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苏联GDP比美国差许多,为什么能全球范围内与其争霸?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苏这种级别的国家对抗,单纯看GDP已经没什么意义了。

你说苏联的GDP“甚至”比不过快速发展期的德国和日本,可是放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把德国和日本加在一起,能扛得住苏联的几轮打击?苏联的钢铁洪流完全有能力在一个月之内直接平推到大西洋岸边,而如果日本人还没忘了被原子弹支配的恐惧的话,也绝不敢认为自己能跟苏联对掐。

更何况,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也并没有采取GDP的计算方法。中国也是到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采用GDP作为国民财富的计算方法,到1993年我国正式取消了国民收入核算,GDP也就成为了最主要的计算国民财富的办法。今天所谓的苏联GDP,实际上是根据历史数据反推的结果,但这种反推说明不了问题。因为苏联与美国的经济构成有本质上的不同。

我们还是拿中国来举例子,在过去许多大型国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都有分房政策,你在这个部门工作到了一定的年限就可以按级别享受到不同等级的福利房。此外,你的孩子从小到大的教育以及你的医疗等等,都是由国家或者企业来负担的,你并不需要为此支付费用。就拿我自己来说,我的父母是基层公务员,之前一直都是住在单位的家属院里的。虽然从小到大搬过几次家,但住的都是单位的房子,我们并没有花过钱。我爸妈是在我22岁的时候,才正式在县城买下了第一套房子。如果按照中国的统计方法,单位的家属楼是不能统计入GDP的——那是个人福利而不是对外售卖的,同时医疗、教育也没办法计算GDP——因为这都是纯公益性的。但是在美国,这些因为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就可以统计GDP。

苏联比中国的发展程度更高,当时国民能享受的福利也就更多。比如说福利分房这事,中国的筒子楼前身是苏联的赫鲁晓夫楼,但是赫鲁晓夫楼面向的普通的苏联公民,而不是像中国一样仅仅面向体制内的人。此外,苏联的劳动者还可享受定期的疗养服务,这些也都是免费的。总的来说就是,由于苏联的很多服务是非市场化的,因此也就难以以市场价格的方式去计算。

大国争霸拼本质上拼的是经济和科技,但是经济并不等同于GDP。事实上,当年苏联整体的工农业业品产品并不输给美国,苏联的生产力是十分强大的。这是美苏争霸的基础。至于科技,看看现在俄罗斯吃了苏联快三十年的老本都还没吃干净,就知道当年的苏联科技是怎样的存在了。换句话说,在当时的世界上你找不到一个整体实力上在美国之外还能与苏联抗衡的国家,这样一来能与美国有争霸资格的国家也就仅剩下苏联了。

PS:

很多人似乎不理解“争霸”到底意味着什么。

用当下的事情来举例子,俄罗斯、韩国、墨西哥三个国家的GDP差不多,俄罗斯和墨西哥的人均GDP差不多,韩国的人均GDP是俄罗斯的近三倍。并且,韩国还有三星、LG等许多世界级的企业。可是,就算把韩国和墨西哥绑在一块,他们俩敢跟美国对抗?

到今天,很多人一提“大国”(并不只是军事强国)两个字,首先想到的还是美国、中国和俄罗斯。就算大家都知道俄罗斯经济的确不行,也知道俄罗斯的经济再这么下去可能撑不了几十年,但依然还是会把俄罗斯作为大国政治中的重要角色加以考察。


user avatar   ca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纠正个错误,苏联经济核算基于MPS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而GDP是SNA国民账户体系的核算方式,压根儿就不存在“苏联的GDP”这种东西。而根据计划经济下的工农业产值来“估计”所谓的“苏联GDP”也没什么意义,因为非商品化经济下就不存在一个用于加总的“市场价格”。

即便假设苏联是个市场经济体,能够核算出确切的GDP,拿苏联GDP和美国GDP比也没太大卵用。GDP仅仅只是市场价格的加总,直接反映一国在一年内新增产品、服务的价格总量,间接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场规模和经济规模,除此之外,这个指标对于衡量综合国力或国际影响力并没有绝对性的意义。比如俄罗斯GDP($15858.8亿)甚至不比墨西哥高太多($13213.4亿),但你能说俄罗斯的综合国力和墨西哥一个档次么?毛子怎么说也是个核大国,洲际导弹、核潜艇、航母都还有些底子,工业体系尚在,墨西哥有啥?家门口的帝国主义和家里遍地的军阀毒贩?这两国的经济存量、经济结构有着天壤之别,仅考察GDP这一市场经济增量指标没有任何意义。

