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第 70 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影片《温蒂妮》? 第1页

  

user avatar   moviewrit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部让全世界影评人集体高潮的电影,就像是现实版的《水形物语》,它到底讲了什么?


文 | 吕西安

影评人似乎特别偏爱水下爱情。

2018年,人与水怪畸恋的《水形物语》成为奥斯卡最大赢家,让很多观众感到惊愕。

为什么这些奥斯卡会员的口味那么怪?

刚刚结束的第70届柏林电影节,这部讲述“水之恋”新作《温蒂妮》又让世界影评人集体高潮。


《温蒂妮》在柏林电影节首映时一票难求,呼声极高,最终获得金熊奖提名。

女主是凭借《弗兰兹》惊艳世界的葆拉·贝尔,最终获得最佳女演员银熊奖。


另外,与欧洲各大电影节同步的国际影评人协会奖(费比西奖FIPRESCI Prizes)也把影评人奖颁给了《温蒂妮》。

现在打开国际影评人协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Film Critics)官网,头条新闻就是《温蒂妮》。


但是,影评人喜欢,对普通观众却曲高和寡,未必买账。从国内外三个反映电影口碑的指数来看,《温蒂妮》的评分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

烂番茄指数目前最高,有82%的新鲜度。


豆瓣评分却从开画接近8分的高分,跌落到目前的7.4分,仅在及格线之上。


IMDb最惨,只有5.9分,可以说是部烂片。


所以,这部集国际影评人赞誉于一身的《温蒂妮》到底好在哪儿?

温蒂妮是水中的精灵,起源于中世纪的炼金术理论和欧洲的民间神话。

在欧洲的神话传说里,温蒂妮是一个拥有永恒生命的女性精灵,当她与一名凡人男子结合并生儿育女时,就会获得灵魂,却同时也失去永恒的生命。

此外,如果跟温蒂妮结合的男性出现外遇,背叛了温蒂妮的爱情的话,温蒂妮便会杀死她的丈夫,再次回到水中生活。

温蒂妮为爱而生的形象让许多艺术家从中汲取灵感。


德国浪漫主义作家莫特·福凯的童话《温蒂妮》,民国时被徐志摩译介,翻译为《涡堤孩》。


无论是绘画还是文学,温蒂妮的形象总与水的意象,浪漫的爱情相伴而生,其中暗含的是西方自然哲学的思考。

水,即生命的本源,爱情,即赋予灵魂的事物。

可以说,温蒂妮的神话绝不仅仅是一场关乎背叛与情杀的婚姻裂变,更是一场触及了灵与肉的爱情悲剧。

在莫特·福凯的《温蒂妮》中,水中精灵温蒂妮与一名骑士相爱,二人定下婚约,温蒂妮走上了陆地,因此也获得了人类的灵魂。

然而,灵魂的到来,意味着生命的失去。

温蒂妮成为了凡人,容貌也渐渐衰老,骑士对她不再有兴趣,而是背叛她,与其他女性偷情。愤怒的温蒂妮只能杀死他,重新回到水中。


在福凯的《温蒂妮》中,足以看见浪漫主义文学中一贯出现的主题:灵魂与肉体的分离,肉欲之爱与精神之爱的对立。

然而,这些主题在电影《温蒂妮》导演佩措尔德的镜头下并未得到放大。佩措尔德将温蒂妮置于现代都市的景观下,给予一种全新的解读。

电影最具特点的地方是神话与现实交织的错愕感,以及水元素丰富的象征内涵。

电影里,温蒂妮一边是为爱而生的水精灵,一边是城市规划部门的历史学家和讲解员。

导演花费大量的笔墨来拍摄温蒂妮给民众讲解柏林建筑历史的场景。


第一次讲解发生在温蒂妮与男友约翰内斯分手之后,导演给了一个表现温蒂妮情绪的面部近景,此时的她,正强忍住内心的悲痛,转而投入到讲解员的工作。

然而,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们观众随同电影里的游客淹没在长篇累牍的介绍性文字以及陌生的都市模型中,导演也避免用特写,近景,推焦等具有“煽动性”的镜头,只是平铺直叙,如同纪录片般拍下整个过程。

