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朱元璋到底有多牛逼? 第1页

     

user avatar   ling-fan-20-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人提《御制皇陵碑》吗?

高中课余时间从图书馆借了本《朱元璋传》,看完至今印象深刻,后来这本书提到了《御制皇陵碑》,我就去搜了一下,发现此文文采性和历史性兼具,从此就很喜欢这篇文章,经常读,甚至还想背诵下来(现在还在背),因为写的感人至深,情真意切,每次读都浑身冷颤,眼泪欲流,使人悲从中来,文章字字皆是辛劳与悲酸,每次读都为朱元璋的经历所感伤和恸哭。

以下来之百度百科





原文:(后文有译文,可以参考看一下)

《御制皇陵碑》 (明)朱元璋 撰

孝子皇帝元璋谨述:洪武十一年夏四月,命江阴侯吴良督工新造皇堂。予时秉鉴窥形,但见苍颜皓首,忽思往日之艰辛。况皇陵碑记皆儒(臣)粉餙之文,恐不足为后世子孙戒,特述艰难、明昌运,俾世代见之。其辞曰:

昔我父皇,寓居是方,农业艰辛,朝夕旁徨,俄尔天灾流行,眷属罹殃:皇考终於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孟兄先死,合家守丧。

田主德不我顾,呼叱昂昂,既不与地,邻里惆怅。忽伊兄之慷慨,惠此黄壤,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

既葬之后,家道惶惶,仲兄少弱,生计不张,孟嫂携幼,东归故乡。值天无雨,遗蝗腾翔,里人缺食,草木为粮。

予亦何有,心惊若狂,乃与兄计,如何是常?兄云去此,各度凶荒。兄为我哭,我为兄伤,皇天白日,泣断心肠,兄弟异路,哀恸遥苍。

汪氏老母,为我筹量,遣子相送,备醴馨香,空门礼佛,出入僧房。居未两月,寺主封仓,众各为计,云水飘飏。

我何作为,百无所长,依亲自辱,仰天茫茫,既非可倚,侣影相将,朝突炊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趍跄,仰穷崖崔嵬而倚碧,听猿啼夜月而凄凉,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佒佯。

西风鹤唳,俄淅沥以飞霜,身如飘蓬逐风而不止,心滚滚乎沸汤,一浮云乎三载,年方二十而强。

时乃长淮盗起,民生攘攘,於是思亲之心昭著,日遥盻乎家邦。

已而既归,仍复业於觉皇,住方三载而又雄者跳梁。初起汝颖,次及凤阳之南厢。未几陷城,深高城隍,拒守不去,号令彰彰 。

友人寄书,云及趋降,既忧且惧,无可筹详,傍有觉者,将欲声扬。

当此之际,逼迫而无已,试与知者相商,乃告之曰:果束手以待罪,亦奋臂而相戕?知者为我画计,且祷阴以默相,如其言往卜去,守之何详。

神乃阴阴乎有警,其气郁郁乎洋洋,卜逃卜守则不吉,将就凶而不妨,即起趋降而附城,几被无知而创。

少顷获释,身体安康,从愚朝暮,日日戎行,元兵讨罪,将士汤汤,一攫不得,再攫再骧,移营易垒,旌旗相望。

已而解去,弃戈与枪,予脱旅队,驭马控缰,出游南土,气舒而光。

倡农夫以入伍,事业是匡,不逾月而众集,赤帜蔽野而盈冈,率度清流,戍守滁阳。

思亲询旧,终日慨慷,知仲姊已逝,独存驸马与甥双。驸马引儿来我栖,外甥见舅如见娘。此时孟嫂亦有知,携儿挈女皆从傍,次兄已殁又数载,独遗寡妇野持筐:因兵南北,生计忙忙,一时会聚如再生,牵衣诉昔以难当。

於是家有眷属,外练兵钢,羣雄并驱,饮食不遑。暂戍和州,东渡大江,首抚姑熟,礼仪是尚。遂定建业,四守关防,砺兵秣马,静看颉颃。

羣雄自为乎声教,戈矛天下铿锵;元纲不振乎彼世祖之法,豪杰何有乎仁良。予乃张皇六师,飞旗角亢,勇者效力,智者赞襄。

亲征荆楚,将平湖湘,三苗尽服,广海入疆。命大将军,东平乎吴越,齐鲁耀乎旌幢,西有乎伊洛崤函,地险河湟,入胡都而市不易,肆虎臣露锋刃而灿若星鋩。

已而长驱乎井陉,河山之内外民庶咸仰。关中即定,市巷笙簧,玄菟乐浪,以归版籍,南藩十有三国而来王。倚金陵而定鼎,托虎踞而仪凤凰,天堑星高而月辉沧海,钟山镇岳而峦接乎银潢。

欲厚陵之微葬,卜者乃曰不可,而地且藏。於是祀事之礼已定,每精洁乎蒸尝,惟劬劳罔极之恩难报,勒石铭於皇堂,世世承运而务德,必彷佛於殷商。泪笔以述,难谕嗣以抚昌,稽首再拜,愿时时而来飨 。

洪武十一年,岁次戊午,七月吉日建。

参考译文:

孝子皇帝元璋谨述:洪武十一年夏四月,命令江阴侯吴良监督新造皇堂工程。我在当时拿着镜子端详,只见容颜苍老、头发斑白,忽然想起往日的艰辛。况且原先的皇陵碑记,都是儒臣粉饰的文辞,我担心不足以作为后世子孙的训诫。特地叙述创业的艰难,阐明昌盛的道理,使世世代代都能真切地了解。这篇碑文如下:

从前我的父亲逃荒至此,帮人租田种地,在这里住了下来。生活艰辛困苦,起早贪黑为养家糊口而劳累操忙。不久天灾突至,瘟疫流行,一月之内,家里人连遭不幸。父亲年终64岁,母亲于59岁去世,下辈中大哥也首先病逝,全家在悲痛中为亲人守丧。

田主刘继德对我家的遭遇毫不怜悯,既不肯给予葬地,还高声叱骂,邻里都有心无力,暗自感伤。幸亏田主的哥哥慷慨相助,惠赠这块坟地。下葬时既没有棺木,又没有寿衣,仅一身平时的破烂衣裳。掩埋三尺浮土后,我们抱头痛哭,除了苦涩的泪水,贫苦人家哪有什么祭祀亲人的酒水呢。

安葬了亲人之后,家中一片茫然无措。二哥年少体弱,张罗不起全家的生计。大嫂也无可奈何,只能带着孩子回到东边的老家。当时正赶上天旱无雨,蝗虫成灾,成群结队在田地间劫掠。乡亲们都缺少粮食,靠着草根树皮度日。我也是什么吃的都没有,心中惊慌,又饿得发狂。于是和二哥合计,以后怎么办才好。二哥说我们只有离乡外出,各自在这荒年中碰碰运气吧。说着,二哥抱住我放声大哭,我也低着头垂泪心伤。在皇天白日之下,滚烫的泪水痛断肝肠,手足兄弟就要背井离乡,各奔东西,这巨大的哀伤直达上苍。邻人汪氏老母动了恻隐之心,主动为我想了一条出路。她准备好香烛礼品,让她的儿子送我前往村旁的於皇寺出家。就这样,我入了空门,当了一名小沙弥,整日里进出僧房,做些杂务。

