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见山先说结论,胶东一体化的关键在青岛—潍坊一体化。
一直非常想讨论这个话题,青岛想突破现有发展瓶颈,必须要重视潍坊,因为两者是互补关系,下面我会一一说明具体如何互补,潍坊就像是祖上为青岛安排的媳妇,踏实过日子、贤惠又能干,除了土点没有毛病,青岛就像是看多了网络直播的公子哥,看着上海好、深圳好,不接地气,看不到潍坊的好。
先梳理一个概念,一个地方的城市群,肯定不是中央指定的,你要先发展起来,先着手做出成绩,中央才会顺水推舟,研究下一步发展方向,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胶东五市最需要的是务实,多听听民间的呼声和期盼,少做表面文章说大话。
上一张区位图
从这个图上看,潍坊周边全是强市,东边青岛不用说了,烟台、东营、淄博,这些可都是山东排名非常靠前的城市,以潍坊为中心画的这个圈绝对占了全省经济大半江山。并且和潍坊链接紧密的都是青岛欠发达地区,北边的平度莱西和昌邑,中间的胶州即墨和高密,南边的胶南和诸城,这些地方都埋藏着巨大的潜力,地域广阔、大有可为,是城市发展新的增长点。
2019年上半年的GDP,全省是4.18万亿,青岛+潍坊+淄博+东营+烟台+临沂+稍微靠后的日照=2.24万亿,剩下几个地市比这几个加起来少很多,全省东强西弱的局面不言而喻。
但是从区位来看,说个青岛不爱听的,胶东的中心应该在潍坊,不在青岛
右边红色的是京沪二线的路线图,潍坊北显然处在十字路口上,东西南北纵贯,以潍坊为中心,向北连首都,还带着天津滨州东营这样重工业能源城市,向西链接淄博和济南等化工城市,向南链接上海南京苏杭临沂等轻工业城市,向东北方向链接烟台威海,向东连接青岛出海口,从区位条件来看,比郑州米字型高铁网络还要厉害,因为直接联通好几个海口,可以覆盖日本韩国东南亚。
所以,以现有的布局,青岛—潍坊一体化是青岛借助潍坊的优势,打通青岛远离经济腹地的壁垒,绝不是青岛带着潍坊跑,青岛要放下高姿态,开放并包大肚能容,才能真正带领胶东一体化发展。烟台和威海这样城市缺点和青岛都一样,甚至比青岛还要更远离腹地,有海是不假,青岛除莱西平度每个区都有海,海不是什么稀缺资源,反而会和青岛同质竞争,城市产业结构太相似,离得太远(偏居东北),民间融合度不够高,人才吸引力度不够大,这些都造成了青岛—烟台—威海的一体化缺少最基本的内在动力。
而青岛—潍坊配就不一样了。
首先,拿人才来说。周所周知高考南黄冈北潍坊,潍坊是全山东高考大市,人才数量多质量优,全面开花。每年都有大量的优质人才涌入青岛的各大高校,对大部分安土重迁的潍坊人来说,通过努力到青岛这样环境更优、离家还近的城市是有很大吸引力的。我本人在青岛某基层单位工作,近三年至五年来,考入单位的年轻人大多是潍坊的,一是学习确实用功,二是愿意留在青岛。
曾经因为工作原因采访过青岛做花卉的一批潍坊人,他们中间有不少是潍坊来的,许多在青州这样的传统花卉名城做了一辈子家庭作坊式花卉基地的老一辈人,都在试图通过家里的年轻人转型。花卉在潍坊就是农村模式,但是在青岛的西海岸、城阳、崂山都要走的是现代工业模式,这就是一种吸引。我家在青岛的租客就是潍坊人,在青岛外企工作,每周五回潍坊,周日晚上回青岛,通勤十分方便。对烟台威海人来讲去青岛定居并没有什么吸引力,但是对潍坊、淄博、东营、滨州、临沂等城市的人来说,有能力在青岛买一套房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如果下一代有出息在青岛定居也很知足,所以这是青岛的人才输入基本盘,不要好高骛远,研究如何把这一部分人留、管、用好,才是真实惠。青岛之前用了很大力度引进高校,这只是第一步,吸引人才来读书,第二步要大力引进和培植企业,因为企业才是城市创新的最大动力,也是解决人才就业的关键,我们不能做第二个武汉,不能做30万高校人才的中转站,不能给他人做嫁衣。
其次,就产业来说。我一直说,物极必反是真理,互联网经济现在绝对是强弩之末,最近什么社区买菜又被中央点名了,刘强东说互联网创造的就业岗位有限,但是摧毁的却是无数个支撑城市发展的小微经济体。这话是很中肯的。山东要想腾笼换鸟我支持,但是要立足实际,不是把自己的优势一杆子打死,去追逐别人走过的路。现代工业之路走过都是焦土,寸草不生,后来者不但无路可走,更是死无葬身之地。
那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呢?
