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明长城当时并没建成啊…那只是你以为建成了而已。
土木之变前,那时大同宣府就是几个镇城而已,沿途还有一些卫堡,边墙也很少,就连宣府,也是在正统五年才因夯土城墙溃坏,首次进行的大规模修建,并为城墙包砖。所谓的九边边镇长城体系直到嘉靖年间才算初步确立,而待九边防御体系大致完善形成今天遗留下来的长城,已经到了万历年间了。
以大同为例,全镇军事堡垒共72座,其中绝大部分为明中后期所建,仅嘉靖就修了49座。其中,按《宣大山西三镇图说》的记载大同镇在永乐七年才始设镇守总兵。宣府镇城为永乐十八年才设立。
而土木之变前大同镇并山西有哪些已修好的城堡呢?
我数了一下,只有大同城、广昌城、蔚州、广灵,浑源,大同右卫城,左卫城,威远城,朔州城,应州城,怀仁,山阴,马邑。才区区13个城。这时的大同镇根本就和筛子一样,到处是漏洞。宣府也好不到哪去,33座城与堡而已。宣府大同2镇墩台约360多个,防线却有二三千里,差不多数百里到几十里才有一个墩台,朱棣曾下令每三十里修一个墩台,实际到他死也没修完。按照成化年间余子俊的建议,每2里设一墩台才能满足防御需要。关隘就更惨,大部分关隘都没关城,仅用栅栏围一下,有的驻几十几百卫兵而已,也就是满足一下放哨的需要,想挡住大队蒙古兵马通过简直是天方夜谭。
虽然从明建国起就开始修长城,但是真正重视长城大修土木恰恰是土木之变后。可以说土木之变完全改变了明代北方的军事防御战略布局和防卫思想。
土木之变前,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永乐宣德,采取对蒙古的军事防御策略是积极防御,主动出击。永乐后在北京屯集重兵,所取的即为“居重驭轻”的战略思想,一旦北方防线遇警,中央京军即可从北京出动,为各边镇支援,甚至主动出击深入大漠打击蒙古诸部。一战即可得十数年、几十年边境的安宁。虽然朱棣5次北征被人颇多诟病,但不可否认,永乐到宣德年间,北方防线是蒙古诸部入侵最少的时候,蒙古各部在朱棣的打击之下,陷入四分五裂,直到也先崛起才整合了蒙古各部成为明朝的威胁。
而因为土木之变的恶劣影响,北京的重兵军团以及各级能征善战的武将在土木一战而亡,石亨这种本来拿不上台面的将领都成了北京保卫战不可多得的名将。即便于谦试图重组北京军事力量,设十二团营,但因朱祁镇夺门之变,于谦的布置多付之东流,京营从此成为摆设,再无战斗力。而明朝的军事战略也开始转变为被动防御,开始大规模修建长城堡寨防御系统。九边的军队比例也不断上升,成为明帝国的军事支柱。
朱祁镇这个人,真是明朝的罪人,没有之一。他不但葬送了明朝精锐力量,还改变了明朝的整体战略,自土木之变起,除了南方一些地区,明朝越来越不热衷在北方积极拓边,一代代明君也成为守成之主。这位皇帝,当初死在蒙古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