在於皇寺住了不到两个月,由于寺内存粮也所剩无几,于是住持下令封闭粮仓。寺内众僧不得不各自为计,云游四方,漂泊流浪。我能够做些什么呢?身无一计,百无所长,投靠亲友则寄人篱下,情实难堪。仰首而叹,只觉得茫茫天下,竟无我可去之处。既然没有任何人可以倚靠,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伴同行了。一清早就开始朝着升起炊烟的人家,赶去讨一口饭吃,到了黄昏就急急忙忙寻找废弃的古庙,以求一宿安身。时常无处过夜,就在野外露宿,背靠大树半躺下,仰头望着崔嵬高耸的山崖,在寂寞的月色中,耳边尽是不绝的猿声,生出无限凄凉。迷迷糊糊的睡梦中又见到慈祥的父母双亲,惊醒时还是一无所有,穷困潦倒,走投无路,只能由着命运在世间徘徊挣扎。秋风又起,鹤唳悲怆,很快淅淅沥沥满天飞起霜来。孤身如飘蓬在风中飘荡,不知道哪里才是尽头,心间彷佛被翻腾的滚滚沸水所煎熬。日子如浮云般飘过三年,自己已经到了20多岁。当时淮河流域一带盗匪四起,民心动荡,生活不安。我思念家乡亲人的心情日益迫切,每天都遥望着家乡所在的方向。不久之后,我回到了家乡,仍然在於皇寺做我的和尚。

就这样过了三年,又有一支势力揭竿而起。起初在汝州、颍州一带发展,接着波及到凤阳南乡。未隔多久,便攻陷了濠州城,高筑城,深挖壕,彰示号令,依坚固守,把这里作为根基。忽然有朋友从濠州城中托人给我捎来书信,说他参加了义军,并嘱咐我前往投附。心里既担心又害怕,想不出什么周全的办法。不料事情被身边人察觉,并欲声张告发。在这种情况下,我被逼无奈,只好试着与有才识的人进行商量。把事情告诉他后,问道:“果真是束手以待是非,还是奋臂而起同他们拼杀?”那人为我出谋划策,让我向神灵祷告,看看神灵的暗中之意。于是按照他的主意求神问卦,占卜去或留哪样可行。神灵在冥冥中似乎有所警示,气氛时而阴郁时而舒张。占卜结果逃走和留下都不吉利,反而投军涉凶险之地没有什么妨碍。即刻起身前往濠州城投附义军,差点被不明情况的军士捉拿伤害,不久获得释放,加入了义军,身体平安无事。

从军之后,每日自早到晚都在戎马生涯中渡过。元军大举前来讨伐,攻城的队伍浩浩荡荡,一次攻城失利,又接二连三的进攻。围城扎营寨,建军垒,望去处处旗帜招展。突然元军匆忙解围撤退,丢弃大量的军器物资。之后我脱离了濠州的军队,纵马驰骋在濠州南部地区,心情得以舒展,对将来充满了希望。沿途号召农民参加自己的队伍,开始为日后一统天下的事业打造基本框架。不出一月的时间里,就聚集了许多人马,红色的军旗遍布山野。我率领这支队伍渡过清流河,攻占并驻军守卫滁阳城。

军务闲暇后,不由思念起离散多年的亲友故知,整日里叹息感慨,派人专门察访。探知二姐已经过世,只留下二姐夫和小外甥两人。二姐夫带着孩子前来投靠我,外甥见了舅舅像是见了亲娘。这时候大嫂也得到了消息,带着儿女来到我的身边。二哥已去世多年,只剩下二嫂孤寡一人,提着竹篮挖野菜度日。全家人因为兵荒马乱,各分南北,一时间会聚在一起,犹如死而再生,情难自控,纷纷牵住衣襟擦泪,互诉离别后的酸苦。从此家中眷属团聚,在外百练强兵。当时天下群雄并起,战事繁忙,经常连吃饭都顾不上。

短时间驻守和州之后,便向东横渡长江。首先攻占姑孰,依照礼仪安抚人心。随后占领建业,定为根本,在四面关隘严加防守,磨枪喂马,积蓄力量,静观天下大势,以待时机。群雄割据,各自为政,宣扬自己合乎正统声教,彼此各不相让,兵器相击的铿锵之声传遍天下。元朝纲纪败坏,不遵循元世祖当年的政策法令,豪杰之士对他们哪有什么仁义善良可讲。我于是宣誓大军,整顿出征,飞旗传令与各方势力争夺天下。骁勇的将士为之浴血奋战,机智的谋士辅助出谋划策。我亲自率军征讨荆、楚,接下来平定了湖、湘。诸将也捷报频传,三苗完全归服,广、海一带也被纳入疆土之中。命令大将军挥师向东,平定吴、越、齐、鲁,胜利的旗帜到处耀武扬威。西边拥有伊、洛二水、崤山、函谷、黄河、湟水这些险要的关口地势。军队进入元大都,商市照常营业,秩序安定如常。威武之师兵锋闪烁,如同天上的星光一般灿烂。不久就长驱直入井陉,自此河山内外,百姓全部仰慕而归顺。天下大局既定,大街小巷间纷纷吹笙奏乐,欢庆太平之世到来。边境的玄菟、乐浪也前来归附,纳入版图,南藩十三个少数民族国家也都遣使者朝贡称臣。

依着金陵形势定都,建立大明王朝,既有猛虎雄踞之势,又得凤凰来仪之瑞。在长江天堑的衬托下,星月愈发显得高远,光辉可及沧海。巍峨钟山震慑着三山五岳,高耸的峰峦可触天上的银河。本想把微寒的父母之陵重新隆重厚葬,风水先生认为葬地极佳,聚有山川灵气,不可轻动。于是厚土培封,制定祭祀的礼节仪律,按照时节供奉精洁佳美的祭品。惟有父母操劳一生,艰辛扶养的恩情难以报答,特意铭文刻石,树立于皇堂之前,为后世子孙万代所借鉴,吸取立业之经验,遵循守业之明德,则必定能够像殷商那样久有天下。泪流不已,再难下笔,希望后嗣能够维持大明江山的繁荣昌盛。叩首再拜,请父母随时前来享用祭品。

洪武十一年,岁次戊午七月吉日建。

转自孙祥宽《凤阳名胜大观》,孙文海译


user avatar   gao-lei-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朱元璋最厉害政策和他最愚蠢政策,是同一个政策。


简单来说,朱元璋成功的消灭了产生刘福通、郭子兴的土壤,这让朱明王朝传承了接近三百年,这是朱元璋最厉害之处;


