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被知乎删除,现重贴。
华北平原从宋代开始就陷入了衰退,导致经济重心迅速南移,除了宋元时期北方的长期战乱,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气候变化和环境破坏带来的旱,涝,盐三害。
宋以前,西北的关中平原一带长期是帝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周边过度开发,黄土高原环境急剧退化,水土流失严重,上游的黄河被带入大量泥沙,在进入黄河下游所在的华北平原后,水位就不断增高,“地上悬河”出现,发生洪涝的危险加大。
而从东汉开始,整片大陆的气候就在悄然变冷,但北方相比南方变得更加寒冷,气候变冷进一步导致了黄土高原大量植被的死亡,水土流失更加严重,黄河下游的洪涝危险进一步增大。
气候变冷还引发了北方的降水减少,华北平原因此进一步干旱下去,河流水系不断萎缩。一个突出的标志是在宋以前北方尚有水稻种植,但宋以后就反而退缩回南,而水稻是典型喜水喜热作物。
相比于洪涝,干旱灾害更不容易治理以保障农业生产,前者可以通过水利进行疏解防御,后者在大规模的干旱之下,只能使用井水,但太过干旱的情形下井水也会干涸,这种情况只能求助神灵祈求降雨而别无他法。
华北在宋以后变得更加干旱,但却不妨碍洪涝伤人。南宋杜充强行扒开黄河后,黄河发生了历史上最具转折意义的改道,从山东丘陵以北的北线渤海入海,转变为从山东丘陵以南的南线黄海入海,并抢夺了淮河入海口。
从此,黄河下游水系彻底发生了紊乱并且长期难以根治,淮河无通道入海,泗,颖,涡,沂,沭等水同样受到影响,而且尽管这一时期黄河基本在南线入海,但流向并不稳定。
流向不定,水系紊乱,加上黄河下游本身就有地上悬河的危险性,最终引发频繁的洪涝灾害。更糟糕的是,这一带作为干旱地区,其洪涝相比南方,还更容易引发土壤盐碱化,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大运河的开凿也进一步影响了这一带的水系,明清京杭运河贯穿了整个华北平原,其本是在经济重心南移后,为了调配长江下游地区的物资供给京师,但结果南北向的人工河流进一步增加了黄河下游水系的治理难度,加剧了洪涝危险。
于是直到1855年黄河重回北线入海以前,围绕黄河与运河交汇点的徐州一带地区,就成为洪涝最为严重的地区,这一带也就有了“黄泛区”的名号。这个名号里凝结的是华北平原几百年的灾害和苦难。
而1855年后,黄河的再次改道又使得今天的黄北地区再次遭殃,形成新的黄泛区;更糟糕的是1938年国民政府再度人工扒开黄河,今天的黄淮地区重回黄泛区,近代华北平原的历史可谓惨痛!
旱涝盐三灾,导致华北平原的大多数地区长期处在一种高度自给自足,临界运行的小农经济状态,无法有更多的生产剩余拓展商品经济。干旱造成的水系萎缩还使得物流运输只能大量依靠陆路,成本迅速提高而进一步加剧了商品经济的衰弱。
建国以后,在现代国家的治理下,黄淮水患得到解决,农业生产开始恢复。华北平原一些地下所有的煤矿铁油等资源,也使得国有工业也在这片地区勃发。不过,工业布局并不均匀,相对来说黄河以北重于黄河以南,黄泛区虽然消灭了水患,但大体依然算落后地区。
从今天华北平原的功能来看,黄河以南依然属于传统农业为主,扮演粮仓角色,由于缺乏本地工业,外出务工人口较多;黄河以北则以重工业为主,提供工业原料,利润不高,空气污染相对严重。
也就是说,今天的华北平原实际上依然是一种基础资源的提供者,包括农业粮食资源,工业原料资源和产业人力资源,而这些资源又依赖于高度的密集人力,这也造成本地依然相对明清时期有一定延续性,即人口稠密,收入一般,物价房价都不高,是一种低水平高均匀的状态。
因此,题目中所谓的人口,土地体量的巨大,恰恰使得其扮演了基础资源的提供角色,而不是成为真正各种产业的中心,其实际上是为长三角,珠三角这些真正围绕沿海港口兴起的经济中心服务的。
当然,华北平原也沿海,也有港口城市,例如天津,曹妃甸,黄骅,连云港,但这几地并不位于国际主航道的“上海—广州”一线,发展还是普遍疲软。
胶东半岛的青岛,烟台等地虽然也是港口,且因为直面东亚的日本,韩国,发展相对也较好,但不属于狭义的华北平原,而是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陛下何故谋反?】
违反防疫规定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