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回怼文科无用论?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到了前几天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呼吁全球携手对抗疫情时说过的一句话:

即使科学暂时无法到达的地方,文明还会到达。

在过去的两个多月里,你或许为英国的“群体免疫”惊诧过,你或许为川普的“死十万人说明我的工作干得还不错”而觉得不可思议,还为西班牙的医护人员关掉65岁以上病人的呼吸机而愤慨……

同样,在中国,你看到了医护人员争先恐后的奔赴武汉,你看到了无数的企业和个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当然,你或许也曾为李文亮医生的死感到惋惜和愤怒,通骂过武汉F4的一连串失误……

过去的两个多月,像一场实时直播的舞台剧,各个角色先后登场。对于中国与欧美在这场疫情中的表现,我想每个人也会有自己的评断。

为什么事情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中国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吗?英美的医疗资源不是远远好过中国吗?美国不是讲人权讲得最多吗,为什么美国到现在还只是检测免费、治疗不免费?

你的感动,你的愤怒,你的惊诧,你的惶恐……全部都来源于“人”,而不是医院里的一台台机器。

决定这一切的东西,是价值观,而不是科学。而价值观的本质,是对于世界的价值判断,这就是最大的“文科”。

我相信欧美有着世界上最顶级的医疗资源和最优秀的一批流行病专家,在中国决定封城的那一刻,他们绝对不会不知道中国发生了什么。那么,在拥有世界一流的医疗资源和专家学者的情况下,欧美为什么迟迟不作出严防疫情的决定?

国内有些人洗的很彻底——每个国家有自己的国情,不要拿“抄作业”这种话来给防疫限定一个标准答案。

好啊,不抄作业。现在结果很清楚,14亿人口、最先爆发疫情、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中国确诊人数8万多、死亡3000多,6000万人口的意大利确诊十几万、死亡一万多,最后封城、封国,采取的措施跟中国没有什么区别。至于名驰宇宙的漂亮国,已经奔着40万人去了。

为什么一开始不“抄作业”?不是什么国家体制区别,就是舍得人命不舍得钱而已。

文科不像理工类学科一样,搞出来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广义上的文科,指的应该是“人文社会科学”,也就是说,关于人与这个社会的一切知识,其实都是文科研究的对象。它是“百姓日用而不知”而不是“无用”。放在人身上来说,“文科”的体现是每个人心底的良知,是“吹哨人”甘冒风险而决定披露信息的决绝;放在社会来说,是我们为了拯救尽可能多的人的生命而让经济停摆。

文科是什么呢?打个比方,理工科好比毛坯房,而文科就好比装修。毛坯房能住人吗?当然可以。一个毛坯房,只要安装了门窗和水电,再放张床,你就可以入住了。但既然如此,为什么你还要花去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给房子装修?而你为什么看到那些浮夸的装修会觉得好笑?

现在,新冠肺炎的疫苗还在紧张的研发之中,用科学的手段战胜疫情还需要几年的时间。但这并不表示人类在新冠疫情面前就是无能为力的,正如耿爽所说,“即使科学暂时无法到达的地方,文明还会到达”。“文明”是人之为人的尊严所言,在某种意义上,“文科”也恰恰是一种关于“文明”的科学。

最后,不妨再重温一下康德的名言:

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星空”与“道德法则”,我们一个也不能少。


user avatar   jiang-yuan-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XX无用论”是一个没有丁点意义的命题,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无用的行业实在太多了。踢足球有用吗?攀登珠峰有用吗?拉小提琴有用吗?玩英雄联盟有用吗?研究霸王龙有用吗?香水调制有用吗?拍摄恐怖片有用吗?刷知乎有用吗?唱跳rap篮球,有哪一个是“有用”的呢?讲白了,社会发展的目标不就是让每个人在衣食无虞的基础上,可以选择各自喜欢的没啥用的生活吗?

