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2岁小孩子对摇摇车有无尽的欲望,应该如何劝说? 第1页

     

user avatar   ceciliacat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实名反对现有高赞?

「让他玩」和「玩到吐」对应着不同的养育风格

看了下现有高赞回答,主要观点大致分为两类:

「让他玩」派:摇摇车又不贵,孩子还小,让她玩呗
「玩到吐」派:坐,必须坐到吐,之后保准再也不想坐了

这些看似不错的方法,是不是都有点怪怪的?针对玩摇摇车的具体场景,也许是有效的,但如果到了其他育儿场景呢,就能看出类似方法的问题了。

场景一:孩子希望一直看动画片
「让他玩」派:动画片嘛,孩子还小,让他看呗——不对吧?一直看屏幕对视力不好吧?
「玩到吐」派:看,必须看到吐,之后保准再也不想看了——现实中也不太可行,孩子可能成瘾。

再来看一个相同养育逻辑的反向场景。

场景二:孩子不想吃饭且身高体重明显不达标
「让他玩」派:不想吃呀,孩子还小,不吃就算了——偏食挑食就是这么来的
「玩到吐」派:不吃就不吃,饿着他,自己饿极了自然就吃了——短期有用,但彻底把孩子饿怕了可能导致他对缺乏食物有极度焦虑从而暴饮暴食,也有可能孩子这次饿极了猛吃一次,下次依然要等到饿极了才猛吃一顿。

现在,我们再顺着这些解决方法的逻辑去捋一捋,就能发现问题了:

「让他玩」派认为,孩子还小,只要是正常的需求,家长力所能及地去满足他就好了。这类家长常说:「孩子还小,多大点事儿呀?」
「玩到吐」派认为,你随意呗,等到你出事了,就自己长记性了。这类家长常常任由孩子冒着受伤的风险,并喜欢将「家长选择的惩罚」伪装成「逻辑后果」。

现在看出来问题了吧?

「让他玩」派养育孩子的底层逻辑就是高回应、低要求,
「玩到吐」派养育孩子的底层逻辑则是低回应、低要求。


四种典型的养育风格

1967年,鲍姆林德(Baumrind)提出[1],养育方式与孩子的行为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她将父母的养育风格分为了四类,并持续研究着不同养育风格对孩子的影响[2]。1983年,Maccoby和Martin使用根据父母给予孩子的温暖和情感,以及父母的接受或控制和参与的二维框架扩展了这种养育风格模型,将养育风格大致分为以下四类[3]


  • 高回应、低要求:放纵型养育

放纵型的中文译名听起来有点奇怪,实际对应的英文直译过来应该是「允许」。这类父母表现出对养育孩子的高度热情和很弱的控制。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行为更像是朋友而非父母。

放纵型的父母,家庭中几乎没有规则,对孩子也有很少的期望或指导,非常类似我们所听到的「散养」或「放养」。他们是爱和自由的倡导者,往往对孩子的要求不高,也很少主动去控制孩子的行为,并且令孩子对行为的边界感到很模糊。

研究发现,如果这类父母在养育中采取宽松放纵式的养育,将可能导致孩子社交能力和学习成绩的下降,同时还会带来性格上的专横、依赖及冲动行为。

放纵型父母养育出的孩子,通常自控能力和自我期望不高,难以坚持,且情绪自控能力稍弱。

  • 低回应、高要求:专制型养育

专制型的父母更像是独裁者,他们对于孩子采取高度和严格的控制,但回应程度和热情程度比较低。

在养育方面,他们会采取严格的纪律和规则,和孩子的谈判及沟通相对较少。

这类父母对孩子也有很高的期望,但是对于规则的灵活度有限,经常使用惩罚,在管教孩子的时候,也通常只是单向沟通。专制型养育的父母,容易产生和他们敌对的孩子,甚至有可能会让孩子加倍地叛逆等。当孩子的内心缺乏对事情的掌控时,可能处于焦虑状态,并且容易失去独立探索,从而发展自主权的机会。

这类家庭通常是社会经济条件较低,父母也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孩子的热情和回应之中。专制型的养育容易滋生孩子的不良行为——尽管并非都是如此——进而使家庭承受更大的压力,甚至会加剧贫困家庭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状况。