但是,也因为朱元璋成功的消灭了产生刘福通、郭子兴的土壤,使得中原自组织根本没有足够时间发育成熟,结果就是给满人入主中原铺平了道路。


对比元末与明末,最大的不同就是元末最开始造反的是一群“富二代”土豪,而明末最开始造反的是边军溃兵与失地农民,起点完全不一样。


刘福通和郭子兴都是土豪出身,今天年轻人特别容易混淆门阀、世家、官宦、土豪和读书人,其实这完全不是一类人,刘福通和郭子兴都是土豪。


尤其是刘福通,活脱脱一个元末刘邦,刘福通不但家资巨万,而且还是巡检出身;郭子兴家更是濠州著名土豪:


郭子兴,其先曹州人。父郭公,少以日者术游定远,言祸福辄中。邑富人有瞽女无所归,郭公乃娶之,家日益饶。生三子,子兴其仲也。始生,郭公卜之吉。及长,任侠,喜宾客。会元政乱,子兴散家资,椎.牛酾酒,与壮士结纳。至正十二年春,集少年数千人,袭据濠州。太祖往从之。


就连《明史》都不讳言,朱元璋正在全盘接受了郭子兴的遗产,才有了参与元末群雄逐鹿的资格:


子兴据有濠州,地偏势弱。然有明基业,实肇于滁阳一旅。


如果李自成、张献忠在明末,也能有一个郭子兴一流的人物给李自成、张献忠“为王前驱”,那么李自成、张献忠能节约多少时间。


李自成崇祯十二年才从商洛山里杀出来,当时身边只有千余人,到了崇祯十五年才打败孙传庭,相比朱元璋,他在一片石之前根本没有时间巩固根基。


传统说法是朱元璋颁布《大诰》主要目的是为了反腐,其实这种看法非常表面,朱元璋真正要做的是消灭刘福通、郭子兴。


大家没有忘记刘福通曾经担任过巡检吧,这其实就是微末小吏,但是,这种职务再配上一个大地主的经济实力,那么这就是土豪了。


比如洪武十八年皂隶潘富案里,皂隶潘富和庇护潘富的土豪赵真就是现实版的宋江与晁盖,赵真的做派和当年郭子兴一般无二。


朱元璋其实很清楚真正社会不安定因素是什么,所以朱元璋一直在致力于消灭明朝的土豪,只是土豪,朱元璋对于士大夫并不抱有敌意,他知道士大夫是软弱的,是可以被收买的,土豪才是生长在他帝国里的毒瘤。


事实证明朱元璋做的很成功,有明一代,民间几乎再也没有产生类似郭子兴这样能招徕豪杰数千人的土豪,虽然晚明有郑芝龙海商集团出现,但是这和元末中原腹地出现刘福通、郭子兴不是一回事。


或者这么说,正是因为郑芝龙在明帝国控制力衰弱的福建,并且通过和日本武士相勾结,郑芝龙才能发展到历史上那么大的规模。


可以直白的说,郑芝龙之所以能坐大,和他一开始就联络“境外势力”的分不开的,郑芝龙甚至娶了日本武士的女儿。


但是同样的,正因为朱元璋一直致力于消灭“土豪”,其结果就是到了明末,中原地区已经很难自发形成自组织。

甚至连张士诚、方国珍这样的盐枭都没有了。

这就是为什么说朱元璋自己为满人入主中原扫清的障碍的原因。

其实朱元璋这么做,刘伯温是很反感的,刘伯温自己在文章里是狠狠批评过朱元璋的做法:

尧、舜之民,犹以漆抟沙,无时而解。故尧崩,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非威驱而令肃之也。三代之民,犹以胶抟沙,虽有时而融,不释然离也。

故以子孙传数百年,必有无道之君而后衰,又继而得贤焉则复兴。必有大无道如桀与纣,而又有贤圣诸侯如商汤、周武王者间之而后亡。其无道未如桀、纣者不亡;无道如桀、纣,而无贤圣诸侯适丁其时而间之者亦不亡。

霸世之民,犹以水抟沙,其合也若不可开。犹水之冰然,一旦消释,则涣然离矣。

其下者以力聚之,犹以手抟沙,拳则台,放则散。不求其聚之之道,而以责于民曰是顽而好叛。

刘伯温笔下“其下者以力聚之,犹以手抟沙,拳则台,放则散。不求其聚之之道,而以责于民曰是顽而好叛”,批评的就是朱元璋刻意消灭土豪的政策。


附洪武十八年皂隶潘富案:

洪武十八年,山西人李皋到溧阳县做知县,一上任就和皂隶潘富一同害民,巧立名目,大肆科敛。李皋到任不到一个月,潘富就用搜刮来的钱财买了一名苏州女子送与他。

这女子被安顿在潘富家中,李皋幽会过三五次之后,潘富竟将其纳为小妾,据为己有了。

对此,李皋也无可奈何。在潘富等胥吏们的教唆下,李皋下令科敛荆杖(拐棍),即所有溧阳县的百姓,都要向官府缴纳一根拐棍。百姓们把拐棍送来,潘富们又借口质量不好,拒绝收纳,甚至拳打脚踢。直至老百姓把拐棍“折换”成银钱交上来。

无奈之下,当地百姓黄鲁到京城告御状(此案涉及知县,百姓们没有自发捉拿的权力,只可以上访),朱元璋下旨严查属实,派人去捉拿潘富。结果,潘富却上演了一场千里大逃亡。

先是溧阳本地的儒士蒋士鲁等13家秘密把潘富递送到邻境的广德县。

不久潘富又流窜到建平县,缉捕的差役们跟踪到建平,当地百姓王海三又悄悄将其递送回了溧阳。

溧阳百姓朱子荣又将其暗地里递送到宜兴县……就这样,经过数次递送后,潘富又被秘密护送到了崇德县。

崇德县的豪民赵真家财万贯,蓄养了许多无业游民做贩卖私盐的勾当,常常来往的朋党多达数百人,潘富就藏匿在赵真家中。

缉捕的衙役随后赶来,赵真将潘富暗地里递送到千乘乡的一座寺庙里。庙里的和尚们纠集两百余人,反将缉捕潘富的差役们团团包围,直至杀伤人命才散去……

此事越闹越大,最后不得不再次上报到朱元璋那里。朱元璋下令,将赵真及其同伙的两百余户人家的家产全部抄没,凡参与围攻差役者,一律诛戮;沿途藏匿潘富、助其逃跑的107户人家,全部枭首示众,家产一同抄没。

一个小县里的小污吏,在皇帝签发了缉捕诏书之后,竟然能够上演一场如此大规模的逃亡,先后历经八县,涉及三百多户人家。

本来该死的只有潘富一人而已,可结果因其而死的人却近千人。


user avatar   mu-rong-chen-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明太祖朱元璋的个人能力,是华夏几千年开国帝王的最强者,唯一能与之相比的,大概只有唐太宗李世民。

但李世民生下来就是唐国公府的二公子,当朝皇帝是自家表叔,十几岁就能带兵打仗,论起家资本,当然远强于贫农出身、全家在饥荒年饿死的朱元璋。

朱元璋和汉高祖刘邦相比,同为布衣平民,白手起家,成为帝王,

同样是开国后久经战乱,经济萧条,人口稀少。

刘邦称帝后,找不到四匹同色马拉车,固然十分困窘,

朱元璋称帝后,更是不惜人力物力,搞了多次跨省千里大移民,只为填补那些久经战乱的荒芜地域。

朱元璋攻克大都时,明朝疆域:

然而,就凭如此薄弱的国力基础,同样屡有胡骑袭扰边境,朱元璋可没有和刘邦一样休养生息,安居长城之内,更没有向塞外胡族去赠与财帛, 以宗室女和亲。

对一个饥寒交迫时乞讨求生的人来说,没有马也是问题?到敌人那里去抢就是了。

每次明军北征大胜,都势必收获马驼牛羊数以万计。

一支兴起于江淮的南方军团,就这样从无到有组建起了一支强大骑兵,然后靠着这支铁骑,不但史无前例地“以南统北”,重光华夏,更在三十年时间内就山河一统,君主华夷。

1368年,太原之战,明军全歼北元骑兵十万人,收降甲士四万,敌主将王保保仅率十八骑奔逃。

1368年,开平之战,明军攻破北元都城开平府,俘虏其宗室亲王、平章、大臣及将士上万人,车万辆,马三千匹,牛五万头,子女宝货无数。

1369年:沈儿峪之战,明军大破北元军十余万人,俘虏北元亲王两人、大臣僚属一千八百六十多人,兵将八万四千五百余人,马驼杂畜以巨万计。

1370年:应昌、兴州之战,明军大胜,俘虏北元太子、后妃、宫女、诸王、将相官属数百人,将宋、元两朝的玉玺金宝尽数收取,前后俘虏北元军五万三千人。

1381年:平定云南之战,明军大破北元军十余万人,俘虏二万人,北元梁王自杀。

1387年:平定辽东之战,北元太尉纳哈出被迫投降,明军俘虏北元军二十万人,官员将校有三千三百多人。

1388年:捕鱼儿海之战,明军大胜,俘虏北元皇后、皇子、嫔妃公主一百二十三人、官员三千余、人口七万七千多、马驼牛羊十五万多头。北元灭亡。

毫不夸张地说,汉朝五代统治者,高祖、吕后、文帝、景帝、武帝,历时百年的励精图治,历时百年的开疆拓土,朱元璋一个人在位三十年的时间,就全干完了。

朱元璋去世前,明朝疆域:

论军政才干,论文韬武略,论战略眼光和战术水准,朱元璋更是横绝千古的佼佼者,同样毫不夸张地说,他一个人在奠定大明帝国基业所起的作用,就等同刘邦与汉初三杰(韩信+张良+萧何)对大汉王朝奠基的贡献之和。

汉朝初年,最优秀的统帅是韩信,最优秀的谋士和战略家是张良,最优秀的后勤和治政之才是萧何。所以刘邦才会公开说自己“三不如”,唯擅用人为君之道。

明朝初年, 最优秀的统帅,最优秀的谋士和战略家,最优秀的后勤和治政之才,统统都是朱元璋!

刘邦自己一开始的主意,很多都是奇糟无比的,刘邦最大的优点,是被张良、陈平等谋士打脸后,很快能从一堆备选方案中,凭直觉挑选出最正确意见;真让刘邦自己做谋士,大概也就三流,但做君主就是超一流,不善谋而善断。

朱元璋则是真正的能谋善断,天纵英才,很多军略大事的谋划,甚至比李善长刘伯温们看得更长远,做重要战略决策时,屡屡狠打手下谋士脸,事后结果证明,还真就是他更高明。

等到朱元璋废除丞相制,身为皇帝身兼宰相,夙兴夜寐,勤政不怠,「诸臣未起朕先起,诸臣已睡朕未睡」,又以有限的国力,既保证民生需求,还给徐达、蓝玉的多次远征塞北的北伐大军,做好了最好的后勤工作。

而且,“洪武之治”三十年时间积蓄的强大国力,竟能让他儿子朱棣在刚刚打完一场持续4年、横尸百万的靖难之战后,

还能迅速出击,四方征战,大修运河,大明水师扫荡东南亚,威震印度洋,直辖领土拓展到赤道边上的苏门答腊岛,开旧港宣慰司,缅甸/老挝/越南/泰国(北部)/马六甲尽在大明版图之内,活捉斯里兰卡岛的国王……成为华夏几千年史上空前绝后的海上霸皇!

朱棣在位时 ,明朝最大版图:(作者:明镇布武)

开局一个碗的叫花子,在胡族铁骑占领神州,陆沉已近百年之际,

不止是收复了南宋丢失近100年的江南,

不止是收复了北宋丢失近250年的中原,

而且收复了晚唐五代丢失了400~500年的云南、贵州、甘肃、辽东、燕云、河套地区,

更进一步取东北、占青海、收西藏,追亡逐北追到塞北朔漠,把称霸亚洲百年的蒙元帝国打回原型,重新变成一群游牧部落。

不止是从零开始,重新建立了一个亚洲大帝国,更在唐朝灭亡五百年后,重建华夏独尊的东亚朝贡体系,开国200年内都是当时世界无可争议的第一强国。

——如果不是确实发生过的真实历史,这样的神话,究竟有谁能想象?

如果元朝末年,没有朱元璋和他的大明朝,
而是察罕帖木儿和王保保父子建立了个新的胡族王朝,继续统治中原300年,
然后再接上皇太极和多尔衮的满清王朝。
那么时间推进到20世纪初,恐怕也就真的没有什么【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了,
那时在生活这片土地的、那些血统与祖先一大半是汉人、但生活习俗和民族意识已经完全胡族化的人眼里,
汉朝和唐朝的荣光,恐怕也就真和现在的伊斯坦堡人眼中的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一样了。——此情此景,足以令人不寒而栗!

——这就是朱元璋对我们民族最大的历史功绩,远超他生前辉煌的文治武功。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的另一个答案放到这里。

1、自从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送给契丹,至朱元璋的大将常遇春将其收复,今天的河北和京城,有近500年脱离中原王朝独走,胡化现象已然十分明显。500年

2、云南,多姿多彩的地方,解放以来,云南的各少数民族热爱祖国,从来没有出现过幺蛾子。然而,除了汉朝直接治理一部分 滇以后,在唐朝这个地方是个国家叫南诏,宋朝是个国家叫大理(段誉,一灯大师),蒙古军来时投降元后自治仍是大理,这中间都不归中原王朝管辖。直到明朝,蓝玉攻克大理,实行“改土归流”。从汉到明,这个中间过程是1000年。这期间云南已经出现了自己成熟的语言和文字了(纳西文字_百度百科)!