所以过去几年,我在类似哲学有没有用、历史有没有用等问题下面,一概答复都是哲学没用、历史没用、文科基本都没用。这只是一种兴趣爱好,有人喜欢看梅西踢球、有人喜欢看好莱坞的电影、有人喜欢看边沁证明会思考的苏格拉底和不会思考的猪是等同的,仅此而已。

不过我今年的想法多少有了点变化。在哲学领域学一点正义和权利的含义、在历史领域了解一下魏玛共和国和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历史、在文学领域读一点伤痕文学、有一些社会学、公共行政、法学的基本常识还是有那么点用处的。


user avatar   fan-jing-shi-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实践是验证真理的唯一标准。


user avatar   li-jie-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要怼。

本文科生表示,要珍惜文科无用的日子。

就让我们学文科的端个不好不坏的饭碗,混混不咸不淡的日子,吃点儿不伦不类的软饭,写点儿酸酸甜甜的小文,泡一泡不上不下的妞,多好。

这才是真正的好日子。

史家不幸诗家兴。

诗家不兴万家幸。

但凡人模狗样一点儿的文科领域,如政治,法律,历史,各种主义,国际关系,社会……全都是站在万人坑上面总结出来的。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得遭了多大的罪,吃了多大的亏,积累了多少执着,不解和不甘,有多走投无路,才会指望文科给讨个说法?

文科生的终极追求就是文科无用,只求有趣。


user avatar   YUANHAOT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也许可以说,我国因为不重视文科建设已经付出了非常大的代价。对文科工作的不重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令我国在国际上的舆论形象较差,并且失去很大一部分话语权。

有一些争执,所以我理清了一下思路,心平气和地解释文科学科、文科人才和文科工作的重要性。



文科建设是现代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基础。文科发达的国家,掌握着国际上决定对错的权利;文科发达的国家,可以让其他国家认同自身理念。文科发达的国家,拥有话语权。这看似是一个“暴论”,但它这并非夸大其词。

先来点马克思主义(当然,也许是苏式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一般来说,任何一个国家和阶级在进行任何实践活动的时候,都会有与之相伴的意识形态、思维范式、理论、话语或者简单来说,“主义”。比如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近代资产阶级的清教思想,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等。

这种“主义”或话语体系规定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它还可以为实践活动提供合理性、合法性、正确性、将实践的主体放置在道德制高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主义所带来的话语权就是将本国塑造为正确、积极、合理、合法、道德的集合体的权力,和对他国进行反向塑造的权力。它并不是“说话的分量”。文史哲的在历史上的一大功能便是生成这种“主义”和话语。



例如,中世纪的基督教话语为封建君主统治农奴和附庸、为基督徒用残忍的方式屠戮异教徒提供了合理合法性和正确性;

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为皇帝进行专制统治,为封建秩序的存在提供了合理合法性和正确性。

近代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和启蒙思想,为资产阶级推翻君主专制和教权提供了合理合法性和正确性。

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提供和合理合法性和正确性。



有人说,暴力即是正义。拥有强大的武力,说话肯定有分量。但是问题在于,单纯的使用暴力只会制造越来越多的敌人,而历史上极少极少有过可以通过绝对武力打败所有威胁的人(这种例子当然存在!白人屠杀印第安人的时候是不讲道理的)。

当然,我承认硬实力是软实力的基础“批判的武器不能替代武器的批判”。光耍嘴皮子的确没用,但是当软硬实力结合的时候,依托硬实力,发挥软实力,便可事半功倍。国家不需要通过打败所有潜在对手才取得胜利,适当展示武力,结合可以服众的理论,就可达到其政治目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精神力量(主义、话语体系、思想范式等)可以成百上千倍地放大物质力量。“武器的批判”,即硬实力,解决了从0到1的问题;“批判的武器”,即软实力,解决了从1到100的问题

在这里,软实力和硬实力达到了一种统一。



举一个例子,在启蒙主义和人文主义的话语体系下,“人”被视为是至高无上的,天赋人权。君主和专制制度称为了道德指责对象。这个话语体系成功进化,成为了目前全球的“普世价值。”