  • 低回应、低要求:忽略型养育

忽略型的父母对于孩子的养育存在很低的热情,同时他们也不会过多控制孩子,因此,更谈不上任何特定的管教风格。

这类父母容易让孩子拥有过多的自由,而且由于他们对孩子既不要求也不回应,因此容易导致孩子的行为问题且可能致郁。

在青少年阶段,这类孩子容易感到父母高水平的排斥,容易表现出更多的外在不良行为,包括攻击性行为,注意力问题乃至违法等。

相较于那些在充满着爱和接纳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人,忽略型父母养育出的孩子,对于问题的处理效率也较为低下。

  • 高回应、高要求:权威性养育

鲍姆林德认为,权威型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表现出高度的热情,又表现出高水平的控制力。在养育方面他们倾向于对孩子寄予很高的期望,同时向孩子清楚的说明规则,并常常与孩子们交流。

研究发现,权威型父母的养育会促进孩子在能力、成熟度、自信和自控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因此,目前学界认为权威型的养育方式可能是最有效的。

然而,必须承认的是,这一养育方式对父母的精力和时间要求是最高的。如果家庭生活存在巨大的金钱等压力,这些父母很难做到权威型的养育方式。

不论在中西方,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家庭中,父母更倾向于采用民主和相互尊重的养育方式(权威型);而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家庭,更倾向于采取专制和以父母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专制型)。

「让他玩」和「玩到吐」的潜在问题

现在来看,「让他玩」派可能是放纵型养育,「玩到吐」派有点接近忽略型养育,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对孩子的要求很低,并认为孩子自己知道应该何时停下来:

「让他玩」派:孩子不会有无尽的欲望,满足他,他自然就会停下来了
「玩到吐」派:孩子的选择必将承担相应的后果,作为父母无须提醒,让他自己吃亏了,自然也就停下来了

这样的处理逻辑,还很容易在各种问题上出现「养育原则前后不一致」的状况。

今天坐摇摇车便宜,我让你随便坐;明天去迪士尼或环球影城贵,我就不同意了
今天有时间可以坐摇摇车,我让你随便坐;明天急着回家做饭,我就不同意了

这会让孩子很困惑,尤其是2岁半的孩子,如何指望他每次都去理解不同的规则呢?


一些亲测有效的解决方案

养育中所遇到的挑战,恰恰是孩子和父母共同成长的机会。

在「如何限制孩子需求」这件事上,对于2岁半的孩子,作为一名自己带了两个孩子5年的全职妈妈,我觉得以下一些方法实测有效:

给予有限选择权

每周可以玩一次,但你可以选哪天玩;每天可以玩一次,但你可以选玩哪只等等。

给予4岁以下的孩子有限的选择权,能避免你和他之间陷入权力斗争的旋涡;而且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如此。

你也许会说:「孩子说一次不行,我就是得玩两次,该怎么办?」

那不妨想想孩子到底为什么会和你挑起权力之争?是2岁的叛逆期在试探你的底限、挑战你的规则,还是看到别的孩子玩了两次自己也希望效仿?是特别喜欢这只的长相所以想多玩一次,还是平时我们不允许孩子做很多事,所以我们一旦松口,孩子就希望能得寸进尺?

比如,我们可以再放权,比如给孩子5个一元硬币,告诉他这周可以玩五次,今天可以玩两次,但明天可能就不能玩了,让他考虑更长远的结果,而非只在意短期效果,从而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有时候不是给予选择这个方法没用,多试几种不同的放权方式,总归会有用。

避开刺激物

我会和孩子玩一些「探险游戏」,重新设计去买菜和回家的路线,避开那些摇摇车密集的区域,避免对孩子的刺激。

重新制定规则

当孩子对规则提出挑战时,家长不能因为孩子挑战就让步,也不能忽略孩子的需求而固守。更可行的办法是建立每周一次的「规则探讨时间」,日常遇到的问题先写下来贴冰箱上,到了固定的讨论时间再予以讨论。