3、我国历朝历代的大一统王朝,统一过程都是自北而南。即先占领北方大平原,再逐个消灭南边的各个孤立势力。

而朱明不同,先是占领南京,然后北伐成功,一统全国。

这独一份且空前绝后的军事成就,足以让朱元璋名垂青史。朱元璋是这一伟大战略的实际制订者。

“对于北上作战的战略部署和进军路线,朱元璋作了审慎的筹划。他首先征求诸将的意见。平章常遇春提出长驱直入,直捣元朝大都(今北京)的主张。朱元璋不同意这个轻敌冒进的方案。他根据当时元朝在中原、西北的兵力部署以及各部之间的关系和各部内部的政治倾向、军事实力,认为元建都百年,城守必固,若悬师深入,不能即破,顿于坚城之下,粮饷不继,援兵四集,进不得战,退无所据,必然陷入被动之中。为此,他提出稳扎稳打,渐次推进的北伐战略:“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云中、九原以及关陇可席卷而下。”(明朝统一战争_百度百科

4,历代开国之君,能够完成大一统并没有几个。秦始皇没坐稳几年就暴毙,秦朝马上风雨飘摇。隋朝“俺也一样”。唐朝李渊被迫提前让位。成吉思汗抑或忽必烈、及努尔哈赤,这些人,更没有什么好吹的。宋、民,不提也罢。朱元璋起码和刘邦是一个级别的。论治理国家的能力,朱元璋实际比刘邦还高一筹。

5,明朝实行平等的人口政策,各地区各族群纷纷主动学习中原文化。

明初,朱元璋将盘踞在泉州屠灭宋朝皇室的中东裔伊斯兰教蒲寿庚一干人等,挫骨扬灰,打为贱籍,使其永世不能作妖。在明300多年国祚中,没有发生过大的以族群或宗教为名义的叛乱。

反观唐朝过度纵容,以致胡人造反发生“安史之乱”。元、清倒行逆施,民有西北三马。


user avatar   guan-yin-xin-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朱元璋个人能力,我觉得可以算是千古第一了,但能力越强,反作用越大。因为他格局不够。

他去除相权,希望乾坤独断,可后代能力不够,于是以内阁为首的文官集团空前庞大,最后彻底架空了皇权。

他设立锦衣卫,希望掌控百官,后代为了防止锦衣卫做大,又只好设立东西厂以制衡;导致厂卫之害,终明一朝都没熄止。

他设立藩王,希望收天下兵权于一姓之家,可孙子没有他的威望能力,削藩后惨遭反噬,转头就被篡位。

他希望家天下,于是又从大一统国家开倒车,分封诸王,希望各地百姓供养朱家,最后越是丰腴之地,百姓越是麻木贫困。而且养了一群食髓吸血的蛀虫。

他希望消灭商人,恢复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田园种植生活,于是国家没了商人阶级,商人为了保障自己,只能寄生权贵,国家平白无故少了税收,还多了一大群敢挖空国家基石、敢资敌徇私的商人团体。

他要求国家安定,阶级稳固,老百姓唯一的上升渠道就是读书,做官,来优待做官的人;于是一大堆免税政策,导致土地兼并成风,一人当官,全村带地投献,后代能力不够,丈量土地几次,都以豪强阻扰而失败告终。

他要求闭关锁国、休养生息;于是国家片帆不下海,白白将大航海时代让度,地方商人走私成风,这些人不纳税也就罢了,还烧杀抢掠。元朝就开始的海运,到了明朝又变成了槽运,费时费力、损耗还大,民脂民膏就这样被沿途卡拿,后代几次想恢复海运,没太祖的能力威望,失败了!

他看元朝的宝钞好用,便捷,于是拿来主义,大肆奖赏,元朝的准备金制度被他完全无视,宝钞滥发无度,后代实在无能为力、正德年间只好废纸,大家又回到铜钱交易甚至以物易物!

说到底,出身太低的人,哪怕做了皇帝,童年的眼界也限制了他。他做皇帝,诚然对百姓有天然的了解和同情,可同时也存在着无视规律的横断专行。他的军事领导能力可以唐太宗媲美,却没建设好国家的军事体系,完全依赖将领的能力,而重文轻武的弊病也未革除,加上朱元璋本身家天下甚至小富即安的小农思想,明朝在军事上,一切都为了拱卫皇权,并无进取之心,始终是处于被动防守的模式。军功再无汉唐之盛!他的政治斗争能力max,可政治建设能力,很一般。可以是一个好的政客,却不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在政治建设上,他种种操作;都是建立在自己超强的个人能力、超人的精力以及家天下的责任心,所以并未建设出一种普适的制度。我觉得好的制度,能限制野心强的人;也能拉高能力差的人,明朝内阁制度本身相当不错,不过这不是朱元璋的功劳了。

他的一切操作,是很明确的家天下,千秋万代的模式,类似于秦始皇的想法。可和秦始皇的郡县制比,他又开了倒车,也没始皇的进取之心。而又不像唐宗宋祖那样,对个人能力局限有充分的认识,也没唐宗宋祖那样对史书评价的敬畏感,是个不择手弹唯结果论的枭雄之才。他的一切操作,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的,无视规律,到了后代难以为继,只能修修补补,明朝先天留下的先天不足,大多数也是拜他所赐!


user avatar   xiang-tian-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万万没想到,最高赞的回答居然是《御制皇陵碑》。

说朱元璋能力强,这没问题,的确是能力超强,非常人所能及。

但是这个碑文,你们是怎么看出“感人至深”“情真意切”的?

这座碑,是朱元璋的耻辱柱。

需要提醒一下,当时占据凤阳的人是谁吗?“雄者跳梁”,这话他居然都能说得出口。

元朝镇压红巾军,叫“讨罪”。

他父母兄长为什么饿死?难道不是因为劳动果实被元朝的贪官污吏包税人剥削去了吗?他为什么逼上梁山?难道不是因为元军杀良冒功,他反也是死,不反也是死吗?然而在他为父母立的碑文中,却用一句“元纲不振”轻轻带过,反而着重去骂红巾军,镇压红巾军的元军倒成了正义的一方。这是纪念父母吗?这分明是消费父母。

为什么朱元璋有“智者赞襄”?朱元璋的土地政策是“旧有田产房舍,仍前为主,依额纳粮”,“智者”当然愿意赞襄他了。

为了讨好这帮“智者”,也为了洗刷自己“弑君”之罪,朱元璋大肆辱骂其他起义军,也不知是不是骂顺嘴了,给爹妈立碑都不忘捎带上,还时不时忘了把郭子兴刨出去,甚至有一回还忘了把自己刨出去。


翻一下我早期的回答,就会发现,我对朱元璋曾经是肯定居多的。

然而架不住总有一帮人硬要把一个优秀的封建皇帝吹成革命家甚至救世主。我为了不和他们同流合污,就只能尽量少提朱元璋的优点了。


user avatar   jin-ru-zhi-hu-7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朱元璋到底有多牛逼?--------------------------------------------------------------------------------------------------

这可咋说呢?

可以说没有任何语言能形容到位朱元璋的牛逼了。

按照赵四的说法,那就是朱元璋牛逼克拉斯了!

朱元璋在地球上是牛逼克拉斯第一人!

不信?

这可是有理有据的历史。

那你就听我说说吧。

天下人皆知朱元璋搞得文字狱那是轰轰烈烈千古留名,

历史上搞文字狱的皇帝们都没有朱元璋牛逼克拉斯,老朱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因为朱元璋把文字狱都搞到朝鲜王国去了!

文字狱因此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冲出中国,走向了世界!