这套人文主义+启蒙主义的话语体系说服力非常强,也非常有生机和活力。这种思想构成了大部分现代政府和国家的立国原则。包括我国在内,没有一个国家敢于否定“人”(因为马克思主义也是这么要求的!只不过马克思对人文主义进行了扬弃)。

但问题在于,这套话语体系是西方的,西方掌握着话语权,什么是民主,什么是自由,人家说了算。所以,西方不管做什么,都是对的。帝国主义的美国通过“打服并说服”的方式确立了世界霸权。

在这种美国主导的新自由主义的国际话语体系中,我们做什么,他们觉得对的就是对的,他们觉得错的就是错的。我国如果做了西方眼中“错”的事儿,就必然遭到西方国家,乃至西方国家的傀儡的指责。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的国际行动往往得不到国际社会的赞扬。


如果看一看西方思想史,构建话语、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力军,是哲学家、文学家和历史学家:莎士比亚、约翰·米尔顿、本·琼生、约翰·洛克、黑格尔、康德、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马克思、恩格斯、施蒂纳、蒲鲁东、谢林、尼采、克尔凯郭尔、波伏娃、萨特、霍布斯鲍姆、萨义德......

不断进步的西方思想在不断丰富着西方的意识形态,既 “纠正”了西方的政治经济活动,也为西方进行了辩护,目前全球的思想和价值观都是想西方看齐的。


不管美国的行为在我们眼中多么离谱,自由主义的“普世价值”均为其赋予了合法性;这种“普世价值”保卫私有财产,保卫大财阀,支持武装干涉外国政治的“民主”军事行动,对弱者假惺惺地同情,实则在思想层面上堵住了底层民众的上升途径…

可惜,在国际上(国内有一些思想是很有前景的,但是还需要继续发展),暂时没有一种理论可以同美式“普世价值”针锋相对,也没有一种理论,可以为中国人民的勤奋、自我奉献辩护,为高效务实的“大政府”辩护,为我们坚定不移的信念进行辩护。然而,在国际上向其他国家解释我们的,是美国的思想,美国的理念。

因此,我国应当重视文科的建设和软实力的发展。



在我看来,能在2020年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局势上为我国破局的恰恰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思维范式,或者说属于中国的主义。软实力和硬实力相结合,通过强大的军事实力令震慑对手,通过繁荣的经济吸引世界人民,通过普世价值令万众归心。说白了,就是让中国成为正确的、合理的、合法的、道德的、高尚的。

近年来,我国的发展有目共睹,我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军事强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

但是,我们的发展越来越快,国力越来越强,却没有一种成熟的、属于中国的理论可以为中国的发展在国际范围内赋予合理性,并教导外国人民去如何理解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你不去为自己解释,那自然美国就替你解释了。我国的舆论环境还能好吗?

中国人总是以为,我们战胜了疫情,那外国人就该对我们刮目相看了吧?结果,美国都这样了还能抓住舆论机会对我们一顿输出:“隔离是侵犯自由,中国一定瞒报了感染人数,因为我国是专制国家....”

我觉得,之所以会这样,正是因为没有一种成熟的理论框架和范式可以向世界人民解释,为什么中国人愿意配合隔离,为什么我们这么在乎生命,为什么我们这么团结。

我认为,发明主义,创造一个为世界所接受的、中国的普世价值正是文科生的工作。



同时,也不要瞧不起文学、艺术、娱乐、影视、传媒等文艺或者稍微偏文科的学科对于中国崛起的作用。任何普世价值观和国家形象的传播和塑造都离不开媒体和艺术,在国际斗争中,这些东西是可以杀人诛心的。

思考这样的问题:公知和恨国党都去过美国吗?为什么美军粉这么多? 他们为什么会崇拜美国?