「规则探讨时间」一方面能在已经冷静和互相尊重的氛围下充分讨论;另一方面能让孩子在关键时刻不撒泼,而是尊重规则——也许这一刻我对于规则不满,但我也要先按规则执行下来,再试图去改变规则。

固定的「规则探讨时间」更像是「关于规则的规则」,能在关键时候避免孩子一直和你讨论、纷争、情绪失控着要求等。


我不会因为孩子小,就一直满足他的要求,期待欲望饱和后自动停下来;我也不会因为想要让孩子停下来,伪装成满足他需求的样子,让他自己吃吃苦头。

我家的规则,是我和孩子共建和共守的。

参考

  1. ^ Baumrind D. Child care practices anteceding three patterns of preschool behavior.[J]. 1967, 75(1):43-88.
  2. ^ Baumrind, D. The Influence of Parenting Style on Adolescent Competence and Substance Use[J]. 11(1):56-95.
  3. ^ Maccoby, E.E, Martin, J.A. 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family: parent-child interaction[J].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 formerly Carmichael's Manual of child psychology / Paul H. Mussen, editor, 1983.

user avatar   zhang-hao-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买一个放家呗,又不贵。之后他肯定再也不玩了。


user avatar   lizaid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站着说话不腰疼的。

你以为我们心疼的是钱吗?主要是时间成本啊!你要说小孩子会一直喜欢,咱给他买一个都不是事,可是一般能喜欢几个月甚至几天了不得了,等长大一点,不用咱说,他自己都觉得幼稚!

那他想玩,我们就得带着他去,没时间怎么办?你放心让他自己去玩?

三天两头就要玩,一玩就是一两个点,一去一回一至少上午就没有了,你伤的起?

你不上班了?周末不想找朋友喝酒开黑了?

是狼人杀不香还是媳妇不好玩?

别人家的小孩都在玩ipad乐高十字绣多米诺骨牌,高端的甚至开始弹钢琴拉小提琴学游泳象棋芭蕾,你家小孩一坐上喜羊羊就“小兔子乖乖”一整天,你看了不着急?

这个问题问的不是孩子喜欢摇摇车怎么样,而是孩子喜欢的东西和我们的观念或者客观条件起了冲突,我们该怎么办。

我觉得最好的方法,还是用别的东西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培养他新的爱好。当然,如果你没有工作,或者是soho,那带着他玩,一直玩到吐,也没什么问题。


user avatar   lan-ma-b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学区房自由给不起,旅行自由给不起,摇摇车自由还给不起了??

多坐几次是会破产吗?

今天花了10块钱坐摇摇车,孩子从此就学会骄奢淫逸啦?

思维不要太奔逸好吗??

有些人啊,说我如何如何爱孩子,却要跟小孩说,摇摇车只能坐一次哦。



陪我儿慢慢去坐摇摇车的时候,我经常被人鄙视。

那段时间他刚接触到这个新鲜玩意儿,每次去公园,总是直奔目的地,坐好之后点头示意我帮忙投币。

一块钱投进去,music响起摇晃三分钟。

有时候他状态好,会一鼓作气,再而三,三而不竭——连续坐十次八次,都是常有的事。

一直到他自己觉得够了,或是又发现什么有趣的,要赶过去瞧瞧。

我的台词经常就两句:还想坐一次吗?好,咱们再来一次……老板,再帮我换10个硬币……

然后很多人看我,就像看傻逼一样,同时看慢慢的眼神里充满了可惜。

我看他们也一样。


总之,大家相互鄙视和嫌弃,但都不明说。


慢慢呢——慢慢看不见这些, 他忙着沉浸在摇摇车带给自己的快乐里。



就这么一个摇摇车,有些人似乎能立刻思维发散,联想无数,然后就此发展出一大套的说辞:

摇摇车有什么好玩的,俗气得很,就是商家骗钱的玩意儿;

你让孩子坐了第二次,TA就会要第三次,最后肯定以哭闹收场——所以要提前约好,要及时转移注意力,要不停的欺骗他,“这个一点都不好玩……摇摇车坏了(没电了)……没带钱”;

不能惯着孩子,一定要让他知道这样是不对的,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个度,这是为了孩子好,对孩子负责……

总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摇摇车一天只能坐一次。

怎么说呢,我觉得周星星的《破坏之王》里这句台词说得很到位:



摇摇车好玩吗?