再回答问题,苏修为啥能和美帝争霸,别的不说,不用看那些估算的GDP,直接看产量数据

工农业产出:

1980年部分工农业产出情况及对比美国:

发电量:苏联12950亿度;美国24750亿度,是美国的52%

石油产量:苏联60300万吨;美国43000万吨 ,是美国的140%

天然气产量:苏联4060亿立方米;美国6000亿立方米,是美国的 67.7%

商品煤: 苏联65300万吨;美国78400万吨,是美国的83.3%

家用轿车产量: 苏联133万辆;美国658万辆;是美国的20.2%

塑料:苏联360万吨,美国1386万吨,苏联是美国的26%

化学纤维:苏联117.6万吨,美国390万吨,是美国的30%

化肥:苏联2480万吨,美国224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111%

水泥:苏联12500万吨 美国770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162%

纺织品: 苏联71亿平米,美国40亿平米,苏联是美国的178%

联合收割机:苏联11.3万台,美国3.18万台 苏联是美国的355%

拖拉机:苏联55.7万台,美国27万台,苏联是美国206%

粮食产量:苏联18910万吨,美国2637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71.7%

肉制品产量: 苏联1500万吨,美国267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56.2%

奶制品产量: 苏联9060万吨,美国5830万吨, 苏联是美国155.4%

捕鱼量:苏联920万吨, 美国350万吨,苏联是美国的262.9%

民生方面

取1990年戈地图改革经济混乱下肉类和奶制品消费的数据,更早的暂时没有找到。

作为对比,2016年我国人均肉类消费量59公斤/人,世界各地区乳制品消费如下(乳制品消费有生活习惯因素,这个我国国情特殊):

食品的多样性、丰富性我没数据不敢说,但诸如”苏联人天天排长队买不到面包”“计划经济导致老百姓生活穷困潦倒”这种谣言应该是不攻自破了。

特别说一下评论区争议比较大的排队问题。

一方面,这个问题涉及到供需不均衡在两种经济模式下的表现形态,资本主义世界的供不应求一般直接表现为均衡价格剧烈上涨,以让穷人买不起的方式消灭这些“不有效”的需求,形象的说就是橱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可这与窗外破产的流浪汉有什么关系?价格直接消灭了“排队”的存在;在非商品化经济中,价格以产品生产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水平为基准定价,生产力水平不足带来的供不应求自然会表现为类似于排队的分配方式,这和商品经济下商品促销时引发的抢购、排队潮类似,以此来证明所谓计划经济的失败在逻辑上完全站不住脚,否则我完全可以在上海拍一张山姆会员店开业的排队盛况,以此来证明中国经济的“失败”。

另一方面,如果大家注意去搜索“苏联”“排队”的相关信息来源,会发现今天中文互联网能够找到的与“苏联排队买面包”相关内容,不论是照片、回忆录还是分析文章,几乎无一不是描绘的1987年后尤其是1990年前后的戈尔巴乔夫时代,而这恰恰是苏修高层放弃非商品经济转向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的“改革”时代


评论区有提到的所谓苏联经济依赖资源出口的问题,这个观点本质上是地摊文在拿今天对俄罗斯的印象套回上世纪的苏联。根据《1990 年俄罗斯联邦国民经济年鉴》的统计,在俄罗斯联邦 1989 年国民经济部门出口的产品中,再加工产品占俄罗斯联邦出口商品的比例达到 77%,其中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为 34%,而开采(原料)部门的比例为 23%。俄罗斯联邦 2006 年出口商品结构中,矿物产品、原木和原料占俄罗斯出口商品的比例为 70%,而机器、设备和运输设备只占 5.8%。比较一下 1986 年和 2008 年工业产品的出口总额和年度总额。1986 年苏联工业产值为 8360 亿卢布,而出口额为 683 亿卢布,其中包括出口到资本主义国家的 131 亿卢布。出口额只相当于工业产品的1.6%。2008 年俄罗斯的工业产值为 14.6 万亿卢布,而出口额为 4710 亿美元或者 14 万亿卢布,只比工业产值少一点。其中 70%的出口产品是原材料。恰恰是在戈氏的改革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步步成为了自然资源出口大国。