多少人用过美国制造的产品?世界上大部分电子产品和媒体技术产品都是中国生产的,可是,在这些媒介上,播放的却大都是美国的内容。美国的音乐,美国的电影,美国的政治新闻,美国的电子游戏无处不在,“美国大兵”的形象深入人心。

这些,都是通过媒体、文艺和娱乐形式来传播的。美国就是通过这些形式传递美国价值观的,正所谓”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还有,许多人崇拜美国,是因为他们看到了美国的电影,听到了美国的新闻。人观念中的世界“在客观上受到历史状况的限制,在主观上受到得出该思想映像的人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的限制。”在21世纪,人们的认知,还受到了认知渠道的限制。

美国正好控制了人所能看到的东西,人所能听到的东西

我们也应当迎头赶上。



那应该怎么办呢?我觉得方法非常简单。一个知乎答主认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潜力如何,只需要看这个国家培养了多少理工医等科学类博士,因为在21世纪的今天,专家身份和博士学位是高度绑定的。

照葫芦画瓢,我认为增加文科博士培养数量是一个可行的办法。这意味着增加博士点,增加文科期刊的数量。有人问,如果培养出“方方”怎么办?“方方”是文学学士!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入学考试(或研究计划书)、博士毕业论文事实上可以一遍又一遍筛选人才。

博士被称为“学术民工”,可是,虽然良品率不变,当基数变大,良品也会变多。保不齐这么多博士里就有那么3-4个天才呢?



现在我想再次驳斥一些人的“拳头大就有话语权的”和“物质发达自然会拥有话语权”的观点。



如果你的理解是,一个国家因为拥有强大的武力,会令其他国家感到害怕,说话会有分量,那么我不和你争辩,因为我也这样认为。

但是,需要注意,“拳头大道理就大”这句话暗含的逻辑是:

若a拥有强大武力,则a必然是正确的、积极的、道德的、合理的、合法的、高尚的。

现在,请把如下词语带入到a当中:日本帝国/法西斯德国/沙皇俄国/英法联军/修正主义苏联...

答案不言自明。

现在来基于(苏式)马克思主义制作出一个公式:

(a)繁荣经济基础+(b)强大武力+(c)活跃的思想文化=(d)史诗级大国

a是b和c的必要不充分条件,a、b、c同时成立的时候则d成立。

A成立时,b和c并不一定成立。虽然你有了繁荣的经济基础,如果不去建设军事力量,军事力量就不会存在(比如“海上马车夫”荷兰,有商船队却没有强大海军,最后被…);虽然有了繁荣的经济基础,如果不去发展思想文化,思想文化就不会繁荣(加..加拿大?新…新西兰?)虽然你已经打到了文明人的谈判桌上,如果你不去谈,照样不会取得最后胜利。

我觉得,许多国人之所以会有“硬实力就是一切的”观点,主要是因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命题a(繁荣的经济基础)不成立,因此d(史诗级大国)命题也不成立(“落后就要挨打!”)。自然,这些人推导出命题a成立则命题d成立。可是,只有abc同时成立的时候,d才成立。苏式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又加深了许多国人的这一印象(个人认为,这句话是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庸俗解读)。


经济作为基础的存在不意味着“经济决定一切”。这种“经济决定一切”的观点应当得到摒弃。


最后跟我念经: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硬实力是软实力的基础,我们国家的硬实力已经积累到很高的程度了。现在需要思考的问题是怎么让发展转化成更高级别的文明成果,怎么让国内外的人去认可中国的发展,怎么让软实力促进硬实力的发展。

怎么理论化中国人的理念,怎么通过文艺、娱乐的形式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外国人,让外国人认同中国的理念,而不是美国的理念。而这正是文科研究的问题。



软硬兼备,恩威并施,才是中国崛起的道路。妄图单纯通过硬实力胜过美国,那是绝对绝对不现实的。硬碰硬,两败俱伤。

硬实力是基础没错,但是不代表要任何情况下都使用硬实力解决问题。应该依靠硬实力,发挥软实力。有枪杆子又有笔杆子,肯定比只有枪杆子的人强;他不需要通过打败所有潜在对手才取得胜利,他只需要适当展示武力,并通过一套可以服众的理论(复读机开始!),就可以万众归心。

