好中学...人们从一场选拔里胜出,又抓紧投入到下一场选拔里。至少我觉得这不是教育应有的样子,让每个人在最美好的年华里紧绷着弦走一场不容有失的独木桥之旅。

这就是异化的点:选拔考核是为了更好的教育,没有问题;但是教育是为了更好地参加选拔考核,问题很大,因果倒置了。这两个事情倒置,就像是“生存是为了吃饭”一样可笑。

而衡水模式就是“教育是为了更好地参加选拔”的集大成者,整个系统的设计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加高考,考出更高的分数。无论你怎么咬牙切齿地恨,在人人都盯着出口处的下一场选拔的年代里,它就是正义的。哪怕把衡水中学当场解散,也会有其他学校自己进化出一套新衡水模式出来。

不扭转教育与选拔在中国的异化,就看不到衡水模式的消失。可是对中国教育,包括前述异化现象的调控最有用的几根指挥棒,又往往不在教育部门手里。所以单单从某种教育模式好还是不好出发去讨论要推广还是要消灭,恐怕永远只能是在死胡同里打转。我希望它明天就原地爆炸,但除非大家能看到这种荒谬的因果倒置并一起抵制它,否则恐怕短期很难如愿了。

但也不是没有希望,评论区的同学启发了我,那就是这几年大家越来越看清楚“卷出来找个好工作,努力奋斗,生个孩子让他开始卷”这种循环的荒谬可笑了。年轻人开始抵制996,不愿意生孩子,这种打破“看起来有意义实际上没有希望”的循环的趋势倘若继续下去,蔓延到教育上也绝非不可能。


1k赞更新:

感谢大家的支持,看来心有戚戚的同学很多。挪用一句微博上看到的话吧:我们已经忘记了怎么样理性、温和、健康地努力了。


user avatar   gutianlege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消失?

开玩笑吧…

跟你说个故事…

前两年广东闹得沸沸扬扬的高考移民源自

一个在衡中“学习”三年的孩子回到深圳吊打一众深圳传统名校高中生,引发了中产家长们的愤怒。

而事实上,百度一下“潮实”

看看一个后进的民办学校,怎么采用衡水模式吊打一众广东名校。

我读书的时候汕头的同学基本来自金中

后来发现每年广东前五十(潮汕区)大多都变成潮实的了

然后人数还直追传统省附

慢慢回过味来的广州高中也开始采用衡水模式了

至于哪几所就不点名了,有兴趣可以看看这三年哪几所高中反超了传统老六校…

哦,我说的还是公立高中,没得掐尖。

像潮实这种私立掐尖后,潮汕地区的传统公立就没得玩了。

而公立高中玩衡水名师+军事化管理这套,成绩大幅上升的结果是什么?

越来越多的公(私)立都会走衡水这套

什么素质教育?大声点,听不到

在高考指挥棒下,强调素质教育的结果

就是传统top2高中,有一个竟然前50名人数为0鸡蛋…

结果家长们化身国足球迷,一秒十喷。

没有成绩谈素质教育?您也配?

好吧,现在广州教育也开始卷了,什么素质教育,课外拓展,去舞雷宫办吧。

衡水模式不可怕,可怕的别人衡水了,你不衡水。

所以回到主题,你觉得会消失吗?


user avatar   feng-da-67-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早就应该看穿的问题一直在反复提出和反复错误解读。

衡水模式本身是个结果而不是原因。

仅仅是直接攻击衡水模式,包括单独用行政手段禁止,都不是能够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

衡水模式的本质,就是高度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引发了教育行业的“996”问题。

高度激烈的内部竞争,现在都被称为内卷。内卷的本质,就是内部资源不敷分配。

所以真正的根源就两个,一个是缺乏外部资源输入,一个是缺乏内部生产力跃升。

直接实现后者是非常困难的。而且生产力的跃升,往往也与外部资源输入有一定关系。比如说欧洲因为工业革命而一跃成为近三百年的世界第一,直接原因就是地理大发现提供了巨大的、富饶的、军事上极为落后的海外资源可供掠夺,最终外部需求引发了内部变化,在承接条件较为合适的地区开始了工业革命。

教育也是同样问题。

应试的本质,是国内的教育资源不足,是需求大于供给的问题。要改革应试教育,唯一的路线就只有加大教育投入,使供应满足需求。倘若人人都可以上211985双一流,那么自然就不存在应试教育,衡水模式自然就消失了。

但是我们不能提供这样的教育能力,极其有限的教育能力只能用于极其有限的人群,那么结果就只能是高度竞争条件下产生的衡水模式。

所以解决衡水模式的办法不是内部施压,而是增加供应。

可是社会需求是否需要增加这么多供应呢?