洪武二十五年,李成桂废黜高丽国王自立,毕恭毕敬地上表明廷,请朱元璋赐他一个国号。

朱元璋批准他用“朝鲜”国号,李成桂又赶紧派文臣李恬为谢恩使,来感谢更国号之恩。

在谢恩表中,李成桂为了表示恭顺,没敢用朝鲜国王的名义,而用了“权知国事”这个头衔,

朱元璋疑忌顿生,认为李成桂这种做法是对他的不尊重,

命人将谢恩使李恬按在地上痛打,“棒恬几死”

在他回朝鲜时,又不给他马骑,让他忍着伤痛,步行回家。

李成桂得知此事后感到极为胆颤害怕,于是又专门地派人来谢罪,在《谢罪表》中这样解释:

“照得小邦僻处荒远,言语不通,闻见不博,粗习文字,仅达事情。其于制作,未谙体格,以致错误,非敢故为侮慢。”

就是说朝鲜国文化水平不高,对明朝文件格式不熟悉,犯了这个错误,绝对不是有意的。

朱元璋这才饶了他。

洪武二十九年朝鲜照例给朱元璋送达了恭贺新春表笺,

朱元璋认为表文中有“侮慢之辞”“轻薄戏侮”“不停当的字样多有”,扣押朝鲜使臣不许回国,命朝鲜马上把起草表文的人押来问罪。

朝鲜马上老老实实把作者金若恒送到南京,在给明朝礼部的信中说:

小邦僻居海外,声音语言,不类中华,必凭通译,仅习文意,所学粗浅,措辞鄙陋,且不能尽悉表笺体制,以致言词轻薄。何敢故为戏侮,以生衅端。

意思就是朝鲜因为语言不通,要借助于翻译,所以出现“言词轻薄”的错误,并不是有意为之,请大皇帝原谅。

洪武二十九年正月,李成桂派遣郑总到中国请求大明颁给他们诰命、印信。

表文之中引用了商纣王的典故,朱元璋阅后,认为这是在讽刺他,于是说:“近日奏请印信、诰命状内引用纣事,尤为无礼……以此来使未可放回,若将撰写校正人员尽数发来,使者方回。”

命朝鲜国将表笺的作者以及校对人员一起押送中国问罪。使臣郑总也倒了大霉,朱元璋不但将他拘留,还“遣人取家小”,命人到朝鲜把他一家大小都押来中国。

这两次文字狱的处理结果——是郑总以及表文的作者金若恒、卢仁度都被朱元璋杀了头

朱元璋还在圣旨里这样教训李成桂:“如今两国之间,秀才每戏弄,不直不正。以小事大,事事都要至诚。直直正正,日头那里起,那里落,天下只是一个日头。”

李成桂以权臣篡位,并且得到朱元璋的承认,

那是对朱元璋是感恩戴德的五体投地啊。

对朱元璋一直毕恭毕敬,忍气吞声,极力讨好。

从任何角度来说,李成桂都不可能在表文中故意讽刺朱元璋。

朱元璋郑重其事地在外国表文中大挑毛病,只能说明,他的心理变态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了。


user avatar   yan-xuan-ke-pu-2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清人赵翼对朱元璋的评价被许多人认为十分准确:「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

我认为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朱元璋是一个流氓化了的农民。

「农民」为体,「流氓」为用。

骨子里,他永远是一个克勤克俭、谨小慎微的农民。

江湖经历又给他的血液里注入了流氓的泼辣。

他的流氓手段帮助他在与群雄周旋时,长袖善舞,纵横禆阖,而令他笑到最后的,却因为他比别人多了一份农民式的谨慎、持重。

史称朱元璋「地主阶级化」前是一个伟大的农民起义领袖,是率领汉人推翻蒙古人统治的民族英雄。

岂知他走上英雄领袖生涯,实是迫不得已。

虽然在大元统治下朱氏一家经常颠沛流离,食不果腹,但朱元璋对蒙古皇帝缺乏痛恨之情,甚至充满感戴之意。

草民一食一饭,都是朝廷所赐,这种观念在世代安善良民的朱家根深蒂固。

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曾对臣下说:「元主中国百年,朕与卿等父母皆赖其生养。」

终其一生,朱元璋始终把元朝入主中国、享受汉人膏血视为「奉天承运」,「顺天应人」,理所当然。

他说:「宋运告终,天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由于后代皇帝「驭下过宽」,不能自己独揽大权,才不幸失去天下。

元朝被推翻后,他说「元祖宗功德在天」,把元祖牌位列入历朝帝王庙,世世祭祀。

这并不仅是为重建纲常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对他来说,报大元生养之恩,尽前朝良民之责任,乃是理所当然。

因此,朱元璋一开始没有「积极投身革命」就可以理解了。

在他流浪江湖的几年中,大元天下已经是烽烟处处,而史料并没有留下朱元璋「向往革命」的蛛丝马迹。

那时,白莲教遍布乡野,朱元璋不可能不有所耳闻目睹,但是没有任何他参加白莲教的记载。

为了生存,他可以偷可以抢,但是从来没有想到过「造反」。

在结束流浪生涯,回到皇觉寺后,虽然已经身受目睹了元朝的反动统治之残酷暴虐,或多或少受到白莲教革命思想的影响,朱元璋还是选择了老老实实做一个前途暗淡的和尚,并且在冷冷清清的庙里一呆就是三年,他认认真真地跟老和尚学念经,吹法螺。

《剑桥中国明代史》说:「在这时他似乎开始学习认字并简单地研修佛教经文。他的理解力很好,记忆力也很强。」

朱元璋一生为人做事的特点是认真敬业。

登基后,从他仍然对佛教保持了浓厚的兴趣这一事实看,说明在三年和尚生涯中,他对佛教经典确实是下了点工夫的。

后半生他有几种可能的选择:也许是继续做和尚,也许积点钱买几亩地还俗做农民,也许会学门技艺,做个木匠或者瓦匠,只有军人不在选择之列。

「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军人是风险最大的职业,实在不符合他谨慎的本性。

然而,身在乱世,人的命运就是如此离奇,你越怕什么,什么就偏偏会来到你身边。

朱元璋重做和尚的第三年头上,农民起义的烈火烧到了皇觉寺边。

至正十二年(1352)正月十一,安徽定远的大地主郭子兴等五人起兵于定远,试图与元一争天下。

附近农民几万人,「弃农业,执刀刃器」,纷纷前往投奔。

二月二十七,郭子兴等率领这支队伍,一举攻占了濠州,皇觉寺所在地区被纳入起义军的势力范围。

乱世里没有清静之地。起义军三天两头来庙里搜粮食,找吃的。

不几天,元军又驻扎附近。他们不敢与起义军正面交锋,每天到各村抢劫,见人就抓,当作「乱民」送到长官那里报功领赏。

和尚们在庙里成天提心吊胆,看这样子,保不起哪天就被官兵抓去充当「乱民」,被砍掉脑袋。

没办法,白天只好揣个饼子,躲到山里,等太阳下山了,再回来睡觉。

岂料在两军夹缝间,如此苟且偷生都不可能。

那天和尚们下山,庙已经没了。

原来起义军来庙里找吃的,一粒粮食也没找着,一生气,一把火把庙给烧了个精光。

朱元璋彻底走投无路了。

再出去流浪吧,烽烟处处,天下已经没有安静的地方。

兵为刀殂,民为鱼肉。

看来在这个武力决定一切的时候,只有拿起武器,才有可能活下来。

可是,当什么兵,也是个问题:「出为元兵,扐红巾至,欲入红巾,畏元兵至,两难莫敢前。」

在残垣断壁里忍饥挨饿躲藏了几天,他意外地收到了同村的一个哥们给他捎来的音讯。

原来这个哥们已经加入红巾军了,说如今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快活得很,劝他也快快参加。