由此衍生而来的一个著名观点是,美国在 80 年代压低世界石油价格,导致苏联的外汇被掏空,经济崩溃导致解体。实际上,根据苏联国家统计委员会的数据,1988 年苏联总出口额为 671 亿卢布,燃料和电力的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为 42.1%或者 282亿卢布,1988 年估测的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约为 8750 亿卢布。这样,燃料和电力的出口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3.2%。而根据长期协议,其主要出口国(三分之二)还是经互会体系的社会主义国家。

再看同期的世界石油开采情况,1950 年,世界石油开采总量大约为 5.25 亿吨,苏联的开采量为 3800 万吨,大约为世界石油开采量的 7%。在这样的开采情况下苏联可以向世界市场“抛售”的总量也不过100—200 万吨,而这对于世界石油总量来说微不足道。说苏联能够压低世界石油价格则更为可笑。1960 年苏联出口石油量为 1780 万吨,仅占苏联石油开采量的12%其中三分之二的石油出口流向的不是资本主义市场,而是社会主义阵营内部消化)。当时世界石油开采量已经达到 10 亿吨,甚至到 1980 年苏联的石油开采达到历史顶点的时候,苏联出口的矿物燃料和类似产品只占世界出口份额的 5.4%


user avatar   miao-ji-98-8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苏联GDP比美国差很多的原因是,苏联当时的很多经济活动根本没法靠GDP去算。

因为苏联是调拨物资直接分配,并不走货币交易,这种方式比较僵化,但不意味着这种经济模式的可持续性有问题。

当时苏联的工业和农业产量并不低,因为非货币化的原因,它的金融业非常不发达。但也因为它不靠货币作为主要的交换媒介,所以它货币的币值也较高,苏联解体之前,当时苏联卢布美元的汇率大约能有1:3。


user avatar   xiao-xia-yi-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苏德战争(1941年6月至1945年5月):苏军死亡681.7万,被俘或失踪445.6万人,伤病1832万人次

整个战争大约进行了47个月(我这里把41年6月和45年5月合并为1个月),也就是苏德战争中苏军每个月大约至少会产生39万伤病员(重伤而死没抢救过来的还不算在内),每年460万,这种战时医疗状态是不止运转了几个月,而是整整4年。据朱世巍《东线5》提供的数据,苏军大概有1/4的伤病员是不可恢复的,也就是至少有1000-1300万人次的伤病员最终被治愈归队。这个数据我没有仔细查证过,不过以苏军超强的补充能力来看,应该还是差不多的。

这些数据背后需要生产和及时运送多少医疗物资,可以自己想像,同时各种飞机大炮坦克、枪支弹药、军需物资的生产也不能断。当然还要考虑一点,有不计其数的伤员大概还是从德军MG42的扫射之下救出来的,不然就直接变成阵亡数据了。

不要小看任何一个以k打头的数字,这里打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指环王的剧照里,这是6000人:


有一个比较可供参考,为什么拿战后的皇家海军和英国工业都无敌于世界了,英国国王还能甘心当大罗英王(当时英国国王兼任汉诺威国王,汉诺威名义上是德意志邦联成员,受奥地利皇帝领导,神罗未解散前则干脆还是弗朗茨的封臣),维也纳体系还能由梅特涅主导,一大原因就是奥地利陆军还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奥地利在拿战中的表现一直被很多人诟病,比如乌尔姆战役有个拿战大大都说“就是四万头猪五天都抓不完”,但是却很少有人看到,奥地利在接二连三的给拿破仑送了几万几万的馒头之后,1814年1815年竟然还能弄出20多万大军(直接投入前线)。

维持一个世界一流的庞大陆军的正常运转从来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所以我认为近现代历史上的西方国家机器的实力其实还是被低估了而非高估,当然二战这种动员力和运转效率完全可以说是达到了人类历史上的极限水平,我并不希望有什么事件使得人类还有被逼出这种效率的机会。


user avatar   canicularis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情畏死,众人以死奉王,此天授也。“——《旧唐书·尉迟敬德传》

这个问题下面竟然没有人提尉迟敬德吗?