毛主席说“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朋友搞得多多的”。靠武力四处吓人可不是交朋友的方法。打服一两个(或者根本不打!),震慑一小片,说服一大片,才是大国所作所为。使用物质和军事力量不光耗费人力物力,还会让敌我双方均有大量损失。而文化攻势不光成本低,效果深入人心,还能带来巨大收益-你去电影院看美国大片是给钱的吧?文过如刀,杀人诛心,事半功倍。在国际关系中,通过舆论进行震慑、控制民心和民意,正是各位口中所谓“文科生”的工作。

我全篇的意思,是希望大家开始重视“社会意识”,重视软实力,重视理论建设。不要再盲目相信“硬实力就是一切”和“经济决定一切的观点”。而从事以上工作的,大部分是所谓的“文科生”。


不过,最后我要声明,我讨厌文理二元分割法(这是形而上学的!),我也讨厌“文科生”和“理科生”的称谓。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技之长活乱世,一飞冲天在盛世;

时代不同了


user avatar   cao-feng-ze-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文科无用 和 文科生无用 这是俩问题

前者很好怼 或者说根本就不用怼 提出者完全就是个沙比

后者 就是一个很难搞的问题


user avatar   xi-nan-da-hu-y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他们说中国人种从西来,你无言以对;

他们说崖山之后无中国,你无言以对;

他们说元明非中国,你无言以对;

他们说汉地是汉地、满蒙是满蒙、新疆是新疆,你无言以对;

他们说一分抗日、九分发展,你无言以对。

苏联不是亡于飞机大炮太空站不够先进,而是内部的怀疑产生的自我否定。


user avatar   la-la-la-la-74-13-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理科创造财富,文科分配财富。

今天的文章写的就是这句话,这句话是我思索很久以后,意识到的一个世界真相。

什么意思?

先说清楚我定义的理科和文科。

我说的理科主要是指: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工程、Mmathematics数学,统称为STEM专业。

其他算文科,比如什么法律、金融、历史、艺术之类的。

可以这样简单理解:

创造物理财富的,算我说的理科。

创造虚拟价值的,算我说的文科。

有一个现象很常见,但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在2016年8月,香港上市的雨润集团老板:毕国祥的女儿毕希熙,遇害了。

怎么死的?被英国屌丝男友打死了,家庭暴力打死了。

他男朋友什么都不是,就是一个英国底层屌丝,长得也不帅,路人脸,具有严重的家庭暴力行为。

结果呢?毕希熙被打成肋骨骨折、器官出血的状态下,死之前想的还是希望男朋友可以和她和好,而且男朋友还不是第一次暴打她了。

这是香港上市的雨润集团的千金啊,如果你要找英国男友,我们通常想象中的情节:难道不是和一个英国精英 或者 英国企业的公子 联姻吗?

毕希熙男朋友干嘛的?英国底层女性都看不上的酒吧打工仔。这个事当年在西方上了头条,我觉得这真的是有辱国格。

一个顶级的华人企业家的女儿,居然沦落如此,还是心甘情愿的,请问这是为什么?有没有和香港去殖民地化不彻底有关系?

大家想想看吧。

再比如高晓松、陈丹青这些文人,他们都是出国以后又回来的,都公开谈过出国以后的情况,直言在外国根本赚不到钱,洋人对中国文人没兴趣。

这些人是在中国发财赚钱有地位的,结果呢?他们天天在国内替西方做文化宣传,拜登说要花几亿美金搞乱中国,如果你是为了“狗粮”赚钱,我虽然不耻这种行为,但是倒也是可以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无非就是人性贪婪。

问题就是高晓松、陈丹青都是自费舔西方的啊!是赚国内的钱,免费给西方宣传。

请问这又如何理解?

