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翻译的锅,不知道最初是谁把近战骑兵翻译成重骑兵的,然后导致各种误解
其实重骑兵你基本就可以当做近战骑兵来看,哪怕人马都没甲,但没有远程武器,只有刀矛等近战武器,在战场上主要承担正面肉搏任务的也算重骑兵。同理轻骑兵=远程骑兵,有弓弩会骑射,在战场上主要承担远程攻击职能的骑兵,哪怕人马都披铁甲也算轻骑兵。当然像三国演义的张飞那样,主要都是近战和正面突击,偶尔射一箭的,应该也算重骑兵
一般来说,重骑兵是指战术设定,具装骑兵是指装备条件。
比如,拜占庭的具装骑兵,经常扮演弓骑兵的角色,那么这时它就不是重骑兵角色。但驱逐对方袭扰,完成任务后,拎着锤子冲击敌阵,它又成了重骑兵。
再比如,亚历山大的基友团,没有马甲,士兵的盔甲也一般,但经常承担冲锋敌阵的工作,那么就算重骑兵。然而具体到战场上,由于缺乏马鞍与马镫,骑兵长枪一般都是在撞击前投掷脱手,所以很难反复冲击。这些骑兵很快就会在混战中下马步战,成为骑马步兵或者下马投掷袭扰的龙骑兵。
实质上,兵种作战任务高度专业化,是极为现代的事情。哪怕小胡子88炮,不也得怼天怼地,当爹当妈嘛。
所以在古代,骑兵作战任务定位并不清晰,临场发挥往往取决于指挥官的判断。
比如,阿金库特,英军骑士就下马步战,补充正面防线。坎尼会战,汉尼拔的努米底亚与高卢骑兵,在驱散罗马骑兵后,就参与了下马步战攻击罗马侧翼后方。
再比如,成吉思汗的弓骑兵,满天星散满战场,四处游荡。可一旦本方冲击骑兵比如却薛军击溃敌方防御核心后。这些看似软弱的弓骑兵,就会成群结队的如同饿狼一样反复冲击,击溃尝试重新集结的敌人小单位。
所以,哪怕是最好的指挥官,也很难一眼看出,一只骑兵部队,到底是不是重骑兵。
最多只能肯定,具装骑兵,天然的更倾向于承担冲击骑兵任务。因为厚重的马甲,不利于骑兵长距离奔跑。但具体到战场,如果不需要击溃敌方侧翼,只需要保护我方侧翼,那么具装弓骑兵这种猥琐设定,就非常适合拜占庭。。。。
而无马甲骑兵,逻辑上很难冲击严整的步兵阵线。但极端条件下,可以蒙马面,强行冲锋。也可以如满清一般,接阵前跳下战马,一边驱逐战马践踏敌阵,一边用步弓以重箭大规模杀伤敌军。
至于中世纪晚期,看起来骑士老爷们一个个打扮的亮晶晶。但由于指挥官聪明的学习亨利五世,射人先射马,把弓弩手部署在侧翼射马屁股,导致脆弱的马匹,即使装备胸前与头颈马甲,也很难通过战场,而毛毡很难防御长弓与带机械上弦器的重弩。老爷们往往不得不跟步兵一样,哼哧哼哧的下马步战。
等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欧骑兵大规模猥琐化。黑衫转轮手枪骑兵大行其道。(用小锤子击发的原始多管手枪)往往在阵前绕圈,几轮浪射后,勉为其难的冲锋意思一下,就被崛起的步兵方阵驱散。
一直等到30年战争,古斯塔夫二爷等人看不过去,让骑兵不带火枪直接冲锋后,大爷们才重新捡起祖传手艺。
所以反过来说,满清僧格林沁骑兵在八里桥只会阵前浪射,就是不冲锋,像兔子火鸡一样被猎杀,并不单纯是勇气问题。近代骑兵改革前,大家都一个德性。
等到近代,骑兵才比较专业化。胸甲和枪骑,主要负责冲击。猎骑骠骑,主要还是多功能骑兵。龙骑兵,负责下马步战。
至于我国。我大秦,骑兵主要是弩骑兵与骑马步兵的角色。(秦国有大原娄烦胡骑,应该是有冲锋能力的。)
我大汉,属于从秦代轻骑兵向南北朝具装重骑兵过渡期,汉末三国已经有成规模的具装骑兵出现。(看居延汉简的意思,大概西汉也有马甲。就不知道到底是南北朝版全身甲,还是传统西汉的小肚兜。)
我大唐,奶罩甲(存疑)马槊马甲,具备典型的具装冲锋骑兵。然而也会背着弓箭,兼职一下轻骑兵。
我大宋。。。。我大宋。。。。我大宋没有骑兵。。。。
我大明,既有“好几眼”铳浪射砸人版,也有朵颜三卫蒙古祖传版,也有历代一样的莫名其妙大路货版。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