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200 多名鸡西记者 12 个月发不出工资,下班帮人搓澡」一事?传媒行业记者真实现状如何?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值得品味的是这么一段话:

这位知情人士告诉传媒见闻,目前鸡西新闻传媒集团拥有员工约490人,其中大概200多人属于公务员和事业编,剩下的200余人为事业差额编制和预算外事业编制以及企业编人员,属于这一部分的包括记者、编辑在内的所有人员均被拖欠了工资

按照很多东北人的思维习惯,这一现实不仅不会让他们意识到传统媒体已经没什么出路,反而会让他们抱怨自己当年为什么不好好努力考个公务员和事业编。或者说,他们会想,不是传统媒体没出路,自己要是当年能考个公务员编制就好了……

不过话说回来,鸡西这件事我倒觉得把它单一地解读为传统媒体的衰落不一定合适。在我看来,鸡西的这个事件,主要还是因为编制太多、摊子太大了。在《睡前消息》里,马前卒也提到了这个问题。他说鸡西只有170万人口,但一个广电传媒集团的编制内人数就达到了500人,这是个非常不成比例的数字。要知道,放在山东、河南、安徽等很多地方,170万只不过是一个县城的人口而已。毫无疑问,现在黑龙江乃至于整个东北的编制仍然是臃肿的。

但是事情往往就有意思在这儿,越是经济不好的地方人越希望到体制内寻求庇护,但寻求庇护的人越多就越会导致体制内待遇的整体下降。在这样的一个恶性循环下,最终导致的结果是虽然体制内的待遇不太好,但大家仍然不愿意走。事实上,不要说事业编的工作人员了,公务员编制又怎么样呢?相比于江浙地区的公务员,黑龙江同等级公务员的收入差了不是一点半点。我之前还看过一个在黑龙江某地级市担任公务员的人写的转行经历。他说他自己在外奋斗了几年想回家,正好看到地级市有公务员招录的计划,就报名参加考试并且被成功录取。虽然工作之后领导和同事对他都不错,但自己的收入比以前下降了很多,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生活的很多不便。据他自己说,促使他辞职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有一次她的女儿生病,先送到县医院,医生说治不了,之后送到地市医院,医生还是说治不了。最后,两口子驱车几百,把孩子送到了哈尔滨的医院,才把病治好。前后折腾了几天时间,把人整的心力交瘁。而他又想到,以后孩子可能不会留在黑龙江,可是自己的父母眼看就要退休。他们以后要是生病了怎么办?他们能经得起这样的折腾吗?于是,这个人重新辞职南下,去了一个大城市找工作,最终的目的则是把孩子、父母都接到这儿来生活。

尽管这个人的选择不一定就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跟东北地区的经济衰退相伴随的,是东北地区医疗、教育等领域服务水平的下降。换句话说,纵然体制内的人能获得相对稳定一些的待遇,但能享受到的公共资源却未见得比江浙地区的普通县市更好。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把这个新闻跟前段时间山东农村妇女集体做自媒体月入过万放到一起来看,那可就太有意思了。按理说,能进入新闻传媒集团工作的人,在文化水平和专业能力上肯定是要远远超过那些农妇的。同时,鸡西就算在偏僻好歹也是个地级市,新闻传媒集团的工作人员也有大量可利用的资源,而山东的农妇们在这方面又远远不及鸡西广电的工作人员。若从工作性质来说,这些农妇们日常的工作并不需要任何交际,只是通过网络进行编辑和发布信息而已——这个工作无论是在山东的农村还是鸡西的厂矿,都是可以做的。但是,魔幻的现实却是农妇们月入过万,而鸡西传媒集团的员工们拿不到工资……

所以,在很多时候束缚住人的其实就是观念。如果说在过去,很多行业因为地域限制确实不好转行,纠结也是情有可原,可现在到了新媒体时代,做媒体真不一定要离开自己的家乡。很多人宁愿去搓澡、卖苹果,却不愿去想想在专业领域内做一做新媒体……这也是算是个让人费解的难题了。


user avatar   patchouli-exarch 网友的相关建议: 
      

顺着李建秋老师的回答说

其实新媒体行业一样有吃不上饭的

北京“小众文艺纪录片”圈子内就有个挺有名的大哥,靠卖羊肉串为生,每次攒够一次拍纪录片的钱就去拍一个,把自己攒的钱造光,然后继续摆摊卖羊肉串

当然,也许人家活的很开心,但是假如你不想活成这样的话,请听我一句劝

除了政治,艺术也是传媒行业和记者们应该规避的主要发展方向

传媒行业,本质上是服务行业——信息服务行业,整个社会因你提供的信息而进行决策

就比如前几天流浪吧老哥鹤岗买房,完美契合了人们对“如何能有个自己的家”的信息需求,缓解了大地产商对信息掌控导致的对人生的焦虑,所以你看哪怕整个过程中没有什么大的推手,这个信息也能火遍全网,因为他是有价值的