观众不仅丝毫感觉不到温蒂妮的内在情绪,也难以揣摩出电影情节的发展,此前,因男友背叛酝酿出的感伤的氛围也由此被抽离出来。

这样的手法,在佩措尔德的上一部电影《过境》中也有运用。

在《过境》中,导演讲述的是二战时期那些从纳粹德国中流亡出来的人的故事。

然而,场景却设置在现代,影片里无时无刻出现的现代性元素与二战的故事并置,形成一种错愕感,并将影片里最重要的爱情故事“陌生化”(布莱希特“间离效应”),同时也通过这一手法引出了当代欧洲的难民问题。


无论是温蒂妮还是其后的克里斯托弗,当他们在讲解时,透过历史的建筑模型,看见自己的爱情出现在城市角落时,历史的沧桑感与现代爱情的恍惚感交织。

佩措尔德正是擅长以这样一种冷静,克制的手法去描绘发生于当下的恋情,通过不断地抽离情绪,加入历史层面的思考,让原本通俗,煽情的爱情故事变得深沉而厚重。

另外,在温蒂妮看似波澜不惊的讲解,其实暗藏着解读整个影片的关键钥匙。

当一个游客向温蒂妮指出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时,迅速变焦推进的镜头直抵温蒂妮惊慌的瞳孔,仿佛一段尘封在都市建筑下的历史被猛然揭开。


在强作镇定之后,温蒂妮向游客说出了柏林的起源。温蒂妮提到柏林的名字来自斯拉夫语,意思是沼泽或沼泽上的干地。

原来,柏林其实是一座与水共生的城市。在柏林城悠久的历史之中,无数建筑从这里拔地而起,又有无数建筑在此消亡。

可在这钢筋水泥的背后,水,或许才是柏林城真正的本质。

潜水员克里斯托弗作为温蒂妮第二个男友,在一次潜水的过程中,看见了一条巨大的鲶鱼。

克里斯托弗上岸之后,助手半开玩笑地说:看见的鲶鱼莫不是勃艮第国王巩特尔?

由此可见,除了《温蒂妮》这一经典的神话文本之外,电影又通过鲶鱼这一细节,引申到德国英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

再加上拍摄水下作业时,通过影影绰绰的灯光,以及克里斯托弗惊讶的表情,使得巨大鲶鱼的出场变成一副浩大的奇观景象。

水,因此有了第二层含义——史诗与神话的载体。

另外,当克里斯托弗在水下向温蒂妮展示他们爱的印记——温蒂妮名字的石刻时,温蒂妮却突然消失了。

克里斯托弗找到她时,她已经陷入了昏迷。

为此,克里斯托弗焦急地给温蒂妮做人工呼吸,可当温蒂妮醒来,她却丝毫没有溺水的迹象,而是很享受以人工呼吸的方式向克里斯托弗再次索吻。

温蒂妮的溺水让两人的爱情变得危险而浪漫。

水,因此也拥有了第三层含义——爱欲。

作为最为核心的意象“水”,导演在影片前半段为此搭建了丰富的象征体系。

而在后半段,则主要通过温蒂妮的三角恋情,把温蒂妮从神话中的固定形象释放出来,赋予温蒂妮现实层面的人性。

我们看到,神话中的温蒂妮与电影里的温蒂妮最大区别在故事结尾。

神话中,温蒂妮的爱是具有毁灭性的,爱人如果对爱情不忠贞就要被她残忍杀死,为此,男性都成为她获得灵魂的牺牲品。

可在电影中,温蒂妮杀死约翰内斯却延宕了很久,并且在第二个牺牲品——克里斯托弗到来之时,温蒂妮却没有和他缔结爱情契约,而是给予他自由。

这一切的原因是,温蒂妮对爱情已经有了新的体会,通过电影中的一些细节,我们可以发现温蒂妮对爱情态度渐渐转变的过程。


首先,克里斯托弗在一开始只是作为温蒂妮与约翰内斯感情替代品而存在的。

他的出场紧接着温蒂妮与约翰内斯分手。伴随着鱼缸的破裂,两人在水涌出的一刹那相爱了,具有超现实幻想的意味。

另外,他的出场刚好和鱼缸里的一声“温蒂妮”的呼唤重合,这呼唤来自鱼缸内的潜水员小雕塑。

两人成为恋人后,温蒂妮总会随身带着这个小雕塑,仿佛它就是克里斯托弗身份的象征。


影片有一处温蒂妮不小心把小雕塑弄断腿的画面,可以联想到后来人们对于克里斯托弗潜水事故的过程描述:

克里斯托弗正是在腿卡在涡轮的时候,导致了溺水。

雕塑的断腿,预示着克里斯托弗的溺水,也佐证了克里斯托弗只是作为一个替代物被温蒂妮占有着。

由此,我们可以设想,克里斯托弗或许只是温蒂妮的”幻想男友“,用来填补失去约翰内斯的空虚。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当克里斯托弗溺水住进医院时,温蒂妮却误以为他当时在同她打电话。

两人的恋情正是在一道现实与幻想模糊不清的边界上进行的。

而那“漏拍的一记心跳”,以及温蒂妮未经思考地便向克里斯托弗撒谎,都揭示出温蒂妮对约翰内斯存有旧情,让她无法痛下杀手,只能找一个约翰内斯的替代品来掩盖爱已消逝的事实。


可是,这种三角恋情不可能长期存在。当温蒂妮在街头再次与约翰内斯相遇时,她苦心经营的幻想崩塌了,克里斯托弗也随着她谎言的揭露而死去。

在克里斯托弗的病床前,温蒂妮再次听到来自鱼缸的一声“温蒂妮”的呼唤,这道呼唤让她从爱情的假象中醒悟。

为此,她履行了契约,杀死了约翰内斯,而作为前男友的替代品克里斯托弗却得以复活。


契约的完成,意味着温蒂妮在这段爱情中得以解脱。

在影片结尾,温蒂妮明白爱情并非单方面的占有,而是让爱人幸福,给予他自由。

正是这种对于爱情新的认知,让她决定不再强行占有克里斯托弗,那个曾经被她占据的潜水员小雕塑,也因此送还给了克里斯托弗。

影片结尾的一系列转折,明显加入了现代性思考,而温蒂妮这一源自于神话文本的形象也具有了现实层面的人性。

特别是寻找感情替代品的想法,让温蒂妮与一个普通现代女性一般无二。

结尾为爱放手的举动,也使这一角色充满了人性的高贵。


在佩措尔德电影里,我们时常能看见类似这样的人性的闪光时刻。

譬如在2012年的电影《芭芭拉》中,佩措尔德抛弃了“西方自由世界”一贯的政治视角,将政治高压下的东德,诠释成一个残酷与温情并存的世界。

故事的主角芭芭拉是一名女医生,企图从社会主义东德逃到资本主义西德。

在逃跑的过程中,她渐渐爱上了东德乡村的一个普通医生,也被东德普通人温情脉脉的细节所打动,最终思想发生转变,放弃前往西德。


在佩措尔德的电影中,角色总是处在为爱而留,为爱放手的两难境地,但最终他们都会放下曾经的执念,找到真实的爱情,并获得人性的尊严。

温蒂妮亦是如此,这也让整个故事摆脱奇幻的成分,相比《水形物语》更具现实感。


影评人雷纳·甘塞拉(Rainer Gansera)把佩措尔德归类到柏林学派。

“柏林学派”最早是由影评人雷纳·甘塞拉提出的,主要指1990年代,在电影节上崭露头角的一批德国导演。

这些导演早年都或多或少在德国电影与电视学院(DFFB)学习过,其中代表导演有安吉拉·夏内莱克,萨尔布肯,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


雷纳·甘塞拉对这三个导演审美观做了一个定义:

这三个人并不热衷揭露现实,也并未讽刺现实。他们通过赋予自己的角色美丽和尊严来证明影片的价值。

对于佩措尔德而言,其电影里角色焕发的美丽与尊严的时刻,正是影片的价值所在。

-END-

更多干货影评:

如何评价《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这部电影?

如何评价电影《热带雨》?

如何评价电影《助理》?

如何评价电影《燃烧女子的肖像》?

如何评价电影《校园情圣》?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盖·里奇的电影《秘密特工》? 
  剪刀手爱德华上完厕所之后是如何擦屁股的? 
  《哈利·波特》小说力量体系在什么层次?麻瓜可以吊打伏地魔吗? 
  如何评价电影《宝贝儿》? 
  如何看待首部华人主演的超级英雄电影《尚气》票房大卖? 
  地球文明毁灭后身为外星人的你来到地球,找到了大量录像带光盘和小说,那么你将如何辨识出哪些是科幻作品? 
  如何评价电影《误杀》? 
  为什么山东的电影票房这么差?山东人不爱去电影院吗? 
  为什么配乐一般很少会有负面评价? 
  《红海行动》是否过誉?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2020年5月15日上海开业的大陆首家Popeyes(博派斯)?
下一个讨论
知乎审核一个回答需要多久?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