他并没有欣然往赴。谨慎的天性让他一次次拖延。

这时,命运给了他又一次推动力。

大师兄告诉他,红巾给他捎信的消息已经被人知道了,有人想向官军举报他呢。

事已至此,他还是没下定决心。

他找到了一尊没被烧坏的菩萨像,想让神佛给出出主意。

点上香,磕了头,拿起神案前的两块木片,按老和尚教给他的卜卦法卜算起来。

第一卦问:应该去当兵还是继续当和尚?答案是应该当兵。

那么,当红巾好还是当官军好?答案是当红巾。

一个伟大农民起义领袖的命运就这样被两块木片确定下来了。

革命与反动之间就这样一念之隔。

不过,这个一念之差一直让朱元璋感觉不好意思。

后来,他不断强调自己加入起义军实在是迫不得已,是人生的一大污点。

他说自己加入起义军是「昔者,朕被妖人(红巾军)逼起山野。」(《与元臣秃鲁书》)

他又说:「朕本淮右布衣,暴兵(红巾)忽至,误入其中。」(《明太祖实录》卷三七)

在《皇陵碑》中,朱元璋说:「元纲不振乎彼世祖之法,豪杰(那些起义领袖)何有乎仁良(也没什么好东西)?」

登基即位后,这固然是维护皇朝统治而不得不以造反为非,也未尝不是朱元璋参加革命大业时的部分真实思想。

至正十二年闰三月初一,一个穿着破烂袈裟的年轻和尚来到濠州城下,向守门的士兵要求进城去,参加红巾军。

这和尚身材高大,黑长脸,大鼻子大耳朵大下巴,双目炯炯有神。

守兵觉得他身上有点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面对雪亮的大刀,这个人沉得住气,并不害怕。鉴于城外元军密布,守兵认为面前这个人有可能是元军的奸细,发一声喊,几个人按住年轻和尚,五花大绑,拉到护城河边准备砍了。

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这是形势的需要。

在这些初级阶段的革命者看来,可以随便杀人也是起义者的一种特权。

选择了当兵就是选择了风险,朱元璋早有心理准备。

没有想到的,还没当成兵就可能先成了刀下鬼。

不过朱元璋并没有惊慌失措,他的第一反应是声嘶力竭地呼喊,试图吸引更多的军人来围观,也许会有人出来制止这几个守兵的野蛮行径。

这个做法救了他。

正在城外巡视的起义军元帅郭子兴听到了他的呼喊,驰马赶到,想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从这个二十四岁的小和尚眼里,郭子兴看到了一点与众不同的内容。冰凉的刀片贴在脖子上,这小和尚的眼睛里,却看不到慌乱。

从这个心灵的窗口,你能看到是他的大脑在紧张地运转,迅速地做着各种判断,以求拯救自己于危局。

他沉着地回答着郭子兴的问话,神态恭敬,语言流利,逻辑周密,三言两语就使郭子兴确信他不是间谍。

否极泰来。

护城河边这意外的一遇,开启了朱元璋成功的序幕。

郭子兴对这个机智勇敢的年轻人留下了如此深的印象,不久,他就把朱元璋调到元帅府做了自己的亲兵。

注定朱元璋出类拔萃的品质是,不管做什么事,只要着了手,他都会全心全意地做好。

既然选择了军人生涯,他就强迫自己竭尽全力,去做一个出色的士兵。

在这个年轻人身上,郭子兴不断发现珍贵的品质,头脑异常清楚,说话条理清晰,做事谨慎周密。

在他身上,一点也没有年轻人常有的轻浮鲁莽,有的是这个年龄段的人所缺乏的沉着老练。

交给他几件事,都办得妥妥帖帖。

出兵打仗,这个年轻人很勇敢,「从旁翼卫,跳荡无前,斩首捕生过当」,出色地履行了亲兵的职责。

郭子兴尝试着叫他带小队出征,每次朱元璋都身先士卒,得到了战利品,从不独吞,总是和大家平分。

时间不长,朱元璋就成功地在小队里树立了威信。

郭子兴知道他碰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

渐渐地,他有些事,开始找朱元璋商量,让这个年轻人帮他拿拿主意。

朱元璋的意见常常出他意料之外,然而经朱元璋分析解说之后,郭子兴又觉得确实很有道理。

他对朱如此激赏,以至不久,他就把自己的干女儿马氏许配给了朱元璋。

这个赤贫农民的儿子,前流浪汉与和尚,现在成了义军元帅的女婿,不久,又由小队长升为镇抚。

大家改口称他为「朱公子」,有生以来,他开始有了地位,也有了可以看得见的前途。

直到这时,他才确信,菩萨指给他的道路是正确的。

军人生涯固然风险最大,可是也收益最高。

如果不是参加义军,很难想像,以朱元璋的出身和素质,会如此迅速地出人头地,在社会阶层上获得令人炫目的晋升。

朱元璋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军人生活。

朱元璋甚至发现自己原来天生就是一名军人。

这个「志意廓然,人莫能测」的农村青年,很快让人们领教了他的精明和老辣。

成为「朱公子」之后,朱元璋不断四出征伐,一路飞黄腾达。

至正十三年(1353)冬,朱元璋看到濠州的红巾军首领们只热衷于抢劫财物,没有远大计划,自觉和他们一起混下去没有前途。

乃向郭子兴要求,带领二十四名亲信离开濠州,向南方去发展势力。

南下路上,朱元璋的流氓手段得以牛刀小试。

出发不久,他听说定远张家堡有一支三千余人的地主武装,孤军乏粮,在元军与起义军之间左右为难,不知投向哪一方为好。

朱元璋亲自前去招降,到了张家堡,巧舌如簧,封官许愿,这支武装的首领大为心动,答应来投朱军。

朱元璋大喜,回去等候。

不料没几天,有人来报,说张家堡的这支人马又变了卦。


user avatar   xin-qing-yi-jing-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假如现在天朝现在出现一个人,收复库页岛,外兴安岭,贝加尔湖以南,巴尔喀什湖以东,藏南克什米尔一部,缅北越北,琉球群岛,并能进行有效统治,这个人我们该怎么评价?这些地方大都从清末才失去,我们对这些领土能收回抱多大希望?燕云十六州是唐末丢的,北宋失去黄河以北,南宋已经到了长江淮河一线,到元朝汉人第一次完全被胡人统治。岳武穆也只能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辛弃疾也只能梦回吹角连营,陆游也只想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想想誓死不屈的文天祥,负帝投海的陆秀夫。假如这些仁人志士知道后世出了个朱元璋,一雪汉人前耻,手把手教游牧民族玩骑兵,数次遣将深入草原,打的黄金家族后人东躲西藏,毫无还手之力,这些死不瞑目的先人是不是心里会好受些?这个世界有无数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民族,却没有长胜不败的民族,朱元璋恢复汉人曾经的疆土,并且让云贵等地的少数民族政权彻底消失。放中国历史上不论过多久都是光耀千古的存在。