因此作为媒体行业,你要为艺术,为政治服务,而不是成为政治家或者艺术家本身

有好多媒体行业从业人员因为靠近了权力,靠近了艺术,就以为自己是政治家了,是艺术家了,摆出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

不把你饿死这个行业就没法正常发展了

你不提供给社会有用的信息,那么社会就不会分这碗传媒的饭给你,你也该卖羊肉串卖羊肉串,该搓澡就去搓澡

以上


user avatar   li-jian-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我爹要我帮他买一部智能手机的时候,我就知道传统传媒完蛋了。

其实想象当年大众软件怎么完蛋的,现在纸媒就是个什么窘境。以武汉为例的,当年纸媒最辉煌的时候,什么楚天都市报,什么知音杂志,挺火的,现在还看得见么?互联网时代以后就已经打趴下一批没竞争力的了,智能手机灭绝了希望。

别说中国,外国也是一样,好不到几分钱,美国几个媒体都快成党派电视台。

前段时间欧洲和谷歌闹,说是谷歌必须要支付媒体版权费,闹得挺大的。

中国的各式各样的日报是迟早会改的,因为是个包袱,那么大的编制,是媒体这个行业不行了吗?也不是,只是媒体改变形式了,现代人接受的信息比过去还密集一些,纸媒转不过来。

还有:信我,现在抱着的“政治任务”这点本钱是经不起现实一击的,有人看才是政治任务,没人看那就不是政治任务,这个事情只是拖着,拖到最后完全没人关注,没人订阅了,政治任务那就是形式主义了,形式主义能存在多久?五年还是十年?

早找出路吧。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三个字:等通稿。所以,还有“记者”吗?


user avatar   SiobhanChrist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欢迎来到信息时代~

外国的报纸倒闭兼并了多少家……又有多少家集体变身三版杂志或者八卦小报,连纽约时报都开始放八卦了,你还想怎样……


user avatar   zhui-xun-feng-de-fang-x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听过今年党报党刊订阅问题吗?

这只是随便网上搜的例子

实质上今年各地,各个部门都在把党报党刊订阅上升到政治问题的高度。

说实话党报党刊现在看的人太少了,很多也不谋求转型,特别是记者们,也不能提供一些高质量的报道。没订阅费,广告费也没有。记者哪里来工资?

现在很多党报党刊已经需要摊派了,不然没人订阅。



user avatar   xinsuk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明东北经济再困难,一个边陲小城还是能容得下200个业余搓澡工吃饭,东北搓澡产业实火。


user avatar   fatfox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鸡西这个180万人口的地方需要养200号记者么?


user avatar   wilbert.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些一直以来不是领导家属安置部门么


为什么只提没工资找活路的事,不提自己怎么进的这单位,做过什么事


开个会连吃带红包的日子一去不返了?


另外,当年三网融合为什么搞不下去,还不是因为广电垄断有线电视利润太舒服了?现在谁家还看有线电视?



user avatar   lao-yang-liao-gao-kao-zhi-yuan-tian-b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鸡西市区有50万人口吗?就算是,居然养着500人左右的传媒集团,还有200人的行政和事业编,幸亏发不起工资,如果发的起还不得扩展到5000人。很多人做个人自媒体都能养活几个人,有这么好的行业资源,为什么不能拼一把呢?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浙江一老板禁止员工在公司热饭?公司哪些设施可以提高员工幸福感? 
  体制内,如何委婉拒绝不是自己部门领导找你帮忙? 
  如何看待女职工休生育奖励假遭开除?职场女性婚育该如何避免公司「挖坑」? 
  领导突然把我负责的工作交给别人,让我变成一个闲人,我要不要找领导谈一谈? 
  因试用期遭劝退,一男子为发泄情绪删光自己在职期间所写系统代码被判刑十个月,如何看待这一审判结果? 
  如何看待《从阿里离职的漂亮女高管,从来不过情人节》及蚂蚁金服副总裁怼离职「女高管」:吹牛要有个度? 
  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哪个更重要? 
  如果职场上,为了生存要做很多违心的事情,你会做吗? 
  如何看待青春山东回应央视315晚会“​媒体调查的不专业,差点毁了整个海参产业!”? 
  我经常加班,领导微信给我钱,我收还是不收? 

前一个讨论
被敌军俘虏能不能通过回答一些错误情报来换取生机?
下一个讨论
一学霸说「我考上清华北大关学校什么事?」这句话合理吗?





© 2025-0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