当然好玩,有声光电,有节奏轻缓的摇晃,还有同伴的投入示范,正常的孩子一般都会被吸引(如果你家那位天生骨骼清奇喜好特殊那好吧算我没说)。

说不好玩的,那是你觉得不好玩。

你觉得不好玩就算了,关键是,你还要用你的感受你的喜好,去压制孩子的感受和喜好,你听不到他的声音,听到了也不承认,在你们两个人的关系当中,你只想竖立起一个大大的你,自,己。

就像,明明孩子已经热得满头大汗,自己觉得冷就一定要再给娃加一件外套;明明孩子已经表示吃饱了,死活要再塞几口进去;明明孩子已经开始闹觉了,非要使劲去逗……

呵呵,做自己很好,很棒棒,要不要给你鼓个掌?


那么,摇摇车会上瘾吗?


我要诚实的说,看起来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上瘾呢?

很抱歉,并不是我们这样”再来一次“的。

相反,正好是那些“一天就能玩一次”的。


孩子会撒泼打滚,会大呼小叫,会软磨硬泡,会耍赖哭闹,看起来确实是跟上瘾的症状有点像。

要问为什么,原因很简单——他们还没玩够啊。

过瘾过瘾,这个词说得多清楚,满足过了,这个劲头就会自然的过去。

摇摇车不是毒品,不是邪教会给孩子洗脑,也不是妖怪会伸出手来拉住孩子不让走。

你认为它是洪水猛兽,孩子就会一直围绕着它跟你明里较劲,暗中纠缠。

再插个话,如果孩子真的对某种东西持续性的上瘾,你确实应该反省一下,你们家是不是存在严重问题,以至于孩子要通过这样的病态表现来吸引家人的关注,释放内心的恐惧和焦虑?

就像十年前,二十年前,所谓的“网瘾“。


还有的人会担心,是不是要趁机教育孩子学会自控呢?


能提出这种问题来的,一般都没有搞清楚自控和压抑的区别。

你以为你在教孩子自我控制,其实你只是在压抑TA。

要自我控制,请先控制好你自己,把界限分清楚——孩子的哪些方面应该管,哪些可以放手,哪些要坚决拥护他的自主权,坚决不伸手。

否则的话,请你帮帮忙,只生这一个,莫再祸害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好吗?



还有什么要借机给孩子一次挫折教育的。

我要很直接的讲,挫折教育就是一个大笑话。

让人成长的从来就不是什么狗屁的挫折,而是面对挫折时的那颗百折不回的心。

要有这样的一颗心,一定先拥有了很多爱。

而不是被最亲的人故意伤害。

如果你相信给孩子苦头吃,是为孩子好,我只能说,你,是,傻,逼。

同时,我很同情你家孩子——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线,不幸生在你们家,起跑的时候就栽了一个大跟头。



那我就是简单的一直不停对慢慢说“好”吗?

其实也不会。

我会告诉他,妈妈要去银行办事情,所以咱们没有时间接着玩了;

我会跟他商量,这个小姐姐已经等了好大一会,她也很想坐摇摇车,你愿不愿意让给她,我们等一下再坐?

也会跟他解释,今天就带了三个硬币,老板不在也换不了,这是最后一次啦……

慢慢呢,也没有让等着看笑话的人得偿所愿,绝大多数情况下,他是一个很随和的小盆友。

不过说实话,有些时候我也会去限制他,比如棒棒糖,冰淇淋,还有动画片。我想,每个妈妈,每个家庭,在满足和限制这两端,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舒适区。

我只是经常提醒自己,孩子的快乐很简单,孩子的快乐很重要。

你的要求可以直接表达出来,妈妈很重视你的需要,在不伤害自己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妈妈十分的愿意满足你——

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很确定这一点。

我也希望,等他长大以后,能够勇敢表达自己的喜好,也能勇敢的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人和事。

而不是愿望才刚冒出头,就立刻否定自己,同时感到羞耻。

所爱与所求,从来都不应该是一件羞耻的事,要去扭曲,去漠视。



-------------------------------------------------------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懒妈不懒啊

ID:lanmabulana

前心理咨询从业者,本硕搞精神分析的

一个有点懒,还想把孩子带好的妈


user avatar   morganc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家长之所以不想小朋友坐摇摇车,主要是觉得这钱花得不值,觉得是浪费。

你要换个思维想一想,一个摇摇车做一次也不过是几块钱,比起买个包包、吃顿饭、烫个头、游戏冲个值、喝杯咖啡……实在是便宜太多了,几块钱就可以让小朋友快乐一阵子,这么便宜的事不做?