著名的“三次救主”了解一下?

第一次,李世民征洛阳期间亲侦敌阵猝遇单雄信,尉迟敬德横刺之落马:

因从猎於榆窠,王世充出步骑数万来战,贼将单雄信恃其骁悍,领骑直入,以趋太宗。敬德乃跃马大呼,横刺单雄信,中之。贼徒稍却,敬德翼太宗以出围,因率骑兵与王世充交战数合,其众大溃。擒伪将陈智略等,获排槊兵六千人。——《册府元龟·帝王部·推诚》

第二次,河北对阵刘黑闼期间,李世民为了营救李世勣身陷重围,尉迟敬德率领敢死队破围而出:

又从讨刘黑闼于临洺,黑闼军来袭李世勣,太宗勒兵掩贼,复以救之。既而黑闼众至,其军四合,敬德率壮士犯围而入,大破贼阵,太宗与江夏王道宗乘之以出。——《旧唐书·尉迟敬德传》

(李世勣:真正的名将敢于直面最黑的黑历史,“发现我的笑容成长在你哭泣里”就是写给我的没错。)

第三次,在玄武门当天射杀了正要勒住李世民脖子的齐王元吉。

太宗所乘马又逸于林下,横被所繣,坠不能兴。元吉遽来夺弓,垂欲相扼,敬德跃马叱之,于是步走,欲归武德殿,敬德奔逐射杀之。——《旧唐书·尉迟敬德传》

嗯对,之后“擐甲持矛”地去“保护”李渊的也是他,这个地球人都知道就不说了。

要说有什么“遗憾”的地方,大概就是不太符合题目中“无论兴衰”的要求,因为李世民没有给过尉迟敬德衰败的机会。

只有当唐军众将都怀疑尉迟敬德投降的诚意时,李世民会将尉迟敬德引入卧内,对他说:“大丈夫以意气相期,勿以小疑介意,寡人终不听谗言以害忠良”

当尉迟敬德果真救主报恩,李世民会在战斗结束憩于古丘的间歇,对他说:“天诱我意,福善有征,何相报之速也”

当闲来无事,李世民与玄甲军众将漫步汜水滨顺便考察敌营时,会独独对尉迟敬德说:“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

——贼见我而还,上策也。

惜字如金的史书从未记载那天天气如何,但是每次看到这句话,脑海里浮现出来的,一定是一个晴朗得可以奋衣而云翔,回雕戈于日光的四月天(别想多,真的是阳历四月。)

以及,当尉迟敬德回朝之后遭人构陷,被高祖李渊“下狱讯验,将杀之”,李世民会不顾自身亦处于猜忌之地,跑到高祖面前去“固谏”,终获保释。

这大概就应了那句著名的心灵鸡汤:没有人值得你为他去死,因为值得你为他去死的人是不会让你死的。


不过呢,在尉迟敬德的生平事迹中,最为传奇的不是三次救主,不是背锅逼宫,而是一场“无关生死兴衰的小事”:

王世充兄子伪代王琬,使於建德军中。乘隋主所御骏马,铠甲鲜华,出於军前。太宗眄之曰:“彼之所乘,真良马也!”敬德曰:“请往取之。”因与高甑生、梁建方两三骑直入贼军,擒琬,引其颈、持其肘以归。贼众无敢当者。——《册府元龟·将帅部·勇敢》,并《旧唐书·尉迟敬德传》

没错就是这个虎牢关决战当天「阵前夺马」的故事。

之所以说这个故事最为传奇,是因为:

战场厮杀,是将军之职;

临危救主,是部下之命。

“阵前夺马”属于哪一种???

若说“两军对阵,气势为先”吧,然而先声夺人可以有无数种方式,比如窦建德派人来“请选锐士数百”先小试一个回合的时候,就可以陪他玩玩嘛!何必非要选择如此高难度如此挑战想象力的玩法?

这就好比什么呢?