再比如潘石屹,他儿子不就是涉嫌侮辱英烈被刑拘了吗?潘石屹在哪发财起家的?还不是中国,他是中国经济发展十几年最大的受益者之一,结果呢?他还不是天天跪舔制裁中国企业的美国人。

请问这又如何理解?

如果说卖国是有钱赚的话,我还能懂这些人的“犯罪动机”。结果大量的公知是自费的...这怎么说?

因为:理科创造财富,文科分配财富

就是说同样是半杯矿泉水。

理科是生产这杯水的人,而文科就是定义这杯水的人。

理科只是生产,但是生产以后,人们如何认知这杯水?那就是文科的事情了。

文科可以定义这杯水的性质,最终形成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一个人,生产了 半杯矿泉水 给你喝,这叫现实原始素材。

文科可以定义:

1、这个人是想拯救你,怕你渴死。

2、这个人只给你半杯水,是无耻之徒,太小气了。

3、这不是半杯水,而是被空气压迫占据了一半空间的水,我们要反抗空气对于水的剥削,打倒不民主的空气。

4、其实我就是想毒死你。

懂不懂?理科把实体财富创造出来了,但是却产生了一个问题,请问一个人如何看待、认知这些财富?甚至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人的认知,决定了一切,如果全世界的韭菜,都坚定不移的认为狗币值钱,那狗币就是值钱。

狗币可以换的财富,是理工科生产的。

而狗币能不能买到这些财富,就取决于老百姓的认知,而如何让老百姓认同狗币,就是文科生的力量。

这个力量可以服务于实体经济,也可以破坏实体经济,甚至可以成为武器,去毁灭一个民族。

如果一个社会,虚拟的事情占据了太多资源,那就容易脱实入虚,不好。

但是反过来,如果一个实物生产发达的社会,对虚拟的精神攻击对抗能力不强,那实物生产能力最终也会衰弱,多年发展的财富会被洗劫一空。

理工科发达的世界,实物财富总量会很多,而谁来负责分配这些财富?那就是文科生。

所以我认同央行说的,文科生不能太多,至少不应该比理工科的人多。

但是文科生不能太弱,要少而强悍,否则我们的意识形态战争就打不赢,就会出现“自甘韭”现象。

什么是“自甘韭”?是我发明的一个词汇。

早期互联网,公知攻击爱国网友为:拿了政府五毛钱的水军,简称五毛。

后来爱国网友为了反对这种污蔑,就自称自干五,意思是自带干粮的五毛。就是说,我反对你公知,是我自愿的情绪,不是因为钱。

什么是“自甘韭”?

就是高晓松、潘石屹这种人,在中国发财,也没有收美国的钱,天天自愿给美国做免费的文化宣传。潘石屹是搞企业的,美国还打压中国企业发展,你说潘石屹不是“自甘韭”,是什么?就是自愿成为韭菜。

这也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产品再好,也要会营销,否则利润就提升不起来。

美国就和米其林餐厅一样,价格完全是营销溢价。

就是说,这么一小坨东西,再怎么美味,也不至于这么贵。

但是这么贵也是有道理的,那贵在哪里?就是身份的象征,营销产生的文化认同,认为这是自己富人身份的象征,有一种高级感,哪怕吃不饱,也感觉优越感十足。

美国就是:我,美国人!民主!然后?可以给我打钱了。

你就想想看,为什么很多在美国失业混不下去的洋屌丝,可以来中国做外教,做模特?

现在大量三四线城市的外交,都是外来的洋“辣鸡”来做,很多都是美国混不下去的人,然后来到信息闭塞的中国三四线城市,就可以大赚特赚,收入可以达到当地人的好几倍。

不相信大家去新闻搜索“洋外教收入”,搜索吓一跳,太乱了!

也顺便说一嘴,大家请外教的注意点,我之前还看见过新闻,有犯罪记录的洋人来中国学校当外教,简直吓死我了。

还有洋模特的问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淘宝看见过这种宣传?