不让小朋友坐摇摇车也行啊,给他们买高端玩具、报亲子培训班……这些更花钱。

你自己看着办。


user avatar   davidts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2岁左右是这样,再坐几个月就没有兴趣了。


user avatar   damon-dance-for-m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两个游戏都有自己的问题。但严重程度完全不一样。

赛博朋克最大的问题是人力不够,没有人手把愿景在限期内做出来,导致后期狂砍。但从已有的成品来看,CDPR是完全有人才有能力把东西做出来的,只不过没时间做。光影效果,已有的垂直城市设计,以及主线和很多支线任务的演出都有毫不输巫师3的气质,尤其是日本城浮空平台那关,无论是游戏流程还是画面还是音乐,都把类似银翼杀手2047的那种气氛和感受做到了极致。有人说CDPR的人才都跑了,或者CDPR傲娇了开始放水,这并不客观。2077确实是个半成品,主机优化的问题尤其严重,但你关注已经完成的部分,用高配置PC玩,其质量并未令人失望,依然是巫师3的水准。

2077就像是一个优等生忘了做背后的几题的考卷,开天窗导致不及格,但已经做了的题目还是正确率极高的。

谈到E3的demo,单从画面上讲你很难说它缩水了。只不过CDPR没告诉你想要E3画面,就得上3080+光线追踪。。。

我猜想没有光追的话,游戏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可以达到光追的效果的,只不过人工工作量会很大,有些地方需要离线烘培,而有些地方需要人工设置虚拟光源。CDPR可能发现项目后期工作量太大搂不住了,就上了光追这个大杀器。。。


至于无人深空,现在口碑很好,但我要不客气地讲,这个游戏到了今天依然是垃圾,只配卖$19.95,打折的时候卖2.95的那种。

Hello工作室自始自终都没有把初始愿景实现的技术能力。

你可以看无人深空进入大气层的技术实现。先是一段飞船进入大气层摩擦发红的特效,然后可以看见地形通过一种非常粗糙、视距很近的情况下刷新出来,并且刷出来的地貌和太空中看到的地貌完全不同。所以从头到尾,hello工作室都没有类似精英危险和星际公民的无缝行星登陆技术。

无人深空更新了十几次,并没有触动这个游戏除了机械刷就没有任何深度的本质。这是一个极其无聊的游戏。但它刷了两年的DLC,玩家也就给他点面子,没功劳有苦劳。它每次更新我都会进游戏看看,但玩不了半小时就会放弃。一是实在无聊,二是它美术设计和渲染水平有限,色彩及其刺眼。比如在母船机库里,到处都是亮瞎狗眼的点状光源,但这些光源不会照亮周围的任何东西,看的时间长了有种不带护目镜看焊接的流泪效果。你说更新了那么久,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解决,有什么用呢。游戏中随处可见低级设计的痕迹,比如说有很多行星上有一种可以卖钱的球,这种球没有任何贴图,只有亮瞎眼的纯白色材质,在HDR效果下极其刺眼,但它又不是个光源,放在地上不会照亮周围任何东西。这种打开Blender就存盘的建模初手垃圾素材居然也能放在游戏里,真是活久见。

所以无人深空就像是一个学渣冒充学霸,把期望提得无限高,却每题都答错结果接近0分,被骂,然后花了漫长的时间在那里订正,一题一题的改,最后终于接近30分了,然后获得了大家的赞赏,全然忘记了它改了那么久依然是不及格。

无人深空的贴图我就不贴了,首发的时候真是纯垃圾,基本上是2008年魔兽世界首发的那个水准。现在也依然是垃圾,开个HDR看着眼睛都疼。


user avatar   pi-pi-hui-ke-t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努力工作,年收入突破百万。我楼下小卖部老板眼红了。