添加一个马亲王的回答,讲了朱元璋文治的一个例子,真感叹朱元璋有能力有耐心有分寸有条理,做事不骄不燥,不论文治还是武功都是首屈一指。


user avatar   bi-yao-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问题是问人品

比较复杂,因为除了郭老私人感情,他朋友上下级对他评价都很好。

私人感情上你单看结果,确实不该借鉴

但你放在当时时代,滚滚历史长河,都是裹挟人前进的。郭老也逃离不了时代。他真的不爱第一个夫人,因为包办婚姻。没什么好说的,至于第一个夫人怎么怎么为郭家,那都是她自己的事,她做的好,后人会评价她好,她离开了,后人也没资格指责她。

第二个夫人,也是最多人怜悯的,郭安娜

确实是遗憾,因为郭老和她是相爱的。你看他们生了几个就知道了。而且处境那么困难。至于说什么婚内出轨,真的什么野史都有,要是有,都会有记录。目前来看,更为信服的是没有。

郭老有三段婚姻,五段感情史 。但没有婚内出轨过。发生三段感情都是有历史原因的。

为什么抛弃郭安娜,不是他故意。是必须这样做!郭老是回国抗战,代表中国对抗郭安娜一家的日本右翼势力。这时你带着右翼主要家族来中国抗战,你有多少信服度?你能保证你妻子儿女不会因为民众迁怒遭遇危险?

而且郭安娜也是右翼分子,她不过是因为对郭老的爱,才没表现那么严重。但她也是不支持郭老回国的。在中国,一个男子要为国报效是至高荣誉,此时一个人对此表示不支持,你会气愤吗?理智点,他妻子是大家族女儿,留在日本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虽然安娜父母不支持,但起码日本不会威胁到生命安全。后来安娜遭到监禁,但也恢复日常生活。

至于后来遇到第三任夫人,我老师就说过,感情的事,没有对错 。真的情来了,你是躲不掉的。何况大家忽略了一点,当时抗战到什么程度?郭老作为对日宣传工作的高官,深知中日绝不两立,你死我活。你觉得和日本妻子相聚有可能?这不是多爱的问题,这还是民族气节的问题。

做大事者,不拘小节

很多情况,你是很难全的。难道普通人家庭不幸福吗?但那就是普通人的幸福,因为他们没有付出代价。所以为什么城外的想进去,城内的想出去了。

后来遇到第三位夫人,你觉得你是重新和第二位夫人和好?无论怎么做,郭老都是要被后人指责的。但当初他回国是写好遗书了,因此他活下来,是幸运的。安娜还能遇到郭老也是幸运的。很明显,十几年,是你你也是喜欢现任,对前任更多是抱歉和遗憾。

众人遗憾这感情,是因为安娜很棒,她移居大连,转为中国籍,为中国奉献一生,死后捐出全部遗产。子女为中国建设出力。但我们也没有一直说郭老没错啊,我们慰问她,选为政协委员。说明我们也是遗憾这感情的。

但再遗憾,也是别人的感情。倘若你你能让几位女子对你那么痴情,你此生也满足了。何况你还是单身狗,感情都没经历几年就讲对错。恕我直言,严他不律己

第三位夫人,那这。不太好评价。

这位夫人是自杀的,原因一方面是子女意外离世,原身体不好。精神状态不好。加上郭老先走了,和知道与姐姐的感情史。嗯,复杂。

但我对此表示怀疑,为何结婚这么多年,都不知道与她姐姐的感情史?真的在后面才知道的吗?这要考究。

总有人说是受不了自己是姐姐的替代品,原来先喜欢姐姐什么的。人家都结婚几十年了,那个年代什么风浪没见过,一根稻草就压垮了我们共产党员?很明显还有其他的事情嘛。

这个锅,郭老不能背,毕竟他是先结识于老的姐姐,也没结婚同居什么啊 只是相中。

后来和于老结婚,说明是爱这位夫人的。

因此,抛开郭老全部功绩来说

评价郭老应该说

是个感情史丰富的人,他多情,他对于感情事情处理不够圆滑。

他对几位为他付出一切的女人抱有愧疚,有遗憾。

结合他对感情的处理

他不是渣男,不是故意的,不是背叛家庭的人。第一位夫人,他不爱,但他知道她一直守寡在老家,后来特意去拜访,鞠躬表示愧疚。第二位夫人,因为时代原因,错过了,便不爱了。但他没有推卸责任,人们评论时,他都没有反驳。子女他让他们回国了,文哥郭老一家承担了,他还是有爱,但这爱已经不能表现出来了。第三位夫人,他没有错,子女离世,他也痛苦,倘若他知道妻子在意之前的和她姐的感情过往,他一定会好好请罪。可惜,郭老师先于老走了。

加上郭老的功绩

这些都是小事,放在国家危亡之际,放在那个民族困难年代,这些值得一提?

天天提这些的还不是你们这群能站在前人鲜血搏杀获得的安逸的人。恕我直言,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是你是这剧情的主角估计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一名国外著名大学优等生,奖学金拿到手软。在自己领域成为风云人物。被前政府邀请为部长级人物,委员会一员,打仗时担当将军。后即使抛开政治研究学术,也是科学院主任级别等等等。你和我谈他年轻时恋爱次数多,感情多么渣?

对不起,这样痛苦我也想承担一下,请问你能告诉我怎么像他一样吗?




     

相关话题

  看到一些清末的老照片,那时的中国老百姓为何看起来那么凄惨,还是说各朝各代普通百姓的生活都是这样的呢。? 
  明朝有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实力,为什么只能在沿海苦苦抵抗倭寇,却不直接远征日本? 
  明朝后期真的没有和皇帝站在一起的改革同盟军了吗?万历皇帝真的没有办法继续深化改革么? 
  怎样评价明朝五干万人口要养百万朱姓皇室? 
  都是汉人建立的大帝国,为什么明朝直辖的版图,反而比汉朝的版图还要小?这是不是说明我们汉人退步了? 
  明粉为啥都这样? 
  如果明朝晚期,对大户下手要钱。会怎么样? 
  如何评价朱元璋的《三北山河形胜图本》?在草原建十三个卫所让诸王放牧? 
  如何看待「海瑞」这样的人物形象? 
  如何评价顾诚老前辈的《明末农民战争史》? 

前一个讨论
落到地面时候还有一颗黄豆大的陨石能有多大的威力?
下一个讨论
关羽死前,三国之中最强的是不是蜀国?





© 2024-05-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