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影产业融资风险很大
融资。
影视产业虽然在一些国家发展成为影视工业,但是和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还是有很大不同。
在融资时,人们相对更为容易判断制造业的前景,并且可以获得制造业企业的各类硬件抵押品,而且可以在很短的周期看到小规模试探性投资的收益情况,从而决定是否追加投资,有效降低风险。
但是影视产业就不同了。
你这部片子砸了,下一部到底会不会赚,我无法确定。
你说你的字号很有影响力,能骗观众花钱买你的影片。可是你这部片子不是砸了吗?你的字号似乎没有什么说服力。这就很难增强投资人信心。
所以你怎么让我投资?
好吧,假设你能言善辩,说服我进行风险投资。那么我一般会先投一点,看看你是不是还能死灰复燃。什么?你说太少?不够大制作?呵呵,那算了,我还是不投了。
所以影视产业融资是比较困难的。
二、中国电影行业发展走了弯路
光说大面上的事没什么意思,顺道说点咱们国家电影上的事情。
中国电影行业赚钱的能力在此之前还很差,亏损一个亿美元的事情还不多。因为他们在此之前还很少能挣到几个亿的美元。但是他们照样很容易亏死。倒下的电影公司多了。陈佩斯就倒下过。他拍得不好吗?也挺不错的。
能挣到钱,挣大钱,这一切都要从战狼2开始,从流浪地球开始。
前几年,我国影视圈试图将影视产业转型为“东南沿海民营企业”,而且是“东南沿海民营企业”中以“高仿”起家的特定类型。特点就是制造流量明星、疯狂炒作流量。这样搞,一些好的电影公司反而活不下去。
这一期间,中国影视圈推出了一批质量极度堪忧的影视作品,企图嘲讽民众的智商,严重损害了行业本身。比如说在引进香港导演时,注重引进香港电影粗制滥造的压缩成本经验,而不是香港电影亲民的创作风格,结果出现了一批类似于手撕鬼子的神剧。
还有的则另辟蹊径,开始走“逆反”路线。国军美军化、八路土匪化、辫军汉唐化、汉唐蛮夷化。在遭到恶评如潮时,他们又试图通过舆论压制,说民众没有鉴赏能力。
还有的奇葩,挂羊头卖狗肉,嘴上说拍历史正剧,反映近现代时代风云,打着爱国的旗号干着吃里爬外的勾当。然后被民众识破的时候,反而给民众扣上一个“不爱国”的帽子。
那个时期,大批资金进入影视圈,正是影视圈腾飞的大好时机。然而各种“余振超”以及他们的“红雷梦”几乎搞砸了整个圈子。
总的来说,拼命为山寨洗地,暴露了严重的反社会倾向。
差不多一直到战狼2横空出世,人们终于看到了有人不是在“利用爱国情节来赚钱”,而是真的“拍出了爱国情节”,于是用钱投票,表达了民众的选择。
真正拍了反映时代风貌的影片、真正爱国的影片,受到了民众的欢迎。
只是某些人的脑子还没有转过弯来,仍旧觉得有人戳穿了他们的假象。因此产生了愤恨的情绪,跳着脚喷着满口醋味说别人是“利用爱国情节来赚钱”。我看山西省那点醋产量根本就不够他们糟践的。
一直以来“利用爱国情节来赚钱”的不就是你们吗?只是老百姓不上当罢了!
真以为老百姓和你们一样,分不清“利用爱国情节来赚钱”的影片和“拍出了爱国情节”的影片呢?
演艺行业观众就是衣食父母,这大概算是行里的祖训了。拿父母不当回事儿,你们错大发了。
三、电影产品质量很不稳定
好莱坞失的“电影工业”能够批量化生产一批较高质量的电影。在国际上,差不多除中国以外,商业电影市场都是以美国电影为主的。每年票房榜单基本都是美国电影霸榜。很多国家只能拍两种片子来刷存在感。一是喜剧片,一是文艺片。除此之外,不同的文化圈子也都有一些自娱自乐为主的影视类型。比如说印度的歌舞片,美国的公路片,中国周边的武侠片(属于动作片的特化类型)。在每年的影视市场上,偶尔有个别“商业电影”——准确的说,是“主流电影”——昙花一现,但是很难突破好莱坞电影的包围。
这种以喜剧片、文艺片为本国影片代表的现象,说白了就是被美国电影从主流电影市场挤出去。
也就是说,各国电影都存在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像科幻片,占主导地位的就是美国科幻片。不是美国人屠杀了外星人,就是外星人屠杀美国人失败。不是机器人屠杀美国人失败,就是美国人拯救了机器人。就比如说“天网”这个词儿吧,我除了在中国普法节目中见过“天网”,就只有在美国科幻片里见过“天网”。唯一的区别是,中国拍的“天网”抓罪犯,美国拍的“天网”抓美国人。
这万一要是哪天两个世界互通了可怎么办。
差不多还是在战狼2开头、流浪地球补刀以后,至少在中国电影市场上,中国电影能够和美国电影争一争主流地位了。
以前中国电影不行。战狼说,“那特么是以前”。
以前电影工业都是以美国为主的。流浪地球说,这才叫工业!
一时间饱和式救援闻名全国。
中国提出了自己的价值观。
但是就是在这个提出自己的价值观的过程中,也同样暴露了中国电影发展尚且不够强壮的问题:
流浪地球差点就因为投资问题“退而求其次”、砍掉自己的主要情节。
电影产品与其他产品不同,质量很不稳定。关键时刻一个撤资,就可能毁掉一部经典。我们的小破球就这样差点死在半路上。要不是战狼“拍出了爱国情节”、获得了足够的资金来做投资,流浪地球几乎必然会夭折。
拯救中国电影的不是别人,就是爱国的群众。
那些企图“利用爱国情节来赚钱”的人在同一时间拍出的片子,几乎无一例外地可以贴上了两个字的标签:
赝品!
拍片失败的人,太多了。但是有的人知耻后勇,有的人诿过于人。很多人真的分不清“利用爱国情节来赚钱”和“拍出了爱国情节”的不同。好在他们不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