他说他每天7点开店,晚上10点关店,工作时间比我长,收入却比我低,这不公平。为此,他甚至发展出了一套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要求将卖给我的可乐从一瓶2块钱涨到100块钱。

他说之前他受太多委屈了,等他觉得委屈弥补回来了,他会把价钱降到一瓶4块钱的。但想像原来一样2块钱一瓶那是永远不可能的。

我默默想了一下,走多一百米,用2块钱在另一家店买了一瓶可乐。

这件事被小卖部老板知道了,他生气了,他跑去骂另一家小卖部老板,骂他不尊重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并且在我家楼下贴大字报隐晦地骂我。

你说我为啥讨厌他?

我不只讨厌他,我甚至想报警呢。可惜警察说这事他们管不了。

……

这件事还有后续。

后来,小卖部老板人权组织找到了我,跟我说我楼下的小卖部老板的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不是正宗的,他们才是正宗的。

我说,那你们的是怎么样的?

他们说,我们卖3块。


user avatar   xiao-du-zi-54-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努力工作,年收入突破百万。我楼下小卖部老板眼红了。

他说他每天7点开店,晚上10点关店,工作时间比我长,收入却比我低,这不公平。为此,他甚至发展出了一套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要求将卖给我的可乐从一瓶2块钱涨到100块钱。

他说之前他受太多委屈了,等他觉得委屈弥补回来了,他会把价钱降到一瓶4块钱的。但想像原来一样2块钱一瓶那是永远不可能的。

我默默想了一下,走多一百米,用2块钱在另一家店买了一瓶可乐。

这件事被小卖部老板知道了,他生气了,他跑去骂另一家小卖部老板,骂他不尊重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并且在我家楼下贴大字报隐晦地骂我。

你说我为啥讨厌他?

我不只讨厌他,我甚至想报警呢。可惜警察说这事他们管不了。

……

这件事还有后续。

后来,小卖部老板人权组织找到了我,跟我说我楼下的小卖部老板的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不是正宗的,他们才是正宗的。

我说,那你们的是怎么样的?

他们说,我们卖3块。


user avatar   liu-nan-23-4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努力工作,年收入突破百万。我楼下小卖部老板眼红了。

他说他每天7点开店,晚上10点关店,工作时间比我长,收入却比我低,这不公平。为此,他甚至发展出了一套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要求将卖给我的可乐从一瓶2块钱涨到100块钱。

他说之前他受太多委屈了,等他觉得委屈弥补回来了,他会把价钱降到一瓶4块钱的。但想像原来一样2块钱一瓶那是永远不可能的。

我默默想了一下,走多一百米,用2块钱在另一家店买了一瓶可乐。

这件事被小卖部老板知道了,他生气了,他跑去骂另一家小卖部老板,骂他不尊重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并且在我家楼下贴大字报隐晦地骂我。

你说我为啥讨厌他?

我不只讨厌他,我甚至想报警呢。可惜警察说这事他们管不了。

……

这件事还有后续。

后来,小卖部老板人权组织找到了我,跟我说我楼下的小卖部老板的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不是正宗的,他们才是正宗的。

我说,那你们的是怎么样的?

他们说,我们卖3块。




     

相关话题

  身为新的父母 你觉得最需要准备的是? 
  为什么说在家庭教育中,不能总夸孩子聪明? 
  如何辨别和远离心理变态等极端人士? 
  小孩犯错惩罚面壁思过三个小时,但是因为她一直哭,就可以站了半个小时就不站了吗? 
  育儿过程中,最让妈妈哔了狗的事情是什么?一起来放大招吧!? 
  为什么我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表姐给我她不要的东西心里有点膈应怎么调整? 
  父母有权干涉孩子的梦想吗? 
  你听过最恐怖的声音是什么? 
  变性人第一次去异性(变性前相对的性别)澡堂是什么感觉?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几年前的「公知」群体?为何当年颇有影响而现在大多沉默了?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囧妈》网络首播被电影行业集体抵制?





© 2024-05-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