就是明明是给中国人用的产品,居然搞的洋模特,以至于成为一条产业链,解决了大量东欧穷人的就业问题...

耻辱不耻辱?如果这不是智商税,什么是智商税?

美国人拍日用品广告,会用中国模特吗?

如果不是因为我们很多人过于缺乏民族自信,崇洋媚外,会产生这个产业链吗?原本这些利润都是属于中国模特的啊!

我觉得很尴尬

如果部分人不崇洋媚外,自然中国模特崛起,因为很多人还没有走出崇洋媚外,以至于淘宝日用品洋模特遍地。

这个真是消费者的问题,就是说商家是根据消费者的喜好来变化的,如果消费者不存在崇洋媚外的喜好,商家是不会这样的。

中国是战胜国啊,我们要自信。

这些钱,本来是你的女儿可以赚的?现在给洋人赚了,公平吗?

就和新疆棉花一样,欧盟搞个良好棉花认证,我们就得白白交钱,这很不公平!

理科创造财富,文科分配财富。
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强大的工业能力,我们可以去创造世界了,但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崇洋媚外的现象?
就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成为文科强国!我们没有掌握精神世界的制高点,所以我们无法分配财富。
如果中国价值观具有吸引力,你想想看,哪怕就是一个普通中国人出国,也能去当地当模特大赚一笔,你说开不开心?

中国文化要崛起,首先我认为关键点有两点:

1、制度自信

2、民族自信

对自己制度不自信,很难民族自信,因为会总感觉别人根子上就比我们好,顶层设计比我们好,这种崇拜是需要打破了,因为已经妨碍中国人赚钱了。

西方自由主义不好。

中国社会主义好。
西方自由主义的话语权,要砸烂!别人的营销,我们要搞下去!从今天开始,就开始认为社会主义才是先进,西方自由主义是灾难。
要对中华民族自信,就是说建立美国人、西方人不优越的认知。不要看见美国就感觉好,要看见后:第一反应就是先质疑,再研究。确实好可以学,如果发现是智商税,就还给美国人。

理科上,我们离打败美国人不远了。

文科上,我们也要打败美国人,毕竟赚钱要站着赚,甚至美国人智商税,也要收一把。
敢想,才敢干,先想想,打破唯西就尊的思想禁忌,天也不会塌下来。
美国人有很多财富,也许是时候,我们要来分配一把了。

美国强大的时候,中国有潘石屹这种自甘韭。
那么为什么美国不能有中国的自甘韭呢?中国需要美国有美版潘石屹!
甚至美版高晓松!
作者:每日怡见(sxjjzj77)

发布于 4 小时前


user avatar   tian-yuan-nan-quan-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请阐述如何从科学技术方面解决"立法禁狗肉"、"学伴+3"、"留校察看强奸犯"、"人民富豪"、"张玉环冤案"……




     

相关话题

  为了图轻松学文科的人都怎么样了? 
  山东一中学教师网课多次训斥辱骂学生被给予行政警告处分,有哪些警示作用?教培从业者应如何提升行业风气? 
  文科生对文史哲,法学,心理,教育,医学,语言专业都不喜欢。商科金融更是数学不好学不懂怎么办? 
  如果你们学校的文科生和理科生打起来,谁会赢?? 
  医生有医德,老师有师德,码农是不是该有码德? 
  明明说高考是最公平的,但是为什么21年高考让我彻底对这个社会丧失了信心,文科生为什么就不如理科生? 
  我该选文科还是理科啊? 
  你们认为文科生有好的未来吗? 
  明明说高考是最公平的,但是为什么21年高考让我彻底对这个社会丧失了信心,文科生为什么就不如理科生? 
  怎么看待文科生被鄙视? 

前一个讨论
你能读得下去《1984》吗?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美国罗斯福号航空母舰舰长因发求救信而被免职?





© 2024-06-2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