目前来说,仅国内市场是不需要这样多的供应的。世界市场也只有一种情况下需要这么多的供应:

中国承担起了世界人才市场主要供应国的任务。

而承担起这个任务必须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中国的人才足够优秀。也就是说至少中国的人才教育模式要比其他国家更加“衡水”一点;二是中国拥有世界人才市场的控制权。也就是说中国可以保证自己的人才畅通无阻的在全世界任职。而这两个条件,前一个条件就决定了我们不可能采取“快乐教育”的方式教育本国人才。后一个条件则需要我们具备世界范围内的领导权。

所以最后我们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入关是消除衡水模式的唯一方法,而且消除了衡水模式也不能采用快乐教育模式。

所以说,你永远想不到“入关学”会以什么方式出现在我们面前。

其实在教育问题上,国际上有很多现实的例子。

我们经常举邻国日本的例子。因为比较各国教育发展时,国际比较必须举各国的例子。日本的发展时间与我们近似,且地区接近,情况较为了解,用来作为研究范本比较容易。日本的教育相对我们来说更为发达一些,近二十年来日本也出现了科研大奖集中爆发的态势(每年至少一个诺贝尔科学奖)。那么日本教育是如何提供支撑的呢?有的人比较短视,就去研究近几十年的日本教育,发现近几十年日本的教育是走的快乐教育的路线。于是他们以为,在教育内容上减少投入会提升科研成果。但是他们这种研究缺失了一个重要环节。他们没有对应教育产品——作为毕业生的人——与科研工具——作为科研成果生产者、研究员的人之间的关系。这导致他们得出了错误结论。事实是,科研大奖往往奖励的是几十年前的成就,而几十年前的科学家是更早的时代培养出来的,并没有接受近几十年的快乐教育。所以日本获奖科研成果很多都是由接受“应试教育”的人才创造出来的。并且,日本科学界对于近几十年来的快乐教育导致的科研人才素质下降问题极其担忧。所以真正的对应关系是:日本用错误的快乐教育,取代了产生了巨大科研成果的正确教育模式。

这个现象不只在日本出现了。美国也是同样情况。他们也废除了曾经的“应试教育”,近几十年来采取了“快乐教育”。其结果就是美国只能凭借历史霸权条件,大量招募各国科研人才来填补自身人才产出不足的缺憾。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就是,由于美国仍旧希望尽可能地将科研工作掌握在美国人的手中,所以他们不得不对外来人才进行压制。结果就是海外华人越来越抱怨“玻璃天花板”的问题。因为美国自身人才素质在整体上来说越来越差,导致被压制的人才与被提升的人才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玻璃天花板也就越来越明显了。

岂止是美国如此。英美系的几个国家都是同样问题。他们自己也很发愁。

只要搞快乐教育,就必然导致科研人才素质下降。

我们之前很多人批评国内教育。什么动手能力差云云。究其实质,就是国内教育资源不足,缺乏相应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条件。但是批评者往往将原因错误归结为“应试教育”。

我们通常说应试教育,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概念。

正确的概念,应该是“刻苦教育”。这才是与“快乐教育”对应的一对概念。

为什么这样说呢?

倘若我们反对的真的是“应试教育”,那么对应的就不应该是“快乐教育”而是“推荐教育”。

推荐教育才是应试教育的反面,快乐教育是刻苦教育的反面。

我们真正反对的,其实是刻苦,并不是应试。

很多批评者存在的问题,就是在对国内教育的基本条件上缺乏分析。他们不知道中国教育真正的问题是“供应不足”的问题。按照共产主义国家的教育理念,也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教育理念,每一个人都要享受到最好的教育。也就是“普惠的精英教育”。但是这个理念需要巨大的资源才能实现。我国没有这个资源,而且一旦获取一点资源,都要尽可能地分摊出去。最终导致教育资源始终处于紧缺状态。

很多人不理解这个问题,结果采取了“白左”式的、“第二国际”方向的“调和社会主义”理念。他们试图通过降低教育需求的方式,来缓解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于是他们走上了快乐教育的道路。通过不断降低学习内容质量的方式,来换取学习上的轻松。但是人人都知道,种地时的工作变得轻松起来,收获时装粮食的口袋也会变得“轻松”起来。教育时太轻松,应用时就会捉襟见肘。归根结底,快乐教育的本质,是第二国际一帮人,试图同时调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既实现社会主义的普惠性,又实现资本主义的剥削性。于是他们一方面按照社会主义的普惠性质,以平均主义代替公平。一方面按照资本主义的剥削需求,降低教育的有效性,降低受教育者的能力发展前景,避免民众出现太多精英,从而用愚民教育代替精英教育。平均主义+愚民思想,催生出了快乐教育这个怪胎。快乐教育的本质,是“普惠的愚民教育”。是在以资本主义的需求为根本需求的基本前提下,利用先发国家的资源优势,做一些社会主义的表面文章,以消解与社会主义国家对抗的压力。

这就好像突厥人的王廷里连奴隶都要过得好一些,然后突厥人就说,突厥的制度才是最好的,唐朝均田制给予每一个人土地、保护自耕农、让自耕农拼命劳动的制度是最差的。

自耕农种自己的地不努力,却想学习奴隶去消极怠工,难道还能坑了别人?