最初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正值红得发紫的小甜甜布兰妮刚刚发表了《Oops I did it again》(暴露年龄系列)。其中间奏部分有一段对白是这样的:

  • 男主:Britney,我有东西要送给你。
  • 小甜甜:哦,好漂亮……等一下,我记得那老太太不是把它给扔到海里去了吗?(冰山撞船梗,指露丝将“海洋之心”丢入海中)
  • 男主:是的,我下去帮你找回来了。
  • 小甜甜:Oh you shouldn't have…

当年尚不能理解歌词的我,听完之后满脑子就记住了这一个经典句型 "Oh you shouldn't have~~~"

你品,你细品。

“岂可以一马丧猛士?”——李世民如是说。

实际上心里是不是甜到爆炸就不知道了。


所以我也很能理解为什么后来尉迟敬德会变得那么轴,直至在国宴上因为座次问题当着李世民的面大打出手。

天下太平已久,那一段“只要敢冲上去干仗就能牢牢占据主君身边最重要的位置”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李世民再也不需要尉迟敬德为他栏枪夺马了。

这对于当年主君亲口盖章“天下有我们两个人就能搞定”犹在耳畔的人来说,的确很失落吧?

好在后人并没有忘记尉迟敬德。

北宋名臣田锡在其《鄂公夺槊赋》中用一句「非太宗不能得我之死力,非我不能赴太宗之指踪」高度概括了尉迟敬德的一生。直到现在这种认知依旧是大多数历史爱好者心中对尉迟敬德的形象注解。


这是某著名直男引战论坛前几天搞的投票贴,尉迟敬德如果泉下有知,想必会非常开心。


user avatar   brvLjy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见过30多岁,军飞各种理由退役的。就是为了去通航赚钱。

军飞一年20多万,也就比民飞委培的飞行员高一点。其实很合理!

所有的军飞其实和民航委培生(航空公司出钱培养,卖身契还在航空公司)差不多呀,你所有的学费都是部队出的。投入至少5年,1000小时,几百万学费。当然要从后面收回来。

所以很多军飞都觉得手艺练出来,分配的房子到手或者户口转好,子女教育无忧了。开始各种作妖,体检不达标、身体慢性病、闹情绪等,甚至关系还没转出就已经在外面飞着赚钱了。大多40多岁也算是还了部队的情意,两不相欠了。有少数30岁就闹着出来的,确实有点那个。

其实主要是部队不缺飞行员,外面没卖身契的机长一年百十万的眼馋。

我觉得价格合理,飞行员40多岁走不上管理岗位,出来转民航通航,挺好。

部队不养老。


另一种,在部队受委屈,被穿小鞋,家庭照顾不到,长期冷板凳这类情况更多。出来自谋生路很正常。我老板(准确说是租客)是家庭照顾不到,我教员朋友长期冷板凳只好转业回家。


******

回答喷子,

我10年前帮助一些陆航飞行员转到地方,他们现在大概都50岁左右。要么在国网、珠海直、中信飞行在国家建设第一线,要么在各通航公司当总飞。 发挥自己更大的价值比在部队做冷板凳更好,不是么?

我单位现在的老板和教员,同期生,都35岁。也都是部队飞行员专业出来的。




  

相关话题

  为什么苏联在近乎绝望的情况下能组织起莫斯科保卫战并取得胜利,而德国在柏林前却不行? 
  如何看待“苏联解体是冷战结束的结果而并非冷战结束的原因”这句话?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和波兰谁的贡献更大? 
  4 月底前俄罗斯能打败乌克兰吗?如果不能会怎么样? 
  IMF 发布《世界经济展望》 预测 2021 年中国 GDP 增速达 8.1%,你怎么看? 
  经历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时代的俄罗斯人如何看待中国? 
  立陶宛靠什么维持近2万美元的人均GDP? 
  为什么这么多人讨厌苏联?苏联究竟什么地方招人厌? 
  为什么资本主义声称计划经济会造成浪费? 
  如何看待特朗普执政下,美国2018Q2的GDP增速达到4.1%? 

前一个讨论
曹操这一生失败这么多,为什么大家还觉得他很高明?
下一个讨论
林冲在老婆被调戏后不打高衙内究竟是因为懦弱还是以大局为重,考虑自己的前途?





© 2024-05-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