是制造业和现代农业。
山东历来以均衡发展出名,更是全国唯一一个集齐全部工业门类的省份,我们是东方的德意志,我们要走的是高端制造业,在原有基础上做精做细做出品牌,要有自己的定力,不要以偏概全、妄自菲薄。
这次疫情让大家看到了一个现实,制造业才是核心根本,木桶的短板决定你的高度。当旅游、航运等服务业的大潮褪去,还是得靠制造业坚挺。胶东五市在这个方面非常有优势,但是这几年品牌效应下滑的厉害,吃老本现象太严重,更重要的是山东人缺少了那种敢闯敢干的拼劲。不是山东人特别爱当官才去考公务员事业编,而是本地就业情况不好,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去处。南方人考编热情低是因为不划算,可选择的余地多,市场环境相对公平,企业发展土壤丰富。
所以胶东五市报团发展就要报高端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的团,下大力气下血本招才引才,依托青岛丰富的高校资源,建立研发——落地——反哺的动态机制,以青岛为龙头猛点科技树和金融树,其余几市因地制宜规划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极力避免同质化竞争,在产业规划上强化五市综合统筹和差异化布局。说简单一点,潍坊蔬菜做的好,就五市全力支持潍坊蔬菜做大做强,烟台水果做得好,就全力支持烟台水果做大做强,不要你做什么我也做什么,看到人挣钱一块眼红,这样会造成内卷。青岛内部各区市之间也有这个问题,东一块西一块、一会这一会那是通病,甚至于市南区在青岛的龙头效应都在减弱,多个商业中心林立,地面大人口少,缺少集聚效应,没有集聚效应就谈不上规模,谈不上规模就缺少体量,没有体量就没有竞争力,大家都平平淡淡,就容易一盘散沙,握不成一个拳头一致对外。
最后,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胶东五市要抓住中日韩自贸区这个大利好,勇担国家使命,为中央分忧,脚踏实地把自己的事情干好,上级和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仔细琢磨琢磨,哪些事对自贸区发展有利,哪些事对自贸区发展不利,如何趋利避害,稳扎稳打做好每一件小事就是一件大事。
最后,说点民生的事。现代社会流动性这么强,很多人都在用脚投票,城市和市民之间的关系早就从店大欺客变成客大欺店了。
五市要协同发展,还要看看道路交通怎么样?五市之间的公共交通方便不方便?衔接得通畅不?公交卡可以五市通用不?文化教育怎么样?潍坊中小学教育和青岛高等教育之间能不能互补一下?外来人员本地上学有没有问题?医疗卫生条件和这城市群匹配不匹配?有没有好一点的全国都有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医院?看病还得往济南跑吗?医保卡能异地结算吗?人才落户有没有壁垒?市民跨区域办点小事麻不麻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但就是在做成这一件件小事的过程中,成就了大事。
12.23更新。
看了大家的评论,修改了几处错误,更新了高铁图和2020年上半年的GDP统计。再次申明,文章中并没有说烟台威海不好,胶东一体化烟台和威海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大家公认的,我想强调的只是青岛和潍坊比较互补,评论里也有亲亲提到了,青岛现在有十五个攻势之一的突破莱西平度攻势,胶州也有上合经济示范区,西海岸更不用说,和诸城日照都很近,青岛的新机场也靠近西边。青岛可以把市区整合,做大高端服务业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其他区市从制造业和现代农业入手,现在即墨有大众汽车,市北有中车四方,西海岸有能源化工,潍坊有潍柴。大家摒弃小算盘,团结一致向前看,握成一个拳头,肯定会有进步的!
12.25更。
自从我写完这个回答,所有友善的评论我都一一接受,并且对文中几个错误进行了修改。但是依然有人在评论区里酸的要命,各种秀优越感,有伤害了烟台人民感情的( 我根本没说烟台不好,就因为我说潍坊就要这样针对我),还有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潍坊人来摆谱的(你青岛求我啊我勉强接受呢)。看了这些评论我就觉得可笑,如果你有不同看法,可以拿出论点论据来反驳我,还有什么答主全程在瞎扯(那你扯一个不一样的给我看看!)
气死我了气死我了,就这种心态怎么团结一致,赶超人家,沉醉于自大狂妄偏激狭隘,通过贬低身边的伙伴获得优越感!你的良心让狗吃了吗?
气死我了气死我了
不过我写完这个回答以后也是多了不少关注,多谢亲们的支持,我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搬砖工,承蒙大家厚爱,我会继续努力的
2021.2.19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