出现错误归因的原因之一,是教育-科研系统的反馈时间太久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周期非常长。于是很容易出现正确的教育路线不能被贯彻下去的问题。比如说日本教育发达的原因之一是1894年甲午战争之后获得了中国的巨额赔款。这样经过一百年的发展,到了1999年代制定21世纪科研计划时,日本就雄心勃勃的提出了五十年五十个诺贝尔奖的目标。因为他们知道,日本科技到了百年树人结出硕果的时期。中国教育不发达的原因之一,则与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每人赔偿了一两银子(实际上赔了二两)有直接关系。中国教育真正起步,则是1950年建国后,直接差了半个世纪不说,我们的积累还只能依靠自己。

解决应试教育的唯一方式就是供应巨大的人才培养资源,获得巨大的人才培养资源的唯一方式就是创造巨大的人才培养需求,创造巨大的人才培养需求的唯一方式就是赢得巨大的人才市场。

但是无论是不是要解决应试教育,刻苦教育都是教育的基本方向。

治疗疾病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对症下药,良药苦口利于病。一种是直接枪毙病人,病人没有了,病也没有了。一种是“想吃点啥就吃点啥”,不治了。快乐教育的本质,就是放弃治疗。

我们已经在快乐教育的错误道路上走了很久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现在改正,还来得及。

学习必须刻苦!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锻炼强大的应用能力。才能举重若轻的面对其他问题。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每次阅读水平低下不堪卒读的文章以后,再思考别的问题,就会觉得思考能力有所下降,思考分析的工具用起来不够锋利了。而阅读了相对艰涩难懂的理论著作以后,再去阅读其他文章,思考其他问题,就会觉得极其轻松容易。

俗话说的好,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在教育过程中就降低了要求,怎么可能奢望产出足够数量的优秀人才呢?

应试教育的本质问题,是供应不足的结构问题。

快乐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剥夺了民众的发展权。

二者根本就不是同一个层次的问题。


user avatar   doctorw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衡水模式不消失,中国新生儿消失,来,选一个吧。不用说选两个,因为现在选了中国新生儿消失。


衡水模式尽管扩散到全国,全宇宙都没问题,只要年轻人多生一个,只要生育率上去了,就算衡水模式赢。


很多人说衡水模式要靠入关,我认为入关也没用,因为衡水模式是文化问题,就是官本位思想毒瘤,以及教育产业化的后果。


我们从结果来看,你考上清华北大之后,你能百分百换到大豪斯了没有?你能百分百摆脱996了没有?你能百分百找对象没问题了没有?没有吧?


衡水模式是一种功利主义的模式,和教育无关,和利益有关,只是刷题,不是教育,你拿衡水模式和教育挂钩,是在侮辱教育。就和你拿韩国的那些偶像练习生练习几年后,说这个偶像练习生是艺术家一样,让人笑掉大牙。


衡水模式只是在资源极端匮乏的情况下,为了争夺最好的资源而展开的困兽之斗。但是!但是!


你争取了资源之后你是要有好的回报的啊!你的回报在哪里??你读了四年清华北大重点名校出来,你是成社会上流人士了还是成仙了?还是说和你那些普通学校毕业的同学一样苦逼地为了逃避996而考公考事业编?还是说你和那些高中学历的同学一样只是换了个地方还房贷?只不过还的房贷多一点,供的房子小一点?


在一个发达的社会,学历差距大而生活差距不大,那么你可以不用那么玩命都可以过上差不多的生活。反过来说,在一个图钉型社会,你学历差距大但是生活都过得一样苦逼,你还那么玩命干什么?


国家取消包分配已经多少年了?拆迁户什么都没做就凭空得了一大笔拆迁款,听得还不够多么?拍短视频的低学历(无非冒犯)博主赚得比你做题家多,见得不够多么?


这路径依赖也太严重了吧?搞得跟吸毒一样。衡水模式说白了就是死不开窍,就和那些你叫他们不要去给渣男渣女当炮灰的人一样,劝都劝不住,这种就是仌欲过于旺盛的体现,为了一个虚无缥缈不存在的目标而疯狂向前跑,最终累死自己的愚蠢行为,因此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就是衡水模式在进行调节,让人越来越少,要么衡水模式消失,要么人消失。


呢d就系二选一,一定要拣,唔拣冇机会拣嘅。


考清华北大,加班还贷款有乜用啊?跟d咁嘅学校,




        

相关话题

  如何对待自己想不出的题与错题? 
  你见过最好的答题卡是怎样的? 
  有哪些霸气简单的高考励志语? 
  如何看待吴伊卓高考数学使用搜题软件作弊? 
  如果我去学校的目的是为了找份工作,那么为什么我不直接去工作而是在读看似没有关联的书呢? 
  如何评价北京大学「物理学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推荐报考吗? 
  如何看待成都女孩弃港大68万港元奖学金,将去北大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如果是你会做何选择? 
  有没有比较详细的高中历史年表? 
  如何看待「新高考『放弃物理』成趋势」? 
  唐朝在「安史之乱」后,为何拖了将近一个半世纪才灭亡? 

前一个讨论
河北高考到底有多残忍?
下一个讨论
2021 年,为何说 DIY 电脑已死?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